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聖者賢行願王釋義▪P4

  ..續本文上一頁力,即便證得諸叁摩地。然後爲說菩薩解脫一切莊嚴,「無去無來,如幻如影」。又爲宣說一切菩薩十種生處,複以種種法門而廣贊揚文殊菩薩一切功德,如是見聞開示法要。

  第五十二事品:序說善財童子詣蘇摩那城,思惟文殊師利菩薩,起深信心,住立門所。爾時文殊從一百一十由旬外,遙伸右手摩善財頂,贊歎慰谕,令其深入普賢行輪。

  第五十叁事品:序說善財童子由彼一切大善知識,次第開示海功德相,普令增長無邊慧力。于彼聖者普賢菩薩現前生起勝恭敬時,便能睹見、將見普賢十種瑞相。于其觐見普賢時分,獲得生起一切佛法光明無邊慧力之眼,便見普賢在于毗盧遮那如來應正等覺前,坐蓮華藏獅子之座,諸菩薩衆所共圍繞,一切毛孔示現叁世剎海莊嚴種種色相,示現一切如來叁世事業、一切法藏,如實睹見遊戲莊嚴。如于毗盧遮那如來前示現如是不可思議遊戲神通,十方一切如來之前,亦複如是遊戲示現。十方剎海一一塵中,普遍充滿解脫法界,廣大虛空,現前觀見。爾時善財獲得十種清淨智波羅蜜多行,既得是已,普賢菩薩伸其右手摩善財頂,令其證得深入一切佛剎極微塵數叁摩地門,而得觀見不可思議大解脫相。又爲宣說一切衆生但聞其名得不退轉最勝功德一切法門。當是之時,善財童子獲得能入普賢菩薩遊戲通智,與普賢等,乃爲說此賢行願王。上來略述華嚴經義,亦即廣說此賢行願甚奇希有緣起理趣。

  乙二、梵土諸疏所釋理趣有二:

  (丙一、略述陳那菩薩所造賢行疏義。丙二、略述釋迦知識所造疏義。)

  丙一、略述陳那菩薩所造賢行疏義,有十:(丁一、敬禮。丁二、供養。丁叁、悔罪。丁四、隨喜福善。丁五、勸轉*輪。丁六、請佛住世。丁七、回向善根。丁八、願差別。丁九、願究竟。丁十、願勝利。)

  丁丁敬禮有四:(戊一、叁門合禮。戊二、身禮。戊叁、意禮。戊四、語禮。)

  戊一、叁門合禮

  第一至第四句。

  戊二、身禮

  第五句至第八句。

  戊叁、意禮

  第九句至第十二句。

  戊四、語禮

  第十叁句至第十六句。

  丁二、供養有二:(戊一、有上供。戊二、無上供。)

  戊一、有上供

  第十七句至第二十四句。

  戊二、無上供

  第二十五句至第二十八句。

  丁叁、悔罪

  第二十九句至第叁十二句。

  丁四、隨喜福善

  第叁十叁句至第叁十六句。

  丁五、勸轉*輪

  第叁十七句至第四十句。

  丁六、請佛住世

  第四十一句至第四十四句。

  丁七、回向善根

  第四十五句至第四十八句。

  丁八、願差別、有十六種:(戊一、意樂清淨。戊二、不忘菩提心。戊叁、不染加行。戊四、利益有情。戊五、被服铠甲。戊六、會遇同分菩薩。戊七、令善知識歡悅。戊八、如來現前。戊九、攝持正法。戊十、得無盡藏。戊十一、趣入。戊十二、力。戊十叁、修習對治。戊十四、菩薩作樂。戊十五、隨學回向。戊十六、總結事義。)

  戊一、意樂清淨,有叁:(己一、如來意趣圓滿意樂。己二、淨治佛土意樂。己叁、利益安樂有情意樂。)

  己一、如來意趣圓滿意樂

  第四十九句至第五十二句。

  己二、淨治佛土意樂

  第五十叁句至第五十六句。

  己叁、利益安樂有情意樂

  第五十七句至第六十句。

  戊二、不忘菩提心、有六:(己一、憶念本生。己二、出家。己叁、不毀犯戒。己四、隨各別有情言音而爲說法。己五、相續調柔、勤修六度。己六、斷除罪障。)

  己一、憶念本生

  第六十一句至第六十二句。

  己二、出家

  第六十叁句至第六十四句。

  此中憶念本生,及常出家,爲不忘菩提心第一因。

  己叁、不毀犯戒

  第六十五句至第六十八句。

  此爲不忘菩提心第二因。

  己四、隨各別有情言音而爲說法

  第六十九句至第七十二句。

  此爲不忘菩提心第叁因。

  己五、相續調柔、勤修六度

  

