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劍輪修心法▪P7

  ..續本文上一頁們應當做清淨的布施,伯達瓦格西說過:「不要布施青綠蔬菜的枯黃部分、或奶油的綠色部分(變壞的奶油)。」他又說:「不要供養氣味連自已都不能忍受的香。」同樣地,不要爲了省錢而吝于在佛前供養,這會使你的功德減少。無論何時,飲用食物之前,我們一定要先行供養上師。

  038

  我們可能長得極爲醜陋,因而常被爲他人嘲笑。相好也是吸引信徒的八種物質之一。釋迦學者說:「人既使有很多的優點,但是,如果身體醜陋,仍然會被別人鄙視。」

  米拉日巴尊者的弟子惹瓊巴相貌莊嚴,比他的師父更受信徒的歡迎。有一次,他進入一戶人家去乞食,不小心使那家的牛踢翻了牛奶桶,這家的女主人很生氣地走出來要罵他,但見到他的莊嚴相貌以後即轉變態度,反過來供養他。

  無論我們長得多醜陋:盲、跛、沒有鼻子等、或者有其他的缺陷,甚至連我們的仆從也鄙視我們。我們應該了解這是因爲我們沒有建造佛塔和塑造佛像之故。對佛像任意地批評、比較、或對經書不敬。

  從此,我們應爲上師及諸佛造像並予以贊歎,對他人要經常保持親切的態度,而不應粗野地對待他人。在下定決心之余,還要修行「施與受」。

  我們乘火車時可以發現,由于長相的差異而遭到不同待遇,相貌莊嚴的人常被所有的人尊敬,連乘務員也不例外。反之,長得難看的人便往往遭受鄙視。

  039

  有時無論我們如何對抗自已的執著,但是,不但無法抑製反而使它更加強盛。這是我們過去太縱容我愛所至,我們不應再被死敵--我愛的態度所操縱,因爲它是所有禍患的根源。

  040

  同樣地,無論我們多麼用功地修習道次第、甚至修持密乘的圓滿次第,但我們可能仍然無法取得進展。這是因爲我們于現在世及過去世中卑下的發心動機及惡念所致,利器之輪的回轉使我們無能爲力。自今以後,我們所作的一切善行,不應存有任何私念,一切都以利益衆生爲要。

  041

  我們嘗試行善,但在心靈上並沒有得到正面的影響。這是因爲在過去及現在,除了偶爾爲之,我們都沒有積極去行善或完成人生的目標,而只迷醉于此生的物質利益,因此我們的

  心靈並未改變。

  切記修持「施與受」並下定決心不被世俗利益所誘惑,專注于去除無明以達到無住涅磐。我們應該這樣一心一意地修行。

  042

  在我們開始做一些善行,如讀經或閉關打坐時,我們期望成爲學者或能看到天神的示現。可是我們根本得不到預期的效果,甚至悔不當初。.正如上山修行時,根本沒有一點的出離心,後來發覺不能安住下去,又下不了山,我們該怎麼辦?由于過去的叁心二意,使我們産生這樣的困惑:開始時很熱心,但瞬間即失去興趣並出言毀謗。我們的修行並沒有達到真正的目標,也沒有改變我們的思想。前往聽經只是因爲被一些特別的名目所吸引。

  假如對尚未成就的修行自我吹虛,我們將一無所獲,因爲我們沒有經過正式的訓練。這好比我們接受觀世音菩薩法的灌頂,並修習觀世音法門。稍後又接受文殊師利法灌頂,改修文殊法門。數月後轉修金剛手法門,這樣我們是不可能有所成就的。十一世紀的羅桑瓦上師曾說:「不要象獵人一樣,起初想捕鷹,然後轉移目標捕狐狸,繼而追逐麝香鹿,結果是空手而回。我們應該固定地跟隨本尊修行。」

  假使上師建議我們修更高深的禅定而我們尚在初學的階段,那就保持平常的修持,但爲了對上師守信,也要花時間在上師所建議的項目上,但不應該經常更換新的修行法門。我們受到別人的欺騙是因爲過去我們曾表現的過于自負和自大,我們自以爲自已最聰明、最英俊等等。

  我們一直貪婪地接受別人的東西,現在是利器之輪的回轉。自今日到未來際,我們應該行持「施與受」來減少貪欲及自大。

  044

  如果聞法或講經無法去除妄心反而激起妄念;如果對于老師或他人得到的法又嫉又羨,那是因爲過去世中,我們不曾觀照我愛的蔽害與可怕,反而任其孳長。我們應該修習「施與受」,自今到未來際去除妄念、觀想其害處,並舍棄我愛的態度。

  045

  有些時候,我們的善意只會招來他人的不快。同樣地,既使善心的老師出于關心的責備,也會遭到我們的怨恨。不要因爲對別人好未得感恩而氣餒,這是利器之輪的回轉。

  我們應作如是想:「雖然衆生皆是我的母親,卻因互相不認識而對他們不近人情,所以現在我遭到報應。既使被別人辱罵,也要尊重對方。現在所受的苦惱都是從前所作惡業的果報。」

  046

  我們被出其不意的處境打擊,就好比是鐵匠被自已鍛造的武器所殺害。我們被自已的惡行所造的、利器的回轉所害。一切皆是自作自受,各人的惡行需要自已去承擔果報。任何令我們傷心苦惱的事一旦發生,都應該自我遣責自己過去的錯誤,並同時觀想「施與受」。以後要真誠地戒除一切惡行。良心是心靈的專注警覺,它將我們和善行連在一起,粗心鹵莽即是背道而馳。

