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花雨滿天維摩說法 文殊師利問疾品第五▪P7

  ..續本文上一頁是無我,「此身長短是虛空」,這個身體不管活一百歲還是二百歲,總歸要走的。但這是偏于小乘的觀點,得道的人證到空了,身體死亡了以後他到哪裏去?涅槃是寂滅,可是他永遠不來嗎?沒這回事,釋迦牟尼佛和諸佛都是再來人,否則怎麼叫大慈大悲?所以大乘菩薩不說畢竟寂滅,不說永遠寂滅不來。

  以上這幾段,維摩居士是說了無常、苦、空、無我,這四個法印。

  「說悔先罪,而不說入于過去。」學佛第一步先忏悔過去的罪業,怎麼樣不入于過去?不被過去困住了?用中國文化來解釋,最簡單的就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犯了錯,但從此不再犯,也就是顔回的不二過。六祖在《壇經》上講忏悔,忏過去之罪,悔是未來永不再犯。像你們常常二過,口口聲聲講忏悔,都是在騙人騙自己。真是大丈夫的人,連忏悔兩個字都不講,他就是痛改,對自己毫不客氣的。

  這些道理都是大道理,因病而說法,只有文殊師利菩薩問得出來,只有維摩居士答得出來。一個代表出世的大士,一個代表在家佛。我們這裏的章同學寫了一篇文章,強而有力的提出來,維摩居士是真正傳佛心印,是真正禅宗的傳統。這是絕對的正知正見,我支持他,這就是研究佛學。

  現在維摩居士藉生病,一個善問,一個善答,剛才所講因爲衆生有生命就是病,這個世界就是個病態世界,我們的生命是病態的存在,解脫了這個病態就成就。但是解脫了,這個病態就沒有了嗎?有!能解脫了,這病態的生命就變成最美的生命,至真至善至美,這個世界就沒有什麼遺憾,也沒有無常、苦、空、無我,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國土。不相信,你看人造衛星高空所照這個世界的照片,你才知道這個世界的可愛,比他方佛國土還要可愛。你說你在下面覺得這個世界髒得很,那是這個世界的塵渣子,包括我們,都是這個世界的灰塵渣子。這裏比淨土還要好,不是只有幹淨的香的一面,還有髒的臭的一面,有它特殊的味道。

  所有其它的佛經典,對這個世界都是厭惡悲觀的,認爲人生是痛苦的。《華嚴經》則不然,主張這個宇宙一切的一切都是至真、至善、至美。如何做到呢?只有一念明心見性就做到了,你就看到真實的一面。換言之,我們現在看到這個世界生、老、病、死,無常、苦、空、無我,是一個影子。你沒有看到這些現象的後面是常、樂、我、淨。《維摩诘經》中這一段,他們二位唱的雙簧,是在說明一個佛法的至高無上哲學道理。

  「以己之疾,愍于彼疾。」這是學佛的精神,因爲我身體不好,而同情別的身體不好的人。這一生多病多苦的人,更應該慈悲,不要光坐在這裏,要多到外面去幫忙貧苦的人。你們學佛的居士們,以爲出兩個錢就好了,叫你去醫院,去收容殘障兒童的地方,你決不肯去,決不慈悲,這是個事實。在醫院或貧苦地方,只看到修女神父去服務的,幾乎沒有看到佛教徒。很多佛教徒講慈悲的道理比誰都多,只有對自己是真慈悲。人生誰無病痛無苦惱?如果自己是近視的人,你就要想辦法爲近視的人服務。因爲自己有病,你就要多照顧病人。可是我看到的,自己有病的人,不會照顧病人,都是先照顧自己,我第一。

  「當識宿世無數劫苦,當念饒益一切衆生。」因爲自己有病,就曉得前生種的因不好,多生累劫不憐憫病苦中人、不布施藥。越自私的人,他生來世越是多病多災多難。這一生多布施,他生來世長命百歲,無病無苦。佛法處處是因果,你這一生一直在病中,是前因不好。若不從前因忏悔,再因生病而更只顧到自己,這個現行又變他生來世的種子更不好了。我從小多病,現在也多病,合了杜甫的話:「多病所需唯藥物,微軀此外更何求。」而我每次病了都有高人送藥方,名藥名醫都來了,大概因爲自己多病,肯結善緣吧。所以我也喜歡給人吃藥,你有病我給你吃藥,你以爲我好心?不是好心,是想求得來生,一有病就有人給我吃藥,對不對?還是做生意的辦法。笑話歸笑話,你能如此發心多施醫藥,不要等到來生,你此生就可以轉了,變成少病少惱。可是你們當中肯布施別人醫藥的不多,接受人家布施的人太多,甚至有的人經常在這裏拿藥,吃了哪幾種藥自己又不記住,有病再來找我,我忙得不得了,要你自己去拿藥吃,又不曉得吃什麼,那你就該死吧!

  維摩居士在這裏告訴我們,自己爲什麼會生病?應當認識是你過去世無數劫的痛苦累積而來。因爲如此,你現在就應該也想到衆生的痛苦,要發願去幫助一切衆生,這就是佛法。我一再說,經典就是戒律,我們對照一下,做到了嗎?有時同學們告訴我,老師,我前幾年就是這樣做的。我說,是嗎?可是你今天有這麼做嗎?你這麼說不是等于在打自己耳光嗎?你爲什麼不永遠這樣發心,這樣做呢?