  第七十叁句至第七十四句。

  此爲不忘菩提心第四因。已上叁頌有半,名爲成就菩提心順緣能治品願。

  己六、斷除罪障

  第七十五句至第七十六句。

  此爲斷除發菩提心所治品願。

  戊叁、不染加行

  第七十七句至第八十句。

  戊四、利益有情

  第八十一句至第八十四句。

  戊五、被服铠甲

  第八十五句至第八十八句。

  爲滿佛法,爲令隨順諸有情行,爲施正法,于彼未來一切劫中,被服铠甲,行無厭倦。

  戊六、會遇同分菩薩

  第八十九句至第九十二句。

  此爲會遇大乘道中賢善助伴,同學大乘道願。

  戊七、令善知識歡悅

  第九十叁句至第九十六句。

  此爲會遇大乘善知識已,意樂加行,如理依止願。

  戊八、如來現前

  第九十七句至第一百句。

  親面參觐勝化身已,令歡悅願。

  戊九、攝持正法

  第一百零一句至第一百零四句。

  初句:謂自攝持大乘正法。其第二句:謂是爲他開示教法。其第叁句:謂是住持增長證法。其第四句:謂于上說叁事,一切時中,能正行願。

  戊十、得無盡藏

  第一百零五句至第一百零八句。

  戊十一、趣入,有八:(己一、趣入觀見一微塵上,即是十方塵數清淨器情所住剎土。己二、趣入一切十方剎中,亦如是見。己叁、趣入佛語。己四、趣入如來轉正*輪。己五、趣入諸劫趣入。己六、趣入觀見如來,及諸如來所行境界。己七、趣入成立佛土。己八、趣入親詣如來面前。)

  己一、趣入觀見一微塵上,即是十方塵數清淨器情所住剎土

  第一百零九句至第一百一十二句。

  己二、趣入一切十方剎中,亦如是見

  第一百一十叁句至第一百一十六句。

  己叁、趣入佛語

  第一百一十七句至第一百二十句。

  如來一言,成爲各別趣中能解音聲,于諸音聲,聽聞不亂願。

  己四、趣入如來轉正*輪

  第一百二十一句至第一百二十四句。

  于佛所轉一切*輪,頓時俱能通達義願。

  己五、趣入諸劫趣入

  第一百二十五句至第一百二十八句。

  趣入叁世諸劫如來身語行境。此名以智一剎那頃能趣入願。

  己六、趣入觀見如來,及諸如來所行境界

  第一百二十九句至第一百叁十二句。

  一剎那頃,觀見叁世一切如來,于諸如來所行之道,一切所作,以如幻定之力能趣入願。

  己七、趣入成立佛土

  第一百叁十叁句至第一百叁十六句。

  此爲成立當來自所莊嚴佛土願,名爲獲得修淨土時殊勝功德。

  己八、趣入親詣如來面前

  第一百叁十七句至第一百四十句。

  盡未來際一切劫中,一切如來,于一切方,現證菩提,轉正*輪,示涅槃相,叁種所表,十二所作,諸大師前。自能化現如海之身,作供養等諸敬事願。

  戊十二、力

  第一百四十一句至第一百四十八句。

  即以慧力、方便力、叁摩地力、各別其數,成爲十力。

  戊十叁、修習對治

  第一百四十九句至第一百五十二句。

  業力、煩惱力、魔力,此叁種力,依對治品根本損伏願。

  戊十四、菩薩作業

  

  第一百五十叁句至第一百六十句。

  具足力能,成就佛法善根;具足力能,成熟有情;具足力能,淨修佛土。是名于此八如海處能修學願。

  戊十五、隨學回向,有二:(己一、隨學如來。己二、隨學菩薩。)

  己一、隨學如來

  第一百六十一句至第一百六十四句。

  己二、隨學菩薩

  第一百六十五句至第一百七十六句。

  與彼普賢、文殊二大菩薩同等修學勝方便度、勝般若度圓滿行願。

  戊十六、總結事義

  第一百七十七句至第一百八十句。

  上來已明十六種竟。

  丁九、願究竟

  第一百八十一句至第一百八十四句。

  此願究竟,能獲大果。謂證正等正覺位已,乃至虛空常住中間,作有情事。

  丁十、願勝利,有二:(戊一、現法勝利。戊二、後生勝利。)

  戊一、現法勝利有四:(己一、攝受殊勝福德。己二、遠離惡趣惡友,親見如來。己叁、善得應得,獲與一切菩薩同分。己四、永盡業障。)

  己一、攝受殊勝福德

  第一百八十五句至第一百九十二句。

  己二、遠離惡趣惡友、親見如來

  第一百九十叁句至第一百九十六句。

  己叁、善得應得,獲與一切菩薩同分

  第一百九十七句至第二百句。

  己四、永盡業障

  第二百零一句至第二百零四句。

  戊二、後生勝利,有二:(己一、因所攝。 己二、果所攝。)

  己一、因所攝

  第二百零五句至二百零八句。

  己二、果所攝

  第二百零九句至第二百一十二句。

  自此以後,從第二百一十叁句起,至第二百四十句止,有七頌文,十大科判所未攝釋。以要言之,一一文句,皆得釋爲總結勝利:謂得世、出世一切圓滿;發賢行願善根回向;斷除諸障,攝受殊勝清淨依身;獲得記別,成辦有情一切義利。

  一、得世、出世一切圓滿

  第二百一十叁句至第二百一十六句。

  二、發賢行願善根回向,有二:(一、隨學菩薩回向。二、隨學如來回向。)

  一、隨學菩薩回向

  第二百一十七句至第二百二十句。

  二、隨學如來回向

  第二百二十一句至第二百二十四句。

  叁、斷除諸障,攝受殊勝清淨依身

  第二百二十五句至第二百叁十二句。

  四、獲得記別,成辦有情一切義利

  第二百叁十叁句至第二百四十句。

  所余第二百四十一句至第二百五十二句叁頌,釋文不現。

  上來略述陳那疏義,此與龍猛所造會疏、總義(綱領)、分釋(節目)多分相同。

  丙二、略述釋迦知識所造疏義,此疏總標六門:

  (丁一、願前方便。丁二、勝解行地願…

《聖者賢行願王釋義》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