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花雨滿天維摩說法 文殊師利問疾品第五▪P5

  ..續本文上一頁好像捉住了維摩居士的把柄。

  「答曰:分別亦空。」維摩居士眼睛一瞪,分別也空啊!我們現在講話、你們聽話,就是分別心。分別心在哪裏?不可得啊!聽過了就過去了,不來相而來,不去相而去,所以分別本身就是空的,爲什麼分別不可以空?

  有一個人就是在這裏開悟的,是誰?永嘉禅師。他是天臺宗的,他自己曉得悟了,自己信得過。但是有個同參道友,勸他找人印證,威音王(古佛)之前,你無師自悟可以,威音王之後,你無師自悟,隨便肯定下來,恐怕是天然外道。所以他就從浙江到廣東找六祖,見到了六祖,圍繞叁匝,振錫而立。六祖與他對話時,永嘉曾回答:「分別亦非意」。就是說,分別也空。六祖就說:「善哉。」

  「又問:空當于何求?」文殊師利菩薩好像在和維摩居士打擂臺,一拳拳打得虎虎生風。又問:怎麼達得到空?這好像在替我們問,坐了半天兩條腿痛的要命,空不掉喔!空在腿上求嗎?還是在心中求,還是哪裏求呢?

  「答曰:當于六十二見中求。」麻煩事情來了,說起六十二見有一大堆,我只有補充資料給你們了。如果詳細講六十二見可以拖上幾個月,這裏不細說了。一切八十八結使也好,六十二見也好,我們每一個心理意識,每一個心理狀態,都在其中了。見就是觀念,我們心裏許多主觀的觀念困擾著自己,解脫不了,但實際上每一個觀念每一個思想本身就是空的。妄念本身是空的,你不要另外去找一個空啊!你打坐時在找空,那個空就是妄念。你知道是妄念,它當下就空了,就解脫了。所以空要在六十二見中找。

  「又問:六十二見當于何求?」文殊師利菩薩又問了。

  「答曰:當于諸佛解脫中求。」所有的佛法不論淨土、密宗、禅宗、天臺宗,乃至五月端午的粽也好,都是要你解脫的。你被自己的感情觀念困住了,所以不得解脫。我告訴過你們,學佛要學解脫,學道就要學逍遙。結果你們學得苦死了,既不解脫又不逍遙,何苦呢?還不如去喝咖啡看電影跳舞好了,不是既解脫又逍遙嗎?一個個舉止都不得了,看到別人,喲!這樣不可以的,阿彌陀佛啊!一臉怪相。文殊師利菩薩毫不放松,一個接一個的問題。

  「又問:諸佛解脫當于何求?」請問,怎麼解脫呢?

  「答曰:當于一切衆生心行中求。」只向自己內心去求解脫。你還去哪裏找解脫?你心不解脫,要求別人有什麼用?這個時候維摩居士也怕了,看到文殊師利菩薩,一劍一劍的殺進來,也要擋一擋了,這個對手很利害,你會講,他就會問。不能再給他間下去,趕快見風轉舵。

  維摩居士的侍者

  「又仁所問何無侍者,一切衆魔及諸外道,皆吾侍也。」「仁」是尊敬的稱呼,寫信如果相當尊敬對方,不論對方是出家或在家人,都可以稱他「某某仁者」,這是很客氣的稱呼,而且對長輩對平輩,甚至晚輩都可以用。他說:先生你不是問我,爲什麼旁邊沒有服侍的人嗎?告訴你,我的侍者多得很,那些諸魔外道不規矩的,都是我的侍者。

  「所以者何?衆魔者樂生死,菩薩于生死而不舍。」爲什麼呢?先說什麼是魔道,貪戀叁界,貪戀生死,貪戀情愛欲,不知道本空而抓一切有,就是魔道。我們學佛的,常常罵這個是外道,那個是魔。自己想想看,你完全解脫了情愛欲了嗎?如果沒有,那就是狗咬狗一嘴毛,就是魔罵魔。被叁有困住,沒有跳出叁界,皆是魔道。魔是抓有,所以衆魔樂于生死。我們講這個世界苦啊!要跳出苦海啊!你看,我們現在已經晚上九點半了,跳舞廳正開始熱鬧著,你去問問,他們不說我們是瘋子才怪。他們如果來到這裏,一定奇怪我們這一班瘋子在做什麼!他們覺得自己的人生是正常的,我們是莫名其妙的。這叫作衆生顛倒,究竟是我們錯,還是他們錯,我不敢下定論,你們去下結論吧。

  衆魔固然樂于生死,菩薩也不願意跳出生死,你說菩薩是不是魔呢?這叫自願作魔,雖然討厭生死,還是自願在生死輪回中度人。如果菩薩沒有這個肉體怎麼度人?你讓維摩居士叫觀世音菩薩,你看叫得來吧?你說你在夢中打坐時看到過,那是你意識的變化啊!他要現身給你看,就非變成肉身菩薩不可!這個話說錯了我負責,我下地獄!所以,諸佛的肉身成就,也即報身成就,是如此之難啊!你們要懂這個道理。

  菩薩爲什麼要在生死之流中滾?爲的是要和凡夫一樣,照樣入胎,住胎十個月,出生後,照樣昏頭昏腦,照樣十幾歲以後看個什麼《禅話》,然後要打坐,忽然悟道,忽然成功,幾十年後忽然度衆生,然後忽然翹辮子,然後又忽然再來投胎,你說多笨啊!魔固然笨,菩薩是瞪起眼睛在笨。所以肯瞪起眼睛上當的人,是第一等人。

