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過了奇經八脈,讓我們也將叁脈七輪作一個介紹,大家再來判斷吧!
叁脈是什麼
叁脈是叁條氣脈,即中脈、左脈及右脈。
最重要的一條爲中脈,是藍色,似乎是在脊髓的中間,由頂下至海底。海底即肛門前的一片叁角形地帶;密宗又稱之爲生法宮,如果是女性的話,海底就是子宮。
在中脈的兩邊,有左脈及右脈,與中脈平行,距離約牛毛的十分之一。
左脈爲紅色,右脈爲白色。
左脈下通右睾丸,右脈下通左睾丸,女性則通子宮。
因爲氣脈是交叉的,它的路線與神經有關,所以右邊病時左邊痛;左邊病時右邊痛。
不要認爲中脈有顔色,有距離,就認爲叁脈是肉眼可見的具體事物了,那是不正確的。
從生理解剖的觀點上來說,叁脈是看不見的。只有在作靜定的功夫時,氣脈通了,自己才會見到它們。
七輪在哪裏
什麼是七輪?顧名思義,是七處與周圍有連帶關系的地方。
所謂七輪,就是:
頂輪、眉間輪、喉輪、心輪、臍輪、海底輪、梵穴輪。
頂輪——從額頭的發際開始,往後橫拼四指的距離處,就是頂輪的位置,也就是嬰兒幼小時會跳動的部位。以道家的說法,此處在封口以前爲先天,那時嬰兒不會說話,但卻表情豐富,好像有說有笑的樣子,因爲嬰兒還處在形而上的境界中,與以往的精神環境保持接觸。等到頂輪封口以後,嬰兒就會說話了,而開始進入了後天的生命。
此輪又名大樂輪,在靜坐未打通大樂輪以前,等于是受活罪,腿麻腳酸,一旦打通了頂輪,腦部氣輪充滿,其樂無比。
道家稱頭部爲諸陽之首,像似有大樂,頂輪有叁十二根氣脈,如雨傘一樣,由間腦向外分散。
眉間輪——在兩眉之間,印堂稍下的地方,稱爲眉間輪。道家修神仙,練靜坐的人,在眉間輪氣脈打通後,就會有相似神通的境界,叫作眼通。真有天眼通的人,沒有任何物質的東西可以障礙到他的視野。換句話說,閉著眼睛,隔著牆壁,都可以清楚地看到外界的一切。
喉輪——由眉間輪向下,到喉結的地方,稱爲喉輪,這裏一共有十六根氣脈,像倒轉的雨傘,接眉輪諸脈,包括到上胸部的食道及氣管,這個喉輪又名受用輪。依照印度治病的方法,注重氣脈治療,喉輪的十六脈若不幹淨,心中便難得安甯,煩惱多病,所以瑜伽術中有用白布清洗食道及胃部的辦法。四川治療瘧疾,也有用鮮的葛根,去皮後,以病人中指爲一寸,由口腔通入食道及胃,瘧疾即愈。所以如能保持食道清潔,則可健康少病。我們喝了牛奶,在空杯子上,可以看到殘留的奶汁,牛奶尚且不過是流體而已,我們一日數餐,食道中髒亂的情形,也就同垃圾桶差不多了,焉能健康長壽。以個人的經驗,喉輪與胃壁極難保持清潔,唯一的辦法是少食。
心輪——神秘學者稱爲*輪,此輪在肚臍上四寸(人身寸)的地方,共有八脈,也像雨傘一樣,向下分散。
臍輪——在臍輪的地方,是神經叢的中心,由此開始,向外分散六十四根脈,中間分散達到腰的四周,往上分散達到心輪,向下分散達腳跟。
海底輪——由臍分散的脈,接到海底輪,就是男性的會陰,臀下的叁角地帶,女性的子宮口之上。
道家對生命的看法,男性一切生命的原動力,都在身體的下面,所以男性善立,如果兩膝有力而靈活,則是健康與長壽的象征,男性年老時兩腿發軟,就不是好現象了。
至于女性的生命力則在肚臍以上的部位,所以女子不善久立,而且走路搖曳生姿,就是因爲下面沒有力量的緣故。
梵穴輪——前六輪都在人體之中,這第七輪,卻在人體之外。
在頂輪處四指之外的上方,離開了頭頂,就是梵穴輪的地方,在這裏,人體放射出光芒。這種說法,以前認爲似乎有點荒誕不稽,但是近年的紅外線攝影,已可攝到人體放光的情形,而證實了梵穴輪的可能正確性。
據說,紅外線攝影,證明任何物體都可發光,植物自然也不例外,最妙的是,當我們離開了坐過的地方叁小時後,紅外線攝影,仍可攝到我們殘留在那裏的放射光。
七天的變化
前面粗淺地介紹了氣脈的問題,現在談一談生命的入胎變化。
在卵子與精子結合,生命開始後,第一個七天,生成了督脈。上從間腦下達海底。第二個七天,生出左右兩眼,此後則每七天一個變化,到了叁十八個七天後,嬰兒才會出世。
這也就是七日來複的道理,後天的生命、身心的變化,都是七天一個周期。如患傷寒症的病人,七天一個變化,要經過叁七二十一天才會痊愈。
你的鼻子通不通
說了半天,各種氣脈問題,歸根結底一句話,奇經八脈與叁脈七輪是並不沖突的。叁脈中之中脈,就是沖脈,而道家所謂的左青龍(主血)右白虎(主氣),即叁脈中之左右兩脈。
前面氣脈的介紹,等于陪同大家逛了一趟西藏及印度,簡單地看看這些人體神秘學的陳列。但是,最要緊的是我們能知道如何調整氣脈,將來有機會,也許再作專門的介紹。
如果醒時發現僅右鼻通時,就是稍有疾病的前奏,正常的人,白天左鼻通(陽),夜裏右邊通(陰),時間的計算是夜十一時起,到中午十一時算白天,過後則算夜間。
生命的來源問題
氣脈是根據什麼在生長?靠什麼在變化?
