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郭倉哇說的:「信願力高悟性高,信願中等悟中等,信願力低悟性低,正確信願很重要。」溫薩瓦大師說;「修證悟性高與低,全靠現修信願力。」七世DL也說:「促使感悟出成就,上師加持力量大,這又依靠信願力,因要誠心做祈求。」總之,信願力多大,獲得的加持力就有多大,加持力多大,所産生的感悟成就也就有多大,因而,通常對上師的虔誠信力和意願力應視爲産生悟性的訣竅。
(3)加速成就功德;經續中說:「若按經續要求,始終如一地對金剛上師堅持信願純真行爲,此生定能成佛,無可懷疑。」如在《時輪續》中說:「叁世大劫年,供養叁寶,放生千萬,也即身成不了佛,對恩師,以誠信博得喜悅,即身可得世間與超世間成就。」即身成佛的大成就師冒覺巴說;「若修成佛難致信,信仰成佛我不疑。」岱洛巴大師說:「即身成就金剛持,終極之道是師道,最高信仰信師長。」郭倉哇大師說;「一生成佛道,不在法殊勝,在于信念誠。」喝居先輩諸師所說的「不修成佛」之法,即不需要經過刻苦修練而獲得解脫之法,也是指信力。羊公巴大師說;「上師不講一句法,弟子不打一次坐,一生成佛殊勝道,就是信歸上師道。」我的上師也曾說;「信爲功德母,護增諸功德,這句話非常可信,我沒有象別人那樣苦修過。」言下之意是他的一切證悟功德都來自對上師的信德。郭倉哇大師還說:「信歸心傳法,空前而絕後。」意思是說沒有比這信歸法更好的法門。噶當先輩們的說法也和上面的這些說法相同,我們應以此爲根本而不斷努力。上師親口教導說;「信歸上師這個法有一種不同尋常的優越之處。」那麼真正信歸達到什麼程度才算合格呢?一般要達到每當想到上師的功德、恩情時,情不自禁地淚花飛濺,身如觸電的程度。這就是佛陀近傳祈願詞:「世間出世利樂源」所表答的意思。許多前賢的傳記中也能看到「聞上師之名號而淚如湧泉」這類記載。恩師曾說:「你們這些人能把自己的根本上師的名號,鎮靜自若說出口來,是你們的福氣,我對自己恩師的名號從未
完整地說出口過,准備提恩師時,便感情沖動、口舌痙攣,一字也說不出口來。」這樣對上師信歸情深,不會得不到殊勝加持之力的。得到上師的加持,一切功德會自然而然地産生,因此可以說,信歸法門奇妙無比。
3.思念祈求功德:
又分(1)思念功德和(2)祈求功德
(1)思念功德又分一般思念功德和經常思念功德兩種。
A,一般思念功德
a.思念上師功德勝于觀修生成次第的功德。在《宣誓教典》中說:「相好莊嚴身,觀想十萬劫,不如一刹那,思念師殊勝。」就是說十萬劫數年觀想佛本尊的功德,不如思念上師一刹那的功德殊勝。《明燈續》中說:「修施舍、修忍、修戒、修精進、修定、修智慧八萬四千年的功德,比不上觀想相好莊嚴佛身一刹那的功德;觀想八萬四千年相好莊嚴佛身的功德,不如思念上師一刹那的功德。爲什麼呢?因爲思念上師可即身成佛。」郭倉哇大帥說:「生成次第雖然多,觀想上師法最勝。」
b.思念上師的功德勝于觀修圓滿次第的功德,在〈阿底續》中說:「放棄睡眠與喧囂,曆劫觀修圓滿道。不比心頭一刹那,現想上師十之一。」就是說長期集中精力,觀修圓滿次第,其功德沒有心頭觀想上師一刹那功德的十分之一殊勝。
由于觀修生成圓滿次第等一切被看作高深神奇的任何一種的密法都比不上上師法,所以,我們這個傳統,無論修什麼法,都把上師瑜伽當作根本法對待的,這也是文殊親傳宗喀巴師徒一脈相承,至今相續未斷的一個絕妙法門。
c.思念上師的福德壓倒其它一切善行福德。《珍雯達娃傳〉中說:「得知對師一念頭,功勝供奉一切佛,壓倒其它諸善行,堅信不疑心隨喜。」對上師的一個善念,壓倒供養一切佛菩薩的善行積福功德的說法,不管那些空頭理論家信與不信,想獲得成就的修行人,一定要堅信不疑。
d.心思念上師是最殊勝的遷識往生法,即「抛瓦法」。在《善軍請求續》中說:「人在臨死時,思念上師可遷識往生,並能證菩提。」這是說無論其罪業多麼深重,只要臨死時念及上師,就能遷識往生人天福地,聞善道,終究成怫。而且這是一種最簡便而又最有把握的抛瓦法。
B.經常思念上師功德,分以下叁種功德;
a.經常思念上師可得諸事順利,如願以償。《華嚴經·樹莊嚴》中說:「經常心中不忘善師友,諸事會如願以成。」心中念念不忘上師,會得利萬事如意成就,不但經上說,而且有許多具有很大說服力的親身體驗例證。
