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问答录(普光)

  《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问答录\普光 整理

  前言:本问答集是从《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原文摘录,对修持准提法而言是很值得参考的内容,兼能破除一些邪说、及解释一些疑惑。显教心要部分只有一个问题故此节去不录。

  1、何以诸佛密咒不通他解?

  答云:谓咒圆解偏解生咒丧,是以不通他解,密义在此宜可思之。故法华钞云:诸佛密法不显其义,故云密言也。

  2、贤首大师等,但判华严经为圆,余教皆非,今判陀罗尼又是圆教,岂不违贤首等耶?

  答云:圆宗有二:一、显圆;二、密圆。

  贤首但据显教,正判华严为圆。今神变疏钞曼荼罗疏钞,类彼显圆判斯密教,亦是圆宗。显密既异,乃诸师无违也。

  3、为当只持一道真言功德成就、为复广持多本真言功德成就?

  答:有二门:

  一者、随根所乐门:谓根有多种好乐不同,或有乐持三道五道十道乃至百道等,中间随根所乐不同皆得持诵。

  二者、疾得成就门:谓欲求一切功德疾得成就,宜专持诵一道真言,成时一切真言功德皆悉成就。故文殊仪轨经说:若欲一切功德成就,不得于别真言而起思想是也。如上虽有数道真言,皆是持诵准提真言之次第。

  4、既专诵一咒疾得成就,何以多示准提真言令人持诵?

  答云:

  一、 为准提总含一切诸真言故:准提能含诸咒,诸咒不含准提。如大海能摄百川,百川不摄大海。(准提总含诸咒如下所明)

  二、 为准提坛法人易成办故:但以一新镜未曾用者,便是坛法,不同余咒建办坛法,须得拣选净处,香[泥/土]涂地广造佛像,多用供具方能成就。(有财物者,广造佛像多办供具,于佛像前安置镜坛,对之持诵更妙、)

  三、 为准提不拣染净得持诵故:不问在家、出家、饮酒、食肉、有妻子等皆持诵;不同余咒须要持戒,方得诵习。(今为俗流之辈,带妻挟子饮酒啖肉是其常业。虽逢僧人教示,习性难以改革,若不用此大不思议咒法救脱,如是人等何日得出生死?其有斋戒清净依法持诵者,更为胜妙。故准提经云:何况更能结斋具戒,依法持诵不转空身,往第四天得入神足是也。)

  所以多示准提真言令人持诵。若有乐持余真言者,随心皆得,勿要定执一途耳。(虽专诵二咒,须先起圆信信五部咒,皆是成佛之门,若受一缺余多成谤法也。)

  5、何以梵字皆有如是不思议神用?

  答:谓每一一字即体,是诸佛菩萨身心故、又即体是离相法界故、又即体是教理行果故,所以有不思议神用。(西天梵字法尔本有,但世界初成时梵王传说,不同此方字是苍颉等创制。)

  6、若尔应西天梵字皆有不思议神用,何得偏说真言中字?

  答:谓真言中字,法尔诸佛不思议力加持故、法性如是故,偏有神用。如此方言语,是一唯急急如律令等语,咒火不烧、咒水不热,盖作咒语偏有功用,非余一切言语皆有如是功用。西方字亦尔,字虽是一谓作真言中字偏有神用,非余一切字皆有如是神用也。

  7、上说对坛结印诵,咒等岂不是有相耶?

  答云:圆宗无障碍法界体上,本具无尽法门,禅宗无相法门,但是无尽门中之一门耳。今密宗坛法手印真言,即体便是无障碍法界也。(如华严经疏钞十玄门中托事显法门说:金色世界即是本性,弥勒楼阁即是法门,胜热婆罗门火聚刀山,即是般若无分别智等是也。今有人云:持咒结印对坛是滞相者,此乃只就禅宗,中论之。即是离相外求于无相,古师指为外道见也,非是佛教之意耳。又首楞严经疏云:持诵神咒能却诸恶能集众善,愚丛罔知斯旨。见持咒者,往往兴谤谓非修行,未有一佛不由神咒,而得成道度众生矣!请细览之以革斯弊。)

  8、上引古来诸师皆云:咒是诸佛秘密之法,非因位所解,何却如前解说阿字是毗卢佛身、吽字是三解脱门等耶?

  答云:准贤首般若心经疏及神变疏,辨密藏诸陀罗尼经意而有二门:

  一、 不可说门:谓咒是诸佛密法,佛佛相传不通他解,但当诵持不须强释、

  二、强说门:谓真言中随举一字,或作人、或作法、横竖该罗自在解说,举要而言无尽法门,于一字中总解说尽,方是陀罗尼字义。就此言之,假使十方诸佛经恒沙劫,共说真言一字中义亦不能尽,何况余人。说者尚难岂况受者,所以且于一字中少分,或作人、或作法而解说之。

  前说阿字是毗卢佛身,吽字是三解脱门等,即是强说中少分一途之义。余处有文解释真言字义句义,皆是此强说门中少分一途义耳。(若于真言一字中,或作二义五义十义,乃至百义等解释,名少分义,若作一义解释名一途义耳。)上言唯佛所知不通他解者,据密教本宗不可说门言也。(此不可说门义,当显圆离言果海,此强说门义,当显圆带言因分)

  9、或有众生欲除种种灾障、或欲增长福慧、或欲祈证圣果等,为当只依前仪轨持诵耶?为复更别有方法耶?

  答曰:但只依前仪轨持诵,凡有所求决定成就;或有乐随所求之事各别作法者,今与略示法式。准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修行仪轨经、七俱胝大明陀罗尼经、神变经疏及诸真言仪轨等说,有五种坛法。所谓:息灾法、增益法、敬爱法、降伏法、出世间法。

  10、云何得知准提总含诸部神咒?

