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顯密圓通成佛心要集》問答錄(普光)

  《顯密圓通成佛心要集》問答錄\普光 整理

  前言:本問答集是從《顯密圓通成佛心要集》原文摘錄,對修持准提法而言是很值得參考的內容,兼能破除一些邪說、及解釋一些疑惑。顯教心要部分只有一個問題故此節去不錄。

  1、何以諸佛密咒不通他解?

  答雲:謂咒圓解偏解生咒喪,是以不通他解,密義在此宜可思之。故法華鈔雲:諸佛密法不顯其義,故雲密言也。

  2、賢首大師等,但判華嚴經爲圓,余教皆非,今判陀羅尼又是圓教,豈不違賢首等耶?

  答雲:圓宗有二:一、顯圓;二、密圓。

  賢首但據顯教,正判華嚴爲圓。今神變疏鈔曼荼羅疏鈔,類彼顯圓判斯密教,亦是圓宗。顯密既異,乃諸師無違也。

  3、爲當只持一道真言功德成就、爲複廣持多本真言功德成就?

  答:有二門:

  一者、隨根所樂門:謂根有多種好樂不同,或有樂持叁道五道十道乃至百道等,中間隨根所樂不同皆得持誦。

  二者、疾得成就門:謂欲求一切功德疾得成就,宜專持誦一道真言,成時一切真言功德皆悉成就。故文殊儀軌經說:若欲一切功德成就,不得于別真言而起思想是也。如上雖有數道真言,皆是持誦准提真言之次第。

  4、既專誦一咒疾得成就,何以多示准提真言令人持誦?

  答雲:

  一、 爲准提總含一切諸真言故:准提能含諸咒,諸咒不含准提。如大海能攝百川,百川不攝大海。(准提總含諸咒如下所明)

  二、 爲准提壇法人易成辦故:但以一新鏡未曾用者,便是壇法,不同余咒建辦壇法,須得揀選淨處,香[泥/土]塗地廣造佛像,多用供具方能成就。(有財物者,廣造佛像多辦供具,于佛像前安置鏡壇,對之持誦更妙、)

  叁、 爲准提不揀染淨得持誦故:不問在家、出家、飲酒、食肉、有妻子等皆持誦;不同余咒須要持戒,方得誦習。(今爲俗流之輩,帶妻挾子飲酒啖肉是其常業。雖逢僧人教示,習性難以改革,若不用此大不思議咒法救脫,如是人等何日得出生死?其有齋戒清淨依法持誦者,更爲勝妙。故准提經雲:何況更能結齋具戒,依法持誦不轉空身,往第四天得入神足是也。)

  所以多示准提真言令人持誦。若有樂持余真言者,隨心皆得,勿要定執一途耳。(雖專誦二咒,須先起圓信信五部咒,皆是成佛之門,若受一缺余多成謗法也。)

  5、何以梵字皆有如是不思議神用?

  答:謂每一一字即體,是諸佛菩薩身心故、又即體是離相法界故、又即體是教理行果故,所以有不思議神用。(西天梵字法爾本有,但世界初成時梵王傳說,不同此方字是蒼颉等創製。)

  6、若爾應西天梵字皆有不思議神用,何得偏說真言中字?

  答:謂真言中字,法爾諸佛不思議力加持故、法性如是故,偏有神用。如此方言語,是一唯急急如律令等語,咒火不燒、咒水不熱,蓋作咒語偏有功用,非余一切言語皆有如是功用。西方字亦爾,字雖是一謂作真言中字偏有神用,非余一切字皆有如是神用也。

  7、上說對壇結印誦,咒等豈不是有相耶?

