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他說好,就進來了。五百羅漢都向他恭喜,請他上座。所以每一本經典都有“如是我聞”這句話,就是說:我當時聽到佛是這樣說的......把當時整個情景背誦出來,五百羅漢在旁邊證明。最後記錄完了,有錯沒有?大家說沒有錯,就這樣記錄完成一本經。
佛在“藥師經”上告訴阿難:你現在能夠領受,應當知道不是你的智慧,不是你的功力,“皆是如來威力”,都靠成就的諸佛菩薩,也靠你自性佛的感應,每一個人的自性都是佛,清淨面的感應,所以你能夠懂。
我們是因地菩薩
阿難!一切聲聞獨覺,及未登地諸菩薩等,皆悉不能如實信解,唯除一生所系菩薩。
他說你要曉得一個人只念一個藥師佛的名號—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我們現在念南無消災延壽藥師佛也可以,只要這一句就能夠成功,你能夠接受、相信,已經了不起了。實際上,這個秘密是一切小乘羅漢,聲聞乘、緣覺乘以及大乘未登地的菩薩,都不能如實、真實相信的。
尚未成就的叫未登地,成就的叫登地。我們學佛也一樣,開始學佛都是未登地的菩薩。佛說凡是未登地的菩薩,都不能如實、真實的相信,也不能真實的理解到這個境界,不能理解爲什麼只念一句佛號就有這樣大的功德。
“唯除一生所系菩薩”,除了什麼?除了一生所系菩薩,系就是用繩子拴住,譬如說釋迦牟尼佛過去了,下一位成佛的是彌勒菩薩,十地以上的菩薩,經典叫一生補處,他只有這一生還在欲界中,過了這一生,下次他就成佛了,跳出叁界不來了。這一生還系在欲界的世界裏,所以叫一生所系菩蔭,等于是佛,換句話說,他的成就已經大徹大悟,到了成佛的境界,才懂得這個道理。
藥師如來功德說不盡
阿難!人身難得,于叁寶中,信敬尊重,亦難可得。
因此佛沈重地說:“阿難!人身難得啊!”我們今天能生而爲人,這個生命得來很不容易。“于叁寶中,信敬尊重,亦難可得。”雖生爲人,能夠信仰佛法僧,走在正信的路上,能夠相信尊敬佛法,也是最困難的事,難能可貴。
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複難于是。
上述有兩個困雜:一是人身難得,上次我們討論過;二是在難得的人身中,有正信也很難。
假使我們在社會做一個民意調查,幾千萬人中,有宗教信仰的人,以我的估計恐怕只有一半(中國與外國不同),中國人大概一半以上不信宗教,對宗教反感,尤其青年一代。西方文化的基礎是建立在宗教上,現在西方文化基礎也開始動搖了,對宗教也很反感。
以中國人而言,百分之七十信仰中,能夠信仰叁寶、信仰佛法的人數的確不多,不是說拜拜就是佛教,那個亂七八糟拜的,那個都不是,都不算。
這兩種都很難,在這兩種困難當中,聽佛經說念藥師琉璃光如來這個名號,會得一切的好果報,恐怕一般人更不能相信了,這比以上兩種困難,還要困難,這是佛說的。
阿難!彼藥師琉璃光如來,無量菩薩行,無量善巧方便,無量廣大願,我若一劫,若一劫余,而廣說者,劫可速盡,彼佛行願,善巧方便無有盡也。
我們要注意這段,到這裏差不多都是結論的話。他說我告訴你,這位藥師琉璃光如來佛,從發心修道到成佛這個階段,不曉得做了多少大乘的行願。他的行願,他的行爲,行善的功德,以及他所造就的各種善巧方便,各種巧妙的法門,世間法,出世間法,乃至他的願力,釋迦牟尼佛說,我拿一劫的時間或一劫多的時間來詳細說他的內容,我告訴你:“劫可速盡,彼佛行願善巧方便無有盡也。”
佛經所講一小劫是一千六百七十九萬八千年,一劫半等于二千五百萬年,小劫不是大劫。他說拿二千五百萬年的時間天天說他的內容,講他的願力和他的功德,我也沒有辦法把他說完。
你們要注意,藥師佛也代表了解決一切衆生心理病和生理病的痛苦。佛說這個奧秘我真的沒有辦法說完。所以念一個佛的名號,可以得到那麼大的功德,那麼大的果報。
救脫大菩薩
爾時衆中,有一菩薩摩诃薩,名曰救脫,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曲躬合掌,而白佛言:
當時聽佛說法的大衆中,有一菩薩摩诃薩,摩诃二字是譯音,翻成中文是大的意思。爲何叫菩薩摩诃薩,當時翻譯經典是外文倒裝句,若以中文敘說就不那麼記載,而是“爾時衆中有一大菩薩”。然而“大”字還不足以完全概括其義,什麼大呢?人大?量大?還是智慧大?其中包括很多涵意,翻不完,只好保留原文叫菩薩摩诃薩。
此時衆中有一大菩薩,名號叫救脫的,救苦救難,幫助人,使人解脫一切痛苦和災難的,叫救脫菩薩。他從位子上站起來,依印度的禮貌,偏袒右肩,把袈裟搭在另一邊,右肩膀露出來,跪下來,“曲躬”,把身體彎下來,跪著合掌問佛問題。
