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力,即便证得诸三摩地。然后为说菩萨解脱一切庄严,「无去无来,如幻如影」。又为宣说一切菩萨十种生处,复以种种法门而广赞扬文殊菩萨一切功德,如是见闻开示法要。
第五十二事品:序说善财童子诣苏摩那城,思惟文殊师利菩萨,起深信心,住立门所。尔时文殊从一百一十由旬外,遥伸右手摩善财顶,赞叹慰谕,令其深入普贤行轮。
第五十三事品:序说善财童子由彼一切大善知识,次第开示海功德相,普令增长无边慧力。于彼圣者普贤菩萨现前生起胜恭敬时,便能睹见、将见普贤十种瑞相。于其觐见普贤时分,获得生起一切佛法光明无边慧力之眼,便见普贤在于毗卢遮那如来应正等觉前,坐莲华藏狮子之座,诸菩萨众所共围绕,一切毛孔示现三世剎海庄严种种色相,示现一切如来三世事业、一切法藏,如实睹见游戏庄严。如于毗卢遮那如来前示现如是不可思议游戏神通,十方一切如来之前,亦复如是游戏示现。十方剎海一一尘中,普遍充满解脱法界,广大虚空,现前观见。尔时善财获得十种清净智波罗蜜多行,既得是已,普贤菩萨伸其右手摩善财顶,令其证得深入一切佛剎极微尘数三摩地门,而得观见不可思议大解脱相。又为宣说一切众生但闻其名得不退转最胜功德一切法门。当是之时,善财童子获得能入普贤菩萨游戏通智,与普贤等,乃为说此贤行愿王。上来略述华严经义,亦即广说此贤行愿甚奇希有缘起理趣。
乙二、梵土诸疏所释理趣有二:
(丙一、略述陈那菩萨所造贤行疏义。丙二、略述释迦知识所造疏义。)
丙一、略述陈那菩萨所造贤行疏义,有十:(丁一、敬礼。丁二、供养。丁三、悔罪。丁四、随喜福善。丁五、劝转*轮。丁六、请佛住世。丁七、回向善根。丁八、愿差别。丁九、愿究竟。丁十、愿胜利。)
丁丁敬礼有四:(戊一、三门合礼。戊二、身礼。戊三、意礼。戊四、语礼。)
戊一、三门合礼
第一至第四句。
戊二、身礼
第五句至第八句。
戊三、意礼
第九句至第十二句。
戊四、语礼
第十三句至第十六句。
丁二、供养有二:(戊一、有上供。戊二、无上供。)
戊一、有上供
第十七句至第二十四句。
戊二、无上供
第二十五句至第二十八句。
丁三、悔罪
第二十九句至第三十二句。
丁四、随喜福善
第三十三句至第三十六句。
丁五、劝转*轮
第三十七句至第四十句。
丁六、请佛住世
第四十一句至第四十四句。
丁七、回向善根
第四十五句至第四十八句。
丁八、愿差别、有十六种:(戊一、意乐清净。戊二、不忘菩提心。戊三、不染加行。戊四、利益有情。戊五、被服铠甲。戊六、会遇同分菩萨。戊七、令善知识欢悦。戊八、如来现前。戊九、摄持正法。戊十、得无尽藏。戊十一、趣入。戊十二、力。戊十三、修习对治。戊十四、菩萨作乐。戊十五、随学回向。戊十六、总结事义。)
戊一、意乐清净,有三:(己一、如来意趣圆满意乐。己二、净治佛土意乐。己三、利益安乐有情意乐。)
己一、如来意趣圆满意乐
第四十九句至第五十二句。
己二、净治佛土意乐
第五十三句至第五十六句。
己三、利益安乐有情意乐
第五十七句至第六十句。
戊二、不忘菩提心、有六:(己一、忆念本生。己二、出家。己三、不毁犯戒。己四、随各别有情言音而为说法。己五、相续调柔、勤修六度。己六、断除罪障。)
己一、忆念本生
第六十一句至第六十二句。
己二、出家
第六十三句至第六十四句。
此中忆念本生,及常出家,为不忘菩提心第一因。
己三、不毁犯戒
第六十五句至第六十八句。
此为不忘菩提心第二因。
己四、随各别有情言音而为说法
第六十九句至第七十二句。
此为不忘菩提心第三因。
己五、相续调柔、勤修六度
第七十三句至第七十四句。
此为不忘菩提心第四因。已上三颂有半,名为成就菩提心顺缘能治品愿。
己六、断除罪障
第七十五句至第七十六句。
此为断除发菩提心所治品愿。
戊三、不染加行
第七十七句至第八十句。
戊四、利益有情
第八十一句至第八十四句。
戊五、被服铠甲
第八十五句至第八十八句。
为满佛法,为令随顺诸有情行,为施正法,于彼未来一切劫中,被服铠甲,行无厌倦。
戊六、会遇同分菩萨
第八十九句至第九十二句。
此为会遇大乘道中贤善助伴,同学大乘道愿。
戊七、令善知识欢悦
第九十三句至第九十六句。
此为会遇大乘善知识已,意乐加行,如理依止愿。
戊八、如来现前
第九十七句至第一百句。
亲面参觐胜化身已,令欢悦愿。