  答雲:圓宗無障礙法界體上,本具無盡法門,禅宗無相法門,但是無盡門中之一門耳。今密宗壇法手印真言,即體便是無障礙法界也。(如華嚴經疏鈔十玄門中托事顯法門說:金色世界即是本性,彌勒樓閣即是法門,勝熱婆羅門火聚刀山,即是般若無分別智等是也。今有人雲:持咒結印對壇是滯相者,此乃只就禅宗,中論之。即是離相外求于無相,古師指爲外道見也,非是佛教之意耳。又首楞嚴經疏雲:持誦神咒能卻諸惡能集衆善,愚叢罔知斯旨。見持咒者,往往興謗謂非修行,未有一佛不由神咒,而得成道度衆生矣!請細覽之以革斯弊。)

  8、上引古來諸師皆雲:咒是諸佛秘密之法,非因位所解,何卻如前解說阿字是毗盧佛身、吽字是叁解脫門等耶?

  答雲:准賢首般若心經疏及神變疏,辨密藏諸陀羅尼經意而有二門:

  一、 不可說門:謂咒是諸佛密法,佛佛相傳不通他解,但當誦持不須強釋、

  二、強說門:謂真言中隨舉一字,或作人、或作法、橫豎該羅自在解說,舉要而言無盡法門,于一字中總解說盡,方是陀羅尼字義。就此言之,假使十方諸佛經恒沙劫,共說真言一字中義亦不能盡,何況余人。說者尚難豈況受者,所以且于一字中少分,或作人、或作法而解說之。

  前說阿字是毗盧佛身,吽字是叁解脫門等,即是強說中少分一途之義。余處有文解釋真言字義句義,皆是此強說門中少分一途義耳。(若于真言一字中,或作二義五義十義,乃至百義等解釋,名少分義,若作一義解釋名一途義耳。)上言唯佛所知不通他解者,據密教本宗不可說門言也。(此不可說門義,當顯圓離言果海,此強說門義,當顯圓帶言因分)

  9、或有衆生欲除種種災障、或欲增長福慧、或欲祈證聖果等,爲當只依前儀軌持誦耶?爲複更別有方法耶?

  答曰:但只依前儀軌持誦,凡有所求決定成就;或有樂隨所求之事各別作法者,今與略示法式。准千手千眼觀自在菩薩修行儀軌經、七俱胝大明陀羅尼經、神變經疏及諸真言儀軌等說,有五種壇法。所謂:息災法、增益法、敬愛法、降伏法、出世間法。

  10、雲何得知准提總含諸部神咒?

  答謂:一藏經中神咒,不出二十五部。

  一、 佛部謂諸佛咒。

  二、蓮華部謂諸菩薩咒。

  叁、金剛部謂諸金剛神咒。

  四、寶部謂諸天咒。

  五、羯磨部謂諸鬼神咒。

  此五部每部複各有五,即成二十五部。今准提總攝二十五部。故准提經雲:獨部別行總攝二十五部。又雲:若欲召二十五部天魔等,專誦此咒隨請必至。又雲:五部金剛四天王,共結總持叁昧界。又大教王經雲:七俱胝如來叁身,贊說准提菩薩真言,能度一切賢聖。若人持誦,一切所求悉得成就,不久證得大准提果。

  是知准提真言,密藏之中最爲第一。是真言之母、神咒之王(准提真言既總攝二十五部真言,准提鏡壇亦總攝二十五部壇法。謂二十五部中壇法,或用形像印法梵字等,各各不同,今准提鏡壇,總攝此一切諸壇法也。故准提經雲:“總攝二十五部大曼荼羅。”梵語曼荼羅,此雲壇也,是知鏡壇最尊最上,能滅一切魔障,能生一切功德,眼見身戴皆獲利樂。故昔人雲:壇者生也,出生無盡功德故;壇者集也,無邊聖賢集會之處。如方珠勺月水出,圓鏡對日火生,磁石引針琥珀拾芥,尚有難測功用,況諸佛不思議壇法耶?今有寡見聞者迷于密教見用鏡壇卻生毀謗!然叁世如來未有一佛不依壇法,而得成道度衆生也!幸廣見聞速改其謬!)

  11、有人言:持咒者能惹魔障,今何卻說能離魔障?

  答曰:此是闾巷之談聖教無文,今密部諸經皆說陀羅尼能離魔障,且置勿論!

