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以,不是說我已經信佛了、吃素了、皈依佛了不可以。要斷叁界的見所斷惑,方起此定。
我們現在很重要的幾次跟大家講過,希望沒有表的人趕快來拿。或者你們派出代表來拿。再不要丟了這些表了,每一次講課都要帶來。尤其講功夫的,修定的功夫,就是八十八結使表。在史老師這邊。你們哪位起來幫忙一下?有了的最好不拿,免得不夠。尤其本院的同學應該不要拿了,應該有。本院的同學還看到就拿一張、看到就拿一張,就第一個犯了“貪”。你不要看到是小事哦!我等一下正講到這裏。而且拿了以後不肯帶,犯了失念。都在犯。沒有的應該拿。學佛啊,這些基本的不是爲了名詞佛學啊,自己用功夫,必須要知道的。
見思惑最難斷了,我們大家爲什麼不能得定?就是這個道理。道理你們大家聽經啊、研究佛學、聽了又聽的,剛才跟一位道友倆講一下,好像聽得樣樣都懂,自己都對了、證到了、空了,結果嘛什麼都沒有用,什麼都抵不住事的,那是非常糟糕!就是不用腦筋,不用心思。修是思惟修哦!
我們第一個特別提出來再講一道,大家千萬記住啊!我們根本的煩惱:貪、嗔、癡、慢、疑這五種。貪,並不是一定說貪吃、貪財、貪名叫做貪,什麼都是貪呐!譬如我們打坐得定的人,在定中很舒服不肯起定——貪!這就是貪。在菩薩道是犯的更嚴重,你不要認爲我只修道,愛清淨也是貪。愛清淨、愛孤獨,沒有哪樣不是貪,所以心理檢查要搞清楚。你說一個人愛清淨,在定中有沒有瞋心呢?瞋心更重。你看在定中,在初禅欲界的定中,誰要擾亂了你的定,非常煩惱,這是瞋心,這是欲界的。癡,明明知道自己本來是佛,心就是佛,見不到心;習氣斷不了,明知道而斷不了,大癡!慢,當然很慢,尤其修道人我慢更大:我是修道人,外道沒得修持!看人家都看不起。不得了的哦!這些結使沒有斷,你說你能夠證果?有啊,五十塊錢買一個蘋果那很容易,那叫證果了?那不可能的,初禅的果都證不到的。慢,人人都有我慢。所以第七識的我慢,四惑當中叫做思惑,四惑就是四煩惱。那這個表上都有,你們去找。就是思惑,有一欄很小的,思惑:我貪、我瞋、我癡、我慢,第七、第八阿賴耶識的根本,欲界中間統統俱全。
你看下去,到色界,上升到了色界,到了叁禅定,同無色界四禅定以上的人,那麼瞋念是沒有了。不是斷了根哦,也沒有轉化,(是)伏下去、壓下去,給定力壓下去在那裏,不會起瞋念。但是我貪,貪戀這個定的境界,不肯出定。貪戀這個定的境界,自己貪戀果位,我慢就存在,不能更上進,不能回心轉大,所以我癡,就是無明,統統存在。
所以要知道,見思惑九十八個結使,這個打的結、我們心理上業識上的結扣,是不得解脫的,得解脫就是道。不要認爲打坐就是道;打坐是修定,自心證入解脫的一個練習的初步的功夫。千萬注意,不要認爲念了個咒子念個佛就行了,那差遠了。你如果一聲佛號,把貪、嗔、癡、慢、疑統統把它滾完,做面粉一樣,一點一點渣子都把它滾來了,一點面粉都不留流了,然後把它連輥輪一同就把它丟掉,那差不多了。
所以啊,四惑處處存在,越是修道的人,越是貪嗔癡慢疑越大。所以你看,你沒有記住吧?玄奘法師在《八識規矩頌》第七識的偈頌第一首下面兩句怎麼樣講?“四惑八大相應起,六轉呼爲染淨依。”如果第六意識中間貪、嗔、癡、慢、疑這些轉不了,不是淨土境界、不是心淨土境界,都不是的。這是五個,貪嗔癡慢疑在叁界中間,即使到了叁界的天人,沒有成就、沒有真解脫。到了阿羅漢也沒有解脫,就是降伏下去,斷伏而已。除了八地以上的大菩薩,慢慢才能解脫。所以它解脫很不容易。爲什麼我那麼多年來拼命給你們講這些,不大肯講大乘的?你們聽了《金剛經》、大乘,一聽理都懂了,好像個個都通了佛——統統在造業!很嚴重!尤其什麼顯教啊、密宗啊、什麼宗啊,把自己都宗到地獄裏頭去了,千萬要注意!