戊九、摄持正法
第一百零一句至第一百零四句。
初句:谓自摄持大乘正法。其第二句:谓是为他开示教法。其第三句:谓是住持增长证法。其第四句:谓于上说三事,一切时中,能正行愿。
戊十、得无尽藏
第一百零五句至第一百零八句。
戊十一、趣入,有八:(己一、趣入观见一微尘上,即是十方尘数清净器情所住剎土。己二、趣入一切十方剎中,亦如是见。己三、趣入佛语。己四、趣入如来转正*轮。己五、趣入诸劫趣入。己六、趣入观见如来,及诸如来所行境界。己七、趣入成立佛土。己八、趣入亲诣如来面前。)
己一、趣入观见一微尘上,即是十方尘数清净器情所住剎土
第一百零九句至第一百一十二句。
己二、趣入一切十方剎中,亦如是见
第一百一十三句至第一百一十六句。
己三、趣入佛语
第一百一十七句至第一百二十句。
如来一言,成为各别趣中能解音声,于诸音声,听闻不乱愿。
己四、趣入如来转正*轮
第一百二十一句至第一百二十四句。
于佛所转一切*轮,顿时俱能通达义愿。
己五、趣入诸劫趣入
第一百二十五句至第一百二十八句。
趣入三世诸劫如来身语行境。此名以智一剎那顷能趣入愿。
己六、趣入观见如来,及诸如来所行境界
第一百二十九句至第一百三十二句。
一剎那顷,观见三世一切如来,于诸如来所行之道,一切所作,以如幻定之力能趣入愿。
己七、趣入成立佛土
第一百三十三句至第一百三十六句。
此为成立当来自所庄严佛土愿,名为获得修净土时殊胜功德。
己八、趣入亲诣如来面前
第一百三十七句至第一百四十句。
尽未来际一切劫中,一切如来,于一切方,现证菩提,转正*轮,示涅槃相,三种所表,十二所作,诸大师前。自能化现如海之身,作供养等诸敬事愿。
戊十二、力
第一百四十一句至第一百四十八句。
即以慧力、方便力、三摩地力、各别其数,成为十力。
戊十三、修习对治
第一百四十九句至第一百五十二句。
业力、烦恼力、魔力,此三种力,依对治品根本损伏愿。
戊十四、菩萨作业
第一百五十三句至第一百六十句。
具足力能,成就佛法善根;具足力能,成熟有情;具足力能,净修佛土。是名于此八如海处能修学愿。
戊十五、随学回向,有二:(己一、随学如来。己二、随学菩萨。)
己一、随学如来
第一百六十一句至第一百六十四句。
己二、随学菩萨
第一百六十五句至第一百七十六句。
与彼普贤、文殊二大菩萨同等修学胜方便度、胜般若度圆满行愿。
戊十六、总结事义
第一百七十七句至第一百八十句。
上来已明十六种竟。
丁九、愿究竟
第一百八十一句至第一百八十四句。
此愿究竟,能获大果。谓证正等正觉位已,乃至虚空常住中间,作有情事。
丁十、愿胜利,有二:(戊一、现法胜利。戊二、后生胜利。)
戊一、现法胜利有四:(己一、摄受殊胜福德。己二、远离恶趣恶友,亲见如来。己三、善得应得,获与一切菩萨同分。己四、永尽业障。)
己一、摄受殊胜福德
第一百八十五句至第一百九十二句。
己二、远离恶趣恶友、亲见如来
第一百九十三句至第一百九十六句。
己三、善得应得,获与一切菩萨同分
第一百九十七句至第二百句。
己四、永尽业障
第二百零一句至第二百零四句。
戊二、后生胜利,有二:(己一、因所摄。 己二、果所摄。)
己一、因所摄
第二百零五句至二百零八句。
己二、果所摄
第二百零九句至第二百一十二句。
自此以后,从第二百一十三句起,至第二百四十句止,有七颂文,十大科判所未摄释。以要言之,一一文句,皆得释为总结胜利:谓得世、出世一切圆满;发贤行愿善根回向;断除诸障,摄受殊胜清净依身;获得记别,成办有情一切义利。
一、得世、出世一切圆满
第二百一十三句至第二百一十六句。
二、发贤行愿善根回向,有二:(一、随学菩萨回向。二、随学如来回向。)
一、随学菩萨回向
第二百一十七句至第二百二十句。
二、随学如来回向
第二百二十一句至第二百二十四句。
三、断除诸障,摄受殊胜清净依身
第二百二十五句至第二百三十二句。
四、获得记别,成办有情一切义利
第二百三十三句至第二百四十句。
所余第二百四十一句至第二百五十二句三颂,释文不现。
上来略述陈那疏义,此与龙猛所造会疏、总义(纲领)、分释(节目)多分相同。
丙二、略述释迦知识所造疏义,此疏总标六门:
(丁一、愿前方便。丁二、胜解行地愿…
《圣者贤行愿王释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