b.經常思念上師自然得到許多本尊加持,獲得無上成就。如大成就師冒覺巴說的:「觀音白就讓他白,度母綠就讓她綠,喜金剛黑就讓他黑,反正我在任何時候都心中沒有離開過師傅的形象,因此,離成佛大概不會遠。」如他所說:這位大師經常心中不離上師形象,得到許多本尊真實現像,在本世獲得了無上成就。但現在很多人對親身可以接觸到的上師漠不關心,卻另尋找本尊修練的做法,與那些大成就師的行徑背道而馳。塵阿洛追尖參也曾說;「我們雖然沒有什麼能耐,只要心中除上師外沒有什麼別的東西的話,由于這種殊勝緣起的作用,你一生中不變樣是不可能的。」
c.經常心中有上師,就能獲得一有俱有的善功德。如一般寶物數量再多,也不如一個如意寶。若有一個如意寶雖然沒有其它寶物,也等于俱有一切寶物。上師是如意寶,如果心中經常念念不忘上師,會自然而然獲得許多破悟功德。這是先輩的經驗之教。大成就師藏巴嘉熱曾說:「只要意念不離師,不會念經也可以,不會坐禅也可以。」桑吉公巴大師說:「我們這個深密教言傳承,只要有誠心就可以,要保持信歸,多做祈禱。」
(2)祈求功德
由于供養上師的功德勝于供養一切佛菩薩的功德,所以,贊頌祈禱一切佛菩薩的功德也比不上贊頌祈求自己的上師的功德。如郭倉哇大師說:「擁咒千萬遍,不如祈禱上師一遍靈。」就是說念誦神佛咒語千萬遍,不如念上師頌贊祈禱詞一遍的加持力強。他又說:「祈禱(上師)之功,能使自己與上師心合一,祈禱之功,産生特殊悟神通,祈禱之功,源源不斷生感悟,祈禱之功,叁寶悲智常關照,祈禱之功,所求諸事盡如意。」等等,桑吉次大師教導說;「每天至少做十幾次祈禱,若無感應,就算我胡說。」羊公巴大師說:「經常不斷地、情真意切地做祈禱,就會使加持能量入心竅,世俗成見自消,執著自化,空覺自生,自然俱生直覺之中萬物如在掌心清晰無礙也。」祈禱上師對消滅災害也有不可思議的效應。曾經在潘寶地方有個人被魔鬼纏身而精神失常。家人請格西堪隆巴驅魔,文觀慈悲,武誦惡咒均未見效,後來默默祈禱仲敦巴上師,魔病突然痊愈。郭倉哇大師說:「祈禱上師、空行護法視如子。祈禱上師惡魔鬼怪不敢欺。」仲敦巴悅;「祈禱尊者,比祈禱其它本奠更有加持力,這是我的親身體驗。」在心行入法,法行入道的激勵作用方面,祈禱上師具有特殊的作用,所以岱洛巴大師教導那堯巴說;「激勵成就最佳法,就要祈禱上師啊那堯巴。」宗喀巴大師教導度增巴說;「要使上述善行功德,未生出生,己生增長、鞏固,對合格的善師視爲真佛,赤誠信歸,對叁寶性相准確無誤地體認,堅信至關重要,修任何一種善行都要向這兩方面,情真意切地進行祈禱、發願。」又說:「對世間如意寶進行祈求,能幫助解決今世的利祿需求,對上師誠心祈求,可獲得世間和超世間的一切成就,因此,祈請發願是非常重要的。」那堯巴大師說;「敬奉祈求如頂球,美滿心願能實現。」這類例句不勝枚舉。
4、當佛禮敬功德
分禮敬功德和當佛看待功德兩種:
(1)禮敬功德:
對上師身敬如叩拜、起居等尊敬禮貌動作行爲,言敬如贊頌宣揚師德和言語尊敬禮貌。意敬如敬重愛戴、真誠信歸等愛敬思想行爲等,在分別解脫戒、菩薩戒、密戒中都有具體的要求,嚴格按照叁戒中供奉敬信上師的要求去做,就會完成巨大的福德資糧,得到人天共助等許多不可思議的功德。如經中所說:「信歸不可思議其報也不可思議。」「造什麼業得什麼報應。」因此,身、言、意信歸上師是一切善緣生發和合的主要媒介。
(2)對上師當佛看待的功德:
在佛典經續中不只一次地開示要樹師如佛。對師當佛看待的功德,在《手金剛灌頂續》中說「利于衆生,他是佛陀,心持此念,諸善必生。」意思是把上師看做利樂衆生的佛陀,諸善未生者得生,已生者增長,可直達覺境。《密成就續》中說:「上師與那持金剛,誰人視他爲一體,諸種成就合一源,誰便獲得此成就」等說法,在續部和諸成就師的著作教言中很多。總而言之,衆多法門中沒有比視師爲佛、赤誠信歸更殊勝的法門,所以續中說;「其恩使大樂,刹那之間得,敬禮持金剛。如寶上師身。」意思是:若能虔誠信歸上師,大樂佛身也會在這短暫的一生中得到。菩薩吉悟瓦教訓中說;「人身上最寶貴的是心髒,如果把心髒掏出來,也只是一團血淋淋的肉,在修心中最神秘的是上師瑜伽,取出它的核心的東西,只有一點:就是視師爲佛的信歸。」在這一點上佛教各教派都看法一致。有些老前輩說:大手印、大圓滿等其它教派都有把上師瑜伽當做修行重要組成部分的傳統,因此,出過很多即身成佛的先例,但缺少把上師瑜伽視爲修行生命線而貫徹全過程的傳承,因而在叁年零一月半的時間成佛的沒有一個人,但我們格魯傳承,不但有把上師瑜伽當做修行重要組成部分的傳承,而且還有把上師瑜伽當做生命線、貫徹修行全過程的特別傳承,因而在叁年零一月半的短暫修行期內獲得最高成就的人很多,尤其是不需要像別的教派那樣封門閉戶刻苦密修而輕而易舉地獲得高成就者比比…
《菩提道次第心傳錄》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