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心传录
兰仁巴著多识仁波且译
向妙语文殊尊师致敬;
排空巨浪永不止息,广阔无边慈悲大海。
所生举世无双大宝,世尊吉祥慧光永照。
代佛掌教弥勒文殊,开辟大道龙树无著。
此道传承历代祖师,永远驻足顶花之巅。
初燃道炬阿底夏师,明道如日第二佛祖。
法乳育我恩重尊师,受礼护我道行圆成。
以此敬颂之辞做引子,破题开讲:为什么要净化心灵和如何净化心灵之法。
第一,为什么要净化心灵?这个道理很简单,凡心灵污染未净者为凡人,清除心灵污染者为佛。因此,除清除心灵污染,没有别的成佛妙法。正因为如此,全部佛法的内容概括起来也只有一句话:「净化心灵」。千万教理的总旨是净心,故龙树在《致友人书》中说:「请你调伏心性,佛说心是根本」。
第二,净化心灵之法。由于净化心灵是佛教的总旨,所以一切经藏、疏论阐发的教义归结到一起就是净化心灵之法。这净化心灵之法,也叫菩提道修道程序(俗称菩提道次)。因而可以说:菩提道修法包括一切佛法。凡各种经典中所说一切法的功德,都属菩提道法的功德。
我们有幸得闻这八万法归一的一统大法之时,要像盲人巧逢牛尾那样紧拽不放,决不可坐失良机!
上师常说;「凡佛道之理趣都是菩提道的理趣,凡派生事法都是菩提道的事法」。这是多么深刻的见解呀。
现将菩提道大法分为以下两个部分解说:
第一部分:道根——亲近上师法;
第二部分:承教依次修心法。
第一部分亲近上师法又分以下四个问题:
一、亲近上师的功德利益;二、不尊敬上师的罪业;三、亲近上师的思想态度;四、敬师行为。
一、亲近上师的功德利益
(-)、认识亲师功德的重要性
以食物为例,要想获得食物的营养,就得亲口吃,吃不吃要看有无食欲,这食欲要靠对这种食物的口味营养的了解程度。
同样,能不能获得善法的利益功德,要看能不能在精进二字上下功夫;下不下功夫,要看愿不愿得到功德成就,这愿心又要靠认识程度和追求的信念。所以说信念是诸法的根本,这是一条行为基本规律。就亲师这个问题上讲,也要首先认识亲师的功德利益。这认识深浅,决定立信程度,信心决定意愿,意愿产生动力,这种因果关系顺成逆败,无一例外。从这个道理上讲,无论追求任何成就,必须先从认识开始,起信立志才有希望。故在《入菩萨行论》中说:「佛说诸善法,信愿是根本,其因恒常是,思念其功果。」
(二)、怎样认识亲师功德?分以下四个方面:
1、供养侍奉功德;2.虔诚尊敬功德;3、思念祈请功德;4、当佛礼敬功德。
1、供养侍奉功德
(1)、供养功德
A.供养一师功德等于供养一切佛,经中说:「此供与常供养一切佛等同。」供养一师的功德与供养一切佛的功德相等的原因是:上师是一切佛的法性溶为一体者。
B.一师受供的功德与一切佛受供的功德相同。如《胜乐主续》中说:「住在师身中,接受信士供。」《文殊亲教》经中说;「为了与此有缘众,我将住于他身中,受用修法人供品。若能博得其欢喜,供者自身业可消。」以上意思是说:上师受供,胜乐文殊等诸佛不请自来,溶入上师身心,享用诸供,为上供者加持消业。
C,供养一位上师的功德胜过供养一切佛菩萨的功德,如《桑布扎续》中说;「上师身上一毛孔,福德胜过供十方、众佛菩萨之功德。」又如《真智慧续》中说;「导师身上一汗毛,擦上一滴植物油,所积福德远胜过,数劫供养众佛陀。」---是悦诚心供养上师利养上师一根汗毛所积功德胜过供养十方一切佛菩萨的功德,因为上师教养的恩情远远胜过其它一切佛菩萨。宗喀巴大师也说:「对那些正确开示究竟之道的善师的一个毛孔的供养功德,远胜过供养一切佛的说法出于无上乘,其原因是利养功德远远胜过诸佛之故。又如经中说;向三千大千世界的众生供养天界美食历经十劫年的福德,不如给一位佛门居士供养一餐的福德,给三界众生数的居士供饭,其功德不如向一位比丘供养一餐,依这个比数类推,依信入道者,依理入道者,在预流位者,在一还位老,在不还位者,在阿罗汉位者,在缘觉位者,下一级众生数与其上位的一位相比,上位福德胜过下位。供养三界众生数的缘觉的功德不仅不如供养一佛,经中还说:闻一个佛名,见一尊佛像的功德也远远胜过供养一世缘觉的功德,其功德若有形相,几乎天空也难容纳。供佛的功德虽然如此殊胜,但供养十方一切佛菩萨的功德,无法与供养上师一根汗毛的功德相比,这充分说明了供养上师何等重要。我们要深刻认识和念念不忘供养上师的功德利益。
从不可思议的境界上讲,在一个微尘的空间,俱有无量微尘的佛存在。佛多如微尘,遍布宇宙空间。一个个供养遍布法界的一切佛,谁能做到?供养自己身边的一位上师等于供养一切佛菩萨,一位上师受供等于一切佛菩萨受供,不仅如此,供养上师,直接获得的利益福气还远胜过供养一切佛菩萨,可见没有比供养上师更重要的事。《续》中说:「放弃对一切的供养,真诚供养上师。」按此义理应放弃对其它佛菩萨的供养,只供养上师一人,但世人的做法恰巧与此相反,真是可悲!
