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鸠槃茶、若毗舍阇、若部多等,飲血啖肉諸惡鬼神,皆悉遠離;或時發心,親近守護。
現說明受持、讀誦等功德。或者有人以甚深信心,于此普賢十大願領"受"、憶"持"、念"讀"、背"誦",乃至書寫一四句偈,所謂一四句偈,好像"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如此四句合成一偈,稱爲四句偈。就能得到下列的功德:
一、速能除滅五無間業:所謂五無間業,就是造五逆罪而墜落的業,即弑父、弑母、弑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你們都懂得弑父、弑母、弑阿羅漢。出佛身血:沒有人弑得了佛,但是卻能夠傷害佛,使佛身體受傷流血。破和合僧:四個以上一起修行的比丘,稱爲和合僧;你搞破壞,使他們産生矛盾,爭執、合不來,稱爲破和合僧。這五種罪,叫做五逆罪,造這五種罪的衆生將墮入阿鼻地獄,也叫做無間地獄。根據《地藏菩薩本願經》的記載,五無間業是衆生隨其所造五逆罪的業,受此苦報,無有間斷。在無間地獄的果報是,一、時無間:墮此地獄的衆生,日夜受罪,以至劫數,無時間絕;就是世間一直在變化,衆生受苦不斷,很長的時間,沒有間斷,即使娑婆世界壞了,再移置他方繼續受苦,所以叫做時無間;二、形無間:阿鼻地獄縱廣八萬由旬,一切衆生于中受苦,一人亦滿,多人亦滿,所以叫做形無間;
叁、受苦無間:墮落在此地獄的衆生,于劍樹刀山、碓磨鋸鑿、洋銅鐵汁,備受諸苦,無有休歇,所以叫做受苦無間;四、趣果無間:不問男子女人、老幼貴賤、或龍或神、或天或鬼,罪行業感,悉同受之,所以叫做趣果無間;五、命無間:墮落此地獄的衆生,受苦至死後,立刻又生;就是在此地獄的衆生受苦時,會苦到死去,好像我們在人間被火燒,會燒死掉。它被燒死,馬上再化出一個身來,又再被燒,所以說,從初入時,至百千劫,一日一夜,萬死萬生,求一念間暫住不得,除非業盡,才得受生,所以叫做命無間。
現在讓我進一步來爲你們闡明"業"。佛法說,業分爲定業、不定業。如果我造了一個定業,是不能轉變的,一定要受報,但是受報有輕、重之別。假設一個人通過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因重業而所受的果報就會減輕,其原理是:因爲通過修行,煩惱少,心力強,重業所形成的果報在承受的感覺上就相對的減輕。所以這裏所說能夠滅除五無間業,並不是說定業也能夠滅除。我曾經跟你們說過,佛有叁不能,一、衆生度不盡:每一佛發願度衆生,所謂度盡衆生,是度盡佛心中的衆生。什麼叫做"心中"的衆生?即衆生的心都互相爲因緣,而顯現出境界,我們就在境界中看到衆生。意思是說,我們的業、心互相關系,那麼,你就出現在我的面前,我就出現在你的面前,所謂的你,不過是我心中的你,但是我們卻認爲你是在外面。與佛心中有緣的衆生,佛都去度化,佛就是如此地度盡與佛有緣的衆生,但是衆生絕對不可能全部成佛,所以衆生度不盡;二、無緣不能度:任何衆生的心與佛沒有緣,沒辦法見到佛,佛就不能度他;就算有緣看到佛,但是現前沒有好的因緣,佛也沒有辦法度。這好比佛在世時觀察有個老太婆今生能夠證果,就去找她,要爲她說法,但是她卻溜走,跑回家。佛走到她家門口,她就把門關起來。佛以神通進去,她從後門跑掉。佛再繼續觀察,發現她跟目犍連尊者有緣,就叫尊者去度化她。隔天,尊者去到那個老太婆的家托缽化緣,她看到尊者很高興,請其進去坐,然後就作供養,之後再請尊者說法,說完法她就證果了;叁、定業不能轉:有一些業的果報絕對要成熟了,誰都不能轉變它。
打個比方說,我今生做定男人,誰也沒有辦法轉變,你已經看到我出生了。那些還沒有出世的呢?那些還沒出來的是因爲你無知。怎麼說呢?就好像我上回所講的阿阇世王造了五逆罪,這一生死後一定墮落地獄,佛都沒有辦法轉變;他只能通過向佛忏悔、依據佛的教導來修行,以減輕受阿鼻地獄的業,卻不可能把它滅除。中國人有句老話:"米已經煮成飯了。"怎樣改變?!但是,如果一個人今生有因緣,對普賢十大行願生起極大的信心,是絕對不會造五逆罪的,就不會墮落于阿鼻地獄中。
二、消除身心病苦:"所有世間身心等病,種種苦腦,乃至佛刹極微塵數一切惡業,皆得消除",這就要有甚深的信心,比如有人很有信心念大悲咒,就感應;有人念來念去都沒有效果。這完全要看心的力量,如果心的力量發得出來,就做得到。