這是叁界這五惑很嚴重哦。再加上我們檢查自己,五見的錯誤、思想的錯誤,“邪見”、“身見”,身見你看誰免得了?邪見,你理解的錯誤都是邪見。身見,誰能夠免得了身見,覺得這個不是我?真證到不是我;不是發瘋的不是我。
“邊見”,你任何打坐功夫再好都有個邊呐。覺得“哎喲,放光了、空了!”空都有邊,你那個光大概只有這樣大!哈,那個還不是光啊,不是的,那是色身來的。什麼正定中有光了——那是色身轉化來的,同道業不相幹;有關聯,並不相幹,與定力的功夫有關聯,不是道的境界,不管你哪一種光。無色界就沒有光了嘛,對不對?你要把道理想通哦,研究通哦。你還都是邊見。
“見取見”更嚴重了,自己有一點理解到,認爲我這個就對,這個理就是對——見取見。我所見到的、所理解的抓得很緊。這個觀念去不掉不能成道。就是拿現在哲學來講就是主觀成見,沒有客觀的存在了。所謂“我客觀”也是主觀了。
“禁戒取見”更麻煩了!你看多少人犯了禁戒取見。他因師傳的錯誤、自己沒有智慧、見解錯誤,哎呀覺得這個戒要這個樣子才是,乃至有人上香,右手、左手爭了半天。不是這個,你沒有到了。這都是屬于禁戒取見。一切宗教都有戒條、都有規矩,把那個規矩死死抓住當成道。真得道、到空的境界沒有這一套了。而禁戒取見是最後最難解脫的,這都是沒有辦法的。
所以這些,欲界裏頭的四谛苦集滅道中間,你們看表,所構成苦谛這十個:身見、邊見、邪見、禁戒取見、見取見、貪、嗔、癡、慢、疑,都有。欲界裏頭能夠了解一點,苦谛下面集谛邪見、見取見、貪、嗔、癡、慢、疑去了幾個了,你查查看。何以去掉,怎麼樣去掉的?欲界中間,怎麼到了集谛裏頭少了叁個?什麼道理?只有七個。怎麼樣叫滅谛裏頭(這種心理都是歸納的心理狀況)只剩了七個?道谛下面怎麼樣又有八個?這是什麼理由?不要光看表哦,一般看了,哦這是佛學。所以叁界天人表這些東西是最根本的,尤其是作功夫、進修佛法,必須要下進功夫把這個道理參透,你才一步一步用功起來,上證果之路非常快,非常快的。
現在,我們再給你找一個資料,現在《成唯識論》我們還只講到在這裏。
“要斷叁界見所斷惑,方起此定。”見所斷,修到了貪嗔癡慢疑降伏了。有些境界,你譬如像五見這些錯誤的觀念,要自己的知見到了、慧發了,才能夠斷除無始以來這種偏見的習氣。非常難!所以主要告訴你,因爲在這裏大家剛剛學學打坐了,跑到外面說,以爲打坐坐得好、以爲是道,都狂了;不是狂啊,狂是客氣話,就進入邪見魔道去了!差一點都不行啊!所以呀,你看禅宗永嘉禅師證道歌告訴你:“差之毫厘失千裏。”什麼叫“差之毫厘失千裏”?譬如我坐在這裏,這個指頭這樣,在這裏只偏一點點,這一條線你拉開到那一邊,越拉得遠偏的方向越大。所以見地只差了一點點,加上時間加上修持的成果,你就走入邪道魔道裏頭去了,自己不知道,有如此的嚴重!所以現在,我們還是像法的時代,佛的經像還在,還沒有真到末法,末法更苦啊!苦得很!真到末法苦得很啊!那麼,經教教理還在,好好努力。
