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花雨滿天維摩說法 佛國品第一▪P4

  ..續本文上一頁起功來稍稍有些進步時,頭腦神經起了變化、聲音來了。這個問題就講到這裏,否則離題太遠了。

  上面講到「大音希聲」,現代科學研究,太空中許多聲音大到儀器測得出,我們卻聽不到,因爲太大聲了所以我們聽不到。有的昆蟲所發聲音如螞蟻,頻率高到人耳聽不見,但入定的人卻聽得像雷鳴。有定力修持的人聽到一切的音聲,能了解一切音聲皆是陀羅尼,能知道不同的咒語有什麼特別的用處。

  「無有量,已過量」,這是接著說菩薩說法音聲大到什麼程度。這裏文字的用法很特別,你可能覺得爲何不直接翻譯成「無量無邊」呢?這就是莊子所形容的「大而無外,小而無內」。虛空算大嗎?一講虛空,觀念上已經有個邊際了,既然有邊際的東西就不算大;大到無外,沒得邊際了才算大,那個大到什麼?大到極點就是最小。什麼叫小?小到分析到分子、原子、電子、核子、質子,到了最後是空,所以小而無內。小到極點就是大,大到極點就是小。這個是邏輯的道理,也就是佛法真修實證的道理。有親證定慧功夫的人就能了解到「無有量,已過量」的道理。

  爲人師應具備的能力

  「集衆法寶,如海導師,了達諸法深妙之義,善知衆生往來所趣,及心所行」,菩薩對一切的法門,都完全了解透澈,能領導衆生渡過凶險的大海,好像領航員在導航一樣。好爲人師的人要注意了,你要能夠「集衆法寶」,學了無量法門,了解一切衆生前世的因果和根器的不同,明白衆生的心理,對衆生的起心動念都知道;有了這樣的菩薩境界,才能夠「如海導師」。《維摩诘經》這裏每一句話,都像是條鞭子抽在我們身上!

  「近無等等佛自在慧。」這些菩薩近乎于佛,等同于佛的無等,但到底還不是佛,沒有過十地、沒有超過等妙二覺而證佛果,所以是近無等等佛的大自在慧。

  「十力、無畏,十八不共。」佛的自在慧具備了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這裏不一一解釋這些名詞了,詳細解釋下來,佛法就全包括在其中了。(佛十力:知是處非處智力、知叁世業報智力、知諸禅解脫叁昧智力、知諸根勝劣智力、知種種解智力、知種種界智力、知一切至處道智力、知天眼無礙智力、知宿命無漏智力、知永斷習氣智力。佛四無畏:一切智無所畏、漏盡無所畏、說障道無所畏、說盡苦道無所畏。佛十八不共法:身無失、口無失、念無失、無異想、無不定心、無不知己舍、欲無減、精進無減、念無減、慧無減、解脫無減、解脫知見無減、一切身業隨智慧行、一切口業隨智慧行、一切意業隨智慧行、智慧知過去世無礙、智慧知未來世無礙、智慧知現在世無礙。)

  「關閉一切諸惡趣門」,菩薩因爲近于佛的自在慧、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所以已經生生世世不會墮入畜生、餓鬼、地獄叁惡趣道。但是還不算是究竟。

  「而生五道以現其身」,所以近于佛的大菩薩才能任意出入天、人及叁惡趣的五道中,爲度一切衆生。

  「爲大醫王,善療衆病,應病與藥,令得服行」,我再叁強調,《維摩诘經》同《法華經》《藥師經》《地藏經》有密切的關系。但是《維摩诘經》高如陽春白雪,《地藏經》有人不願意看,認爲是迷信老太婆看的。可是《地藏經》最難懂,所以《楞嚴大義今釋》沒翻譯經中關于地獄的一段,因爲怕衆生難以相信。如果徹底了解地獄,真可以修行了。在座諸位學佛的,自問真的相信叁世因果嗎?不要自欺,有時不大信吧!你真的相信地獄嗎?佛法不管大小乘的基礎都是建立在叁世因果、六道輪回上,一般人勉強信了,但求證很難,除非到了叁禅以上,在定中才看得清楚,那才差不多會真相信。

  《維摩诘經》這裏說,唯有真正大菩薩才是大醫王,善于治療衆生一切的痛,生什麼病給什麼藥,物質的精神的藥都有,讓衆生照方子吃藥,得到解脫。

  「無量功德皆成就,無量佛土皆嚴淨」,這裏都是打雷的聲音,有如雷震,但衆生聽不見。學佛想證道千萬要抓住這兩句話!沒有修福德資糧就不要妄想成就,怎麼樣開始修福德?諸惡莫作,衆善奉行。也就是莫以善小而不爲,莫以惡小而爲之。沒有功德成就的話處處是障礙,身心都會是魔障,內外環境都是障礙。無量功德成就是修福報,無量佛土皆嚴淨是修智慧的成就。怎麼會無量佛土皆嚴淨呢?心淨國土淨,要念念清淨。一呼一吸是一念,衆生一念之間有八萬四千個煩惱,所以念念清淨才能夠證到無量佛土皆嚴淨。

  「其見聞者,無不蒙益。諸有所作,亦不唐捐」,見到聽到這樣菩薩的衆生,沒有不得到益處的。一切所作所爲沒有徒然而作,不是空作的。

  「如是一切功德,皆悉具足」,修到這個地步,有了福德成就和智慧成就的功德,圓滿具備充足。經文到此都是贊歎菩薩們的功德。下面是在場每一位菩薩的名號,如果要一一詳細介紹每位菩薩的功德和事迹,是一兩個月也說不完的,那我們本經的主角維摩诘居士,就老登不了場,所以我們只能念一次菩薩們的名號。

