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普賢菩薩
---圓覺經略說
初見本性如何修
如何以幻還修于幻
一切皆幻誰來修行
如何使妄想心得到解脫
【于是普賢菩薩在大衆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叁匝,長跪叉手
而白佛言:】
這些文字我們不重複解釋了。
【大悲世尊,願爲此會諸菩薩衆,及爲末世一切衆生修大乘者,聞此圓
覺清淨境界,雲何修行?】
大慈大悲的世尊,希望您爲此會諸菩薩衆,及爲末世一切衆生修大乘菩薩道的人說明,當聽到了此圓覺清淨法門,初見本性,應如何起修?
【世尊,若彼衆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雲何以幻還修于幻?】
這個問題我們也要問,對不對?他說世尊剛才答複文殊菩薩,一切都是幻化,身體是幻,身體是假的,我們的思想念頭也是假的,身心都是假的,既然一切如夢如幻,那還修什麼呢?不修行也幻,換句話說,我殺生也是幻,我不是殺生,我殺幻呀!反正他早死晚死一樣要死,我給他一刀,早點解脫嘛!既然一切是幻,爲什麼還要念佛、打坐、守戒呢?爲什麼要以幻還修于幻?這個問題的確要問。
【若諸幻性一切盡滅,則無有心,誰爲修行?雲何複說修行如幻?】
第二個問題,一切皆是虛幻,虛幻就是空,什麼都沒有,都滅掉了。既然一切都是虛幻,也就是說,一切衆生本來無心,既然無心,何必修行?誰來修行?修個什麼東西呢?另外還附帶一個小題,雲何複說修行如幻?爲什麼您老人家還說修行如幻?
講到修行亦如夢如幻,有位禅宗祖師,也是淨土宗的大祖師---永明壽禅師,他原是將軍,後來出家,大徹大悟以後,提倡淨土念佛法門,禅淨四料簡中“有禅有淨土,猶如戴角虎,今世爲人師,來生做佛祖。”就是他的偈子。他規定自己一天要念一萬聲佛,每天要做一百零八件佛事,他一生的行經與西藏黃教的宗喀巴大師頗多類似。像他已經大徹大悟的人,每天兢兢業業積極修行佛事,而卻說是:“宴坐水月道場,修習空花佛事。”也就是說所有修行皆是如夢如幻,這是什麼道理呢?
其次,在密宗裏有個幻網法門,此幻網法門乃普賢如來化身爲金剛薩埵 所傳,而其原理就是此處普賢菩薩所提修行如幻的道理。
【若諸衆生本不修行,于生死中常爲幻化,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今妄想
心雲何解脫?】
各位有沒有注意到,普賢菩薩所提的問題,分叁種層次,我們不要被經文美麗的文字所迷惑,而忽略過去。第一,佛所說一切法如夢如幻,身心皆幻,那又何必修呢?修假法有什麼意思呢?第二,既然一切皆幻,誰來修行呢?第叁,就是修行既然如幻,那麼,一切衆生本來沒有修行,雖然在生死輪回中,也是幻化。可是他並不知道自己這個生死是假的,他把生死看得很認真是,所以,想到死亡感到痛苦,失去東西覺得悲哀,把假的抓住當真的在玩,這樣如何使妄想心得到解脫?
普賢菩薩把一個問題,分成叁個層次,我們要搞清楚。接著,他對所提問題,在下面作了結論。
【願爲末世一切衆生,作何方便,漸次修習,令諸衆生永離諸幻。】
普賢菩薩發大願,懇求佛爲將來末世一切衆生,有什麼方法可讓他們一步一步修行,而證得如夢如幻的境界。這麼一來,使將來的衆生不被幻化所騙,永離種種幻境。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叁請,終而複始。】
講完了,跪下來,五體投地,行禮如儀,懇求叁次。
【爾時世尊告普賢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爲諸菩薩及
末世衆生,修習菩薩如幻叁味,方便漸次,令諸衆生得離諸幻,汝今
谛聽,當爲汝說。】
佛說:“好!你們能夠爲了一般大乘菩薩以及將來的末世衆生,懇求我來講--如何修行大乘菩薩道的如幻叁昧法門(西藏密宗謂之幻網法門,幻網乃根據“華嚴經”法界重重無盡而來)。“方便漸次”,一切方法都叫方便,一切有爲法皆是方便,換句話說,沒有證道以前,無爲也是方便,無一不是方便。悟了道以後,方便都沒有了,那是實相般若。這種修行的方法其程序是如何?你問這個問題,並不是爲了自己,而是發心爲了將來一切衆生,如何能夠脫離迷幻?好,現在仔細聽,當爲你說。
【時普賢菩薩奉教喜歡,及諸大衆默然而聽。】
當時普賢菩薩聽道佛要說法很喜歡,在座大衆都專心靜默而聽。
現在講夢幻修法,實際上,顯教就是密教,經典上的每一句話都是修法。那麼,現在所講乃融會顯密教法,要靠自己的智慧去理解。若真要傳幻網法門,那可嚴重了。你們要先登記,然後,好好拿紅包,多多益善,這叫供養。拿了供養以後,要先關起門來修法,要有高一點的道場,一千杯水,一千盞燈,晝夜點著檀香,香煙彌漫,還要做一套衣服,戴上高帽子,锒(LANG2)锒铛铛挂上一大堆,口裏嗡隆嗡隆地念,進入夢幻叁味,一一爲你們消災免難,要修到護法神現身,然後,告訴你哪一天傳法,你要在下面跪半天,傳法要傳半個多月,一天要四個小時,不要說我說法很累,你聽法就夠你受了。
