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藥師經的濟世觀 第四 布施· 等文▪P2

  ..續本文上一頁家五、六口擠在一個小房間。我們這裏的同學到香港,他都盡量不讓同學花錢住旅店,招待到他家住,連我的兒子從美國回來經過香港,他也把他拖去住。後來我的孩子寫信告訴我,很感激香港那位朋友盛情招待,可是回去病了一個月。夏天香港很熱,那位朋友又舍不得裝冷氣,有一點錢甯可做好事,一家人擠在一起,把房間讓給客人住,結果我的孩子說他痛苦極了,熱出病來了。昨天夜裏,那位朋友打電話來說:“老師!挨了您的罵,我下狠心啦!買了一臺冷氣。”我說:“好啊!你裝冷氣可別當土包子啊!把冷氣開的非穿棉襖才過瘾,你那個小房間我雖然沒看到,但是同學回來都跟我提過,只要開到涼快就好啦!”他說:“我知道,我知道,我還舍不得電呢!”

  他這種舍不得是節省,不是悭吝。爲什麼告訴你們這件事?很多人有電風扇,夜裏貪涼吹一整夜,告訴他不要這樣,會受寒啊!結果不聽,天天到這裏來拿藥吃,再不然頭也痛,身上刮痧刮得紅一塊、紫一塊的,你告訴他這樣會生病,他還是要貪涼。什麼叫貪心?你不要認爲我不貪錢、也不貪名、不貪利就是不貪,你錯了,我們的心理行爲隨時都在犯貪,貪了得病又舍不得看醫生,一方面舍不得,一方面倔強。有時候我拿藥逼著他還得拜托他吃,拜托不了,我罵起來,他怕了,只好吃藥。實際上我這一包藥成分也是好幾百元,他不知道,當便飯吃,那你夜裏不要貪涼吹風吹一夜好不好呢?他不幹。所以衆生處處犯悭貪的毛病。

  回想我們小時候那裏有什麼電風扇,天氣熱得要命,頂多穿條短褲,套件汗衫;有些老太太們上身脫得光光的,兩個大奶子像口袋一樣挂在肚皮上,反正老了,倚老賣老,我們看見也不覺得怎麼樣,對老太太一樣恭敬,老太太搬把椅子坐在弄堂,過道風一吹,手上的扇子一搖,不時喝口茶或吃口綠豆湯,那種享受勁兒,好像到了色界天天頂上啦!那樣的日子我們也過了,而且過得很好。現在有電風扇又有冷氣,還覺得這樣受不了,那樣不舒服。物質文明越發達,人類悭貪的心理越嚴重,不知名的病痛也越來越多,怎麼來的?心理悭貪來的。

  所以“藥師經”提悭貪和布施這些道理,有什麼關系呢?其中意義很深,能在心理上解脫得開就是內布施。譬如夏天出出汗也蠻舒服嘛!從生理衛生和養生之道來看,夏天應該出汗,一個人夏天不流點汗,毛病都積存在體內無法排出。冬天則講究時髦,暖氣開得像夏天一樣,要穿夏天的衣服才舒服。在西洋,由冷暖氣引起而醫不好的病特別多。

  再講一件事,有一個年紀大的老學生,是坐在辦公室上班的,膀子酸,擡不起來,各醫院都檢查遍了,沒有毛病,只有一點風濕,風濕藥吃了也醫不好。有一天跑來看我,向我訴苦,連字都不能寫,痛苦極了。我問他看醫生沒有?他說中西醫都看過啦!我說:“你的辦公桌很大,桌上有玻璃板。”他說:“對啊!老師沒有去看過怎麼都知道?”我說:“知道,因爲你的兩只手風癱了嘛!”他說:“這有什麼關系?”我告訴他我以前也學時髦,辦公桌上擺塊玻璃板,夏天兩手肘一放,很涼快,幾天以後打坐,這個地方氣脈通不過,我就知道問題出在玻璃板上。我叫他們把玻璃板統統拿掉不准用,也不准用尼龍、塑膠,改用厚紙板,上面鋪一層布就好了。辦事的同學舍不得,說一塊玻璃板要一千多塊,換新的墊板又要花錢。我說花錢就花錢,那樣氣就通了嘛!

