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普贤行愿品讲记(净空法师)▪P120

  ..续本文上一页文里面翻过来的,梵文叫忏摩,意思就是悔过,悔是中国字,所以忏悔是梵华合译,上面一个是印度话,下面一个是中国字。那么一般的解释,忏是发露的意思,是我们自己所造的罪业绝无隐瞒,露是表露出来,让大家都知道,大家都看到,大家都见到,我们在造罪业。那么别人看到了免不了会责备你、指责你,指责就是消业,业就报掉了,所以罪业要发露,发露很容易就报掉了。

  

  你做的些善事好事别让人知道,为什么呢?你要让人知道了,人家赞叹一下、恭唯一下,也都报掉了,马上就报掉没有了,一下就没有了。现在人造作,他相反的,他善事要马上就报,马上就得到人家赞叹,恭唯赞叹表扬,立刻就报掉了。恶事隐藏不让人知道,那个罪在后头攒,越攒越多,以后到那里报呢?到恶道去报。善呢?现世就报掉了;恶要到来生、到后世、到恶道里去报。愚痴啊!这是愚人。聪明的人,恶事现在马上报掉,报掉就没有了嘛!罪就没有了嘛!善事不要让人知道,所以叫积阴德,阴德就是我做的好事、做的善事,不愿意让人知道;所以人家不晓得也不会赞叹,也不会恭唯,也不会表扬你,你这个福德越攒越多,将来福报就大了。

  

  那么说到忏悔,注解里面诸位自己去看,那么我跟大家讲注解以外的一些意思,忏悔有三种,第一种叫伏业忏,实际上伏业忏就是忍辱的功夫,忍辱功夫得力了,能够把业障伏住,让它不起作用,这是一种。罪业实在讲太多太多了,这一生所造的就说不尽,不但我们身造的,言语上造的口业,最严重的就是意业,心里面起了些念头,一切不善的念头,不善的造作,统统是罪业;一切自私自利的念头、造作,也全是罪业。何况我们人不只这一生,我们有前生,前生还有前生,无量劫以来积的这些罪业,佛在经上说过如果这些罪业要是有形象的话,那怕它再小,甚至于比微尘更小;无始劫来所造的罪业,尽虚空也容纳不下,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不学佛不知道罪业之多,不晓得罪业之重,不知道罪业后果之可怕,明白这个道理之后,才晓得忏悔是我们修行里面最重要的一门课程。

  

  学佛从那里学起?从忏除业障学起,首先就是要能够把这些业伏住,伏令不起,用什么方法呢?譬如我们现在用念佛法门,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是伏业,就能把一切业伏住。真能伏得住了就是功夫成片,所以叫做带业往生,业没有忏除得掉,只是伏住而已。你这一句佛号得力,你对于西方极乐世界信心得力了,这个佛号得力,信愿行这三个条件有力,把你无始劫以来,以及今生所造这些业障能伏住,叫它不起作用,不起现行,现行就是作用,虽有,不起作用,这叫带业往生。

  

  第二种叫转业,能把业转过来,转业比前面伏,那就要高明了,转也有断的意思,转变了,也就是把业障断掉了。这个要用念佛功夫来说就是事一心不乱,事一心不乱是断见思烦恼;功夫成片是伏见思烦恼,像石头压草一样,压住了,没有断根。到事一心永远不起了,见思烦恼永远不起了。不但不起,而且能够把它转变为善了,怎么会转变呢?这就是你用智慧去运用它,它不但不作恶业,它能够利益一切众生,那么这个事情也许诸位乍听不太明白这意思,我举个例子给诸位说。譬如一个人做小偷,他做了多少年小偷,很有经验,偷东西本事很高,造罪业啊!现在一下后悔了,晓得自己错了,不但以后不再偷盗了,他去当警察去了,专门捉小偷。因为他很有经验,他把他自己做小偷那个本事再来捉小偷,那保护大家的治安,保护大家的生命财产,那他就变成无量功德了,他可以转,这个转就是这种意思,真是转恶为善,他能够转业,那一转变就变成无量的功德了。所以佛在经上常讲烦恼即菩提,迷的时候你用它是烦恼,觉悟之后用烦恼,烦恼就是菩提。

  

  所以善恶真的叫没有标准,善恶没有标准,标准是从迷悟当中分,悟了的时候,恶也是善,迷了的时候往往善都是恶,因为它后果不好。这是我们要懂得第二种的忏,就是转业忏,转业忏决定不堕恶道。第三种更高,叫灭业忏,那是智慧现前了。以念佛法门来说,要念到理一心不乱,不但见思烦恼断了,尘沙烦恼也没有了,无明也破了一分了,破无明见本性,这个时候业才能够灭。好像注解里面末后一行里头所说的,在三十二面第五行最后一句,这是“理忏,如普贤观经云,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就是大彻大悟之后,业才能灭得了。

  

  那么昨天也跟诸位说了,灭罪,心地清净光明完全显露了,可是在事上还是有,像佛成佛之后,他还有些果报,这个讲定业啊!佛都不能免,但这种现象现前,佛也表示有头痛的事情,他头真痛不痛?他真的不痛,那是示现,他有特别的用意,佛那里会受果报呢!特别用意就是告诉我们恶业决定不能造。还有就是决定不能杀生,杀生欠人是命债,将来总要还的;非法之财决定不能取,取了之后你欠人的钱一定要还钱,欠命决定要还命。你这一世逃过了,你来世逃不过,来世逃过了,后世逃不过,生生世世这个债务决定要还。所以不要想著我占了别人便宜,这是我聪明他愚笨,没这个道理的;你今生占了他的,来生还要被人家占你的便宜,没有办法的事情,一饮一啄决定是避免不了的,他有果报的,因缘果报丝毫不爽。