假如現在要傳這個法門,有個好辦法,擺上許多鏡子,加上科學燈光設計,一進壇場就看到千百萬個自己,哪個是真的你都分不清楚,那真是如夢如幻,不用我傳,普賢如來就來傳你了。我講的不是笑話,是真的唷!現代修法適當地配合科學,修持起來快得很。
現在把密法都傳給你們了,這是夢幻修法,給你們露一點信息,你們不要當笑話聽。你若以恭敬心聽我的笑話,你就得到普賢菩薩的感應。你如果當笑話聽,那就可惜了。不過,我不搞這一套,我這個人講好聽,平常解脫慣了,對于要穿上法衣,戴上帽子,道貌岸然扮起一副上師的摸樣,總是能免則免。
好,現在我們來看佛所傳的夢幻修法。
【善男子,一切衆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猶如空華從空而有,
幻華雖滅,空性不壞。衆生幻心,還依幻滅,諸幻盡滅,覺心不動。】
佛所說這一段真是大法,也是無上的密法,只要你好好依靠文殊菩薩的帶領,能以智慧進入就到了。下面我們再引申說明。
善男子,等于說你們諸位仔細聽者,一切衆生種種幻化,沒有哪一樣不是假的。現在你們所看到的我是真的嗎?是假的。不相信,那麼你眼睛直瞪著看我,多看一會兒,我的臉就不是這個臉了。愈注意看,你就愈可以看出假的來,一切非真。各位注視著這個佛像看,眼睛不要動,你看!佛像不像佛像了,夢幻出來了,旁邊周遭一切也夢幻,眼睜開著,看而不看,如此便進入夢幻境界了,就這麼簡單。
平常我們所看到的東西不是都很實在嗎?不,那是衆生沒有定力,被自己的眼睛所騙了。現在讓你注意看,就是五遍行的作意,你注意看,那些東西原來是假的,種種皆幻。像眼前的茶杯、桌子這些都是假的,它的本身遲早都會毀壞,都會變去了的。連我們的身體也是假的,當初爸爸媽媽生我們的時候,一入胎就抓個假東西,生出來以後,越看自己越漂亮。世界上誰最漂亮?每個人自己看自己最漂亮,鏡子照了又照,百看不厭,看到年老,還是喜歡,哈!都被幻化所騙。
那麼,一切衆生種種幻化,我們所看到的都是幻化,那又如何修行呢?別急,佛說這個幻化的本身皆生如來圓覺妙心,在此夢幻境界中既(即)是自心自性圓覺妙心,一切幻化都是自心本體功能變化出來的。這裏我再說個幻網法門,現在不用眼睛,改用耳朵。請各位把眼睛閉起來,我現在講話的聲音各位都聽到了吧!這個聲音是幻化的,沒有了,“猶如空華從空而有,幻華雖滅,空性不壞”你不須用心聽,自然就聽到了。一切如夢如幻,但是,你那能聽的空性沒有壞,不生不滅,不增不減。“衆生幻心,還依幻滅”,此幻化之心從哪裏來?到哪裏去?你要是去追他,你不是傻瓜嗎?知道他是幻,來也是幻,去也是幻,“金剛經”說:“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一切都是幻起幻滅。“諸幻盡滅,覺心不動”,你們所聽到的聲音是幻化,能聽的是幻,所聽的也是幻,幻來幻去,幻化滅了,你那能聽的覺心沒有動過,本來如如不動,不須你去造就一個,不須你去打坐才有,本來不動,本來如是。請記住佛說:“諸幻盡滅,覺心不動。”依此修行,就可成就了。
注意!普賢菩薩是講修行的,如何去修呢?不要以爲修行就是找個茅棚,找個清淨的地方,或者說我要閉關。閉關是享受,閉關從某一方面來講是世界上最大的偷懶,住在裏面,什麼事情都不做,茶來伸手,飯來張口,這種修行好辦。大菩薩的入世修行才難,你要在人世間做個賢妻良母或者是做個盡責的好父親好丈夫,這就不容易了。這是擔負妻子兒女的痛苦,而且要咬緊牙根有苦都不說,一切如夢如幻,于此痛苦中,一心清淨,不起惡念,處處利他利人,這才是真修行,這才是普賢菩薩的“諸幻盡滅,覺心不動”修行法門。可不是吃飯把碗筷一丟,什麼事情不做,跑到這裏來打坐、聽經。
【依幻說覺,亦名爲幻,若說有覺,猶末離幻,說無覺者,亦複如是,
是故幻滅名爲不動。】
你說我悟了,悟個什麼?假使有所悟,此悟亦是幻,譬如說你來聽經,跑到九樓去,九樓的人告訴你不對,在十一樓,好了,你悟了,知道在十一樓,到了十一樓,就無所謂悟不悟了,就不管有沒有搞錯了。所以,悟了道,還有一個“悟”放在心裏,那就“誤”了。因此,若說有覺,猶未離幻,還在迷惑中,這樣不對。那麼,你說我的悟也沒有了,這又是夢話,說有說無都不對,空也不是,有也不是,“是故幻滅名爲不動”,幻起幻滅,本來清淨,如如不動。
【善男子,一切菩薩及末世衆生,應當遠離一切幻化虛妄境界,由堅執
持遠離心故,心如幻者,亦複遠離。】
佛告訴普賢菩薩,一切修大乘道的菩薩們以及末世衆生如何修行呢?應當遠離一切幻化虛妄境…
《圓覺經略說 第二章 普賢菩薩》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