  我告訴那位膀子酸痛的老同學,把辦公桌上的玻璃板拿掉,也用不著吃藥,過一陣子就好了。結果照我的辦法做了,不藥而愈。爲什麼?因爲手放在涼冰冰的玻璃板上辦一天公,他貪圖享受,玻璃板下面墊一塊布,綠油油的多神氣啊!又有專人伺候泡茶,當主管的雖然不是一呼百諾,那種氣派也很夠味,可惜兩手風癱了,這個道理何在呢?講病情病症是如此,講原理則歸咎于心理悭貪。所以科學文明愈進步,大家又不曉得求心理解脫,一味過著物質的機械的生活,悭貪愈厲害,疾病愈多。又如燈光要越亮越好,所以眼睛的病也多了。

  那麼,這與布施有什麼關系呢?內布施就是解脫、放下,一切外境都能夠擺開。外布施是把自己的財物、一切的好東西給別人用,你要拿去用,衆生悭貪嘛!滿他的願。所以藥師經要講悭貪的道理

  功名富貴最迷人

  “複有無量悭貪有情,積集資財”,資是資産,是有形的物質:財是金錢、鈔票等。積累財物,拼命賺錢,賺了又賺,多了還要多,有了更想有。我也玩過名利,也玩過權位,功名富貴,我清楚得很。我常常聽同學們講對名利一點都不想,我說放狗屁,他們被我罵得愣頭愣腦。我問:你看過名利沒有?你求名利求得到嗎?功名富貴不想,你做得到嗎?功名富貴很可愛啊!你到了那個位子就會曉得,心裏想喝茶,眼睛這麼一看,一排茶葉就擺過來了,烏龍啊!鐵觀音啊!鐵羅漢啊!清茶、花茶、菊花茶,應有盡有,因爲你是名利中人、權位中人。你如果想一樣東西,馬上擺在面前,那多麻醉人啊!隨便講一句話,明明講錯了,下面站著幾千人喊“是”那個味道是很好,自己馬上覺得長高了。我當年就有這個經驗,站在臺上隨便說一句話,自己心裏都覺得講錯了,可是大家卻表示很對。我心想完了,不能再這樣下去,再搞下去會把自己埋掉,這得自己有警覺性。

  所以說功名富貴永遠不會有滿足的時候,越多越好,那真是好玩。隨便到一個地方吃飯,吃完了結帳,結果一餐一萬五,好!連小費給兩萬,五千塊小費,功名富貴要錢哪!下一次再來,隨便要什麼位子有什麼位子,要什麼菜就有什麼菜,都是錢玩出來的。你們不要功名富貴,嘗過這個味道沒有?充其量吃碗牛肉面,還你請我,我請你的,以爲這樣就不要功名富貴?不要吹了,你到了那個位子一定昏頭的。像你們年紀輕什麼都不要,到這裏來試試看,“老師早!老師好!老師不得了!”恐怕你頭都暈了!你自己也會覺得很偉大,而且越看自己越偉大,與積集資財一樣,有了錢要啥有啥,山東話說:“要兮麼,有兮麼。”那是可愛啊!迷人啊!

