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唯識與中觀▪P15

  ..續本文上一頁這個也是“喻”的道理。有時候理講不清楚,但是用比喻呢,就清楚了。這也是因明的道理。

  所以叁量的東西,開出的重點,擺著因明的道理,換句話說,叁量的東西,在唯識的觀待道理上比證成道理更重要。叁量的東西偏于講意識境界的東西,尤其是第六意識境界,第六意識清淨的現量。清淨面的現量是意識不起分別,意識清淨面的現量,這是我給它加的啊——“清淨面”,加了叁個字——這個是現量。

  我們一切思維分別,能夠講話、能夠思想、能夠感覺的,這些意識都是比量來的,比較性的,因爲比量是因緣所生,就是各種因緣所生。

  譬如我們的思想,中國人的思想跟外國人的思想習慣性的、同一個東西,思想觀念兩樣。爲什麼兩樣?第六意識作用是一樣,爲什麼中國人、外國人兩樣?譬如說我們學英文,中國人學不好,因爲我們大家學英文,腦子裏肚子裏講話、思想,是用中國話來講,等于上海當年“洋泾浜”的英文一樣,點頭“Yes”,搖頭“No”,因爲大家是想表達出來,拉車子的就講了,點頭“Yes”,搖頭“No”,知道了就好了,腦子裏頭、心裏頭講的是中國話,嘴裏頭要說的是英文。它兩個比量搞出來,很麻煩了。等于外國人說中國話講不好的也是一樣。所以學外文有個原則,你的思想裏頭、心裏頭講的話、意識講的話都是那個作用,那就很容易學得好了。所以現在有種語文訓練走禅定的路線。開始是蘇聯發明的,現在美國國防部大家都很流行了,叁個月可以把一個人訓練成功,通外文。那是用什麼方法?打坐的方法。怎麼樣把你的思想、平常的思想習慣一概叫你空空空……拿掉了,等于白紙一張,沒有思想了。然後教你語文哇哇哇哇,你思想只能有這個東西,一下就會了,逼得就會了。這個方法我一講已經十幾年了,十幾年前他們告訴我,說蘇聯有這個方法訓練人,後來我告訴一個美國的朋友、將領,我說你們國防部不曉得去偷啊?哎,這個東西……後來他們告訴我已經弄到了,說就是打坐這個辦法,就是學禅的辦法。哦!我說對,這個辦法很快的。腦子空白了嘛,新的(就能)接受。做任何學問皆是如此啊!

  所以說叁量是這樣來的。至于非量呢?就是亂七八糟的思想,原則上不合于因明。但是,也不限製于用因明。所以這個我們曉得,擴大一點,這個現量境界,你譬如說講前五識的現量,性境它屬于現量,通叁性,這個叁性(是)講善、惡、無記。人性分叁種,我們講的注意哦!講人性究竟是善的惡的?這就是佛家的哲學最高明了。我們普通東西方的辯論人性總是兩面在辯——陰、陽,不是善就是惡,不是好就是壞。佛學是叁個,有中性的——不能叫它中性,這是勉強講——無記性,屬于非善非惡,不善不惡的。

  我們于人性中間,有時譬如說,現在我們注意啊,一般人做錯了一件事或做對了一件事——我這個是下意識的,是沒有意識做的。——不然!這還是意識境界,這屬于意識無記性的範圍,不是“下意識”,這下意識是借用西方心理學講的;它還是屬于無記性的。

  所以啊,我們曉得,再擴大來講呢,現在我們的觀念,所謂有同學懷疑說,老師大概講錯了。沒有錯!整個的宇宙、一切萬有都是阿賴耶識的現量,都是它的現量。何以見得?

  (你們還早,有幾個年輕學生聽了,在這裏……,慢慢看唯識的書,不要早期來問我。早期問我,我怎麼辦呢?把後面的書都要搬到你肚子裏去。啊,做學問不要著急。你說他這書還沒有搞好呢!慢慢來,後來就會講到的。這就是告訴你們思想的方法,你把《八識規矩頌》讀完了,大概也會知道一點。)

  那麼上次我特別提起你(注意,)告訴你,第八阿賴耶識所、它呈現什麼呢?根身器——都是它變的。生命作主——“去後來先作主公”也是它。那麼山河大地“器世界”,佛學講器世界就是我們講的物質世界,就是這個宇宙,都是它變化出來的——第八阿賴耶識。那麼“器世界”裏頭具備了宇宙萬有,萬有都是它變的,好壞都是它變的,是它“所變”。阿賴耶識具備能變、所變的道理。一切都在變化。所以前五識是第八阿賴耶識的現量境。

  所以,前五識我們修道成佛了——你要曉得最容易成功、悟道是第六意識呦!第六意識容易清淨。前五識很難喽!前五識:眼耳鼻舌身,——要最後成功了,前五識才跟著轉過來呦!所以它是第八阿賴耶識的現量。你說我們打起坐來,意識很清淨,說格老子兩個腿痛——腿就是身識啊——我不理它!你不理它,它愣痛得你汗流浃背。(卷叁終 2007-4-12)

  (妙音緣錄入,玉樹臨風等校對)

  唯識與中觀(四)

