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圓覺經略說 第九章 淨諸業障菩薩▪P3

  ..續本文上一頁惡!”我聽了決不生氣,因爲他說的是衆生不是我。“雲何非彼?我是衆生,非彼我故”。爲什麼不是他呢?因爲衆生這個觀念指的是群體,不是他也不是我。假如有人罵我:“你這個家夥,混蛋!”我們兩人非打架不可。假如有人自己罵自己說:“我這個家夥混蛋!”你決不會生氣,還笑呢!假如罵說:“一切衆生都混蛋!”,你聽了覺得無所謂。人就是如此,打了你,罵了你,非報複不可。打了別人,罵了別人,殺了別人,我們一點關系都沒有。假如今天空難死了十幾個人,唉呀!好可憐唷!可憐歸可憐,飯還是照吃。如果死的是自己的親人,飯就吃不下了,還鼻涕眼淚一大堆呢!

  修行要在這個地方去體會,如何去得掉我執?如何空得掉我?人家罵你譏謗你,沒有關系,但是,真要侵害你,割你的肉,那就受不了。有人學佛聽到要布施,甚至有人跑到我面前說:“老師啊!你是大善知識,我身口意供養你呀!”那牛吹得可大了,真哄死你了,我說:“真的呀?”“真的!”“好!你身口意供養我,那麼,你的身體是我的了,我現在拿一把刀,割一塊肉下來,可以不可以?”唉!這些都是騙人的話,怎麼做得到?所以,平常會騙人,學了佛以後,更會騙人,那是唬人大學畢業的,這就是衆生。

  【善男子,但諸衆生了證了悟,皆爲我人,而我人相所不及者,存有所了,名衆生相。】

  只要是一切衆生在修行上認爲有所證有所悟,都是我相人相。你覺得我已經空了,我已經得定了,我已經得戒了,我已經悟了,我所悟的就是至高無上的道,可惜你們不懂啊!這正是我相人相,貢高我慢。“而我人相所不及者”,你覺得空了、清淨了,我悟了,你們衆生可憐啊!可悲啊!“存有所了”,存有一絲得道的念頭,應該度衆生啊!今生不度來生度啊!只要有這種心理存生,不是妖魔,就是鬼怪。這種心理都是“我”在作怪,所謂衆生相就是由我相來的,我相的第叁重投影。

  【善男子,雲何壽命相?謂諸衆生心照清淨覺所了者,一切業智所不自見,猶如命根。】

  現在講到壽命相,“金剛經”稱爲壽者相,壽者相是我相的第四重投影。壽者相很嚴重,老實講我們很多人學佛,都不是爲了求道,你問他爲什麼打坐學佛?爲了健康長壽,希望多活幾年。佛法的目的並不在此,可是一般人學佛的目的,真正講起來,還是壽者相。身體是假的,這個我知道,不過,我悟了道,法身是不生不死,永恒存在,這是壽者相。另外一種人則認爲想要悟得此不生不死的法身,恐怕我不行,所以,我先辦個手續,向西方阿彌陀佛國度申請留學,萬一我修不成,中途要走了,阿彌陀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據說那邊只有快樂沒有痛苦,想要什麼就有什麼,又不要勞苦出力,一本萬利,甚至,還不用本錢,只要你念一念就可以了,無本生意。這種心理還不是壽者相?想讓自己活得舒服一點,活得長久一點,基本還是由我相來的,四相難除啊!

  “雲何壽命相?”什麼是壽命相?“謂諸衆生心照清淨覺所了者”,這第四句話又不同了。什麼是壽命相?“心照清淨”,就是說你已經悟了道、得了道,照見五蘊皆空,什麼都空了,照到清清淨淨的境界,一念不生,但是,知道這個清淨就是本體,這就是道,這就是法身。“覺所了者”,覺悟到妄念都沒有了,什麼都空了,身心都空了,靈明覺知,一靈不昧,不管打坐不打坐,都在空的境界中,到達這個境界已經很高了,很少人能夠到達這個境界。“一切業智所不自見,猶如命根。”一切衆生由業力所生的智慧是看不見這個境界,好像命根是看不見一樣。你說我們的命根在那裏?在心髒?心髒可以換掉,現在有換心手術。在生殖器官?也不是。在腦?不是。“一切業智所不自見”,自己還找不出來呢!真正的命根在那裏呢?身體不好的朋友請注意!真正的命根在心,一念之間。所以,求生意志力強的人,生命力強。其實,命根就是我相,這是關鍵,要研究清楚。

  【善男子,若心照見一切覺者,皆爲塵垢,覺所覺者,不離塵故,如湯銷冰,無別有冰,知冰銷者,存我覺我,亦複如是。】

  佛說:如果你已經照見一切皆空,這一念靈明不昧之覺,也是塵垢,也是染汙。能覺與所覺都是塵垢,能覺之知與所覺的清淨境界,都是意識上的業力習氣,你覺得一念放下,清清明明這就是道,其實,這正是我。道理在那裏?佛說“如湯銷冰,無別有冰”,拿熱水在冰上一澆,冰就溶化成水,冰就不存在了。這個比喻很好,我們凡夫把思想妄念抓得牢牢的,等于把水結成冰,修道的人天天求空求清淨,認爲這清淨的境界就是道,明心見性了,這只是把冰化爲水而已,還是妄想。你覺得空了,這清淨境界就是大妄念。“存我覺我,亦複如是”,凡夫覺得有個我,羅漢覺得無我,認爲空就是道,落在空中,一個半斤,一個八兩,所以,不能成佛。