  「憶所修福,念于淨命。」要憶念自己如何去培養福,像剛才講的,你要反省爲什麼不能持續精進下去,爲什麼過去有做,現在不做?你們年輕人光想求慧,想開悟,是求不到的,因爲你沒有福報。福德是修善行來的,你沒有去修善行,只有在消福。《金剛經》講的兩件事,就是福德和智慧,但是它強調福德之重要,有大福德才有大智慧成就。你再去看看,就會懂了。你天天在偷懶在消福,這樣哪能成道?沒有這麼便宜的事!得道是多生累劫無量細行而來的。

  「念于淨命」是要念念做到什麼是淨命,能修到淨命,這個色身就轉了。我們現在的命,是五濁之一的命濁,是不幹淨的。你再參看《阿彌陀經》的西方極樂世界,就知道什麼是淨命。西方極樂世界裏也有鳥,可是那邊如果沒有業力怎麼會有鳥?經典告訴你,那都是諸佛菩薩的化身,縱然化成鳥,還都是在念佛念法念僧,都是淨命而來。我們學佛修持到淨命的境界,報身可以長存世間,就是佛的弟子們有所謂的「留形住世」,我們在前面曾經提過。

  「勿生憂惱,常起精進。」你注意,這不是勸世文啊!都是做功夫要修的。我們日常人生,都是在煩惱憂心的境界中,這裏叫你勿生憂惱,念念常起精進之心。

  「當作醫王,療治衆病。」學佛的人應當發心成爲大醫王,大醫王就是佛,不但能治人肉體的病,還能治心理的病。

  「菩薩應如是慰喻有疾菩薩,令其歡喜。」這一篇就是佛的戒律規矩,要這樣去探病。全篇說明了生命的真谛,也說明了慰勞病苦的真谛,也說明了修持的真谛。

  「文殊師利言:居士,有疾菩薩雲何調伏其心?」這個世界是個病態世界,那麼應該怎麼樣調伏其心,怎麼觀心?

  「維摩诘言:有疾菩薩應作是念,今我此病,皆從前世、妄想顛倒諸煩惱生。無有實法,誰受病者?」這一段就是教你要觀想什麼,參什麼,這是學佛的人,在病苦中最需要的東西。

  前幾天我去醫院看位老朋友,這一位你們都認識的,他修行打坐有四五十年了,平常功夫很好,他的師父還是有神通的。這朋友佛經道理都懂,結果風癱了,現在躺在醫院話都不能講。我進去把他手一抓,就問:「怎麼樣,好點了沒?」他那時眼淚就掉下來,想講但講不出話來。我告訴他,「不要講話了,你學佛那麼多年,到這個時候還放不下這個身子!你要走就快走!要活就拿出勇氣活著!空掉這個身體的觀念就會好的。」我接著說,「我懂你的想法,理論你都懂,功夫也用了幾十年,到現在你覺得爲什麼會這麼苦,功夫豈不是白用了?都在後悔中。」最後我告訴他,「沒事了喔!過兩天就好了!」再接著告訴他,「萬一要走,從這裏走!」探病卻叫人家快走,大概也只有我這種人。上一次看一個心髒重病的朋友也是如此,我告訴他,你早點走吧!我也許還活個幾十年,你再來我還可以抱你,還來得及,何必留戀這個爛身體呢?

  但是,這些學佛修持幾十年的人,到了最後還是舍不得這個老朽不堪的身體。他如果要活下去也可以,把這個身體空掉,觀身無常,觀空。病就病嘛!病你的嘛!病就是魔,那個魔到結果是什麼?橫豎是死嘛!你這樣觀,反而好得快。如果你憂心忡忡,這個那個的,你就病得越來越重,中了魔的詭計了。

  學佛要真看開,不是空話,你們年輕人幾十年以後就知道了。學了一輩子佛,如果臨死之際用不上,你何必學佛修道呢?就算冒充也要痛快一點嘛!剛才講的那位風癱的朋友,我雖然告訴他沒事了,可當時一點把握都沒有的,生死無常,你只好看得開了。你可不要把這個當笑話聽了,真佛法就是要你提得起放得下,真看開了,這一下就過去了。有什麼難?

  維摩居士告訴你:病從哪裏來的?都從前世種子生現行,業力果報帶來的。比如前生懶惰,這一生就給你胖一點,多拖累你一下。這不是理論啊!都是真的。都是「從前世妄想顛倒,諸煩惱生」。肉體上的病還沒什麼嚴重,最嚴重是心理的病。比如感冒了頭痛,你心裏覺得好像越來越痛,那就真不得了啦!了解了這個心理,就解脫了,知道都是一念來的,這一念是虛的,是自己欺騙自己,是「無有實法」的,都不真實的。現在用力掐你的腿一下,覺得痛嗎?你那個能知道自己痛的,是不會痛的,不要被騙了。你將來生了病,就用這個辦法對治,你懂了就解脫了。痛、苦是沒有實法的。像我昨天只睡了兩個半鍾頭,我現在頭是暈的,可是到了這裏都要丟開的,不管了。再累再忙,了不起就是死掉,「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爲報佛恩。」奉獻完了就好。

  你們年輕同學一天到晚抱怨身子不好,你怎麼會不病?你的心已經在病了!一切唯心造的。像現在課堂上,好多同學的眼睛瞪得大大的,其實他腦子是昏的,一句都沒有聽進去。他的能知之性,被這頭腦氣脈昏的現象困住了,如果能知道是這個身體四大的腦子在昏,我把這個能知之性脫開身體,它就拿你一點辦法沒有,一下子腦子就清爽起來了,它魔不到你了。生老病死都是魔啊!你覺得頭昏腦脹記憶不好,都是從妄想顛倒諸煩惱生,都無有實法,這裏頭是空的,沒有痛苦…

《花雨滿天維摩說法 文殊師利問疾品第五》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