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菩提道次第心傳錄▪P3

  ..續本文上一頁皆是,看看那些所謂「雙運珍寶傳承系列」生平傳記,就會知道此說並非誇張、如果說信歸上師是即身成佛的主要法門的話,是否就不要生成、圓滿次第之類的高深密法了呢?並不是這個意思,信歸上師與修其它密法不但不矛盾,而且就像蛋糕離不開奶油一樣,任何密法也離不開信歸。正如郭倉哇大師傳記中說的;「密乘最大方便是,信歸上師之妙道。」羊公巴大師說:「絕妙無上瑜伽密,其道彙總一信歸。」意思是視師爲佛,虔誠信歸是無上密妙道彙總到一點的精華,如能信歸達到必要的強度,生圓次第等~切妙功德就會一帆風順地達到圓滿境界。《珍雯達瓦傳》中說:「心口如一將上師,看做諸佛合一身,是諸善德開發力,一切佛子共行道。」桑吉溫大師說:「若無信歸之水分,覺悟禾苗難發芽,視其爲佛以真情,經常祈禱極重要。」尖阿洛追尖參說;「一切經續共同說,成就本源是上師,要想獲得妙成就,取悅上師釋過于。」四世班禅大師說:「一生成佛妙方法,對那合格之上師,一心虔誠作祈禱,是深密法集大成。」如上面所說,思想和行爲一致地合乎法規地供養侍奉上師,特別是堅定不移地當做真實佛陀,誠心祈求發願,一切善功德就象經中所說那樣必生無疑。

  二、不尊敬上師的罪業

  共分以下十一個方面

  (一)、低毀上師的罪業

  1、誣蔑诋毀一個上師,其罪等于诋毀一切佛。經中說:「對于其救星,弟子若诋毀,诋毀衆佛故,其人受重苦。」诋毀的意思就是瞧不起上師,誣蔑上師。如說他心倩粗暴、貪欲心重、貌不端正、心不公平等等,等等。

  2、低毀上師修密法不會得成就。犯有四重墮罪,五無間罪等任何一種大罪,通過密法的消業法都可以消淨,成就殊勝佛果,但唯有犯低毀師長罪的消除不了。在《密集主續》中說:「世人雖犯無間等,重墮性的種種罪,在那金剛乘大海,修證此道得成就,誠心誣蔑上師者,修也不會得成就。」《密集續疏明燈》中還說:低毀上師者不但其人修密無成就,與他要好的朋友也得不到成就。因此不但不能和犯低毀上師罪的人交朋友,就是相接近也受其晦氣的影響而妨礙成就。

  3、诋毀上師的人修密法不但不會出成就,反而會下墮地獄。在《金剛心莊嚴續》中說:「其人低毀金剛師,雖然修密很努力,放棄睡眠離喧鬧,潛心修煉一幹劫,只是修墮地獄道。」這是說:如法親近上師,每一種無上密續都可以使你在濁世的短暫一生中獲得無上佛果,如果背離親師之道,雖然廢寢忘食,遠離世俗事務的幹擾,勤苦修煉幹年萬載,不但不會得到任何成就,反而就像修煉下墮地獄餓鬼之道,事得其反,不可挽回。

  4、誣蔑低毀上師對今世後世都不吉利。如《上師法五十頌》中說;「诋毀上師者,多病多災害,鬧鬼中巨毒,大迷將斃命,官火與毒蛇,水盜諸天災,邪魔與鬼怪,追命墮地獄。」是說倘若對上師不敬說壞話,不但今生今世不吉利,多病多災,作事倒黴,死後也會墮無間地獄,承受無限痛苦。

  5、诋毀上師,未生功德成就不生,己生功德成就將消失。猶如樹根壞死的樹,樹枝樹葉也將要枯死一樣,一切功德成就的根是信德,失去信德後不但不會産生功德成就,就連原有的功德成就也將會消失。關于此說的經典根據見《菩提道次第廣論》,這方面的驗證故事不少。以前格西公巴瓦收過一個弟子,修止現很長時間沒有任何進展,便去請示公巴瓦大師,大師說;「你是否背棄過上師?」他說:「有這麼回事。」大師說:「速去忏悔,請求恕罪。」他便去如法忏悔,得到上師的寬恕,然後去修行才得成就。在印度曾經有個得成就的瑜伽師,由于他出身高貴而有傲氣,有次故意從上師頭頂空中飛過,立刻掉在了地上,失去了飛行功能。

  我的恩師曾說:不尊敬和低毀上師的人,即使是被稱作佛菩薩化身的人也會倒黴的,這種事處處可見。因此,噶當先輩們曾說:「不尊敬上師的人,雖精通叁藏也無用。」背離上師的人即使有再大的功德學問,也幹不出自利利人的任何事情,這也是一條無法改變的法緣規律。因此,學人最好是像愛護生命那樣愛護師道。不使産生不尊敬師長的任何行爲。萬一若有失敬之處,立刻要向上師忏悔,否則死後不僅要長期受到循環惡道的苦難,即使在今生今世也做事不順心,很少有安樂可言。在經續疏論中,對這個問題講的很多。那麼,犯了不敬之罪如何忏悔呢?這在《上師法五十誦》中說;「向那位師長表尊敬,奉獻適當的供利,所生病痛與災難,逐步消除不複生。」就是說:向觸犯的那位師長尊敬地表示歉意,奉獻衣物。食品之類的供品,取得上師的寬恕,其不敬師長的罪業就會消除,病痛災難等不吉利的事也消散。若所觸犯的上師已去世或路途遙遠而無法向他親自忏悔陪罪,也可以按格西仲敦巴所教導的那樣做,因從法性上講一切上師法性爲一體,所以,向身邊的上師進行忏悔,也可消業。這種消罪的辦法適應于觸犯上師罪的一切方面。

  (二)違背師言的罪業

  1、經典根據

  經藏中說:「敬奉言教者善,背離言教者不利,利害的程度,隨其奉行背離的程度而有所不同。」在《金剛帳續》中也說:「受到灌頂的弟子,倘若違背師言,今生多有災難,來世下墮地獄。」岱得巴大師說:「不聽上師言,不會出成就。」等等。

  2、邏輯推理

  上師教導的總旨只是「諸善奉行,請惡莫做」兩句話。凡事都離不開因果規律,若不聽從師教棄惡揚善,善不會自生,惡也不會自斷,這不是顯而易見的道理嗎?

