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普賢行願品講記(淨空法師)▪P84

  ..續本文上一頁叫好相,人分別執著嘛!凡是相書裏面講的最貴的相、最好的相,佛是統統都有,一樣都不缺,叁十二相八十種好。諸位要知道相好是福報修來的,所以在大經裏面佛告訴我們,等覺菩薩成了佛之後,特別還要用一百劫的時間專門修福。成佛是智慧圓滿,福德也許他還沒有修來,因此特別就補修福報,修一百劫的時間專門修相好。爲什麼要修這個東西呢?絕不是爲自己,是爲了接引衆生。衆生都喜歡相好,佛的相特別好就很誘惑人,一見到佛就舍不得離開了,佛講話他就聽了;如果佛長得很醜陋,人家一見他的時候調頭而去,講什麼樣的好話人家也不會接受,所以佛一定要修相好。這是爲利益衆生而修的,絕不是爲自己而修的。這就是四攝法裏面所謂的布施、愛語、利行、同事,這是佛接引衆生的四種手段,所以佛修這一百劫的相好也是手段;但他真正的內涵是智慧,相好圓滿,智慧也是圓滿,所以我們必須要求得圓滿的智慧,還要有圓滿的德相。

  

  世間看相算命也有一句口頭禅“相隨心轉”,這個話是真的。我們要想修自己的相好,先要修心,心地慈悲,那個相一定是很慈悲的;心胸險惡,相貌上瞞不了人,怎麼樣裝,真正一個有學問有功夫的人都能看出來,那個人很險詐,可以看得出來的,無論他怎麼樣地隱藏都藏不掉的。所以必須從內在裏面去修行,果報上在外表能夠顯現出來,這都是屬于異熟。諸佛智慧相好的圓滿也得力于多生多劫修學普賢行才有這樣殊勝的成就。

  

  “諸魔外道不能摧,堪爲叁界所應供。”這是“士用果”。什麼叫士用呢?士是指人來說的,士就是人,是一個讀書人,是一個有學問的人。所以我們中國過去在一般分類四民,士、農、工、商,在中國古代的社會把老百姓也分作這四個等級。這四個等級也有一點兒不平等,但是沒有像印度的界線那麼深,在中國也有四民,比起印度要好得太多了。那麼中國人身分最高的是讀書人,現在可以說真正是禮崩樂壞,沒有禮呀!在我們中國古代的的確確是禮義之邦,這是清朝以前都是如此的。到民國了,講民主共和,所以把古禮統統廢棄掉了。過去在君主專治的時代,我們衣服不能隨便穿的,隨便穿是犯法的,衣服是禮服,士農工商都有禮服。你衣服一穿,走到外面人家就曉得你是什麼身分,知道你身分有什麼方便呢?就應該以什麼禮節來對待你。現在看不出來,除了軍人戴上階級,我們曉得他是個什麼階級,除此之外行政院長站在我們旁邊,我們也不認識,也會把他當作普通老百姓一樣看待,對他無禮了。

  

  在從前念書人有念書人的服裝,像我穿的海青,這就是讀書人穿的,農工商不能穿這個衣服,帶大袖子的海青這是讀書人穿的,這代表讀書人的身分。在宴會裏面尤其顯著,他家裏再有錢再有勢力,不行,讀書人要坐首席,首席是窮秀才去坐的,這是從前禮。現在是有錢有勢力的坐首席,以前不然,以前是念書人坐首席;所以中國自古以來最尊重的是知識分子,不歸財富。士就是讀書人,用是作用,一個有學問有道德的人,他的作用當然是好的,好的作用一定有好的果報。所以出家人比丘翻成中國意思“乞士”,乞是乞丐,外面討飯吃的,他沿門托缽;雖然是乞,他很有道德很有學問,乞士,他不是普通的乞丐,是一個有學問有道德的乞丐,翻成這個名詞。那麼他的作用,果報就殊勝了。

  

  “諸魔外道不能摧。”這就是說明修行人有能力降伏魔王外道,而成就無上佛果。但是要想很順利地達到這個境界,也是要靠修學普賢行願的功德才能夠圓滿地成就,所以句句歸到普賢行願,顯示這一部經作用不可思議。魔、外,我們要把他認識清楚,這裏面有許許多多階層,我們自己必須要防衛,就是要保衛自己。佛在八大人覺經裏面告訴我們,魔有四種,就是有四類,四類裏面有叁類是屬于自己本身的,只有一類是屬于外面的。第一類是五陰魔,色、受、想、行、識,只要有五陰,我們現在的身心是五陰,四大五陰合和之物,這東西不是個好東西,所以你要用般若智慧照見五蘊皆空,那就好辦了。你可以好好地運用現在這個身體來修無上菩提,要知道這是我所用的,不是我,如果把這個執著成我,那就錯了。四大五蘊裏面求我不可得,如果是迷失了,把它當作我,這就是魔障。

  

  第二是煩惱魔,根本煩惱六個,隨煩惱二十個,這是天親菩薩把一切煩惱歸納成廿六大類,就是我們通常講的心魔你要小心煩惱一起來,喜怒哀樂統統是煩惱,一起來你就警覺到了,煩惱起來了,煩惱魔現前了,你有警覺心,它一起來,你一認識它;雖有煩惱,煩惱不足以成障礙,爲什麼呢?它已經被發現了,就不會障礙你了,那麼你馬上把它換個念頭,換成阿彌陀佛就行了,轉煩惱爲菩提。第叁個是死魔,這就沒有伏煩惱那麼容易了,這要在我們一生當中好好地去做功夫,要克服死魔。要想克服死魔,決定不能造惡業,絕對不可以造惡業,造惡業是增長死魔的勢力,就是幫助它。不但不能造惡業,造作一切善業不能著相,造作善業著相也是幫助死魔,相當地麻煩啊!這是關系我們來生的幸福,這一生得好死,來生得好生;這一生要是死得不好,來生必定是叁惡道,所以這是來生幸福關鍵的所在。我們如何要把死魔克服,當然最成功的是預知時至,自在往生,那死魔是完全脫離了。

