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普賢行願品講記(淨空法師)▪P120

  ..續本文上一頁文裏面翻過來的,梵文叫忏摩,意思就是悔過,悔是中國字,所以忏悔是梵華合譯,上面一個是印度話,下面一個是中國字。那麼一般的解釋,忏是發露的意思,是我們自己所造的罪業絕無隱瞞,露是表露出來,讓大家都知道,大家都看到,大家都見到,我們在造罪業。那麼別人看到了免不了會責備你、指責你,指責就是消業,業就報掉了,所以罪業要發露,發露很容易就報掉了。

  

  你做的些善事好事別讓人知道,爲什麼呢?你要讓人知道了,人家贊歎一下、恭唯一下,也都報掉了,馬上就報掉沒有了,一下就沒有了。現在人造作,他相反的,他善事要馬上就報,馬上就得到人家贊歎,恭唯贊歎表揚,立刻就報掉了。惡事隱藏不讓人知道,那個罪在後頭攢,越攢越多,以後到那裏報呢?到惡道去報。善呢?現世就報掉了;惡要到來生、到後世、到惡道裏去報。愚癡啊!這是愚人。聰明的人,惡事現在馬上報掉,報掉就沒有了嘛!罪就沒有了嘛!善事不要讓人知道,所以叫積陰德,陰德就是我做的好事、做的善事,不願意讓人知道;所以人家不曉得也不會贊歎,也不會恭唯,也不會表揚你,你這個福德越攢越多,將來福報就大了。

  

  那麼說到忏悔,注解裏面諸位自己去看,那麼我跟大家講注解以外的一些意思,忏悔有叁種,第一種叫伏業忏,實際上伏業忏就是忍辱的功夫,忍辱功夫得力了,能夠把業障伏住,讓它不起作用,這是一種。罪業實在講太多太多了,這一生所造的就說不盡,不但我們身造的,言語上造的口業,最嚴重的就是意業,心裏面起了些念頭,一切不善的念頭,不善的造作,統統是罪業;一切自私自利的念頭、造作,也全是罪業。何況我們人不只這一生,我們有前生,前生還有前生,無量劫以來積的這些罪業,佛在經上說過如果這些罪業要是有形象的話,那怕它再小,甚至于比微塵更小;無始劫來所造的罪業,盡虛空也容納不下,這是真的不是假的。不學佛不知道罪業之多,不曉得罪業之重,不知道罪業後果之可怕,明白這個道理之後,才曉得忏悔是我們修行裏面最重要的一門課程。

  

  學佛從那裏學起?從忏除業障學起,首先就是要能夠把這些業伏住,伏令不起,用什麼方法呢?譬如我們現在用念佛法門,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是伏業,就能把一切業伏住。真能伏得住了就是功夫成片,所以叫做帶業往生,業沒有忏除得掉,只是伏住而已。你這一句佛號得力,你對于西方極樂世界信心得力了,這個佛號得力,信願行這叁個條件有力,把你無始劫以來,以及今生所造這些業障能伏住,叫它不起作用,不起現行,現行就是作用,雖有,不起作用,這叫帶業往生。

  

  第二種叫轉業,能把業轉過來,轉業比前面伏,那就要高明了,轉也有斷的意思,轉變了,也就是把業障斷掉了。這個要用念佛功夫來說就是事一心不亂,事一心不亂是斷見思煩惱;功夫成片是伏見思煩惱,像石頭壓草一樣,壓住了,沒有斷根。到事一心永遠不起了,見思煩惱永遠不起了。不但不起,而且能夠把它轉變爲善了,怎麼會轉變呢?這就是你用智慧去運用它,它不但不作惡業,它能夠利益一切衆生,那麼這個事情也許諸位乍聽不太明白這意思,我舉個例子給諸位說。譬如一個人做小偷,他做了多少年小偷,很有經驗,偷東西本事很高,造罪業啊!現在一下後悔了,曉得自己錯了,不但以後不再偷盜了,他去當警察去了,專門捉小偷。因爲他很有經驗,他把他自己做小偷那個本事再來捉小偷,那保護大家的治安,保護大家的生命財産,那他就變成無量功德了,他可以轉,這個轉就是這種意思,真是轉惡爲善,他能夠轉業,那一轉變就變成無量的功德了。所以佛在經上常講煩惱即菩提,迷的時候你用它是煩惱,覺悟之後用煩惱,煩惱就是菩提。

  

  所以善惡真的叫沒有標准,善惡沒有標准,標准是從迷悟當中分,悟了的時候,惡也是善,迷了的時候往往善都是惡,因爲它後果不好。這是我們要懂得第二種的忏,就是轉業忏,轉業忏決定不墮惡道。第叁種更高,叫滅業忏,那是智慧現前了。以念佛法門來說,要念到理一心不亂,不但見思煩惱斷了,塵沙煩惱也沒有了,無明也破了一分了,破無明見本性,這個時候業才能夠滅。好像注解裏面末後一行裏頭所說的,在叁十二面第五行最後一句,這是“理忏,如普賢觀經雲,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實相;衆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就是大徹大悟之後,業才能滅得了。

  

  那麼昨天也跟諸位說了,滅罪,心地清淨光明完全顯露了,可是在事上還是有,像佛成佛之後,他還有些果報,這個講定業啊!佛都不能免,但這種現象現前,佛也表示有頭痛的事情,他頭真痛不痛?他真的不痛,那是示現,他有特別的用意,佛那裏會受果報呢!特別用意就是告訴我們惡業決定不能造。還有就是決定不能殺生,殺生欠人是命債,將來總要還的;非法之財決定不能取,取了之後你欠人的錢一定要還錢,欠命決定要還命。你這一世逃過了,你來世逃不過,來世逃過了,後世逃不過,生生世世這個債務決定要還。所以不要想著我占了別人便宜,這是我聰明他愚笨,沒這個道理的;你今生占了他的,來生還要被人家占你的便宜,沒有辦法的事情,一飲一啄決定是避免不了的,他有果報的,因緣果報絲毫不爽。