  

  通达三世因果他对于自己造作就谨慎了,决定不造恶业。所以灭业忏,那个罪业就好比黑暗,智慧好比是灯明,不怕黑暗久远,千年暗室,你随时点一盏灯就照明了。这个意思就告诉我们无始劫以来所造无量无边的罪业,怕的是你智慧不开,智慧开了统统照破了,这个业才能灭得了。那么在忏悔方法上讲有两种,一种叫事忏,一种叫理忏,这是有事有理,事是在事相上,那么佛在一切经戒里头告诉我们,如果犯遮罪可以做法忏悔。什么叫遮罪呢?罪有两大类,遮罪与性罪,性罪不管你受不受戒,你造作了都是罪。遮罪呢,你是受了戒犯了戒,那么这才有罪,你要没有受这个戒,你犯没有罪,那个叫遮罪。

  

  譬如五戒里面前面四条是性罪,不管你受不受戒,你犯了都有罪,不能说我没有受过戒,我犯了就没有罪,这个讲不通的,那是性罪,杀、盗、淫、妄,这性罪,不管你受戒不受戒。那么第五条是饮酒,你不受戒,你饮酒不犯罪;但是你受了五戒,不饮酒这一条,那你饮酒你就有罪了。但是饮酒这一条叫遮罪,遮罪可以事忏,那么戒律里面属于遮罪的也很多,有很多条,所谓遮就是预防,是一种防范的意思。

  

  酒为什么也列在重戒之一?你看看凡是犯杀盗淫妄与酒都有关系,酒醉乱性了,自己控制不了自己了,才去犯性罪;他要不饮酒,保持头脑清醒,有的时候他就不会犯这些罪。所以酒是预防的,酒本身没有罪,怕你喝醉了以后犯别的戒,是这个意思,所以它列入重戒,道理在此地。那么做法就是发露忏悔,就是决定不隐瞒,那么在佛法里面讲做羯磨,就是大众僧在一起的时候,你自己把你自己的过失说出来,受大家的责备,下一次不能再做了,用这种方法来忏除自己的业障。如果是犯性罪这就重了,性罪一定要起行,起行这有两种要用修行的功夫上来忏了,功夫里面也分事理两种,但这两种最好统统都有。在事忏的方面不但是要发露,不像遮罪,遮罪一发露,那你以后不做就可以了,就没有事情了。

  

  性罪发露之后还要性修法,那么修法里面最常用的就是拜佛,譬如说订的一个时期,或者订七天,或者是订三七二十一天,每一天拜三千拜佛,用这种方法来求忏悔,所谓是日夜精勤礼十方佛,这是个修忏悔法,这是属于事。如果能明理,事与理合起来修,晓得业性,就是罪业的体性是从无明颠倒生的,清净心里面没有,实实在在没有,所以罪性本空。这是大乘菩萨的忏悔法,可是他的心是真正达到了清净。事忏除末,理忏是拔根,才能将罪业的根本拔除。但是理忏必须要见性,罪业才能除得掉,如果不见性不行,不见性没有用处的。

  

  那么见性与不见性如何区别呢?我们怎么晓得呢?细说很难,也不是我们境界,我们从最粗的相来说,见性的人没有我执,没有法执。我们想想我们有没有我执,有没有法执?如果还有我执还有法执,那我们决定没有见性。或者我见性了,我开悟了!你们想想有没有开悟?有没有见性?还有个我在嘛!他怎么会开悟怎么会见性呢!没有啊!真正开悟见性的人无我,这是一个最粗浅的区别的方法,这是对我们自己来讲的,我们自己究竟到什么样的程度,自己要知道。尤其在今天那个妖魔鬼怪欺骗人的把戏很多,决定不要上他的当。

  

  他把你找去,你跟他学几个礼拜,或者他叫你参禅,叫你打坐,叫你念咒,念个七、八天了,他来给你受记,你明心见性了,你开悟了。你自己真的以为我被某人受过记了,我已经开悟了。你想想你还有我,还有人,还有是非,那是人家欺骗你的,不是真的。像我昨天告诉你们的洛杉矶有五个人,不知道那个什么上师给他受记,他们已经是大彻大悟了,他跑来问我,所以我就断定他没有开悟。为什么呢?我说我没有开悟,你跑来问我,要我给你印证,那你一定没有开悟。我没有开悟我给你印证,绝对没有开悟。骗人的呀!骗人的事情太多太多了,千万别上当,自己还有是非人我是凡夫,开悟了是菩萨,所以我们自己一定要晓得事实的真相。那么如果讲到事理双忏,古德曾经教给我们有十种,就是要能够通达明了逆顺的十种心,首先要忏除顺生死的十种心,要真正把它舍离掉。

  

  那么这个十种心,顺逆十心,慈舟法师普贤行愿品亲闻记有,这个书大概能够很快地这两天就可以送来,诸位好好地去研究,因为他那个里面有许多注解,我们这个注解没有,可以把它合起来看。那么第一种就是身见,把这个身当作是自己,当作我,这个是所有一切凡夫,六道凡夫各各都是这样。我,身是我,这个见解是个错误。如果身不是我,那你又恐惧了、恐慌了,身不是我,…

《普贤行愿品讲记(净空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