大德世尊!像法轉時,有諸衆生,爲種種患之所困厄,長病羸瘦,不能飲食,喉唇幹燥,見諸方暗,死相現前,父母親屬,朋友知識,啼泣圍繞。
救脫菩薩提出一個問題,他說佛啊!像法轉時,就是我們這個時代,佛教把人類劫數分成叁個階段,正法時期很短,佛在世的時候;佛過世後,佛像和經典還在,叫像法時期;將來到了末法時期,這些經典自然都沒有了,不需要你反對,什麼五四運動、六四運動的,不要運動就沒有了,就完了,不會要了,那是末法時期來了。現在經典佛像都還存在,還是像法時期。
在像法時期,未來的時代,將來人類的文明越進步,各種病痛越來越多。救脫菩薩說末劫時,病越來越多,長病羸瘦,人越來越瘦。譬如人得了癌症,越來越瘦。現在小姐怕胖,拚命想減肥,到瘦的時候,念藥師佛都來不及了。
臨終境界
長病羸瘦,瘦得幹了。不能飲食,吃不得,也喝不得。喉嚨幹了,身體幹了,吞也吞不下。現在科學進步,在醫院裏用管子插著喂東西,但是到底時間不能維持長久。這形容人快要死的時候,開眼閉眼,看到四面都是黑暗的,氣色、臉色的黑暗也出現了,這是死相現前。到了這個時候,父母也好,太太、丈夫也好,兒女也好,朋友也好,一般認識的人,縱然圍繞著你哭,也聽不見了。
然彼自身,臥在本處,見琰魔使,引其神識,至于琰魔法王之前。
肉身躺在病床上,靈魂離開了。“見琰魔使”,看到閻羅王派來的使者,琰魔就是閻羅的梵音,閻羅是管生死的,使是派來的差使。通常人死以前,會看到這些鬼,看到過去的人。“引其神識”,領導他的神識,“至于琰魔法王之前”,到閻羅王那裏,聽候裁判。
然諸有情,有俱生神。
一個人生下來時,與他生命俱來的有一個神,其實這個神並不是另外有個鬼,不是另外的,而是我們生命心意識裏那個神識。一個最壞的人,有時候也有善心、清醒的時候,這一點善心,這一點清醒,就是他理性的神識。這個必須研究唯識法相,這是講生命根本的東西。
隨其所作,若罪若福,皆具書之,盡持授與琰魔法王。
自己一生,生命俱來有一個神識跟著,你自己做了些什麼行爲,不管做善的、壞的,自己都有記錄,那麼,到了生命臨終的時候,在東方文化講見閻羅王,西方文化則見上帝受審判,都是一樣的。授與閻羅法王,受一切審判。
爾時彼王,推問其人,計算所作,隨其罪福,而處斷之。
這是拿人世間來形容,計算他一生所作行爲、善惡功過來定他的罪。
中國小說“西遊記”,你們有沒有看過呢?“西遊記”爲什麼寫唐僧取經?因爲唐太宗生病了,爲了某一件案子,見到閻王。因爲唐太宗求雨,龍王說他求得厲害,只好多給一點,但只舀了兩瓢,就把人間淹死了很多人,房子也倒了。所以這個案子要唐太宗到地獄證明。當然閻王見到他很客氣啦!站起來,一個是人間的帝王,一個是陰間的帝王,平等平等。唐太宗問:我現在已經來啦!閻王說還沒有還沒有,有一件案子需要你來當證人。唐太宗看了地獄的情形很害怕,當帝王也照樣要受審判。
最後案子判完了,閻王說:你陽壽還沒有到,不必到我這裏來報到,將來死的時候,到我這裏來挂個號就好,你是到天庭受審的。唐太宗心裏害怕,就跟閻王拉交情,看看陰間什麼都有,閻王送他一樣東西——北瓜,黑顔色的,我們夏天吃得到,臺灣話叫烏瓜,菜市場都有。問了半天,他說你地獄裏頭有沒有缺什麼呢?沒有南瓜,唐太宗說好,我馬上派人送來。所以征求天下那個人肯死,到陰間送禮,送南瓜,有個叫劉全的,送南瓜到陰間,當然送去就不回來了。所以我們死後,在陰間還能吃到南瓜,因爲唐太宗送過禮了。
我們一生所做的,可以欺騙別人,也可以欺騙自己,到了臨死的時候,等于你作夢一樣,自己一生的好壞,在夢中你沒有辦法欺騙自己,完完全全現出來。
所以,佛說到快要死的時候,這個病人還沒有完全斷氣,像現在醫院是給你上氧氣,上氧氣的人神識差不多已經離開了,氧氣作用使腦細胞不死,腦細胞不死亡就還有知覺,氧氣一拿掉,一兩分鍾內就死了。我常常看到許多朋友上了氧氣,我就搖頭,我覺得很虐待,不上氧氣立刻可以走的,結果上氧氣拖兩叁個月的很多,拖得很辛苦,我爲什麼曉得?因爲有個老朋友七、八十歲了,臨死時沒有親人,只有我作主,最後都是我辦,我常常辦這種事,因爲他沒有親人在這裏,我來替他辦。醫生一來,我說給他上氧氣,這句話一講,拖了叁個月。這期間我又不能告訴醫生把氧氣拿掉,拿掉立刻死,硬拖了叁個月,在床上大小便,我還要求我的學生做好事,四個人一天輪兩班,還要給這位老朋友洗大便換被單。我的學生跟著我也是八輩子倒了楣,服侍了老人家叁個月。這中間我就後悔,當時不講那句話,半個鍾頭就沒有了,我只要買棺材、買地,給他送了就好。如果我叫醫生把氧氣停掉,又會蒙上嫌疑,所以做人做好事很難。
其實氧氣上了以後,這個時候腦細胞死不掉,有…
《藥師經的濟世觀 第八 如何修法· 等文》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