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爲什麼呢?人家不敢要,你這個米有毒,農藥分量太多了,有毒,你說有什麼法子啊!不是人家不買我們的米,一化驗不敢買,吃了會中毒的,蔬菜農藥也是非常之重,有一位同修在美國住了很多年,父親過世了,他回家來奔喪,住了一個多月。因爲他家鄉住在鄉下,也是種田的,回來之後一看,到美國就告訴我,哎呀!臺灣不得了;米不能吃,菜不能吃。我說什麼原因呢?他說我們鄉下人種田,自己種的吃的稻子是另外一塊田地裏頭,那個不用農藥的,自己吃的;噴了農藥的賣給公賣局的,他們收去賣給市場的。種菜也是如此,自己吃的菜種在一邊,賣的菜另外種一邊,這真是不得了啊!所以他們自己種的人曉得,他知道保護自己衛生,對別人就不管了,只要錢賺到了,你害什麼病,你怎麼毒死,活該!與他不相幹,他錢賺到手就好了。
我在美國所聽到的,真正不得了啊!所以我們吃東西必須要謹慎。你看菜長得愈漂亮愈好的,那農藥愈多,爲什麼呢?蟲不吃它嘛!想想我們從前,叁十八、九年剛剛到臺灣,你買的菜那一片菜葉上沒有被蟲吃過的。你看看現在好的包心菜、高麗菜,菜花是用農藥最多的,你看它長得那麼好,仔細去看絕對找不到一點蟲,蟲都被毒死了。所以第一個是飲食要小心,我現在爲什麼勉勵同修,大蒜是五葷菜之一,佛法裏戒律戒除的,我爲什麼鼓勵同修們每一個星期吃一次,吃生的,幫助你消毒啊!幫助你抵抗毒素啊!是我們把它當藥吃,不是去貪吃大蒜,那個大蒜生的辣辣的,吃都吃不下、咽都咽不下,有什麼好吃?熟吃就沒有用處,一定要生吃才有用處,這諸位要記住一定要生吃。
那麼第二種是冤鬼找到身上了會害病,這個我們也常常聽說的,某人有什麼冤鬼、冤家對頭找到身上了。這種醫生沒辦法;像吃東西不小心、不謹慎,或者受到風寒,這一類的疾病可以找醫生,要用藥物治療。那個冤魂找到身上,吃藥沒用處,因爲你那個不相幹,所以那一類的病有的時候有人求神拜佛,他病就好了,真有效。當然有效嘛!那個求神拜佛是佛神把他調解,調解他接受了,這冤鬼走了,你的病就好了。如果調解他不接受,那你一點辦法都沒有。你看慈悲叁昧水忏,悟達國師害的人面瘡就是冤家對頭,迦那迦尊者給他說法,用慈悲叁昧水給他洗,他就說話了,說明過去的怨仇。那麼他接受調解,他離開了,他這個病就好了,所以這是第二類的病。
第叁類的是宿業,過去世造的罪業太多了,太重了,這個沒法子,宿業病調解也不行,醫藥也不行,那沒法子;像現在害這種病的人很多,我也看得很多。還有一種罪業不是過去生中,這一生造的,或者造的殺業太重,或者怨恨心太重,積到一個時候爆發了,變成病了,這時一定要誠心誠意地求忏悔,真正求忏悔,改過自新,那個病能好。給諸位說,身病、心病在佛法裏通通可以醫治,沒有醫不好的病,問題就是你明不明白這個道理,懂不懂這個方法,如理如法地去修學,一切病苦都能夠免除,這是一點都不假的。所以第一個要除一切病苦。其次呢?這就是善惡業,是我們的造作,這是關系最大。“欲行惡法”,你要想做惡事,統統做不成,這個好,這就是叁寶加持,叁寶冥冥當中加持。
你做一件壞事做不成,你要做善事,叁寶加持你都能成就;做壞事做不成,善事樣樣都能成就,你要曉得如果是這種情形,你已經得叁寶加持了,已經得佛菩薩護念了。這在我們起心動念一切造作之間,能夠體會得到,真正有感應道交啊!“關閉一切諸惡趣門”,惡趣是叁惡道,叁惡道的門關閉了,換句話就是你不墮叁惡道了。怎樣才不墮叁惡道呢?佛在經論當中,諸佛菩薩常常教誡我們,斷一切惡,修一切善,你就不墮叁惡道了。那麼善惡的標准我們在講席裏面講過很多,諸位要記住,凡是有利益于一切衆生的事,這是善事;凡是自私自利的事必定是惡事,要以這個標准來斷惡修善。善中之善無過于學佛,學佛是學覺悟,學正知正見,學身心清淨,學佛決定不迷信。
我們看到現在有許許多多學佛的人把路子走偏差了,學迷了。我們過去一再與同學們說,學佛入門的基礎就是在善惡因果,了凡四訓不可不讀,那裏面講的是世法的因果,只能夠免叁惡道,生叁善道,涅槃正路還不行。雖然不行,它是涅槃正路的基礎,你人天都得不到,那裏還談得上涅槃正路呢?當然談不上!所以要從人天善法奠定根基,佛門裏面經典入門的,那就是阿難問事佛吉凶經,這是學佛人的入門,這一都書裏面給我們說得清清楚楚,應該怎樣去學佛,依照佛法來修學,這是真正的佛弟子,違背了教義那不是真正弟子。所以學佛得的結果有吉有凶,並不一樣,同是學佛,爲什麼得的果報不一樣,它有原因的,這是我們要深深去研究,使我們在這一生能夠成爲真正的佛弟子,所向吉祥。尤其是學佛不應該去算命、去看相、去看風水,用不著。