  去探病的菩薩們

  「其名曰:等觀菩薩,不等觀菩薩,等不等觀菩薩,定自在王菩薩,法自在王菩薩,法相菩薩,光相菩薩,光嚴菩薩,大嚴菩薩,寶積菩薩,辯積菩薩,寶手菩薩,寶印手菩薩,常舉手菩薩,常下手菩薩,常慘菩薩,喜根菩薩,喜王菩薩,辯音菩薩,虛空藏菩薩,執寶炬菩薩,寶勇菩薩,寶見菩薩,帝網菩薩,明網菩薩,無緣觀菩薩,慧積菩薩,寶勝菩薩,天王菩薩,壞魔菩薩,電德菩薩,自在王菩薩,功德相嚴菩薩,師子吼菩薩,雷音菩薩,山相擊音菩薩,香象菩薩,白香象菩薩,常精進菩薩,不休息菩薩,妙生菩薩,華嚴菩薩,觀世音菩薩,得大勢菩薩,梵網菩薩,寶杖菩薩,無勝菩薩,嚴土菩薩,金髻菩薩,珠髻菩薩,彌勒菩薩,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如是等叁萬二千人。」文殊師利是領班的,這個數字是大秘密,不要等閑看過去。

  「複有萬梵天王屍棄等,從余四天下,來詣佛所,而爲聽法。」這裏要提一下佛學中的佛土宇宙觀念,是佛學的基本常識。一佛國土有叁千個大千世界,一萬億個四天下。一個太陽系統是一個天下,一千個太陽系統是一個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是一個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是一個大千世界。這個數字之大和現代天文學的研究不謀而合,科學研究認爲整個宇宙之中有不可知、不可數的太陽系統,佛在二、叁千年前就已經提出來如此的宇宙觀了。

  佛教經典中所說的叁界,合共有二十八層天,由底層的欲界到色界到無色界,內外上下,一切欲界的衆生因爲有了兩性淫欲的念而有生命。人在欲界的中間,人作善事或修行升天仍然是在欲界天,在那裏還是會有色、聲、香、味、觸這五欲,一樣有飲食男女的欲望,不過壽命比人世長,福報大,生存的環境也比我們好。我們在廟子見到的四大天王,就是欲界天的護法天神。欲界天中有個叁十叁天,其中的天主叫帝釋天釋提桓因,就是中國人所講的玉皇大帝。

  欲界天之上是色界天,這已不是科學上看到的天體了。最高天是有頂天,從那兒抛一塊石頭要六萬五千五百叁十五年才到地球。有頂天的天主是大自在天,穿白衣,叁眼,是大菩薩化生,是叁千大千世界之主。釋迦牟尼佛所教化的大梵天天主名屍棄,也有翻成不同名字的。色界天有許多梵天王,所以說萬梵天王。

  若這一生壓製欲望持戒修行,如果沒有開悟,果報最多不過往生欲界天,何況到了欲界天那裏物質環境的欲望更大,生了天人再破戒就嚴重了。天人境界要研究好,不要好高骛遠,動辄講《金剛經》,性空緣起,其實佛法建立在叁世因果,修了半天以爲往生了,其實還落到欲界天,也可能人身再來。佛在世時有九十六種外道,現在世界上有一、兩百種宗教,都是講修道的,充其量修到色界天的不還果位,不會回到這個欲界來,這已經很難了。否則,修到其它天人境界照樣還在生死輪回中。

  「複有萬二千天帝,亦從余四天下,來在會坐。」剛才前面一段是講大梵天,這一段是講這個世界之外的他方世界,有萬二千天帝,率衆來聽法。

  「並余大威力諸天、龍神、夜叉、幹闼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等,悉來會坐。」還有稱爲天龍八部的護法天人也來參加法會。大威力諸天是其中一部,是欲界天的天人,比帝釋天的層次低一級,比梵天更低一層,這些有如中外各民族都有的星座神話。龍神也是八部之一,守護天宮、注雨。夜叉是譯音,也翻成藥叉,一般皆以爲夜叉是指魔鬼,那可不一定,夜叉又分天夜叉、地夜叉、虛空夜叉,都是非人。也譯爲輕捷、勇健、秘密,其大威力,很多是大菩薩化身。幹闼婆,幹讀如乾坤的幹,是虛空中的音樂神,爲欲界天色界天的天人奏樂。如果住在高山頂上,有時入定就聽到虛空中的樂聲,這種天樂不屬于銀河系統,不知是否莊子所講的天籁。阿修羅也不一定是魔鬼,阿修羅已經超出了鬼道。叁界天人中都有阿修羅,是神中的惡人,吃素,不飲酒,脾氣大,個性壞,但有修持,沒有相當的福報還成不了阿修羅。阿修羅與天人是平等的,力量不相上下,等于西方文化中的上帝與魔鬼的對立。男性的阿修羅非席醜陋,女性的卻非常漂亮,中國文學常把美女寫成可怕的阿修羅化身。

  迦樓羅是大鵬金翅鳥,以龍爲食物,被佛度了就戒它不許再食龍,以至在廟子裏,到了中午會將供佛的食物挑些出來,盛入盤子念個咒子,拿到外面去供迦樓羅。這些你當作是神話故事也可以,但有一點是確實的,我們的地球世界乃至天人,一切生命爲了生存,都會傷害別的生命。從這個觀點來看,這個世界是醜陋的,都是將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

  緊那羅是非人,有時讓你看見有時不讓你看見。中國雲貴黔山區傳說的山魈,就是這一類,留在地上的腳印足跟朝前,足趾向後,看起來好像是倒退著走路的,他們偶爾會與人類接觸,男的很醜,女的很漂亮,都能歌舞…

《花雨滿天維摩說法 佛國品第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