  「外道者樂諸見,菩薩于諸見而不動。」什麼是外道?心外求法叫外道。把自己那個法門自己那個觀念,抓得牢牢的,念個什麼神秘的咒子,可是病還照樣生。現在很多人把一些西藏喇嘛當神。我在西藏時他們都對我說,大乘根器都在你們漢地。東方國土的人要往生西方,不曉得西方國土的人要往生哪一方?現在這些人一看到喇嘛,喲!活佛來了!淨土有什麼了不起,阿彌陀佛我都會念。我說你就是不會念!阿彌陀佛就是大密宗,你就是不懂!你有這些觀念,你就是外道,心外求法,把自己的觀點抓得牢牢的,把菩薩也抓得牢牢的。菩薩看一切外道魔法都可以解脫,沒有那個法門他不會的,所以他作菩薩。爲什麼?因爲一切衆生愛好不同,佛菩薩開的是百貨公司,你要買啥他就賣啥,反正把你的生死了了,菩薩的目的就達到了。

  「文殊師利言:居士所疾,爲何等相?維摩诘言:我病無形不可見。又問:此病身合耶?心合耶?答曰:非身合,身相離故。亦非心合,心如幻故。又問:地大水大火大風大,于此四大,何大之病?答曰:是病非地大,亦不離地大。水火風大,亦複如是。而衆生病從四大起,以其有病,是故我病。」

  衆生病從四大起,四大是地水火風,這不光是佛學理論,也是研究醫學的根本哲學,形成中國秦漢以後的病理學。佛說四大的每一大,就有一百零一種病,比如傷風是屬于風大的病,再發燒了就是火大,咳嗽有痰了就是水大。四大合起來有四百零四種病,這還是大歸類。四大綜合起來,就更多了。每一種病都隨時可以使人死亡,如年紀大的人得了傷風感冒,稍不留意就引起肺炎,那危險就大了。佛學裏有另外一套醫病方法,有一些不同的方子,這些方子大部分收集在孫思邈著的《千金要方》中,是佛家乃至道家的醫藥。《千金要方》裏面,奇奇怪怪的方子很多,比如有一個禅定方,打坐吃下去容易入定。大家一聽,一定想要老師把這個方子配出來,給我們吃吃看。哼!你們靠藥入定還行嗎?但是它有沒有道理呢?非常有道理,十幾年前我還配過,給幾個人吃了,的確有道理。可是要得到大定,那是得配合用功夫的。

  「爾時,文殊師利問維摩诘言:菩薩應雲何慰喻有疾菩薩?」文殊師利菩薩問,大乘菩薩應該怎麼樣來慰問開導有病菩薩?這意思不是我們真的去慰問菩薩,而是說,得了病自己要怎麼樣理解,怎麼樣求解脫。換句話說,自己怎麼樣觀想。

  這是個非常重要的問題,《維摩诘經》裏面所有提問的菩薩,包括前面的小乘弟子,最後都成佛了。他們目前是現比丘身,現小乘羅漢像,但是提的都是大乘菩薩的問題。世界上的人沒有一個不病的,我們現在覺得自己很健康,那只是假相,都是在病中,不管你頭暈還是眼睛看不清,都是病。這個世界就是病態的,沒有一個人是正常的,除了一個人,就是成佛的人。慰喻有疾菩薩,不只是指生病住醫院的人,平常我們就是病人,這一點要特別注意,是《維摩诘經》傳佛的心要。

  如何對待病和病人

  「維摩诘言:說身無常,不說厭離于身。」維摩居士告訴文殊師利菩薩,我們不需要別人安慰,要自己了解真正佛法在哪裏。佛法都說身體無常,是靠不住的,不是永恒存在的,是隨時可以死亡的。老子有一句話:「吾所以有大患者,爲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我們的身體帶給我們的拖累太大,甚至于說一切的業障,一切的痛苦、煩惱、憂悲、七情六欲,多半是由身體上來的。身體是四大組合而成,也是業報的大總彙,是業報之身。成了佛的人,這身體就轉成善報的應化身。身體對我們的障礙非常大,比如你們打坐坐不住,兩條腿又痛又麻,你心想清淨,可是腿子不饒你,就是身體的障礙。你坐了一兩個鍾頭,覺得疲勞,其實你心理有疲勞嗎?不見得,心理的疲勞是因身體引起來的。

  昨天我們幾個老朋友在一起,講到來投生有沒有把握。恐怕在座的誰也沒有把握,誰也不知道哪一天來投生,怎麼生下來的。過去我認識的幾位修道有成就的老前輩,親口對我說過,「要我再來投生絕對做得到,但是現在要我自己走,沒這個本事。」當時我們聽了覺得很奇怪,要投生有把握,要現在死居然這麼難死。等生活的經驗多了,明白了這個道理,求生固然不容易,求死也很難的。你說可以自殺,你去試試看,投冰怕冷,上吊怕悶氣,吃安眠藥怕死前受不了那個痛苦。前天有個朋友告訴我,他在香港一個朋友,吃安眠藥自殺,吃了藥之後再喝酒,再吞止痛劑,就是怕痛。可見求死不容易的。你說功夫修到的人,把兩腿一盤,就再見了,這要多大的定力?要有相當成就的人,或者可以做到。

  所以佛在世的時候,有小乘的阿羅漢證得了性空,但是這個身子還不能了,就自殺了。討厭這個身子,煩極了,要吃飯又要上廁所,喝了水又要去屙尿,吃了喝了都留不住……。佛經在戒律上講明了不可以自殺,自殺是犯罪的。當然每個宗教都反對自殺,據說自殺的靈魂連閻王也不要,因爲在他的簿子上沒有登記,時間還沒到你就作了逃兵,不行的。既然地下不要,天上也不收,人間又回不來,所以據說是很可憐的,比一般作鬼的還慘,漂泊無依。

  因爲明知道此身無常,…

《花雨滿天維摩說法 文殊師利問疾品第五》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