  悭貪積聚

  悭貪積聚是連著來的,悭貪後馬上喜歡積聚,要了還想要,多了更想多。像我現在別的什麼都可以不要,一聽到香港或其他地方有本好書就貪了,只要有人打電話告訴我“老師啊!這裏發現一本好書。”“什麼書?”“唔!好!好!快寄來!不管多少錢。”還是貪啊!佛像莊嚴的,好啊!買啊!趕快寄來!一大堆佛像圍著,想想自己真是悭貪,對不對?我是有錯就要坦白出來,學佛人自己要隨時反省。不要認爲積聚資財是光指錢而言,錢比較明顯而已,任何物質都算,所以出家人的衣服只准有叁件,不能有第四件。我過去也守這個戒律,西裝始終保持叁套,有第四套非送人不可。不過我有好幾件長袍,送也送不出去,如果送給跟我個子一樣高的年輕人,穿著長袍在街上逛,人家看了會說不像話,什麼東西!沒有資格,只好把長袍挂起來。想把這個衣缽傳出去,無奈傳不出去。

  下面佛說的是感歎的話,“于其自身尚不受用,何況能與父母、妻子、奴婢作使,及來乞者。”佛說那個有悭吝又貪的人所喜歡的東西,他自己本身都舍不得好好享受。你們想想看,不要看別人,看看自己,好東西藏在冰箱舍不得吃,一個月下來,壞了,只好仍。舍不得給父母、妻子、兒女、奴婢,更不願意拿給別人。現在講的是我們的心理狀況啊!不要看文字好像勸世文,佛經講一切衆生的心理狀況就是如此,藥師經的秘密在那裏,他明白地告訴你,身上的病是心理慢慢形成的。

  不但自己舍不得用,也不給人家用,更不肯給乞討的人,世界上都是這樣的衆生。因爲有如此的心態,所有變成了疾病,如果是錢財損失了,那種內心的痛苦、煩惱、懊惱,不知不覺就形成身體上的病。所有一切衆生,隨時要反省自己的心念。

  講到這裏,我要提一件幾十年前的往事。有一次我講經講到布施,我的一位朋友坐在下面聽,聽完了回去大罵我,他說:“他講布施的意思是叫別人把錢拿出來給他,因爲他曉得我有五萬塊美金的存款。”其中我真不曉得他有錢,唉!你說有什麼辦法?衆生悭吝。所以,你們在座的有好幾位都有經驗,想在這裏捐錢,無論如何我們這裏不接受。爲什麼呢?這要看你是否真的能舍,否則你將來想起來,後悔的痛苦不得了,那個果報不可思議。不是我們這裏接受的果報不可思議,而是你自己心裏痛苦、煩惱的果報不可思議。痛苦的果報形成後日的病,日後指的還不是來生,就是這一生,這就是修行的道理。

  悭貪的果報

  現在佛繼續說因爲悭貪心理,來生所得的果報的情形:

  彼諸有情,從此命終,生餓鬼界或傍生趣。由昔人間,曾得暫聞藥師琉璃光如來名故,今在惡趣,暫得憶念彼如來名,即于念時,從彼處沒,還生人中,得宿命念,畏惡趣苦,不樂欲樂,好行惠施,贊歎施者,一切所有,悉無貪惜,漸次尚能以頭目、手足、血肉、身分施來求者,況余財物。

  日夜在悭貪中的人,死了以後墮落惡道變成餓鬼。餓鬼的果報就是從悭貪心理而來,佛經上形容餓鬼呢?餓鬼衆生的體積大,喉嚨食管非常小,或者胃不好,接受不了食物。你問那裏可以看到?研究生物的就知道,深海中有些生物,除了極少數如鯨魚會浮到水面吐水外,許多都不會遊到海面上,很可憐!深海下面是黑暗的,有形生物本身帶電發光,但是喉嚨很小,也不太容易找到東西吃,如果活上幾百年,幾百年大多都在饑餓狀態中,這就是餓鬼道。

  人的餓鬼道在醫院也可以看到,好多人患“吃不消”的病,嘴巴插一根管子,但是吃的欲望仍大得很,現在醫學發達,打葡萄糖補充體能,病人飽嘗“吃不得”的痛苦,實際上已經進入餓鬼道的境界了。所以,看世界衆生相,天堂、地獄在人間都看得很清楚,只因你智慧不夠,觀察不出來。

  傍生趣,什麼是傍生呢?傍…

《藥師經的濟世觀 第四 布施· 等文》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