  ……痛苦得很,每一個細神經打通都很痛苦。尤其你們有近視眼的,五官有一點不好,都要大病一場。連我的眼睛都開過刀,我告訴你。我曉得那個氣脈通眼睛的時候,我眼睛裏頭長出一個東西來,當時我想,《封神榜》上,眼睛裏頭長出一個手,手裏頭還有眼睛,“天眼”就那麼長出來,結果我到醫院裏把它割(la2)掉了,我曉得這一部分氣脈不通。但是學醫的知道,這一部分的氣脈不通,眼球的眼白上長東西啊,一定同那個氣候的這個感冒啊,同風寒有關,氣血循環系統不好。當然我割(la2)掉了以後我也不肯帶眼框,還看書呀,眼睛還在流血,結果裂得更大,裂得更大我也不管,准備你瞎了算了,它也犟不過我,它又好了。但是你們不要這樣玩,你們玩不得的,這個東西不是好玩的。

  那麼就是告訴你們,很多大家看到的東西啊,就是腦部的這些氣脈不通所呈現的,那麼這種呈現的呢,是非量的境界,非量跟個獨影。如果是種子……好,現在答複了你這個(問題了)。但是你裏頭有個問題,你是觀中所呈現的影像,這又同定中不同了。因爲你在做觀想嘛。你在做觀想,你第六意識做觀想,你第六意識的觀想,你譬如說修准提菩薩、修白骨觀,你觀一點,你觀想沒有達到專一的時候不能算止,不能算定。所謂專一,觀想某一點、觀想一個亮光,這一點亮光要一念萬年、萬年一念而不變,忘掉身心,這個叫做專一,這個叫得止,或是說得定。沒有達到這個時候,你意識境界沒有到達這個專一的這個階段呢?那你不算“奢摩他”,不算得止。那麼你的意識也在跳動像電子一樣,意識跳動刺激了生理、腦子、生理神經,然後配合上獨影境界,這是非量境,還不能算它是獨影境。換句話,嚴格講有些是獨影境,有些是非量境。你提的問題是“觀”中,提問題隨便寫。

  如果是“定”中呢?同“觀”中是兩樣。我講定中啊,已經不是止觀了,只一念,第六意識的現量境,一念清淨擺在這裏,這個是定中。此中的差別、用功夫的差別是非常細的,特別注意。所以有許多認爲有神通的人,都在非量境界上、獨影境界上,那麼這種境界叫不叫做通呢?叫做凡夫境界有少分的依通。依通不是真正的神通。問題大得很。說小事啊,我告訴你,不管是算命、看相,中國外國許多有神通的人,乃至包括這些什麼大師啊教授呀,一言以蔽之,我可以給你舉……有兩句話你要記得:小事保險你靈,大事是保險你不准。這不叫做神通了。小事靈沒有用啊!這些都屬于依通。大事是保險你不准,大事他也不知,他也不說,啊。

  乃至說,他知道了自己的過去未來了,宿命通了以後,發的神通差不多了。但是通了宿命的人,自己有神通也不敢玩了,曉得這個嚴重得很,不能錯一點因果的。這是第叁個(問題),還有第四第五個,好多哦。

  (第四個問題,)“修到醒夢一如的時候,在夢中知道自己的夢,”(師說:這個字看不清楚)“醒來以後覺得依然知夢,此夢乃是獨影意識,還是比量、現量,還是非量?”夢,剛才我有講過,不需要答複了,你這個夢境(臺下提問的學生在口述問題)哦,醒夢一如時(師在傾聽……哦哦哦,好好好!)夢中知道夢是第六意識清明、第六意識的作用。那個的夢境界,這個時候,就是說獨(臺下提問的學生又補充口述)兩個都在並用,拿生理上講,腦子、神經並沒有完全睡熟,那麼有一半是醒了,這個是,這所有的境界都可以說是第六意識的非量;但是擴大來講,非量也是現量——第六意識所表達的。可是你這個問題中間有個問題哦,“醒夢一如”不是這樣解釋,不是夢中(臺下提問的學生又補充口述)

  這個醒夢一如啊,不是說夢中做得了主不叫醒夢一如,修到了,在夢幻境界,所以下面這境界是醒夢一如:“時人見目前一株花,如夢中相似。”是幻觀境界成就,所謂“幻叁昧”叫作醒夢一如。07:06叁校你這個所問的是夢中可以作主,不算是醒夢一如。啊,這個就要糾正,你現在插話……

  (臺下提問的學生又補充口述,大意是說:在夢中,身體在打坐,心裏在發光,你說夢中打坐發光,是夢嗎?)

  當然是夢啊!當然是夢啊。所以你要研究唯識啊!你以爲這個是真的啊?我問你,你剛才犯了一個邏輯錯誤,你認爲夢中,你講的“我夢中夢到,我正在打坐在放光,你能說它是夢嗎?”我不答你的話了。

  (臺下提問的學生又辯說)

  這個還是獨影境,獨影境所變現的功能,是有這個關系,獨影境跟著帶質兩個來了,兩個配搭了。你說帶質、獨影啊,這些所以,你看,我們講啊,有幾個同學的問題,就是把觀待道理同證成道理搞不在一起。每個名詞啊,解釋(接觸)名詞以後啊,思想被名詞困到了。這幾個東西有時候刹那之間它變化很快,配搭著用的。但是它還是夢,那個境界還是夢,不是不是夢。千萬搞清楚哦。如果搞不清楚這個理,就往往走入那個夢境,你當成神通了,當成真的了。久而久之會不會起神通?絕對會起。起了以後這個是什麼?你查《楞嚴經》想陰陰魔的境界,就進入魔境了。因爲,犯了——這就利用《楞嚴經》的道理了,雖然慢慢地意識上受這個影響,就作爲聖解了。——你剛才講的話(就)犯這個邏輯。你很肯定說:…

《唯識與中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詩詞輯錄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