  

  第四種是天魔,天魔是外面的,簡單地來說就是一切誘惑的力量統統叫做天魔。譬如今天有許多人禁不起外面的誘惑,金錢的誘惑、地位的誘惑、利益的誘惑、五欲六塵的誘惑,你這個事情麻煩了,所以天魔在那裏呀?到處都是啊!我在過去講經常常舉一個例子,舉一個例子你就要想到例子不勝枚舉。現在全世界那些天天挖空心思的發明家都是魔,就是天魔,爲什麼?天天做新花樣誘惑你,你看衣服今年剛剛做的,還沒有穿兩次,這個樣子又不流行了,又有新流行的了,這個穿出去有人家笑了,趕快想盡方法找錢再去做一件。你看辛辛苦苦統統去供養魔王,那些設計師、裁縫師都是魔王,所以你生活才這麼辛苦。如果你不受他的誘惑,像我們一件衣服穿二、叁十年也沒人笑話,他一點辦法都沒有,對我們有什麼法子?他沒有法子!如果說我這衣服不流行了,穿在外頭人家笑話,人家會笑死,笑死是他死,我不死。

  

  其實毛病都是産生在自己,誰笑話你?你自己笑話你自己。這是在我們中國,我看在美國沒有,美國人自由,不怕任何人笑話。我們悟德師在非尼克市剃光頭常常在外面走,那些美國的小姐看到很時髦,她也把頭剃光了,真自由,她就不怕人笑話。看到羅漢挂,她覺得這很時髦,所以她也穿這個變成很流行的服裝了;全是自己心裏在作祟,其實沒有這回事情。所以學佛的人要惜福,不要受外面境界的誘惑,外面境界的誘惑是天魔在外面誘惑你,裏面的煩惱貪嗔癡慢就增長,內外勾結,你就系縛在叁界,不能了生死了,道理在此地。內我們要息煩惱,外要不受魔王的誘惑,這就是諸魔外道不能摧,這樣才堪爲叁界所應供,這一句就說能爲天人師了。可以爲天人的模範、榜樣,有資格接受天人的供養,爲什麼呢?因爲你是叁界福田,天人供養你才能真正得福報。

  

  再看未後這一首,“頌究竟果”,究竟是成佛,“速詣菩提大樹王,坐已降伏諸魔衆,成等正覺轉*輪,普利一切諸含識。”這個果報是講的八相成道,八相成道的意義是說的應以佛身而度脫的就可以示現佛身,就是示現八相成道。當然這不是普通菩薩可以能做得到的,最低限度是圓教初住,別教初地才有這個能力,以佛的身分出現在世間教化衆生,那麼這一段就是指這個境界,像本師釋迦牟尼佛當年在我們這個世間示現的就是用藏教佛的身分出現在世間。速詣是講速度之快,之所以能夠有這麼快速的成就也是得力于修學普賢行願,才能夠這樣地快速地成就。那麼我們懂得這道理之後也就能夠體會到,如果我們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想上品上生,也要快速地獲得,那麼一定也得要照普賢行願的方法來修學,因此普賢行願實在說我們一天都不能夠舍離。

  

  所以下個星期我出國之後,我期望我們的道場大家同修要發心,其實我們這個道場不重要,什麼重要呢?你們諸位的成就重要,這是我的用意跟別人用意不一樣,我們這個道場是爲大家服務的;不是顛倒過來讓大家來護持我這個道場,我這道場爲主,你們是應當好像擡轎子來擡的,我們不是這個意思,我們是道場爲大衆服務。希望道場每一個星期也是利用晚上的時間一個半小時念普賢行願品念一次,念一次彌陀經疏鈔,普賢行願品念別行疏鈔,希望大家能夠熟讀這兩部書,就是以普賢行願幫助你念佛,這樣求生淨土才能夠速詣西方極樂世界上品上生,所以希望大家多多利用這個場所。我們這個場所有決定性的目標,有決定性的成就,那麼這是我們從這一段經文上所得到的啓示,我們應該要這樣做。

  

  自己一個人在家裏念,有的時候提不起興趣就念懈怠了,你不相信你在家試試看,念上兩天以後就不念了。到此地來依衆靠衆,大家在一起不念也不行,勉強著,彼此互相監督依衆靠衆,這是降伏我們的懈怠懶惰,這是一個好方法。同時更有一個意義就是大慈大悲提倡這個法門,使這個方法能夠盛行于世,大家都能這樣來修學,所以這個用意非常之深,自利利他,自行化他,這是共修會有不可思議的功德。

  

  我們再看經文,坐已,這是說佛在菩提樹下示現成佛這一樁事情,“坐已降伏諸魔衆。”這一句話跟底下這一句意思非常地深遠,我們要能去體會它。魔衆現前主要是你動了心了,你就上當了;你要是如如不動,魔來了沒有辦法。沒有法子他只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條路就是趕快走,另外一條路投降來當你的護法,爲什麼?他佩服,他只要誘惑不動的時候,他佩服你,他就要護持你。所以佛的護法神最初都是魔王,都是外道,因爲看到佛絕對不會受名聞利養誘惑,威脅誘惑佛都如如不動,他…

《普賢行願品講記(淨空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