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真正的仇敵—我愛執,乃至于要踩死它。這我愛執也就是分別心,平常我們說不要分別,就是指這個,但是絕對不是說我們不要分別就好了,它是一套非常殊勝的善巧方便所得到的一種智能,叫「無分別智」。眼前我們由于無明,會分別是非、好壞、垢淨,而《心經》上告訴我們∶一切諸法的真相是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不生不滅。它本來就沒有生滅的,所以《法華經》說諸法從本來常住寂滅相,一切法本來狀態就是寂滅的,既沒有生起,所以也沒有消滅。那麼爲什麼我們看見的是不一樣呢?因爲我們對事物的了解都是透過無明、虛妄分別而産生,所以要去掉這個分別,所謂「不要分別」便是指這個。要去掉分別的時候,必須要如理如法,千萬不要像現在有些人犯的錯誤,叫人「不要分別啊!」如果是這樣,那就什麼都不要去管它了嗎?經也不要學,論也不要學,什麼都不要,便叫不分別嗎?不是!此處我們一定要弄清楚。
除此以外,「分別」還有很深的一層意義,我也簡單說一下。凡夫在佛法裏的差別在哪裏?二乘的根本原因在哪裏?大小乘分別的界限在哪裏?乃至于密乘,這些都要分別清楚。世間凡夫幸福、不幸福的根本差別是什麼?就是因果,換句話說,是業。一切法一定有它正確的業因,造了這個業的因,一定會感果,它前後有必然的關系。對此有正確認識的便是佛弟子,而能夠真正正確認識,指給我們看的就是佛,而凡夫就是不能了解,不能信任這個業果。從這裏再提升的話,便是∶我們雖然了解有業果,可是始終仍然不能超越生死輪回,根本的原因就是沒有出離心。爲什麼會業感緣起?因爲性空,我們現在一切感得的無非是這個,所以我們對眼前所有的一切厭離。這厭離並不是我生活很苦惱,所以厭離。真正厭離是因爲感到世間所有東西永遠是無常的,世間的人雖然懂得了因果,實際上還是在行苦狀態當中,假定我們真正了解了無常的道理以後,我們對世間所有的安樂是無法忍受的,實際上不要說不懂佛法的人,即使懂得佛法的人,真正找的還是在找世間的安樂。真正學佛的佛弟子,應該了解這個差別,然後更進一步,爲了自己而出離,這便是二乘;若了解了這個道理以後,要解決一切問題,幫忙一切衆生,那就是大乘,就是發菩提心;最後則到金剛乘,金剛乘又分好幾種,這些我們要分別清楚。
那麼我們第一步的「分別」要了解∶原來佛的佛性,跟我們衆生凡夫的佛性是無二無別的。《華嚴》有一句話∶「奇哉,奇哉,一切衆生皆有如來德相。」所以一切衆生本身跟我們是無二無別的,但是無始凡夫的習氣,總是「我是凡夫啊!祂是個佛啊!」我們要把這一種錯誤的知見,一一改過,所以在這地方的分別心,我們要了解它指的是什麼。
在這一偈有一再的祈求、呼喚大威德金剛本尊,如「吽吽」,「喳喳」,這些要幹什麼呢?原因是這樣的∶「吽」就是呼喚、祈求的意思,指希望大威德金剛能夠全心全力來幫忙我,消除這個敵人。「喳喳」這兩個字,指一定要對准敵人,千萬不要弄錯,要在正確的時分,對准了敵人,然後「帕帕」就是把敵人趕走。就是至誠的,祈求本尊大威德金剛,能夠正對著這個敵人,把這個敵人趕走,消滅掉。而所對著的敵人,就是我執、我愛執。
偈五十四
降此本尊閻魔敵!
輪回業苦穢泥沼,
惑業五毒臭皮囊,
唯今速速祈得脫。
這一偈是說,我們一直被我執、我愛執所綁,綁在輪回當中。這個輪回相當于充滿叁毒的一個爛泥坑,爛泥坑裏都是毒。現在我們這個臭皮囊要祈求大威德金剛,幫我們把綁在這個爛泥坑裏邊的臭皮囊切斷、解開,讓我們得到解脫。
此處老師還做了一個比較詳細的解釋。大威德金剛—YAMANTAKA還有另外一個意義,就是閻曼德迦,是閻羅王的死敵、死對頭,是專門克製閻羅王的。現在先解釋閻羅王是什麼,再把閻曼德迦是什麼仔細說一下。以顯教來說,閻羅王有兩種,一個是了義的,一個是不了義的。在六道輪回圖裏有一個大忿怒相,通常我們叫死神閻羅王。他長得又粗又大又黑,頭上一個骷髅,眼睛瞪得圓圓的,牙齒很尖銳。所有的有情,由于經過十二因緣的層次,都在六道當中輪回,最主要的輪回原因,不外乎貪、嗔、癡叁毒。如果你由于雜染的叁毒,造了惡業,將來中陰身墮落,是向下、黑暗的地方。造了雜染的善業,即使是升天,也是在輪回裏邊,總之都在閻羅王的控製之下,被他兩手兩腳抱得死死的,然後四只利牙慢慢的來吃你。特別的是,最下面的地獄裏邊,閻羅王專門坐在那地方。這個圖畫裏的閻羅王是不了義的,是外在的。
