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這就是有過失。佛能夠知道衆生的一切心念,有辦法糾正它,甚至與佛沒有緣的人,佛都知道什麼時候度化他,這就是佛的身、口、意無過失。
只要是一個覺悟者,就是佛,但是你不可以說這位覺悟者跟釋迦牟尼佛一樣,因爲釋迦牟尼佛有無邊的殊勝功德。比方說,我做人有我所要完成的功德,如果這些功德不具足,我只能做畜生、做牛羊。如果那位覺悟者沒有具足佛的功德,
那他就不是跟釋迦牟尼佛一樣;就是說,當我們聽說禅宗證悟即心即佛,密宗講即身成佛,我們要弄清楚這“佛”是指什麼?如果是指覺悟者,那可以接受;如果說這“佛”跟釋迦牟尼佛一樣,那麼我們就要深入地思惟這個問題。以功德因果的差別來看,每尊佛都不一樣,絕對不是平等的。阿彌陀佛有阿彌陀佛的佛土,釋迦牟尼佛有釋迦牟尼佛的佛土,因爲這兩尊佛不同的功德因緣,跟衆生有不同的因緣,就以不同的方式成就佛土,度化不同的衆生。你千萬不要拿這兩尊佛來比高低,說釋迦牟尼佛不如阿彌陀佛,絕對沒有這回事。但是我要讓你們知道成佛有成佛的條件:成就佛土、成就報身。所謂報身,是報身土中的佛身,不是人間的佛身。
在大小乘的佛法裏,佛的報身的說法是不一樣的。根據小乘的說法,釋迦牟尼佛是從兜率天下來,降生在迦毗羅衛國,名字叫做悉達多;長大後出家修道,人們稱他爲喬達摩苦行僧;成道後才叫做釋迦牟尼佛。根據大乘的說法,釋迦牟尼佛並不是在人間的菩提樹下成佛,因爲娑婆世界有無量無數的南贍部洲,我們這個南贍部洲看到佛示現成佛,其他的南贍部洲不一定有佛降生;這個地方佛進入涅槃了,其他地方佛卻正在示現成道,那你指哪個地方才是呢?難道唯有你眼睛看到的才是嗎?根據大乘的說法,這不是。佛成道的時候會出現他的果報身,這個果報身絕對不是人身,是在色界的最高天--魔醯首羅天示現那世間最高大莊嚴的佛身,示現佛的佛土。我們人類有人類的高度,四天王天人有它們的高度,忉利天有忉利天人的高度,越高的天,上到色界天,衆生的高度就越高,而且有很大的光明,佛的果報身比它們的身還要大,還要光明。佛示現如此的果報身是要讓衆生知道:我才是最究竟的。大乘的這個說法,小乘人是不同意的。小乘人間的釋迦牟尼佛,被後來研究佛教的一些學者形容成爲“西天老比丘”,意思是:不過是一個“人”罷了。他們說佛是人間佛,佛法是人間佛法,這是錯誤的。你們知道嗎?一切有神通的天龍八部鬼神都知道佛的存在,很多都會歸依佛,做佛教的護法,那麼這些天龍八部鬼神不懂得佛法嗎?它們比人類更加懂!當悉達多太子成佛的時候,世間人類沒有一個知道,是天人先知道;釋迦牟尼佛來世間投胎的時候,就准備成佛的,誰先知道?天人先知道;悉達多太子偷跑去出家,誰先知道?天人先知道,它們都知道他要成佛了,這一切的一切證實了我們人類太無知了!因爲天龍八部鬼神有神通,人類沒有,但是人類卻否定了它們的認知。佛法承認有神通這回事,承認鬼神能知道很多事情。乩童被小鬼附體能預知一些事情,小小的鬼就有神通了,何況是天神,更何況是佛。因此,我們不要迷信那些寫書的學者,把佛講成跟人一模一樣。
根據佛經說,佛在兜率天的時候是一生補處菩薩,他已經知道來人間的目的是成佛,他觀看機緣,等待他父母親的因緣成熟,才投胎下來;也就是說,他降生人間時就知道:我當作佛。但是很多人不知道,以爲佛在菩提樹下成佛,所以在大乘經典裏說,佛在母胎中就跟天人說法了。佛示現出家去修道是爲了告訴世間人:你們應該追隨著我修行的步伐,以達到解脫生死的最終目標。但是佛跟天人就不這樣說了,是另外的講法方式。如果你們有機會看《大方廣佛華嚴經》,裏面就講到一些佛菩薩的境界,絕對不是人間的事。但是,話又得說回來,我們是人,應該回到人的本位來學習佛法,學人能做得到的事情,不要顛顛倒倒。有些信大乘佛法的佛教徒,信大菩薩做的事情,人可以做到的他們不去做,專門研究《大方廣佛華嚴經》裏的《善財童子五十叁參》怎麼樣地偉大、了不起,自己一分都沒有,那樣就錯了。佛是應機授教--對人爲他們講適合人的佛法;對天爲它們講適合天的佛法;對鬼神衆生,佛又對它們講適合鬼神的佛法,所以佛也稱爲人天師。那些寫經論的學者把佛寫成跟人一樣,就是在誹謗佛只是人類的導師,佛絕對不是人間的佛而已。佛爲了一些因緣而來人間度化衆生,娑婆世間有無數的南贍部洲,無數衆生居住的星球,都是佛示現或成佛的地方。這與極樂世界不一樣,它是單一的世界,所以阿彌陀佛不必到處化身度脫衆生,但是娑婆世界的教主釋迦牟尼佛有千百億化身。因此,我們可以了解佛的能力是如何的殊勝。
一切佛也是一樣,依般若波羅蜜多證得無上菩提(佛果)。有些人會想:佛入涅槃後去了哪裏?但以釋迦牟尼佛來講,二千五百多年前佛在那一段八十年的生死裏,你認爲哪個是佛?佛死了嗎?如果佛在另外一個衆生居住的星球出現,你又怎麼說?所以我們不能以人間八十歲的佛來評斷釋迦牟尼佛。如果你認爲那就是釋迦牟尼佛,你就有佛死後去哪裏的問題;反之,就不會有這樣的問題。
這個地球上的人有因緣,佛就出現;那個星球有因緣,佛就在那邊出現,是一個過程,並沒有實在的佛鑽進肉體裏面成佛給你看到,不是這樣一回事,所以我們要認清楚。雖然悉達多太子示現成佛,但他說沒有佛可得,沒有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可得。依《心經》觀性空的智慧,不但“衆生的我”不可得,“佛的我”也不可得,所以佛也不可得。我們要弄清楚,不要執著某某是佛,然後問佛涅槃後去了哪裏?不要忘記,你所知所見,佛說不過是十八界之因緣變化,你在你的十八界中見佛、見人、見我、見人間。當你明了此事,你不執取人我身,也不執取佛身爲實,你必然會說:“啊!天人有天人的十八界,它見它的佛,我見我的佛,在因緣幻化中,平等無差!”
