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藥師經的濟世觀 第七 除病· 等文▪P2

  ..續本文上一頁;小惡不止,大禍立至。故太上特指心病要目百行,以爲病者之鑒。人能靜坐持照察病有無,心病心醫,治以心藥。奚伺盧扁,以療厥疾。無使病積于中。傾潰莫遏,蕭牆禍起,恐非金石草木可攻。所爲長年,因無病故,智者勉焉。

  喜怒偏執是一病。亡義取利是一病。好色壞德是一病。專心系愛是一病。

  縱欲無理是一病。縱貪蔽過是一病。毀人自譽是一病。擅變自可是一病。

  輕口喜言是一病。快意逐非是一病。以智輕人是一病。乘權縱橫是一病。

  非人自是是一病。侮易孤寡是一病。以力勝人是一病。威勢自脅是一病。

  語欲勝人是一病。貨不念償是一病。曲人自直是一病。以直傷人是一病。

  與惡人交是一病。喜怒自伐是一病。愚人自賢是一病。以功自矜是一病。

  誹議名賢是一病。以勞自怨是一病。以虛爲實是一病。喜說人過是一病。

  以富驕人是一病。以賤讪貴是一病。讒人求媚是一病。以德自顯是一病。

  以貴輕人是一病。以貧妒富是一病。敗人成功是一病。以私亂公是一病。

  好自掩飾是一病。危人自安是一病。陰陽嫉妒是一病。激厲旁悖是一病。

  多憎少愛是一病。堅執爭鬥是一病。推負著人是一病。文拒鈎剔是一病。

  持人長短是一病。假人自信是一病。施人望報是一病。無施責人是一病。

  與人追悔是一病。好自怨憎是一病。好殺蟲畜是一病。蠱道厭人是一病。

  毀訾高才是一病。憎人勝己是一病。毒藥耽飲是一病。心不平等是一病。

  以賢貢犒是一病。追念舊惡是一病。不受谏谕是一病。內疏外親是一病。

  投書敗人是一病。笑愚癡人是一病。煩苛輕躁是一病。撾捶無理是一病。

  好自作正是一病。多疑少信是一病。笑顛狂人是一病。蹲踞無禮是一病。

  醜言惡語是一病。輕慢老少是一病。惡態醜對是一病。了戾自用是一病。

  好喜嗜笑是一病。當權任性是一病。詭谲谀谄是一病。嗜得懷詐是一病。

  兩舌無信是一病。乘酒凶橫是一病。罵詈風雨是一病。惡言好殺是一病。

  殺人墮胎是一病。幹預人事是一病。鑽穴窺人是一病。不借懷怨是一病。

  負債逃走是一病。背向異詞是一病。喜抵捍戾是一病。調戲必固是一病。

  故迷誤人是一病。探巢破卵是一病。驚胎損形是一病。水火敗傷是一病。

  笑盲聾啞是一病。亂人嫁娶是一病。放人捶撾是一病。教人作惡是一病。

  含禍離愛是一病。唱禍道非是一病。見貨欲得是一病。強奪人物是一病。

  此爲百病也。人能一念,除此百病。日逐檢點,使一病不作,決無災害痛苦,煩惱凶危。不惟自己保命延年,子孫百世,永受其福矣。

  大藏經曰:古之聖人,其爲善也,無小而不崇。其于惡也,無微而不改。改惡崇善,是藥餌也。錄所謂百藥以治之:

  恩無邪辟是一藥。行寬心和是一藥。動靜有禮是一藥。起居有度是一藥。

  近德遠色是一藥。清心寡欲是一藥。推分引義是一藥。不取非分是一藥。

  雖憎猶愛是一藥。心無嫉妒是一藥。教化愚頑是一藥。谏正邪亂是一藥。

  戒敕惡仆是一藥。開導迷誤是一藥。扶接老幼是一藥。心無狡詐是一藥。

  拔禍濟難是一藥。常行方便是一藥。憐孤恤寡是一藥。矜貧救厄是一藥。

  位高下士是一藥。語言謙遜是一藥。不負宿債是一藥。愍慰笃信是一藥。

  敬愛卑微是一藥。語言端悫是一藥。推直引曲是一藥。不爭是非是一藥。

  逢侵不鄙是一藥。受辱能忍是一藥。揚善隱惡是一藥。推好取醜是一藥。

  與多取少是一藥。稱歎賢良是一藥。見賢內省是一藥。不自誇彰是一藥。

  推功引善是一藥。不自伐善是一藥。不掩人功是一藥。勞苦不恨是一藥。

  懷試抱信是一藥。覆蔽陰惡是一藥。崇尚勝己是一藥。安貧自樂是一藥。

  不自尊大是一藥。好成人功是一藥。不好陰謀是一藥。得失不形是一藥。

  積德樹恩是一藥。生不罵詈是一藥。不評論人是一藥。甜言美語是一藥。

  災病自咎是一藥。惡不歸人是一藥。施不望報是一藥。不殺生命是一藥。

  心平氣和是一藥。不忌人美是一藥。心靜氣定是一藥。不念舊惡是一藥。

  匡邪弼惡是一藥。聽教伏善是一藥。忿怒能製是一藥。不幹求人是一藥。

  無思無慮是一藥。尊奉高年是一藥。對人恭肅是一藥。內修孝悌是一藥。

  恬靜守分是一藥。和悅妻孥是一藥。以食飲人是一藥。勖修善事是一藥。

  樂天知命是一藥。遠嫌避疑是一藥。寬舒大度是一藥。敬信經典是一藥。

  息心抱道是一藥。爲善不倦是一藥。濟度貧窮是一藥。舍藥救疾是一藥。

  信禮神佛是一藥。知機知足是一藥。清閑無欲是一藥。仁慈謙愛是一藥。

  好生惡殺是一藥。不寶厚藏是一藥。不犯禁忌是一藥。節儉守中是一藥。

  谏己下人是一藥。隨事不慢是一藥。喜談人德是一藥。不造妄語是一藥。

  貴能援人是一藥。富能救人是一藥。不尚爭鬥是一藥。不淫妓青是一藥。

  不生奸盜是一藥。不懷咒厭是一藥。不樂詞訟是一藥。扶老挈幼是一藥。

  此爲百藥也。人有疾病,皆因過惡陰掩不見,故應以疾病,因緣飲食風寒惡氣而起。由人犯違聖教以致魂迷魄喪,不在形容,肌體空虛,精氣不守,故風寒惡氣,得以中之。是以有德者,雖處幽闇,不敢爲非。雖居榮祿,不敢爲惡。量身而衣,隨分而食。雖富且貴,不敢恣欲。雖貧且賤,不敢爲非。是以外無殘暴,內無疾病。然吾人可不以自維自究,以百藥自治,養吾天和,一吾胸臆,以期長壽之地也哉。

  這份“大藏治病藥”的講義,是唐代靈澈法師所編寫的。唐宋之間對中國文學有很大影響的是詩僧,譬如影響宋朝文學的,有九個和尚,所謂九僧詩派。在中國文學史上很有影響力的靈澈法師,也是唐代有名的詩僧,但他不是禅師,是法師。在過去,禅師與法師的區別很大,法師稱爲義學沙門,義學沙門是講教的,解釋教理。靈澈法師是講經教的大法師,這篇講義是他看了佛教的大藏經節錄出來的,是大藏經中佛法的治病心藥。

  以佛法來講,一切人生理上的病,多半是由心理而來,所謂心不正,心不淨,人身就多病。什麼叫淨心呢?平常無妄想、無雜念,絕對清淨,才是淨心。有妄想,有雜念、有煩惱,是因喜怒哀樂、人我是非而來的。裏面提到很多病,一條條都是關于我們心理行爲的毛病。

  “喜怒偏激是一病”,因大喜大怒或偏執自己的成見,偏見固執得厲害即是一病。尤其大喜大怒,肝就首先受影響,將來都是問題。

  “亡義取利是一病”,做人做事不講仁義,對朋友不講義氣,光是圖謀利害,這是一大病。

  “好色壞德是一病”,因爲好色而不顧人倫的道德。這些病是講人的病根所在,心理行爲,屬心理學範圍,心理學是現在新的科學。

  我們曉得,今天世界上一切領導人,不論是政治上、工商業或社團的領導人,最重要的必須要研究心理行爲,心理行爲是今日領導人必修的課程。真正講心理領導的人,就要進一步研究佛學的唯識與這些佛所說的心理病態,而且這已經變成最新的科學了。其實世界上沒有一樣學問是新的,都是舊的,只是創了一些新名辭,寫了一些新理論,至少我看了覺得好笑,只不過換了一個名辭,就蒙蔽了現代人。假如拿佛法所講的這些病態來研究人的心理行爲,尤其是研究領導心理學的必須要知道。至于講做人修行,這裏每一條都是戒條,應該天天念的。現在你們在座的年輕人,五十歲以下的大都不清楚,講中國文化,過去我們小時候念書,最早背的是“昔時賢文”,我們七、八歲就念得相當順口了,一輩子做人都用得著。

  其次,我們小時候念書,先背“朱子治家格言”,不但會背,像我所受的家庭教育,父母管得很嚴,再冷的天也要叫起來掃地、掃雪,手都凍得發腫,非做不可,所謂“黎明即起,灑掃庭除”硬是要做到。

  另外有一本書也很重要,每個讀書人案頭都有一本“太上感應篇”。換句話說,我們以前念這些書,好比你們現在念的公民道德的課,都是必須讀的。

  我跟幾位老朋友、老教授談,我們當年所受的這些教育,一輩子無法忘記。我們那個時候,最差的人做得再差也還有個標准,這個標准就是在這些基礎上;拿學佛做人來講,這些就是標准。如果到大乘經典去找,老實講,我還一下想不起來,這是大家的機緣。因爲各家書店有新書出來,都會寄通知給我,有家書店很有意思,出了書,一部一部寄給我,上面注明你要就留下來,隨便幾時付錢都可以,不要則請退回。既然寄來就留下吧!結果我打開一看,第一本就發現有這個資料,我說太好了,免得我找。所以今天影印給大家,諸位真正想要學佛,作人做事從這裏開始。

  有講義的不要再拿,下次要記得帶來,不要掉了又拿,這也是一病。第一容易忘記就是頭腦病了,佛學叫失念;第二,想多拿一份是貪心,也是病,並不是說一張紙有什麼了不起,我們做起來蠻困難,影印一張紙也要好幾塊錢,所以要惜福,懂得珍惜。

  下面講治病的藥,“動靜有禮是“藥”,這一條太難了,動靜包括很多,做人做事,處處有禮,禮還包括了合理,這是一藥。“起居有度是一藥”,就是生活有規律。“推分引義是一藥”,推分就是說一個人要守本分,什麼叫本份?人有人的範圍,男人有男人的範圍,朋友相處,講話、作人、態度各有範圍,超過了範圍就是過份。過份了就容易出錯,不要做過份的事,不要說過份的話,不要做過份的行爲。做人做事要曉得自己的本份,本份就是立場;講話、作人、做事都要有立場,不要任性亂講話,一句話講錯了,沒有辦法改變。

  引義,引用義理,尤其讀書人要合理,就是講道德的義理。現在研究中國文化,中文底子不好,看過去似乎也懂,中國字嘛!怎麼不懂?但是一考你就完了。如果看佛經,…

《藥師經的濟世觀 第七 除病· 等文》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