了義的閻羅王就是一種讓我們不由自主,在生死輪回當中轉的力量,因爲在生死輪回中,這一世到下一世一定會死,所以沒有一個人能夠自己作主,這個力量就是了義的,我們人人都具有。這個了義的,讓我們不由自主的輪回在生死當中,非死不可的,或者我們說是死神,它有粗分與細分兩類。什麼是粗分?就是業、煩惱。沒有一個人能夠例外,由于煩惱而造業,造了以後,將來一定會死,這是粗分。細分的是什麼?粗淺的煩惱就是貪、嗔、癡,煩惱的細分就是無明。無明有兩種解釋,一種是甦省、世親菩薩的解釋,一種是法稱菩薩的解釋,這兩種解釋容或稍有不同,但它的對治一定都是智能。一是說因爲我們對事實真相不了解,所以在無我的五蘊上執著這個「我」;一個說這個執著本身就叫做無明,由于我們並不了解五蘊這個法,我們就執著有身見,這執著的力量,就是無明的根本,也是煩惱的根本,而無始以來,我們都在串習這執著。
這方面的理論我們都知道,你也可以到佛學院去研究它,將來有機會還可以對它辯論得很清楚。但是眼前我們最重要的不是這個,而是隨分隨力的認識我們的我愛執,這比較重要。然後根據我們所學的經論,不斷的深入。因此由于無始以來無明串習的力量跟悲心,使我們繼續的在生死輪回當中一生一生的轉,這就是細分的閻羅王。粗分的閻羅王是一切有情所共,叁界之內,不管是天或地獄,裏面的衆生都會有,而細分閻羅王不是只有凡夫有,聲聞、緣覺以及菩薩都有,證得佛果以後才沒有。佛是徹底把閻羅王真正消滅的人,因爲他的根本無明消失了,而且他的悲心透過了勝義菩提心,也在空性當中任運的串習。漢地對細分無明所現起來的叫「異生身」,是聲聞、緣覺跟那些菩薩們所感得的。異生身的因,就是細分閻羅王,他們還是被這個細分的閻羅王所控製,而凡夫是被粗分的閻羅王所控製,只有佛陀沒有。那麼爲什麼佛還要涅槃呢?因爲佛是任運的。在《金光明經》中說,佛的悲心,並沒有作意,而是任運自然的,就是不舍時,不舍處,不舍相應之法來感應,怎麼相應呢?當我們真正有求的時候,能夠很至誠懇切的相應,他就現起,所以這個化身,是衆生的善淨之業所自然感得的,佛陀的真身是法身,所以他示現的叫涅槃,涅槃是滅除了一切所知障、煩惱障,所有的無明,滅除之後,現行出來,是純粹的法,沒有生滅。
上面是以顯教來說。以密教來說,死神分成叁部分,外面的、裏面的部分,外面現出的跟閻羅王是一樣的,裏面的還有秘密的那一層,就是閻曼德迦,爲閻羅王的仇敵,專門製服死神的。所以它現出來的行相,也是一個忿怒相,臉部的表情完全一樣,也是四個眼睛,頭上戴了五個骷髅,這五個骷髅代表五方佛,然後身上挂了一個骷髅頭,腳底下有時候踩著死屍,有時候踩著動物,有時候踩著各式各樣的天神。不了義的閻羅王示現的是一個行相,爲什麼要這樣示現?因爲我們凡夫的心比較粗,所以講這個道理,教我們去思惟,並畫一個很明顯的樣子,我們去觀想時,就變成非常有力。所以這是透過不了義,讓我們真正的能夠生起了義的認識,然後這閻羅王的死敵,就是YAMANTAKA大威德金剛,所以不管是粗分、細分閻羅王或閻羅王的正對治,都是這樣的一個內涵。現在我們看見的大威德金剛的本尊聖像,實際上它裏邊有真正最主要的東西,也就是專門正對著我們這個死敵—我執、我愛執。所以對于我愛執來說,正對治是愛他執,他的心所執取的專門是要利益別人。我執的對治則是證空性,這些實際上是最主要的。
所以我們要了解,這本尊有很多特別的意義,有很多真實的內涵,它的密意我們暫時不必去管它,倒是有一點,我聽了印象非常深。本尊是什麼?密法有四部,藏地平常傳的叫無上密,大威德金剛就是無上密當中的一個本尊。本師釋迦世尊或者四臂觀音都是本尊,老師說他自己的本尊是文殊師利菩薩,但是還有一個最主要的本尊—因果。他非常強調最主要的本尊—因果。因爲他們有大威德金剛的修法,所以他必須修,但是他最主要的修法,還是兩個字—皈依,這是千真萬確的,也是我所聽到的最好的教授,這才是我們眼前最重要的下手處。
回想約二十年前,我在紐約,剛剛接觸密法,最先接觸的是白教DB法王,DB法王的老師之一—卡盧仁波切,大家都公認是最好的修行者。有一次我專門去拜見他,而那次因緣也很特別,居然能夠見到。我向他請法、求法,他只告訴我兩個字「放下」。我當時是懷了好大的心要去求法,也告訴他我修習什麼,結果他就告訴我「放下」,當時我想∶「就那麼平淡嗎?」還在那裏等了半天,他只告訴我「放下就是放下」。當時我的確不太懂,而且實際上我正在學他們傳的一個法,非常有用,這只有自己心裏面心領神會了。我們總是急著把修行想得很高明,現在回過頭來想想跟老師講的差不多,然而我們內心當中,就是這麼執著,他就針對我這個問題,如果我這個放不下,還談什麼修行,談其他的我根本不夠條件。
因此這次我重新聽老師對我們的講解,心裏面印象非常深刻。所以現在有時回過頭來想想廣論上面告訴我們的很多道理,我們真正要去修行…
《利器之輪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