比方,我現在給你們找一個文學的證據,當然很難懂,文學差一點就懂不進去了。怎麼樣叫要斷叁界見思惑,貪嗔癡慢疑有這樣難斷?現在有個文學的東西發給你。本來大家中國文學程度好一點的,我們講的人就減少了時間。講不要緊的我把時間拖久了,要緊的沒有講,很可惜。萬一不夠哇,我們自己同學們兩叁個人一張,先讓給外面的居士們。
譬如,有一位女的,文學很高,明朝的事。明朝有位大禅師叫泐庵師,泐庵禅師,朱元璋以來他是不得了的哦,最大的外交官。這個在明朝曆史上啊,正史上不大記載他的。這位和尚道行又高,爲朱元璋、爲明朝國家做了很大的事,非常有名,學問好。這個文章,吳江,就是江蘇人,這位女的小姐叫做葉瓊章,人長得很漂亮、年輕,詩很好。古代的小姐,要曉得明朝小姐們不出閨房哦,長大了房門都不出來,都是自己在後院。那麼,“從泐師授記”,跟著泐禅師要皈依。泐庵師學問也很好,師雲:“既願皈依,必須受戒。凡受戒者,必先審戒。”你千金小姐要皈依我,好!我要給你授戒,我要問問你犯過戒沒有。“我當一一審汝”,他說我要問問你,你要講坦白哦,正式授戒,你要把心裏頭犯過的罪都要講出來。
身叁惡業:殺盜淫,身上發的行爲,他說你犯過殺戒嗎?你要曉得古代千金小姐不下廚房,豬啊雞呀魚呀從來不要自己殺的。他問她有犯過殺戒嗎?這位小姐想了一下,說我犯了,怎麼個犯殺戒呢?“曾呼小玉除花虱,也遣輕纨壞蝶衣。”文學境界之高!隨口就答出來。小玉是丫頭的名字,唐代的故事。輕纨就是我們用的現在有曼女的扇子,圓圓的,用紅稠子蒙起來。她說我也犯過殺戒,怎麼犯殺戒?閑來無知叫丫頭把花上的小蟲拿刷子給它刷了;看到花園蝴蝶在飛,讓丫頭去拿扇子把蝴蝶打下來。蝴蝶花粉一打掉,蝴蝶就死亡嘛,活不了多久了。說我犯過啊!你看她的文學呀,你看她是真修的,心裏的這一件小事情檢查出來,這等于是色界天、欲界以上的色界初級天人都會犯這種事。你不殺,談何容易呀?“曾呼小玉除花虱,也遣輕纨壞蝶衣。”
他問你犯過盜戒沒有?她說犯過了:“不知新綠誰家樹,怪底清聲何處箫。”走過路上,看到這個樹啊花很好,偶然叫丫頭去摘一朵;隔壁人家吹蕭,我聽這個聲音好極了,起來偷偷在聽——犯盜戒。所以,司馬相如、卓文君彈琴一曲,貪嗔癡慢疑都犯了。喏,檢查心理要這個樣子啊!
他問,那麼你犯過淫戒沒有?小姐嘛,她還沒有結婚。她說有啊!“晚鏡偷窺眉曲曲,春裙親繡鳥雙雙。”有犯意就是犯了,大乘菩薩道就犯了淫戒。所以永明壽禅師說,什麼叫犯淫戒?隔牆聽钗钏聲,聽了,“哎呀,這是女的來了…
《唯識與中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