  悟到空的境界,守著這個空的境界,可以修到長生不老的境界,例如道家用心念將精氣神凝固住,的確可以長生不死,“楞嚴經”叫作堅固妄想。淨土宗追求往生極樂世界,如何往生呢?要修到“一心不亂”,一心不亂是長壽佛的法門,這是秘訣,這是水結成冰的道理。但是,如此並不能成佛,沒有圓覺,要把水變成冰就變成冰,要把冰變成水就變成水,一切自在,成佛有望。你不敢動念,想維持清水,不敢把水結冰,還不行。所以,叫你們好好修密法的生起次第與圓滿次第,是有道理的,悟到的話,這是大圓覺境界。

  【善男子,末世衆生不了四相,雖經多劫勤苦修道,但名有爲,終不能成一切聖果,是故名爲正法末世。】

  佛說將來的衆生不了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雖多生多世勤苦修行,永遠不會成佛,不能證得果位。爲什麼呢?因爲後世的衆生執著厲害,抓得很牢,尤其對于我相,越抓越牢,越來越堅固妄想。因此,後世成佛的人越來越少,不要說成佛,得羅漢果的人越來越少,此爲正法末世。

  未來的時代講求速度,什麼都要快,機器發達,人就懶了,人腦不用,用計算機,人慢慢要變成廢物了,人都成“糊”了。人的智慧有多高,衆生的業力就有多高,兩者是相對的。你們好好用功修個長生不老,再過叁十年後,看看我的話如何?那時候的生活已經不是我們此時的形態。變了就是變了,拉不回來,真是江水東流去不回啊!有些人說:“老師啊!你要力挽狂瀾啊!你要中流砥柱呀!”不要騙我了,你去挽挽看!你去站在中流砥柱看!挽不回也抵不住的,爲什麼?大勢所趨,一點辦法也沒有,此所謂大勢至菩薩也!擋不住,什麼才擋得住?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才有辦法。這其中的道理,自己去悟。

  【何以故?認一切我爲涅槃故,有證有悟名成就故。譬如有人認賊爲子,其家財寶,終不成就。】

  爲什麼不能成佛?你那清淨境界、空境界、光明境界都是“我”所變的,我是什麼變的?業所變的,業是心所變的,心是一念無明所變的,把這一念無明所變的我認爲是涅槃,把我所變的清淨認爲是成佛的境界。有證有悟名成就故,一切衆生都容易著相,只要有一點理解,有一點功夫,就傲慢得不得了,佛學叫作增上慢,我相更重,不學佛還好,一學佛,看人家都看不順眼,唉呀!這個人愚癡啊!唉呀!這個人貪心好重啊!只要認爲自己有所證有所悟有所成就,就是凡夫。譬如有人把賊當兒子在家養著,這家的財産遲早會沒有了。我們認爲一念不生清淨境界就是道,這正是賊,這正是業力的根本,永遠不能成就。

  【何以故?有愛我者,亦愛涅槃,伏我愛根,爲涅槃相。有憎我者,亦憎生死,不知愛根真生死故。別憎生死,名不解脫。】

  爲什麼呢?佛在這裏說得很清楚,衆生不能成佛,是因爲我相。有愛就有憎,愛不到就恨,愛有多深,恨就有多深。這個愛不只是指男女之間的愛,愛錢,愛吃,愛車子,愛寵物,愛旅遊,愛釣魚......等等,其實,人最愛的是什麼?自己。“圓覺經”在這裏說:“有愛我者,亦愛涅槃。”你說我什麼都不愛,只愛修道,只愛清淨,哈!這還是愛我,這是佛說的唷!想想看,你爲什麼愛修道?唉呀!世間都是假的,只有修行是真的,這還是作生意的心理,認爲修道對你比較有利,而且這是我所喜歡的。“伏我愛根,爲涅槃相”,你只是把世俗的觀念壓伏下去,覺得我已出家,我在修行,認爲要清淨,要涅槃,這樣才對,這還不是我見?

  因爲愛的心理,想要求道,就發生另一種恨的心理—討厭生死。你爲什麼修道?我爲了生死修道,這個人已經是第一等了,普通人修道不是爲了生死,而是求長壽,其實也是爲了生死,不過,只是要生不要死。人都怕死,爲什麼怕死?死了就什麼都沒有了。爲什麼怕生死呢?因爲有我。不知愛恨真生死故,其實這個愛的心理就是生死的根本,爲什麼有生死?因爲有愛,有求,有齲所以,了生死並不是了肉體的生死,而是自己心念的愛憎。“別憎生死,名不解脫”,你討厭現實的人生,想要脫離生死,這叫作不解脫。照圓覺經這麼說,那一個學佛的人真解脫了?沒有,都走了錯誤的路子。

  【雲何當知法不解脫?】

  以上講的是“人”解脫的道理,接下來講的是“法”解脫的道理。

  【善男子,末世衆生習菩提者,以己微證,爲自清淨,猶未能盡我相根本。】

  佛說將來末世的衆生,有學佛求道的人,以自己稍微有所悟解或修行達到的境界,以此些微的效果認爲自己得道了,認爲清淨就是真理,猶未能盡我相根本,這還是我相啊!

  【若複有人贊歎彼法,即生歡喜,便欲濟度。若複誹謗彼所得者,便生嗔恨。則知我相堅固執持,潛伏藏識,遊戲諸根,曾不間斷。】

  假如有人贊美他所證得的佛法,就心生歡喜,就要度他。很多學佛的人都認爲不學佛的人好可憐啊!學了佛以後,滿口慈悲啊!度衆生啊!對不學佛的人或信仰其它宗教的人則看不順…

《圓覺經略說 第九章 淨諸業障菩薩》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