(2)、侍奉功德
分侍奉上师功德和造上师像功德
A.侍奉上师功德
a.经典根据;在《不可思议经》中说;「侍奉上师俱有不可思议的功德。」说恭敬侍奉上师,会产生不可思议功德成就的经文很多,不必—一例举;
b.逻辑推理;因为上师是诸佛法性合为一体者,所以,尊敬上师、侍奉上师等于尊敬、侍奉一切佛;从供养上师胜过供养一切佛菩萨的道理,也能推导出侍奉上师等于侍奉一切佛菩萨的理由。
c.验证故事;阿底夏尊者说:「如果身口意全部能真诚投入到为上师服务方面去的话,就不需要另外寻找观修法。」在阿底夏的身边有个叫阿牟相曲仁钦的弟子,尊者让他做身边服务工作,侍奉尊者的饮食起居,十分勤快周到,后来在众弟子中阿牟的定力和悟性最高,格西公巴曾说:「当时阿牟侍奉上师,格西敦巴当翻译,我一心修止观,但到后来,他们两人的定力悟心比我高。」格西夏玉巴专门侍奉他的上师尖阿次成伯,有一次除灶灰,托着灰匣下楼时,站在楼梯上突然非常清晰地悟出了一切经典教义、产生了许多神奇的功能。萨迦班智达在上师扎巴尖参生病期间虔诚地进行照顾,为自消业,事后奇迹般地出现了智慧和许多悟性成就。萨班对人说:「我小时想学修上师瑜伽,就去向尊师请教。尊师说:你对我不当佛看待,只当作的叔叔看待,不能拿你的身里身外之物做出对上师的无私奉献,学又何用?」便没有传。次后一段时期。先后出现过四次死亡兆头,我身体很虚弱,正在这时,找的恩师生病卧床,我昼夜待在病床边,废寝忘食地进行问候护理,这对我起了很大的消业作用,上师痊愈后,就给我传授了上师喻伽,从此我把恩师看作真正的佛,是诸佛智慧的化身文殊菩萨。这样我便脱离了死症,身心恢复健康。声明、因明、密续、般若、俱舍、律学等方面学问也变得更加精通,佛学方面变得应运自如,人和神鬼敬爱和助我,元朝皇帝等许多有权势的人也向我求法,敬重我,我的正见识性也大大提高了。现在看来上师现示卧病。完全是为了度我。」
格西仲敦巴当时对阿底夏尊者的尊重和侍奉超过别入,因此,他的成就也最高。如他在病榻前侍奉尊者亲手接送大小便等,做了许多脏活和苦活。由于这样尊敬侍奉阿底夏尊者,得到阿底夏的器重,他虽然是个在家法上,却也受到僧众的敬重,成了阿底夏的法位继承人。
《萨班教言》中写道;「数劫苦修般若行,施舍身首手足功,师道刹那间圆满。乐修供奉上师法。」就是历时数劫,进行舍身等许多艰难苦行才能圆满的般若行,在师道中刹那之间便可完成,因此,在修积福德资粮和消除罪业方面、没有比供养上师更方便的法门。我们要以《华严经。树庄严》中的敬师「九心」,全心全意地供奉上师,虽然完全做不到,也要发心学习。
华严经顺说:「敬师九心」是:
1、视师如父母的「孝子心」;2、诚心不变的「金刚心」;3、负载重任的「大地心」;4、风雨不动摇的「山岳心」5、忠诚服务的「仆人心」;6、谦虚恭敬的「下人心」;7、承受上师负担的「车乘心」;8、能忍辱,而不背叛的「义犬心」;9、为上师而风里来,浪里去从不厌烦的「航船心」。
B.造上师像功德
因为供养上师的功德大于供养其它一切佛菩萨的功德,所以造像功德也是造上师像的功德大于造其它佛像的功德。故在《阿底形相续》中说;「修造上师像,功德远胜于,为给无数佛,制作无数像。」由此可知。书写其它佛经的功德,也不如抄写上师的著作的功德殊胜。
2、虔诚尊敬功德
又分(1)自然得加持功德;(2)自生悟性功德;(3)加速成就功德等三种。
(1)自然得加持功德;雪山能不能溶化而变成流水,不在于雪山本身,而在于能不能受到阳光的照射;同样的道理,能不能得到上师的加持,不在于上师,在于弟子对上师有没有虔诚信仰之心。所以,要得到上师的加持之力,就要在增强信心,激发信力上多下功夫。在《噶居五法》中说:「在上师的四身雪山上,若不照射信愿的阳光,就不会流出加持的甘露,因而要在信愿上多加努力。」《蓝宝书》中说:「上师加持力之人小,不在上师在于自己。」(「自己」指受加持的信徒自己)
(2)自生悟性功德;就像加持力的大小由信徒的信愿力的大小的作用有关一样,悟性的高低也和信愿力的大小有关。如…
《菩提道次第心传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