  3、驗證先例

  大成就師那寶哇和熱瓊巴,雖然是印藏有名的成就師,但曾一度違背上師的教導而吃盡了苦頭,如傳中記載。何況我輩凡夫俗子,怎能隨便違背師教?有時思想動機雖然不錯,但違犯師言仍然沒有好的結果,如益喜尖參大師的傳記中所記載的那樣;當他離別他的上師赤南木卡藏時,他的上師對他說:「你不要磕離別頭」,不久還會見面。」他離開上師的住地後,回想起上師教誨之大恩,情緒激動難以抑製,就朝上師的禅房磕了幾十個頭才離開。不想這小小的違背師言,竟然造成了終身的遺恨,此後再沒有見到上師。這類故事很多。如果有時上師的言論不合理,就應善言相勸,雖然說的合理,但自己執行有困難,做不到時也就說明情況,請求寬容。正如《律論總綱》中說的:「違背教義之言,要勸告製止。」《上師法五十頌》中說;「若是做不到,講明請寬恕」。

  (叁)對上師生氣的罪業

  《時輪續》中說:「對師動怒一刹那,一劫善行全被毀,數劫墮生地獄等,惡道遭受深重苦。」就是說對上師動怒一刹那。就會毀掉一劫所修善行成就,還要在地獄等惡道遭受數劫的深重苦難。嗔怒是惡中之惡,對任何人也不能生嗔恨心。尤其對功德之源上師生嗔心,其罪過更大。

  (四)尋找上師缺點的罪業

  《續部》有言;「看到優點得成就,看到過錯毀成就。」意思是說:看到上師身上的優點而産生敬心會得到成就,看到上師的缺點過錯而失去敬心、信念就會妨礙出生成就,毀掉原有成就。格西抱道瓦曾說:「光關注上師的缺點過錯,不僅得不到上師的加持,反而會造成世世代代逢不到上師的惡業,今生長害嘔血、心疼、麻瘋等惡痛,發生災害和不吉利的事。」上師是成功和失敗的關鍵,絕不可忽視。

  (五)將上師看做平常俗輩的罪業

  根據自身境界,世俗眼光把上師看作俗流平常人,不但得不到成就,而且也是嚴重的失戒行爲,會對今生和來世造成許多不良後果。格西仲敦巴曾禀告阿底夏尊者說:「我們藏地修行的很多,出成就的沒有幾個。」尊者說;「大乘功德成就,無論大小都離不開上師,你們藏人把上師當做普通人,怎會出成就?」在《藍寶匣》論疏中說:「把開示大乘教理的善知識,看作平常人是嚴重的失戒行爲。」噶當、格魯先輩的教言中都持同類觀點。世俗弟子的心目中,見到的上師也是普通人,這是自己的靈心被無明覆蓋所致,但實際上說法的上師一定是真佛,我們要透過平常形象,看到圓覺真佛的本質,以增強信歸。

  (六)不尊敬上師的罪業

  經中教導:徒弟對上師,就要像臣民尊重轉輪王那樣恭恭敬敬。身行叩拜大禮語贊功德行祈禱,心中常生敬心信依之情等,必須嚴格以叁戒法規行事,絲毫不能怠慢。否則就會犯失戒之罪。如前賢桑吉益西有次給衆弟子說法時,他的上師大成就師帕倉哇像個乞丐的樣子,從身邊走過,他怕行師禮有先身份,便裝作沒有看見的樣子,突然他的兩只眼球都掉在了地上。這件事說明在任何時候也不以種姓地位身份、財勢、長相、學問等産生高傲情緒,不尊敬上帥。否則就是自己害自己而變行一事無成。上師即使是心情暴躁,品質低劣,但從徒弟的角度則的不能鄙視,要恭恭敬敬對待。

  (七)踐踏上帥身影座墊等罪業

  《上師法五十頌》中說:「踐踏其身影,罪如毀佛塔,坐騎座墊鞋,豈能腳下踩。」踐踏上師的身影,罪如拆毀佛塔,其衣物鞋帽座墊等不能踐踏不恭,也如身影。相反,恭敬身影、衣物等功德也如修佛塔。毀佛塔是准無間罪,罪業深更。踐踏身影衣物等罪如毀塔,豈可忽視。有些人以爲信仰在心中,何必斤斤計較外表小節,因而在起居禮節上不尊敬上師,隨便踐踏衣物等,是非常錯誤的。如經上師允許或有特殊原因,其不敬舉動該當別論。

  (八)浪費上師財物的罪業:

  《上師法五十頌》中說:「命護其財。」就是說對上師的財物,要像愛護自己的生命那樣愛護,爲上師創造出良好的生活條件。如果隨便亂用,浪費財物,使上師受到損失,不但違犯上述戒規,其等流果報,使其今生來世生活貧困,少吃缺穿,若萬一有錢財,也是經常破費而難得自用。甚至下墮俄鬼道,要常受饑餓之苦。

  (九)使上師心不愉快罪業 …

《菩提道次第心傳錄》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