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金剛經說什麼 第五品 如理實見分

  第五品  如理實見分

  ---金剛經說什麼

  【須菩提。于意雲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非相和空

  【須菩提。于意雲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

  大家要注意啊!剛才講叫我們學佛的人要不住相,不住相布施,先說明不住相的福德,這個智慧成就的功德,智慧是無比的大,無量無邊。現在進一步真正告訴我們,怎麼樣見佛?很嚴重啊!我們大家學佛都想見到佛。他對須菩提說:“須菩提,于意雲何?”你的意思怎麼樣?可不可以身相來看見佛呢?

  佛經上說,佛有叁十二相,與我們一般人不同,佛有八十種隨形好,有八十種跟隨他那種特別的身相來的好。譬如他一出來可以放光,這個我們都做不到,佛的手一張開,指頭與指頭像廉子一樣,是連著的。上次我們講過,他舌頭吐出來,可以抵到發根,各種各樣不同,每一種相有每一種相的功德,多生累劫修來的。譬如人拿花、香來供佛,來生變漂亮人,小姐們要注意!衣冠供佛,來生不怕沒有衣服穿,而且身體健康。多拿醫藥來布施,來生一輩子不會生玻前生悭吝醫藥的布施,這一輩子多災多難多疾病,種種都是因果報應。所以佛爲什麼得到叁十二相八十種好呢?這是果報來的,因爲他多生累劫都在止于至善,都在修行,所以有這個福德生相,這是講他活著的相。他的兄弟阿難,比他差一點,有叁十種相好,差兩樣。翻譯經典的鸠摩羅什法師,也是叁十種相好。

  這裏佛說,你可不可以用有形的形相來看佛呢?這是釋迦牟尼佛問須菩提的問題。須菩提答覆世尊:“不也,世尊。”同學們注意啊!佛是不可以形相來見的,拿形相來見佛,就錯了。那麼你或許會說,廟子裏爲什麼要弄個偶像拜呢?那不是偶像啊,真正的佛同其他許多宗教一樣,是反對拜偶像的。那爲什麼畫的佛,塑的菩薩都可以拜呢?答案是四個字“因我禮汝”。因爲我的形像存在,你起恭敬心拜下來,那個像是一個代表而已。你這一拜不是拜我,是拜了你自己,你自己得救了。任何宗教最高的道理都是一樣,不是我救了你,是你自己救了你自己。你這一念真誠的恭敬下來,不要說畫的真佛,就是拜一個木頭,拜一塊泥巴也罷,誠敬的一念專心,你本身就成功了,就得救了。這叫“因我禮汝”,這並不是拜我啊!佛說的,是拜你自己。你自己什麼?你的心,你的誠敬。

  所以,不但不能以這個偶像認爲是見佛,即使是佛在世的時候,都不能看他肉身爲師,那是著相。有一個人著相,楞嚴經中阿難就是犯了這個錯誤。佛問阿難:你爲什麼跟我出家?阿難說我看你相貌好,又放光,決不是欲念來的。佛就罵他:你這個笨人,你著相了,是愛漂亮出家的。因此他碰到摩登伽女,有此一劫,這就是著相,所以佛說不能以身相得見如來。

  【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

  什麼理由呢?真正那個不生不死的身,不是這個肉身,肉身還是有生死,修持到活一千年,最後還是要死。譬如說,佛教裏頭有一位禅師叫寶掌千歲,活一千年,在印度活了五百年,因爲沒有悟道,曉得將來大乘佛法要到中國,先到中國來等著。等到見了達摩祖師,又在中國活了五百年,大陸上好幾個地方都有他的廟子,名字叫寶掌和尚。像迦葉尊者留形住世,那更不講,所以,長壽的人是有,那是肉身的相,還不是不生不滅的。肉身盡管長壽,五百年還是五百年,一千年還是一千年,而永遠不生不滅的,並不是這個肉身相,而是法身。那個法身,不能拿形象來見,所以佛接著吩咐我們一句重要的話。

  【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到了這裏,鸠摩羅什特別加重語氣,佛特別告訴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四句很重要,要特別注意把握祝凡是你有什麼境界,都是假的;凡是你修得出來的,不修就沒有了。你說打起坐來有境界,不打坐就沒有了;境界就是相,凡所有相,都是不實在的。

  怎麼樣才見到真正的佛呢?見到法身才是真正與佛相見了。若見諸相都不是相,這不是講空啊!一般多解釋成空,那是亂加解釋,既然是空的,何不譯成一個空的,那該多好啊!他只說,“若見諸相非相”,非相是什麼?沒有給你下定論!所以一般人念金剛經,在這裏自我下個定論,認爲是空,那是你的想法,不是佛說的;佛只說若見諸相非相,你就見到佛了,見到佛的法身了。

  重點是,佛只告訴你不是相,並沒有告訴你空!道理在什麼地方呢?就是無所住

  法報化體相用

  金剛經第五品的主要中心就是四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金剛經中提到的四句偈,究竟是那四句?這是千年來一個大問題,因爲經文中間還有四句,最後的結論:“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也是四句。現在第五品首先碰到這四句偈,希望大家研究時要特別注意。現在再回到第五品,佛說不應該以身相見如來。