有些人生起一些更加嚴重的執著,他說:一個人成佛,草木也都成佛。你們聽過嗎?中國佛教特別流行“有情無情皆成佛道”這句話。在印度佛教並不如此說,這是後人提倡的,是絕對錯誤的!如果我問他,我去廁所出恭,那堆大便是無情,它成佛了嗎?再來一個問題:當釋迦牟尼佛成佛的時候,舍利弗尊者成佛了嗎?阿難尊者證果了嗎?他們都沒有,那麼草木怎麼成佛了呢?
在佛教裏,關于佛的見解、成佛的見解,後來越來越多邪見,就是不明白佛法的人亂說,聽法的人亂聽,形成“一盲引衆盲,一齊入火坑”的情況,你們千萬不要相信這種法。佛教徒對佛也生起很多邪見,甚至把佛當成上帝一樣,無所不能。佛絕對不是無所不能,佛是一切智者,無所不知,不是無所不能。佛有叁不能:一者,衆生度不盡;二者,無緣不能度;叁者,定業不能轉。佛不能違背世間的因果,佛成佛也是順著世間的因果,不可以憑著佛的喜好,主宰一切。現在我們的業力因果,就不允許彌勒菩薩出現成佛,他要等因緣成熟才可以成佛。因此,成佛不是個人的事,要等待衆生的緣成熟了,佛的緣成熟了,衆因緣和合,佛才出現。你的因緣成熟了,你父母的因緣成熟了,你就出世,所以做人也絕對不是一個人的事。成佛、做衆生也都是一樣,一切都沒有自性。
經文: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
咒在印度話叫陀羅尼,其意是“總持”,是一切的總結的意思。咒不能翻譯,不是拿來了解的;但可以它作爲修持之用。在密宗特別注重持咒的修持法,根據密宗的說法,當一個人要修持咒的時候,必須完成身、口、意叁密,叫做“叁密加持”。就是在念咒的時候,必須口念咒,身要結咒的手印,意念要觀想跟咒有關的本尊及壇城。
咒有很多種,有佛菩薩的咒、鬼神的咒、咒師的咒等等。你可以通過咒跟他們相應,就是你在修持咒的時候,你念咒語就跟咒有關的佛菩薩溝通、感應。如果你只是口頭念念,沒有觀想,就沒有感應,所以持咒時觀想會更加好。但是口頭念咒會産生念咒的力量,就有念力。
咒是不允許解釋的,但往往就有人去作解釋,好像《阿裏巴巴與四十大盜》,在這個故事中就有一個咒:芝麻開門!芝麻開門!當念這個咒時,門就開了,這是咒的功能。根據一些考古學家的研究,一些古代的人死了都下咒語,當盜賊去挖墳墓盜物時,就會受傷害,這是咒的力量。佛法裏說,咒會把人咒得很慘,因爲咒的念力影響的緣故。凡欲求福、息災、神通妙用、或利益人、或損惱人,都可從咒力中獲得。在
無量的咒語中,有些效力很大,《心經》拿神咒來比喻般若,正顯般若具有這些陀羅尼的功德和妙用。所以說:“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大神咒”:是具大神力的陀羅尼,喻贊般若有極大的力量、神通力;“大明咒”:“明”是智慧的意思,喻贊般若能破一切黑暗愚癡;“是無上咒”:無上是最高最勝的意思,比什麼都好,喻贊般若爲一切法門中最,沒有另外的咒比它更加殊勝。“是無等等咒”:沒有一個咒可以跟它並駕齊驅。
經文: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修般若空觀,覺悟了就能離生死苦,得到涅槃。離一切苦,得究竟樂,所以說:“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經文: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谛揭cfff谛,波羅揭谛,波羅僧揭谛,菩提薩婆诃。
咒是密語,要在加持,不在理解,但有人解釋,意思是:“去、去!去到涅槃的彼岸!大家快去,速疾成就正覺!”
《心經》,我就略講到這裏。阿彌陀佛!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記》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