  如顯教法華經中,恐有講誦修習法華者,有魔障起故,說陀羅尼品,令除惡魔故。彼經雲:若不順我咒惱亂說法者,頭破作七分如阿梨樹枝。又釋摩诃衍論:令坐禅人須得誦咒除魔。

  又止觀雲:若諸魔障惱亂坐禅行者,當誦大乘方等教中諸治魔咒,若出禅時亦當誦咒。

  又金光明經說:十地菩薩尚以咒護持,何況凡夫!

  故首楞嚴經雲:若不持咒而坐道場,令其身心遠諸魔事,無有是處。

  又雲:末世衆生樂修叁昧恐同邪魔,應當勸令持我神咒,若未能誦寫于禅堂或戴身上,一切諸魔所不能動。

  如是等文藏教彌多,現見世人被鬼神惱害,持咒者尚能除得,況于自己敢惱害耶?

  12、真言行者,許加持鬼神療他人病不?

  答謂:妙臂童子經,蘇悉地經等皆雲:若求上品大成就事,不得用真言加持鬼神,禁諸蟲蛇療他人病,作此能妨大事。後學宜依佛語誡之!誡之!若實大悲深廣懷菩薩心,不在所遮。故罥索經雲:除鬼神病,須叁業清淨,具慈悲心,此諸菩薩方能爲之。

  13、諸佛本意令斷貪嗔等何卻令人起貪心求世事名利等耶?

  答雲:諸佛有不思議度生方便,謂有衆生不肯直求菩提,且隨其所樂令持咒求之,由神咒不思議力,所求之事盡得遂心,一切罪業亦得消滅,自然超凡入聖。如小兒有病不肯服藥,被有智醫人塗在母乳,其小兒本食母乳,不覺服著良藥除卻病苦。

  故罥索心咒經雲:若有衆生設以谄曲,爲求富貴名利等得聞此咒,彼諸衆生生生處處,成就智慧福聚之香。

  神變疏雲:真言境界,十地菩薩尚非其境,況生死中人乎?(有人雲:陀羅尼多令人有所希求,反損陷衆生者,此是離求外別取無求,全同斷見外道。今佛教說,終日求之不見求相,是真無求,非同木石全不希求也。故觀音鈔雲:雖念念求,而無能求所求之相。又況諸佛大慈大悲,豈可故意損害衆生。)

  14、亡人造業既成已墮叁塗之中。雲何真言行者,或稱亡人名字,或咒砂土置屍冢上,便令亡人轉惡道苦得佛國樂耶?非唯俗士懷疑,兼乃缁流難信!

  答雲:智者以譬喻得解,今舉喻況之,如世禁咒之人,禁火不燒禁刀不斫禁蛇不螫,尚能變有毒而作無毒,豈況如來神咒,不能改苦得樂耶?!

  又如列子書說:師文善彈琴,正當春時而叩商弦以召南呂,涼風總至草木成實。(商金音屬秋,南呂八月律,由得秋氣草木成實),正秋而叩角弦以激夾鍾,涼風徐回草木發榮(角木音屬春,夾鍾二月律,由得春氣草木榮華)。

  當夏而叩羽弦以召黃鍾霜雪交下川池暴凍(羽水音屬冬,黃鍾十一月律,得冬氣故凝陰冰凍)。

  及冬而叩征弦以激蕤賓,陽光熾烈堅冰消散(征火音屬夏,蕤賓五月律,得夏氣故堅冰消散)。

  此是世間彈琴之術,尚能變秋作春更冬爲夏,況如來大不思議神咒,豈不能改惡道苦得佛國樂耶?!

  又莊子雲: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

  華嚴經說:十地菩薩一舉足量智功德,九地菩薩不能知;況我如來是諸聖中王,所有秘密心印,豈可以凡夫妄情而欲籌量者哉?其猶井坎之魚爭知東海之深廣也,唯宜谛而信之。

  故觀世音菩薩秘密藏神咒經雲:若有受持神咒之者,凡有所作必得成就,唯須深信不得生疑。

  15、上引經雲,陀羅尼是禅定藏,百…

《《顯密圓通成佛心要集》問答錄(普光)》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