是上帝的安排嗎?是菩薩的旨意嗎?抑是自然的現象?
這是生命來源的問題,醫理本來就是玄而又玄了,再加上生命的來源,就更是玄上加玄了。
生命的來源是醫理的哲學,醫理學引導著醫學,但哲學卻引導著醫理學,所以我們也不能不追索生命來源的問題了。
第六章
碧眼方瞳是神仙
上次說到叁脈時,曾指出叁脈的顔色,後來有許多人來問,不知這個顔色是否在人體解剖時可以看到,如果可以看到的話,那麼叁脈就是一種神經或器官了,怎麼能說是無形呢?
現在我要鄭重告訴各位,在人體解剖時,叁脈是絕對看不見的,所謂的叁脈顔色,是修煉氣脈有成就的人,在定境中,自己反視到自己體內,所看到的顔色;中脈打通時,定境中呈出一種藍色等景象,道家有一句話:
碧眼方瞳是神仙。
這就是說,修道有成就時,氣脈全通,兩眼藍色,眼瞳定而有力,發出方楞似的光芒。這句話並不證明,白種人的碧眼就是中脈已通,請大家不要誤會,因爲道家是我們中國的産物。
《易經》六十四卦與七輪
在我們說到七輪時,曾提到每輪的脈數,心輪有八脈,喉輪則加倍,爲十六脈,頂輪又加倍,爲叁十二脈,臍輪則爲六十四脈。
這些脈上下雨傘形放射交接,形成葫蘆狀(見上)。
再看這些脈的數字,從八至六十四,與《易經》的八卦,演變成十六卦、叁十二卦,以及六十四卦,恰好是同一原理。
《易經》是畫宇宙的現象而得,而七輪的法則,正說明了人體是一個小宇宙。
心輪的八脈,加上喉輪十六脈,加上頂輪的叁十二脈,最後加上臍輪的六十四脈,一共合計得一百二十脈,配上地水火風四大類的病種,歸納出人體可能産生的疾病的類別與部位。
胍和脈
現在又說到中國奇經八脈的問題了。
“胍”字和“脈”字有沒有不同?這兩個字代表不同的意義。
但是中國古代的醫書上,都在通用,如果從氣脈的道理來講,一定要認識清楚。
“胍”:血脈之脈,代表著血管及神經。
“脈”是氣脈的意思,與血管神經有關,但並非相同。
《內經》一書中所談到的“胍”與“脈”,有時意義是相通的,其實,有的地方是講血胍,有的地方,卻是講氣脈的問題。
西洋近代文化,也有許多談論氣脈問題的理論和書籍,有許多稱之爲超越的電磁波等等。
血是什麼
生活在二十世紀的我們,天天聽到高血壓呀,驗血呀,血糖呀,貧血呀,種種關于血的問題。
一個青年人,去看一個中醫老先生,聽到他說病人血不清的話,不免偷偷地暗自發笑,心中下了一個斷語,認爲中醫太不科學,沒有經過檢查,就說什麼血清不清的問題。
其實,現代的人,都是把“血”作表面的解釋,認爲就是血管中奔流的紅色東西而已。
但是中國古代的醫書上,“血”的真正含義是廣泛的。
“血”包含了人體中各種的液體,除了血管中的血以外,所有的內分泌(荷爾蒙),人體內在的各種化合都包括在內,所以中醫的一句血不清,可能意味著內分泌不平衡。
因此,我們先要了解中醫學上“血”的含義,才能深入研究。
奇經八脈和十二經脈
奇經八脈爲什麼如此重要呢?
在道家的經驗上來說,如果奇經八脈都暢通了,精神狀況便會達到一種超越的境界,就是:“精滿不思淫,氣滿不思食,神滿不思睡。”
奇經八脈如何才會打通?
在《黃帝內經》和道家的丹經裏,曾作過一個比喻,在十二經脈氣機充滿時候,才可能流溢分散到奇經八脈之路線中,就好像一條大河,或者水庫,漲滿之後,自會流到特置的溝渠之中,可是十二經脈的氣機如何才能充滿呢?這就要靠修持的功夫和成就了。
食氣者壽
許多道書以及孔子家信上也曾說過:食氣者壽。
道家的說法是:食肉者勇而悍,食谷者慧而夭,不食者神明而長壽。
許多人認爲,愛吃牛肉的民族,是富于侵略性的。它是否也是根據道家的話,不得而知。而我們食五谷的人,雖然聰明智慧,難免多病而壽促,唯有不吃的人,才能長壽,那也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
如此說來,我們還沒有長壽,豈不是先就要餓死了嗎?
其實,這個意思就是盡量少食而已,昨晚看見晚報上的一則科學新聞,說到西方醫學對于健康長壽的新理論,第一樁就是少食,叁十歲以後尤應少吃脂肪及醣之類,他們的這種少食說法,道家在千年前就已經…
《道家、密宗與東方神秘學》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