  答谓:一藏经中神咒,不出二十五部。

  一、 佛部谓诸佛咒。

  二、莲华部谓诸菩萨咒。

  三、金刚部谓诸金刚神咒。

  四、宝部谓诸天咒。

  五、羯磨部谓诸鬼神咒。

  此五部每部复各有五,即成二十五部。今准提总摄二十五部。故准提经云:独部别行总摄二十五部。又云:若欲召二十五部天魔等,专诵此咒随请必至。又云:五部金刚四天王,共结总持三昧界。又大教王经云:七俱胝如来三身,赞说准提菩萨真言,能度一切贤圣。若人持诵,一切所求悉得成就,不久证得大准提果。

  是知准提真言,密藏之中最为第一。是真言之母、神咒之王(准提真言既总摄二十五部真言,准提镜坛亦总摄二十五部坛法。谓二十五部中坛法,或用形像印法梵字等,各各不同,今准提镜坛,总摄此一切诸坛法也。故准提经云:“总摄二十五部大曼荼罗。”梵语曼荼罗,此云坛也,是知镜坛最尊最上,能灭一切魔障,能生一切功德,眼见身戴皆获利乐。故昔人云:坛者生也,出生无尽功德故;坛者集也,无边圣贤集会之处。如方珠勺月水出,圆镜对日火生,磁石引针琥珀拾芥,尚有难测功用,况诸佛不思议坛法耶?今有寡见闻者迷于密教见用镜坛却生毁谤!然三世如来未有一佛不依坛法,而得成道度众生也!幸广见闻速改其谬!)

  11、有人言:持咒者能惹魔障,今何却说能离魔障?

  答曰:此是闾巷之谈圣教无文,今密部诸经皆说陀罗尼能离魔障,且置勿论!

  如显教法华经中,恐有讲诵修习法华者,有魔障起故,说陀罗尼品,令除恶魔故。彼经云:若不顺我咒恼乱说法者,头破作七分如阿梨树枝。又释摩诃衍论:令坐禅人须得诵咒除魔。

  又止观云:若诸魔障恼乱坐禅行者,当诵大乘方等教中诸治魔咒,若出禅时亦当诵咒。

  又金光明经说:十地菩萨尚以咒护持,何况凡夫!

  故首楞严经云:若不持咒而坐道场,令其身心远诸魔事,无有是处。

  又云:末世众生乐修三昧恐同邪魔,应当劝令持我神咒,若未能诵写于禅堂或戴身上,一切诸魔所不能动。

  如是等文藏教弥多,现见世人被鬼神恼害,持咒者尚能除得,况于自己敢恼害耶?

  12、真言行者,许加持鬼神疗他人病不?

  答谓:妙臂童子经,苏悉地经等皆云:若求上品大成就事,不得用真言加持鬼神,禁诸虫蛇疗他人病,作此能妨大事。后学宜依佛语诫之!诫之!若实大悲深广怀菩萨心,不在所遮。故罥索经云:除鬼神病,须三业清净,具慈悲心,此诸菩萨方能为之。

  13、诸佛本意令断贪嗔等何却令人起贪心求世事名利等耶?

  答云:诸佛有不思议度生方便,谓有众生不肯直求菩提,且随其所乐令持咒求之,由神咒不思议力,所求之事尽得遂心,一切罪业亦得消灭,自然超凡入圣。如小儿有病不肯服药,被有智医人涂在母乳,其小儿本食母乳,不觉服著良药除却病苦。

  故罥索心咒经云:若有众生设以谄曲,为求富贵名利等得闻此咒,彼诸众生生生处处,成就智慧福聚之香。

  神变疏云:真言境界,十地菩萨尚非其境,况生死中人乎?(有人云:陀罗尼多令人有所希求,反损陷众生者,此是离求外别取无求,全同断见外道。今佛教说,终日求之不见求相,是真无求,非同木石全不希求也。故观音钞云:虽念念求,而无能求所求之相。又况诸佛大慈大悲,岂可故意损害众生。)

  14、亡人造业既成已堕三涂之中。云何真言行者,或称亡人名字,或咒砂土置尸冢上,便令亡人转恶道苦得佛国乐耶?非唯俗士怀疑,兼乃缁流难信!

  答云:智者以譬喻得解,今举喻况之,如世禁咒之人,禁火不烧禁刀不斫禁蛇不螫,尚能变有毒而作无毒,岂况如来神咒,不能改苦得乐耶?!

  又如列子书说:师文善弹琴,正当春时而叩商弦以召南吕,凉风总至草木成实。(商金音属秋,南吕八月律,由得秋气草木成实),正秋而叩角弦以激夹钟,凉风徐回草木发荣(角木音属春,夹钟二月律,由得春气草木荣华)。

  当夏而叩羽弦以召黄钟霜雪交下川池暴冻(羽水音属冬,黄钟十一月律,得冬气故凝阴冰冻)。

  及冬而叩征弦以激蕤宾,阳光炽烈坚冰消散(征火音属夏,蕤宾五月律,得夏气故坚冰消散)。

  此是世间弹琴之术,尚能变秋作春更冬为夏,况如来大不思议神咒,岂不能改恶道苦得佛国乐耶?!

  又庄子云: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

  华严经说:十地菩萨一举足量智功德,九地菩萨不能知;况我如来是诸圣中王,所有秘密心印,岂可以凡夫妄情而欲筹量者哉?其犹井坎之鱼争知东海之深广也,唯宜谛而信之。

  故观世音菩萨秘密藏神咒经云:若有受持神咒之者,凡有所作必得成就,唯须深信不得生疑。

  15、上引经云,陀罗尼是禅定藏,百…

《《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问答录(普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