叁、能得到魔鬼的擁護:"一切魔軍",是說有很多魔。根據佛法說,爲惡濁世間中的惡衆生,能夠害人,能障害出世善根,叫做魔。魔分爲四種:一、五陰魔:指色、受、想、行、識五蘊能生一切苦;二、死魔:指死亡能斷人之生存命根;叁、煩惱魔:指貪嗔癡等習氣能惱害身心;四、天魔:指能壞人善事的天魔外道,如在叁界中的欲界最高的第六層天--他化自在天的天主,叫做波旬,它是魔王,其有非凡的能力,凡是修行人修得好,它就會來搗蛋、恐嚇,使修行者不能修行。當修行者要證阿羅漢果,要出離此世間,魔王就會幹擾。當菩薩要成佛的時候,魔宮就會震動,魔就會來搗亂,好像悉達多太子要成佛之前,就震到魔宮,魔王就來人間跟悉達多太子搗亂。如果修行人在修行的過程中有一些業障,魔就會來幹擾,比如有些修行人聽到恐嚇的聲音,一些修行人看到某些現象……這其中,有些是魔的幹擾,有些是自己的煩惱魔在作祟。你不用擔心魔王會來光顧你。爲什麼呢?因爲只有當你要出離欲界,出離叁界的時候,魔王才會來搗蛋。如果你沒有能力出離叁界,魔王是不會理你的,只是那些協助天魔辦事的手下--魔軍來搗蛋,其爲夜叉、羅刹、鸠槃茶、毗舍阇、部多等。前文所講的天龍八部中的金
翅鳥、龍、阿修羅、乾闼婆、緊那羅都不屬于魔軍,它們已歸依佛,修善業,但是在過去世修不好,就墮落;夜叉、羅刹都是吃人的鬼。羅刹是在人間,即食人鬼,其心很凶惡,專門食衆生。夜叉在人間、天上、海裏都有,行走很快,到處擾亂,手執兵器,飛行天空。鸠槃茶,相貌很醜陋難看,專門吸人的精氣、經血。毗舍阇是專門吸人精氣,部多也是專門飲血的,這些都是專門飲血啖肉的惡鬼。
如果有人很有信心受持、讀誦普賢十大行願、書寫經書、偈語,這些飲血啖肉的惡鬼都會遠離你而得安甯。不但如此,有些還會發心親近守護,成爲你的護法。即是一個人認真修行,修到某個時候,都會有一些鬼神做他的護法,其原因是:有些可能是他過去世的好朋友,做了鬼神,現在看到朋友修行,很高興,就來幫忙,做護法,此鬼神與他有緣,專門爲了保護他而來護法;有些鬼神被佛菩薩度化,就發願護持某個咒語、某部經典的受持、讀誦者,這類鬼神是專門護持佛法而來做護法的。
經文:是故若人誦此願者,行于世間無有障礙,如空中月,出于雲翳。諸佛菩薩之所稱贊,一切人天皆應禮敬,一切衆生悉應供養。
如果有人專門誦持普賢十大行願,他在世間來來去去,就不會遇到鬼神、惡業等障礙,猶如天空中的明月,透出于雲翳以外,再也不受其阻礙而大放光芒。不唯如此,而且還獲得 "諸佛菩薩之所稱贊",如果有人很有信心地誦持普賢十大願,就有一些人天鬼神來禮敬,一切衆生都應該來供養。
經文:此善男子善得人身,圓滿普賢所有功德,不久當如普賢菩薩速得成就微妙色身,具叁十二大丈夫相。
修普賢十大行願的大菩薩很容易得到人身,而且能夠圓滿普賢菩薩的功德,不久就能夠像普賢菩薩一樣,很快成就佛的微妙色身,具足叁十二大丈夫相。
爲什麼說此善男子善得人身?因爲修普賢十大行願的菩薩,將會繼續來人間,不會墮落。如果修得好,就會從女身轉成男身。根據佛法講因果功德,女身的業障比較多,男身的業障比較少,所以女衆修行者修集大功德後,都會轉男身,然後就會得到要成佛的福德--叁十二大丈夫相,即是:
一、足安平相:足下安立,皆悉平滿,猶如奁底。(奁讀音 "聯",是匣子的意思。奁底即是盒底。)
二、千輻輪相:輻即是車輪中的輻。足下毂網輪紋,衆相圓滿,有如千輻輪。
叁、手指纖長相:手指纖細圓長,端直傭好,指節參差,光潤可愛,勝過其他的人。(傭讀音"充",是均等的意思。)
四、手足柔軟相:手足極妙柔軟,即手足柔若無骨。
五、手足缦網相:手指中間,缦網交合,紋同绮畫,猶如鵝王之足。
六、足跟滿足相:跟就是足踵,即足之踵圓滿具足。
七、趺高好相:足之趺高起,如真金之色,趺上之毛,青琉璃色,種種莊飾,妙好圓滿。
八、腨如鹿王相:腨就是股肉。足腨漸次纖圓,如鹿王之腨,纖好第一。
九、手過膝相:雙臂修直,不俯不仰,平立過膝。
十、馬陰藏相:陰相藏密,猶如馬陰,不可見。
十一、身縱廣相:身儀端正,豎縱橫廣,無不相稱。
十二、毛孔生青色相:身諸毛孔,一孔一毛,生相不亂,右旋上向,青色柔軟。
十叁、身毛上靡相:身諸毫毛,都右旋向上而偃伏。
十四、身金色相:身皆金色,光明晃耀,如紫金聚,衆相莊嚴,微妙第一。
十五、身光面各一丈相:身放光明,四面各一丈。
十六、皮膚細滑相:皮膚細膩滑澤,不受塵水,不停蚊蚋。
十七、七處平滿相:兩足下、兩手、兩肩、項中,七處皆平
滿端正。
十八、兩腋滿相:左右兩腋平滿。
十九、身如獅子相:身體平正,威儀嚴肅,如獅子王。
二十、身端直相:身形端正,平直不伛曲。
二一、肩圓滿相:兩肩圓滿而豐腴。
二二、四十齒相:常人但有叁十二齒,或叁十六齒,佛具足四十齒。在人間,有些人也有四十顆牙齒,如女王伊麗莎白二世。
二叁、齒白…
《普賢行願品講記 二、個別解釋大願 10、普皆回向》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