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道家、密宗與東方神秘學▪P11

  ..續本文上一頁子中有氣沖出灰飛,吹起了黃鍾的宮音。

  這個黃鍾之音,正說明了土地中的陽能,在一定的時間,向外放射。

  人體的氣脈,也像地球中的氣機一樣,隨著氣象的變化而動。

  許多西方的朋友,認爲中國的音樂難懂,不易引發感受。因爲中國的古樂是不平均的自然律,而西方音樂是平均律,比較適宜合奏的關系。(此節可參考《人文世界》一卷八期及二卷一、二期《律呂淺談》)

  下面就要分別解釋十二辟卦中的每一卦了。

   諸葛亮借東風 十月

  囗坤卦,亥月,節氣立冬小雪。

  這是全陰之卦,天地間之放射能,此時已全部吸收入地,但陰極則陽生,所以在十月立冬後,必會有小陽春,有一兩天風轉東南,當年諸葛亮借東風,就是通曉《易經》氣象的道理,知道十月立冬之後,西北風一定不會天天吹,根據氣象的推算,有一兩日必會刮起一陣東南風,所以故作玄虛,築壇祭風,反正一日借不到的話,二日叁日下去,早晚可以等到東風。果然被他等到,大破曹操五十萬軍。

  曹操大敗之後,閉門讀《易》,研究到《周易》蠱卦的“先甲叁日,後甲叁日”和立冬時,正值坤卦當令,其中有一陽來複的道理,哈哈大笑,悟出了東南風的道理。五十萬大軍的損失,才讀懂了《易經》,代價真不能說不大呀!

  冬令進補 十一月

  囗複卦,子月,節氣大雪冬至。

  到了十一月,一陽來複。在卦上已看到了一陽之象,現在是陽火之始,地球所吸收的太陽之能,又開始向外放射了,這個時候,我們都會覺得胃口不錯,消化能力也好起來了。冬至開始,正是人人高喊冬令進補的時候,一點也不錯,複卦早已告訴我們了。

  春快來了 十二月

  囗臨卦,醜月,節氣小寒大寒。

  現在的卦象,已有二陽了,雖是在十二月,可是春已暗中來臨,地球內部的放射能已漸升高,變化遂將透出外部了。

  叁陽開泰正月

  囗泰卦,寅月,節氣立春雨水。

  這是叁陰叁陽的卦,天地間至此時,地球已經是全部陽能充滿了。這是春的開始,生命就要出土了。

   大地驚雷 二月

  囗大壯,卯月,節氣驚蟄春分。

  春雷動了,這一聲空中的巨響,驚醒了冬眠蟄伏的動物們,現在紛紛吐出了口中的混土,恢複了活動,這就是驚蟄的意義。卦象已呈四陽之象,陽能到達地面上了,植物也都開始了生長。

   清明時節 叁月

  囗囗卦,辰月,節氣清明谷雨。

  陽能已上升到五爻,天地間只有一點陰氣殘余,現在的陽氣正是最充足的時期,清明掃墓、郊遊,天地間充滿了新生,到處欣欣向榮。

  燥烈的純陽 四月

  囗乾卦,巳月,節氣立夏小滿。

  現在的陽氣已達飽和點,物極必反,陽極則陰生,四月份太乾了,使人發問,白天也最長。到此爲止,均屬陽能的活動,稱爲六陽的上半年。

   喝一杯雄黃酒 五月

  囗(女後)卦,午月,節氣芒種夏至。

  在純陽的卦中,最下面生出了一陰,濕氣在內部發生了,現在是一年中陰的開始。南方的黃梅雨,常會下個不停,天地間陰的力量又在暗中滋長。端午節吃粽子時,不要忘記喝一杯雄黃酒,驅散一下體內的潮氣。

   夏日炎炎 六月

  囗辶豚卦,未月,節氣小暑大暑。

  二陰生,暗中已有凋零的意味,麥子已經收割了,象征一年中的生發季節已經過去。可是外表上,天氣是炎熱的,雖然內部衰相已經很深,但大地中仍有一爻陽能,利用它,另一季的農作物得以生長。

  鬼節的祝禱 七月

  囗否卦,申月,節氣立秋處暑。

  叁陽叁陰,秋天到了,天地的外部又要開始了明顯的轉變,雖然熱,但是秋高氣爽。到了下半月,夏天已全部結束,秋收開始,天氣即將轉涼,那些可憐的孤魂野鬼,以及家中作古的祖先親友們,現在也該做一個生活的安排了吧!七月十五日,讓我們誠心地祝禱他們,祈求他們有溫暖舒適的生活准備!

   仲秋賞月 八月

  囗觀卦,酉月,節氣白露秋分。

  秋的收割已經完成了,落葉紛紛,天地間呈現了一股肅殺之氣,因爲陰爻已到了外卦。秋收冬藏的工作都已准備好,夜晚也已有露水下降了。八月十五的月亮多麼明亮,搬出來豐收的棗子、花生、玉米、毛豆、地瓜、梨子、核桃,讓我們吹著洞蕭賞月,合家團圓作樂吧。

   秋風掃好落葉 九月

  囗剝卦,戌月,節氣寒露霜降。

  天地間只有一絲陽氣存在了,生命至此,陽能已剝到盡頭,馬上就要完了。深秋的風,吹卷著,滿地落葉紛飛,樹枝上已變成光禿禿的,除了那些耐寒的松柏之外,如果冬衣還沒有備妥,可能會忽然受凍了。