  

  通達叁世因果他對于自己造作就謹慎了,決定不造惡業。所以滅業忏,那個罪業就好比黑暗,智慧好比是燈明,不怕黑暗久遠,千年暗室,你隨時點一盞燈就照明了。這個意思就告訴我們無始劫以來所造無量無邊的罪業,怕的是你智慧不開,智慧開了統統照破了,這個業才能滅得了。那麼在忏悔方法上講有兩種,一種叫事忏,一種叫理忏,這是有事有理,事是在事相上,那麼佛在一切經戒裏頭告訴我們,如果犯遮罪可以做法忏悔。什麼叫遮罪呢?罪有兩大類,遮罪與性罪,性罪不管你受不受戒,你造作了都是罪。遮罪呢,你是受了戒犯了戒,那麼這才有罪,你要沒有受這個戒,你犯沒有罪,那個叫遮罪。

  

  譬如五戒裏面前面四條是性罪,不管你受不受戒,你犯了都有罪,不能說我沒有受過戒,我犯了就沒有罪,這個講不通的,那是性罪,殺、盜、淫、妄,這性罪,不管你受戒不受戒。那麼第五條是飲酒,你不受戒,你飲酒不犯罪;但是你受了五戒,不飲酒這一條,那你飲酒你就有罪了。但是飲酒這一條叫遮罪,遮罪可以事忏,那麼戒律裏面屬于遮罪的也很多,有很多條,所謂遮就是預防,是一種防範的意思。

  

  酒爲什麼也列在重戒之一?你看看凡是犯殺盜淫妄與酒都有關系,酒醉亂性了,自己控製不了自己了,才去犯性罪;他要不飲酒,保持頭腦清醒,有的時候他就不會犯這些罪。所以酒是預防的,酒本身沒有罪,怕你喝醉了以後犯別的戒,是這個意思,所以它列入重戒,道理在此地。那麼做法就是發露忏悔,就是決定不隱瞞,那麼在佛法裏面講做羯磨,就是大衆僧在一起的時候,你自己把你自己的過失說出來,受大家的責備,下一次不能再做了,用這種方法來忏除自己的業障。如果是犯性罪這就重了,性罪一定要起行,起行這有兩種要用修行的功夫上來忏了,功夫裏面也分事理兩種,但這兩種最好統統都有。在事忏的方面不但是要發露,不像遮罪,遮罪一發露,那你以後不做就可以了,就沒有事情了。

  

  性罪發露之後還要性修法,那麼修法裏面最常用的就是拜佛,譬如說訂的一個時期,或者訂七天,或者是訂叁七二十一天,每一天拜叁千拜佛,用這種方法來求忏悔,所謂是日夜精勤禮十方佛,這是個修忏悔法,這是屬于事。如果能明理,事與理合起來修,曉得業性,就是罪業的體性是從無明顛倒生的,清淨心裏面沒有,實實在在沒有,所以罪性本空。這是大乘菩薩的忏悔法,可是他的心是真正達到了清淨。事忏除末,理忏是拔根,才能將罪業的根本拔除。但是理忏必須要見性,罪業才能除得掉,如果不見性不行,不見性沒有用處的。

  

  那麼見性與不見性如何區別呢?我們怎麼曉得呢?細說很難,也不是我們境界,我們從最粗的相來說,見性的人沒有我執,沒有法執。我們想想我們有沒有我執,有沒有法執?如果還有我執還有法執,那我們決定沒有見性。或者我見性了,我開悟了!你們想想有沒有開悟?有沒有見性?還有個我在嘛!他怎麼會開悟怎麼會見性呢!沒有啊!真正開悟見性的人無我,這是一個最粗淺的區別的方法,這是對我們自己來講的,我們自己究竟到什麼樣的程度,自己要知道。尤其在今天那個妖魔鬼怪欺騙人的把戲很多,決定不要上他的當。

  

  他把你找去,你跟他學幾個禮拜,或者他叫你參禅,叫你打坐,叫你念咒,念個七、八天了,他來給你受記,你明心見性了,你開悟了。你自己真的以爲我被某人受過記了,我已經開悟了。你想想你還有我,還有人,還有是非,那是人家欺騙你的,不是真的。像我昨天告訴你們的洛杉矶有五個人,不知道那個什麼上師給他受記,他們已經是大徹大悟了,他跑來問我,所以我就斷定他沒有開悟。爲什麼呢?我說我沒有開悟,你跑來問我,要我給你印證,那你一定沒有開悟。我沒有開悟我給你印證,絕對沒有開悟。騙人的呀!騙人的事情太多太多了,千萬別上當,自己還有是非人我是凡夫,開悟了是菩薩,所以我們自己一定要曉得事實的真相。那麼如果講到事理雙忏,古德曾經教給我們有十種,就是要能夠通達明了逆順的十種心,首先要忏除順生死的十種心,要真正把它舍離掉。

  

  那麼這個十種心,順逆十心,慈舟法師普賢行願品親聞記有,這個書大概能夠很快地這兩天就可以送來,諸位好好地去研究,因爲他那個裏面有許多注解,我們這個注解沒有,可以把它合起來看。那麼第一種就是身見,把這個身當作是自己,當作我,這個是所有一切凡夫,六道凡夫各各都是這樣。我,身是我,這個見解是個錯誤。如果身不是我,那你又恐懼了、恐慌了,身不是我,…

《普賢行願品講記(淨空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