你看阿難問事佛吉凶經決定禁止的,學佛人還要去搞那一套,你要記住佛菩薩不會護念你了,護法龍天也不會保護你了。結果你跟誰打了交道了呢?跟妖魔鬼怪打交道,變成以後惡鬼屯門,所向邪惡,麻煩就大了。那是你自己造成的,不是佛菩薩的過失,是你自己造成的,我們一定要懂得,要明理。所以那一部經是我們學佛入門的第一部經,雖然沒有注解,我們有錄音帶跟錄影帶,足可以提供諸位同修作參考。
涅槃正路這就包括了大小乘的佛法,小乘四果四向,大乘是菩薩菩提道,這是涅槃正路,到這個地方是一段,這就是注子裏面,前面兩行願一切衆生離苦得樂。後面這兩行更殊勝了,不但願一切衆生離苦得樂,而且還發願要代衆生受苦。代衆生受苦,注解裏面“後二行願發心代苦,成就菩提。大疏有征有釋。”大疏是別行疏鈔,這一部書對我們非常重要。征就是問,釋就是解答,問答來解釋。“征雲,苦由業生,我無是業,如何能代得呢?”這個問得很好。苦果是由業生的,衆生造的罪業,他要受這個果報,我沒造這個業,我怎麼能代他呢?我造這個業,我也受苦果,他也不能代我,那怎麼能代呢?這個問得很好。
下面大師給我們解釋,這裏面有七個意思,說明普賢菩薩行願裏頭代衆生苦的意思。“一者起悲”,生起大悲心,諸位要曉得大悲心就是菩提心,我們大悲心生不起來,菩提心發不起來。實在講深心、直心從什麼地方去顯發呢?要從大悲心顯露。直心好比是樹根埋在泥土底下,看不見的;深心好比是幹,你不太注意的;大悲心是枝葉,一看樹好大,你看見樹葉枝條花果啊!所以佛門才常說佛法是慈悲爲本,方便爲門。由此可知菩提心裏面最重的就是大悲心,要對一切衆生以平等清淨的慈悲,真正能夠舍己爲人,這是菩薩心,菩薩發心。底下注得好,“明知自居凡地,事必不能”,我自己是凡夫,業障很重,這個事情我做不到,做不到要發心;做不到是自己智慧不夠,力量不夠,我不是沒有心,我有心。換句話說我的心跟佛菩薩沒有兩樣,我的智慧能力比不上佛菩薩。心沒有兩樣,這樣就好,常常能存這個心,漸漸智慧就能生起來,能力也會得到,爲什麼呢?智慧能力都是從大悲心裏頭生的,這種修行自古以來稱之爲從根本修,所以你要懂得這個修學法,一定要發這個心。
其實就是在凡夫地不是不能代,還是有許多那是真正代衆生苦,下面又說了,“二者修行,謂修諸苦行,後能與物作增上緣,即名爲代。”所以我們想想我們今天修行苦啊!我修成了幹什麼?我修成了爲利益衆生,爲度衆生,那麼你今天的修學不就是代衆生苦嗎?好比你們在學校念書,念書苦啊!你爲什麼要念書?將來爲了服務社會,造福人群,你今天學校吃這些苦頭都是爲社會的,都是爲將來替衆生解決問題的,你不是爲他謀幸福嗎!不就是代他苦的意思嗎!所以認真修行實在講是代衆生苦,諸佛菩薩無量劫的修行是爲了我們而修的呀!不爲衆生,他何必要斷煩惱,要學無量法門,用不著嘛!我們前面也說過斷見思煩惱就可以了,修一個法門就行了,自己就可以出叁界,了生死,自覺就夠了。
爲什麼還要去斷塵沙無明?爲什麼還要去學無量法門?那就是爲了要救度一切衆生,這是大願,這是菩薩令人敬佩的地方,所以我們應當要發這個願。修行像諸佛菩菩那樣的難行苦行,說實在話我們今天辦不到;我們今天在人事境緣裏面,境是境界,緣就是人事,在一切人事環境、物質環境裏面,遭受一些挫折要能忍,這就叫修行。修什麼?修忍辱波羅密。一切好的境緣裏面,我們能舍、能放下,修布施波羅密。我們循規蹈矩,我們修持戒波羅密。諸位要曉得那個戒律不是死的,決不是說光戒律一條一條我這樣做到,那是死在戒律裏頭,沒用處的。戒律是規律的生活,無論做什麼事情有條有理就是戒律,層次不亂,這是戒律。
郭居士錄音搞錯了一個,所以我馬上就聯想起從前我在中廣錄音時,人家的作業程序就是戒律,他一定要按這個程序做,所以他不會有誤失。譬如錄音帶,到那裏去一定是新帶子才開,包裝好的新帶子才開,如果是舊帶子都不要,爲什麼呢?怕已錄的東西洗掉了,東西搞錯了;一定是新帶子當場拆,拆過之後,帶子馬上回轉一次,怕帶子當中有斷掉的,就是檢查一遍,然後再回頭重新開始錄,它一定要經過這種作業的程序,這就是戒律。譬如在家裏你燒個飯、炒個菜,也有一定的程序;火候也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放的盬不能太多,不能太少,統統是戒律,那一條不是律戒啊!戒律是活的。哦!這個戒律沒有,沒有你就亂搞了,亂整了,那有這種道理?所以諸位要曉得戒律是個規律的生活。
小乘戒是自律的,就是自己私生活一定要有規律,穿衣吃飯,待人接物都有規律,戒跟禮是一樣的。戒條裏頭只講大原則,每一條所含的境界都廣大無邊,你要把它看的只有那麼幾條,那太簡單了!那佛菩薩有什麼稀奇?菩薩戒就是我們對人的規律,我…
《普賢行願品講記(淨空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