   剝複之際生命的法則

  前面所談的十二個月,是地球的生命法則,縮小來說,一天的生命也是如此。一日之中的十二個時辰,也以子醜寅卯辰已午未申西戌亥代表。

  這個生命的法則,與人的生命法則是一致的,都處在剝複之際,以十二的一半,六爲分野,六陰六陽。

  到了第七,就是另一個開始。所以,在《易經》上稱爲七日來複,人體的變化也是這個法則。至于病情的變化如何,也要注意到時間的因素,中西醫盡皆如此。

   孔子的《春秋》

  在一年之中,有時是夜長晝短,有時是夜短晝長,但是在春分與秋分時,日與夜是平均的,同是一樣的長短,沒有差別。

  孔子著了一部《春秋》,爲什麼古人稱曆史爲《春秋》,而不名之爲冬夏呢?

  原來孔子也是采用春分秋分之道,在曆史的眼光中,必須以“持平”爲准則,所以就取用了《春秋》作書名。

   五行是什麼

  看見了五行這兩個字,好像我們要開始算命了。不過,算命的確也是根據天地間的法則。五行是天文的代號。一方面是抽象的原理,一方面也是實際的應用。

  《易經》上說:“天行健”,行就是動的意思,《易》的基本原理是說,一切都在運行不息。

  有人說西方文化是動的,東方文化是靜的,不知是根據什麼。我們姑不論西方文化的好歹,只證明中國《易經》的文化,是生生不已,一切都在不停地進行著。

  究竟五行是與《易經》同時開始的,抑是在漢代開始的,說法不一。但是,漢代時期對于抽象理論科學的建立,極有成就,是一個不可抹殺的事實。

  五行是金、木、水、火、土。它們代表了宇宙天體中五個星球:金是太白星,木是歲星,水是辰星,火是熒惑星,土是鎮星。

  這五個星,加上太陽與月亮,稱爲七政。

  太陽與月亮是經星,五行之星是緯星。

  這些星球的放射能,影響了地球,地球當然也在放射能,而影響其他星球。

  五行的意義和作用

  木代表生發的功能,在人體代表肝。

  金代表破壞性及堅固的本體,在人體代表肺。

  水代表了冷凍,在人體代表腎及大小腸。

  火代表了揮發功能,在人體代表心。

  土代表了中和之性,有中和金術水火的功能,在人體代表脾胃。

  依照綜卦的道理,一切事物都有一種相對性,凡是有好處的,一定也有缺點;有害的,也必有其利益的一面。五行的本身,也是如此,所以五行是相生相克的,它們相生的次序如下:

  

  實際上,四川、西藏乃多金之區;東部生長茂盛;北方天寒,凍結較久;南方則氣溫較高。

  頭痛醫腳

  了解了五行的相生相克的道理,就會明白中醫不是頭疼醫頭的原因。

  一個人感冒咳嗽了,肺部有了麻煩。肺是金,要想幫助金增加力量,必須先去扶助上,因爲土能生金,土是脾胃,所以說一定要同時調理脾胃,並顧及到腎水及大小腸。

  事實上,金(肺)有毛病,一定會連累到土及水,所以肺有了咳嗽,胃氣絕對不適,腎氣也受肺金的影響,而引起耳鳴。

  中醫的理論根據了五行,在治療的時候,要找到病源之所在,徹底的治法,所以不是頭痛醫頭,而成爲頭疼時,反來醫治其他的部位了。

  天幹地支

  說過了天體中的五個星球,這五個星球的放射,對地球不斷地發生幹擾,這個幹擾的性質,就定名爲天幹。

  雖然五星是由金木水火土五個代表,爲什麼天幹變成十個呢?因爲五行不夠說明天幹的陰陽全部意義,所以,每個由兩位來代表,這十個天幹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它們代表的意義如下:

  

  地支共有十二,就是前面說過的子五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二地支代表了地球本身的放射能,與天幹交互作用影響,而形成了天地間變動的法則。

  十二地支代表了一年的十二個月,在十二辟卦中已說到了。

  十二地支同時代表了一日的十二個時辰,每一時辰有兩小時。

  十二地支同時也代表著十二個不同的年代,在天地間不停地運轉著。

  十二地支與十天幹配合,每六十年循環一個周期,稱爲六十花甲。六十歲的老人,也稱爲花甲老翁。

  天幹地支是一門偉大的學問,這門學問,對物質文明而言,是超然獨立的,所以中國以往的年代,不論人事的興衰、帝位的轉移,一律采用幹支爲年的代表。

  天幹地支所代表的宇宙,道家稱爲“造化洪爐”。人類在這個洪爐中,不過是一點點渣子而已,所以人死了,稱爲“物化”或“羽化而登仙”。

  

  在這個八卦圖中,包括了天幹、地支、方位、五行及人體內髒。由中間的對角線,看出了對面相沖,只有土在中間協調。

  《易經》的道理是,立場相對、性質相反、等則相沖。

   氣脈與穴道

  看到了五行,以及人體的內髒也以五行來代表,不禁想到了《內經》中的一句話:“肝生于左,肺藏于右”。

  照生理解剖學看來,肝髒分明在人體中的右邊,而肺又是兩葉,藏在胸腔內的左右兩邊。

  那麼,《內經》不是在胡說八道嗎?

  絕對不是的!

  “肝…

《道家、密宗與東方神秘學》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