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普賢菩薩行願品白話解釋(黃智海)▪P12

  ..續本文上一頁。向字,是歸向的意思。

  【釋】把自己所修的功德,回轉來歸向到某一種事情上去,叫做回向。譬如本來向東面立的,現在回轉來,向西面立了。回向有叁種,第一種、叫回事向理,是把修的種種事相,回轉來歸向到理性上去,像前邊第叁大願廣修供養,先講財供養,就是事相,後來說到法供養,就歸向到理性上去了,這就是回事向理。第二種、叫回自向他,是把自己所修的功德,回轉來歸向到十方叁世一切衆生的身上去,完全把功德布施給衆生,所以叫回自向他。第叁種、叫回因向果,是起初修功德,是爲了求福報,那末這個修功德的因,是求福報,後來把修求福報的因,回轉來歸向到修求成佛的果上去,希望將來成佛,所以叫回因向果。還有一種,叫回小向大,那是起初修的是聲聞緣覺的小乘法,只曉得自己修自己了脫生死,沒有度人的大願心的,後來聽到了佛說大乘法,就把所修只顧自己了生死的小願心,回轉來歸向到度人的大願心上去,專心修無上佛道了,所以叫回小向大。現在第十大願所說的普皆回向,看了下邊一段,就都能夠明白了。

  從初禮拜,乃至隨順,所有功德,皆悉回向盡法界、虛空界、一切衆生。

  【解】禮拜、就是第一大願禮敬諸佛。隨順、就是第九大願恒順衆生。用乃至兩個字,是包括第二大願稱贊如來,一直到第八大願常隨佛學,七個大願在裏頭。

  【釋】所說的普賢回向,就是把第一大願禮敬諸佛、一直到第九大願恒順衆生,所有修的大小種種功德,完全回轉來,歸向到盡法界、虛空界、所有的一切衆生身上去。

  願令衆生常得安樂,無諸病苦。欲行惡法,皆悉不成。所修善業,皆速成就。關閉一切諸惡趣門,開示人天涅槃正路。若諸衆生,因其積集諸惡業故,所感一切極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衆生,悉得解脫,究竟成就無上菩提。

  【解】惡趣、就是惡道,是地獄餓鬼畜生叁種惡道。閉字、同了關字一樣的意思。感、是感動感應的意思,譬如說因爲造了惡業的因,就會結成苦報的果、這個苦果,就是惡業感應來的。集字、是聚攏來的意思。

  【釋】這一段經文,就是上邊所說的回自向他的一種回向。要回向一定要發願的,發願的意思,就是回向的意思,下邊所說的種種回向衆生,都是發的把自己的功德,回轉來都歸向到衆生身上去的願,願意一切衆生常常得到安樂,沒有種種病痛苦惱。衆生如果要做惡的事情,願意他們都做不成。衆生如果要修善業,願意他們趕緊修成。衆生只修善業,不造惡業,就可以不墮落到惡道裏頭去了,惡道就可以空了,令一切衆生,不行惡法,便是把一切惡道的門都關起來了。令一切衆生修行善業,便是把一切人道、天道,同了佛、菩薩、聲聞、緣覺、等涅槃的正當大路開辟出來了。若是一切衆生,因爲積聚了許多惡業的緣故,感應到一切極重的苦報應,【結苦果、就因爲造了惡業,所以苦果,就是苦報應。】我都願意代替他們去受。使得一切衆生,都可以自由自在,不受苦報的束縛,歸根結底,使他們都成就佛道。

  菩薩如是所修回向,虛空界盡,衆生界盡,衆生業盡,衆生煩惱盡,我此回向,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這一段文字,同前邊各大願的歸結處一樣的所以也不再解釋了。

  善男子,是爲菩薩摩诃薩十種大願,具足圓滿。若諸菩薩、于此大願,隨順趣入,則能成熟一切衆生,則能隨順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則能成滿普賢菩薩諸行願海。是故善男子,汝于此義,應如是知

  【解】菩薩摩诃薩、本經起頭已經解釋過。趣入的趣字、同了入字一樣的,也是進去的意思。成、是成就。滿、是圓滿。

  【釋】普賢菩薩又叫了一聲善男子,【有人問、爲什麼叫善男子的時候多,叫善女人的時候少呢,這是有兩種緣故,一種是聽衆裏頭,常常是男子多,女人少,一種是叫了男子,當然女人也聽見了,不必多叫了。】就接上去說道,這樣就是菩薩的十種大願,完全圓滿。若是一切修行的菩薩,都能夠依順這十種大願,能夠趨入這十種大願,【趨字、和走字差不多的意思。】就能夠使得一切衆生,個個成佛。【這是回自向他,因爲把自己所修的功德,都歸到一切衆生身上,使得一切衆生都成佛,所以說是回自向他。】能夠把自己所修一切功德,完全都歸向衆生,使得一切衆生,個個成佛,這種大功,德,大到還了得麼,所以自己也就能夠隨順佛果,【這是回因向果,因爲修的十種大願的功德,是成佛的因,修了成佛的因,就成就了正等正覺的果,所以說是回因向果。】也就能夠成就圓滿了普賢菩薩的十種行願海了。【這是回事向理,因爲修行人能夠依順了普賢菩薩的十大願,一願一願修上去,便能夠把所修的功德,回自向他,回因向果,合了普賢菩薩的行願海,也合了諸佛希望衆生個個成佛的心理,這又是回事向理。用一個海字,是因爲普賢菩薩這十種大願,實在大到了不得,所以用一個海字來比願力的大。】因爲十種大願,能夠得到成佛的果,所以你們善男子呀,應該要把這十種大願的種種義理,完全要像上邊所講的那樣明白透切的知道。普賢菩薩說到這裏,又叫一聲善男子,那是菩薩的大慈悲心太切了,要聽衆格外注意的意思。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滿十方無量無邊、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一切世界、上妙七寶,及諸人天最勝安樂,布施爾所一切世界所有衆生,供養爾所一切世界諸佛菩薩,經爾所佛剎微塵數劫,相續不斷,所得功德。若複有人,聞此願王,一經于耳,所有功德,比前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乃至優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