  我們曉得在佛學裏,成佛可以得到叁身,就是法身、報身、化身。因此有些廟子塑的佛像,同樣的像叁尊排列在一起,代表叁身;這是說過去大陸上的大廟子。唐代以後,道教興起,也同樣仿照這個情形叁清排列,就是上清、太清、玉清,也是叁身,這是談到宗教的情況。其實不論東方西方,一切宗教都有相當程度的互相模仿。

  現在我們曉得成佛有叁身,清淨是法身,圓滿是報身,千百億形像不同是化身。我們推開佛法的立場不談,專從佛學的觀念來看,法身就是本體,宇宙萬有的本體。借用現代的觀念來說,就是一切的能源。報身是所謂的現象,法身是體,所謂不可以身相見如來,就是不要把現象當作本體。至于化身,是他的變化的作用。換句話說,法、報、化叁身,拿哲學的觀點來看它,就是體、相、用。宇宙間一切的事物,它本身都有體相用。譬如水是體、水泡了茶,茶是它的相;做了酒,這個酒也是相,不管是酒是茶是冰淇淋,那個水的本身性質是法身,是體;同樣的一滴水,變化各種不同的現象,那是它的用。在理論上,這是我們必須先要了解的法、報、化叁身。

  在佛法裏講,修持成功的人,禅宗所謂大徹大悟,也就是金剛經上說,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無上正等正覺。這個悟是悟的什麼呢?是宇宙萬有生命的本體,就是法身,也就是心經上所說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金剛經的開經偈所說:“雲何得長壽,金剛不壞身。”也是指法身而言。一念不生全體現,也是指的法身,法身是無相的。

  至于圓滿報身,就是修持方面。前面我們也提到佛有叁十二種特殊的相,有八十種隨于特殊相所生的隨形好。這個就是說,凡是成就的人,得道的人,父母所生的他這個色身就轉了,這是報身,也是肉身。爲什麼講他是報身呢?一切衆生所有的身體就是報身,一生過的非常舒服,樣樣好,享福一生,是他善報所得的報身。有人很痛苦,很艱難的過這一生,這是他過去生所種的不善之因,招致有這一生的這個報身。至于修道有所成就的人,這個報身就轉了,道家一般的觀念所講卻病延年,長生不老,就是報身轉了。報身修道完全圓滿時,整個的人脫胎換骨,就具備了一切神通。這是非常難得的事情,所以說圓滿報身非常難得。

  一般道家所講的修氣、修脈,打通奇經八脈,與密宗所講的修通叁脈七輪等,多半側重在修報身開始。一般所講的止觀、念佛、參禅,多半側重在修法身上著手。至于報身成就了,修到身外有身,這個肉體以外,同時有另一個身存在的,就是化身的作用了。這是大致上法報化叁身的情況。

  普通一般學佛的人,在理論上所走的都是法身的路線,密教號稱要叁身成就,因爲叁身成就的人,學佛才算真正到家。叁身成就另外一個名稱,也叫做即身成就。這個裏頭兩個字不同,即“生”成就,這一生成就、成功了,了了生死,這是即生成就,生命的生。要想即身成就啊,在理論上講,幾乎比這個即生成就還要難,需要所有的戒定慧,所有的修行,去轉化父母所生的這個四大色身。要把色身完全轉化了,才修到即身圓滿成就。

  蓮花生

  西藏的密教,除了供奉釋迦牟尼佛以外,還供奉有蓮花生大士。據說蓮花生大士是釋迦牟尼佛過世八年再來的。他爲顯教教主時,是父母懷胎而生,可是他認爲顯教時候,重要修行的方法沒有講完,所以再轉身而來,成密教的教主並由蓮花化生。

  當時南印度一國國王夫婦沒有孩子,很難過,夫婦倆在禦花園裏賞蓮花,忽然一朵蓮花中央,長高長大,蓮花苞中跳出來一個小孩,有血也有肉,就是蓮花生。後來他繼承王位爲太子,十八歲成就,肉體常存。過去在西藏,每年有一個全國性的護摩法會,是一個宗教儀式。護摩的意思像拜火教一樣,什麼東西都拿來燒,有些婦女自己頭發都剪了,丟進去燒。大火繼續七天七夜,一般人都圍著火光念蓮花生大士的咒語,往往看到他騎一匹白馬,在火光上走一圈就不見了。

  據密教傳說,因爲蓮花生大士是密教的教主,不像前一生走涅槃的路子,所以騎白馬騰空而去。當他親自現身時,永遠是十八歲少年相,沒有變過,偶而會留一點小胡子。這個就是說明報身的成就,修成而永遠存在;也就是道家長生不死的觀念,所謂與日月同休,天地同壽,這就是報身圓滿。當然,報身修成了以後,自然有化身,一切神通具足。所以,要修到即身成就,才算真正學佛圓滿。

  我們了解了這些理論和說法後,就知道金剛經大體上,是著重在見法身。如何見到法身?就是悟道、見道。金剛經是般若的部分,所謂般若是側重于證得實相般若,就是生命萬有無始以來的本體。報身、化身則是屬于境界般若,所以佛提出來,不可以身相見如來。金剛經這裏所講的如來,就…

《金剛經說什麼 第五品 如理實見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