  噶當派的喇嘛曾說過:「心智的訓練是所有成就中的瑰寶」。假如不加以訓練,它便會因爲過度敏感而受創:容易被歡樂及憂慮所困。未經訓練的心智較容易被微小的變化所征服。如果有修心養性的修養,當面對傷害時,我們會懂得觀想苦是輪回的本質,因而不再受傷害受困擾。

  我們應該注意我愛的障礙及害處,正如寂天菩薩所說:「世界上所有的災害,皆源于我愛的態度,而幸福則降臨在能寬容衆生的人身上。這是不用多加解釋的,只要拿佛陀的成就和我們比一比便可知悉。」

  宗咯巴大師說過:「得人身之珍貴遠比獲得如意寶更珍貴。如意寶只能滿一生的需求,但獲得人身卻有成佛的機會,而且這可能是無數劫來的第一次機會,實在是難遭、難遇!此機會消失之快一如閃電。我們應該如此觀想:視俗務如糟糠。在晝夜六時中把握開悟的時機是非常重要的。身爲一個瑜伽行者,我是這樣做的,其他欲求解脫者也應當這樣做。」

  噶當派的喇嘛說:「現在分辨人獸的時機到了!」

  047

  生在惡道要忍受無邊的痛苦,如果不能從輪回中解脫,千萬種痛苦也將緊隨而來。我們不能怪別人,只能怨自已。因爲我們如果沒有造惡業,便不會墮入惡道。若墮惡趣,佛陀再大的力量也無法使我們解脫,就好比射手被自已所造的毒箭所傷。這是利器之輪的回轉。

  要謹慎防止墮入惡趣之因、要遠離罪惡,因爲它是一切痛苦之源。當第五世DL喇嘛被問及什麼是他最畏懼的,他回答:「惡業」。

  048

  我們可能被家庭中伴侶、兒女的問題所困擾。有些小孩雖然受到父母的寵愛,但他們幼小的心靈早已深受無明的影響,輕微的責罵也會觸發他們的嗔恨心,甚至生起殺害父母的念頭。殺親是五逆罪之一,起因是過去對他們不曾和善相待,而導致利器之輪的回轉。

  我們應該慎防兩個陷井:出家僧尼可能會陷入較小的陷井中,就是負責寺務行政等工作。在家人照顧家庭妻小,則是個較大的陷井。

  古時候的袈裟是出家人不著世俗的部分象征。真正的喜悅可藉純正的修行而來,而真正的修行是無須向人阿谀獻媚的。若欲行善,緣起法可確保我們向前邁進。自今以後,我們應該發出離心以脫離世俗生活並嚴持淨戒。

  坦巴洛嘉上師在他的論著中提到:本書中引爲譬喻的武器只限于弓、箭、劍等。劍象征勝義菩提心,劍能斬物,勝義菩提心可以消滅我愛。

  049

  所有的墮落和逆境是我愛所引至的果報,明白這個道理以後,我們不可低估我愛所帶來的害處。

  我們應作如是想:「從前未認清我愛這個敵人,由于上師的慈悲和對佛法的理解使我逮住了它。如今我已捕到了這個能潛入思想中將我的善業偷走的賊。我終于抓到了這個惡敵罪首。

  世間的賊只能偷走此世的物質財産,但「我愛」卻能劫取千載難縫的機會。」

  如今我已抓到了這個騙子,它表面上是我的朋友,但卻從開始以來一直在欺騙我、影響我造惡,令我受到很大的痛苦。正如奸臣一樣令人難以識破。今天我所逮到的我愛之敵也是如此。

  如今我已認清這個叛徒,我被它所騙,還以爲它關懷我。從現在起我決定不再被邪念所支配。

  「喔!能夠抓到這個我從未懷疑過的騙子,實在是太慶幸了。幸虧有上師及法的威力才能成就。」

  菩提心的價值可從阿底峽尊者的生平中看出,每當有人在阿底峽尊者面前提到法護上師,他

  便會在頭頂合掌、毛發皆豎、顫抖流淚,但對另外一百五十五位上師則沒有這些反應。他說他對每一位上師的信心並無分別,但是他有一點點的慈悲心生起也都歸功于他的上師--法護尊者的教誨。

  同樣地,第十四世現任嘉哇仁波且的初級教師崔蔣喇嘛,每當他提到帕波卡仁波切時,都會把雙手高舉在頭上合掌。他是一位偉大的喇嘛,無人能及,叁大寺(甘丹寺、色拉寺和哲蚌寺)的喇嘛和格西無一不是他的學生。有一次,他在水底洞穴中經曆了九天的閻曼德迦明王應化顯現,而他自已現噜迦明王身。之後,他又見到金剛瑜珈母的示現,並告訴他如把薩釋迦派的教理和格魯派的金剛瑜珈母教法融合爲禅定修持,會帶來更多的好處。又有一次,當他在拉薩附近一尊黑噜迦像旁舉行一場大供養時,法身真的進入神像使神像舞動起來並告訴他:任何人在他這裏受黑噜迦灌頂,一直到第七代都可以生到胎藏界。

  法護大師也精于閻曼德迦法門,他用來修法的畫像直到最近還放在瑞廷寺中。有一次,當回教徒入侵印度時,他用手拍了一下畫像,戰爭便被阻止了,此後畫中便留下了他的手印。

  現在就向閻曼德迦祈求:「請轉動您頭上的利器之輪,用力摧毀您嫉惡如仇的對象--衆生的我執、我愛。」這憤怒的對象並非針對任何人,而是針對自己的妄念而言。我們要把對自我的關愛轉爲關心他人,以此來增長菩提心,因此我們要祈求閻曼德迦的幫助。

  「憤怒地叁轉您頂上之輪,摧毀我執及我愛。」爲了摧…

《劍輪修心法》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利器之輪講記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