  【解】上妙七寶、是金、銀、珊瑚、【珊瑚、是紅色的一種寶,出在海裏頭的,這種寶、現在也還有的。】砗渠、【有些像白玉,有一條一條紋路,像車輪印成的樣子。】瑪瑙、【顔色是淡紅的,形狀有些像馬的腦子。】赤珠、【是紅色的珠。】摩尼。【是一種寶珠,摩尼、是梵語,翻譯中國文,有幾種說法,也有翻譯做如意珠的,就是可以稱你的心,要什麼就有什麼,這種寶珠又光明,又潔淨,汙穢染不上去的,拿來放在汙水裏頭,汙水就會變成清水的,這種寶珠,出在龍王或是摩竭魚的腦裏頭的,倘然人得到了這種寶珠,就毒不能夠害他,火不能夠燒他了,所以真是極寶貴的一種珠。摩竭魚,是一種極大的魚,身體有叁四百由旬的長,最大的,有七百由旬。】優波尼沙陀、是一個極大的數目。爾所二字,古音讀如許。

  【釋】若是有善男子,善女人,【善女人、是包括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尼、優婆夷、都在裏頭的。○比丘尼、是出家受具足戒的女人,式叉摩那、是梵語,翻譯中國文,叫正學女,凡是願受具足戒的沙彌尼,從十八歲到二十歲的兩年裏頭,教他學六種戒法,不淫、不盜、不殺、不說假話、不喝一切酒、不在不應該吃東西的時候吃東西,一邊教化他們學法,一邊試驗他們、能夠不能夠守住這種戒法。沙彌尼、是出家受十戒的女人。優婆夷、是在家受五戒的女人。】把十方、無量無邊,不可說不可說的佛剎,化成了極細極細的粉,像那麼多的世界,都裝滿了上等很好的寶貝,那寶貝的多,當然不能夠用數目來計算的了,寶貝既然這樣的多,怎麼只說七種呢,這是揀選寶貝裏頭最好的金、銀、珊瑚、砗渠、瑪瑙、赤珠、摩尼、七種,特地提出來說說,別種寶貝,就不必再多說了。世界說到無量無邊、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塵數,寶貝說到裝滿一切世界,那末世界的大,寶貝的多,還了得麼。但是所說的還都是外財,【外財、是身體外的財寶。】若是再把人天最勝的安樂,像人間的富貴壽考,天宮的種種快樂,用來布施給同前面所說那麼多的一切世界所有的衆生,又來供養同前面所說那麼多的一切世界的諸佛菩薩,【這是顯明受布施供養的人多。】並且要經過佛剎極微塵數劫,那樣長久的時期,還要接連布施接連供養,不可以稍有間斷,像這樣大的功德,當然是大得了不得了。但是只要有人耳朵裏頭,一聽到這十種的大願,所得的功德,就比了上邊所說的布施衆生,供養諸佛的功德,百分不及一分,千分不及一分,那怕大到優尼沙陀分,也不及一分,這就見得聽經功德的大,實在是了不得的。

  或複有人,以深信心,于此大願,受持讀誦,乃至書寫一四句偈,速能除滅五無間業。所有世間身心等病,種種苦惱,乃至佛剎極微塵數一切惡業,皆得消除。一切魔軍。夜叉羅剎,若鸠盤荼,若毗舍阇,若部多等,飲血啖肉,諸惡鬼神,皆悉遠離。或時發心親近守護。

  【解】持字、本來是捏住的意思。受持讀誦的持字、只好當他記住的解釋,看了書念叫做讀,不看書念叫做誦。無間、是沒有間斷停歇的意思。犯極重罪的人,死了要到五無間地獄裏頭去,怎麼叫五無間,第一種、是時無間。凡是到這種地獄裏頭去的衆生,日日夜夜受刑罰,要經過多少劫數,沒有一個時候停歇的。第二種、是形無間。形、是形狀,這個地獄,四周圍的牆,長有一萬八千裏,高有一千裏,牆是鐵的,上下中間,都是大火不停歇的在那裏燒,有鐵床一只,橫豎各有一萬裏的長,一個人受刑罰,自己看見自己的身體,裝滿在這只鐵床上,千萬個人受刑罰,千萬個人,也都各各看見自己的身體,裝滿在這只鐵床上,沒有兩樣的形狀。【一個人也滿,千萬個人也滿,並且各各不妨礙,這就見得色身本來就是法身,法法都是融通無礙的。】第叁種、是受苦無間。地獄裏頭,種種刑罰的名目,種種刑罰的器具,像刀山、劍樹、镬湯、油鍋等,都要一件一件輪流受到,接連不斷的,第四種、是趣果無間。【趣果的趣字、本來是去的意思。趣果、是在生的時候,已經造了怎樣的罪業,死後就要趣向到應該受怎樣果報的地獄裏頭去。】不論男女老少,貧富貴賤,也不管是天神地鬼,凡是造了落地獄的罪業,就一定要受這種苦報應的。第五種、是命無間。落到地獄裏…

《普賢菩薩行願品白話解釋(黃智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