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楞枷大義今釋 八識規矩頌▪P3

  ..續本文上一頁暖頂忍世第一

  

  地上聖位

  

  初歡喜地二離垢地叁發光地四焰慧地

  五難勝地六現前地七遠行地八不動地

  九善慧地十法雲地金剛道

  

  五受:苦樂憂喜舍

  

  八識規矩頌總表

  

  規矩

  

  前五識

  

  第六意識

  

  第七末那識

  

  第八阿賴耶識

  

凡情

  境

  

  性

  

  性獨影帶質

  

  真帶質

  

  無本質性

  

  量

  

  現

  

  現比非

  

  非

  

  現

  

  性

  

  善惡無記

  

  善惡無記

  

  有覆無記

  

  無覆無記

  

  界地

  

  欲界色界(鼻舌不行)

  五趣雜居離生喜樂

  

  欲色無色

  

  欲色無色

  

  欲色無色(隨他業力生)

  

  相應

  心所

  

  遍行五

  別境五

  善十一(信進慚愧無貪無瞋無癡輕安不放逸行舍不害)

  根煩惱叁(貪瞋癡)

  中隨煩惱二(無慚無愧)

  大隨煩惱八

  

  遍行五善十一別境五(欲勝解念定慧)

  根煩惱六(貪瞋癡慢疑惡見)

  中又二

  小又十(忿恨惱覆诳谄憍害嫉悭)

  不定四(悔眠尋伺)

  

  遍行五

  別境一慧

  根煩惱四(貪癡慢我見)

  大隨煩惱八(掉舉昏沈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亂不正知)

  

  遍行五(作意觸受想思)

  

  依緣

  

  明空根境作意分別依染淨依根本依種子

  眼全耳除明余叁更除空

  

  境作意染淨依

  根本依種子

  

  境(賴耶見分)作意根本依

  種子

  

  境(根身器界種子)

  作意

  俱有依(末那)

  種子

  

  體相

  

  自性分別與根難分

  

  隨念分別計度分別

  自性分別(易可知)

  

  恒審思量我相隨

  有情日夜鎮昏迷

  

  浩浩叁藏不可窮

  淵深七浪境爲風

  

  業用

  觀行

  

  眼耳離中觀塵

  鼻舌身合中觀塵

  變轉相分而觀二空

  真如後得智攝

  

  動身發語造引滿業招叁界報叁性變易五受輪轉

  習二空(生空“破我執”法空“破法執”)觀行

  

  爲前六識轉染淨之依

  無力斷惑借意識

  修觀而斷

  

  受熏持種子根身器

  界去來作主公

  

聖智

  斷惑

  轉智

  

  第八識轉智時根成無漏故識亦無漏

  而轉爲成所作智

  

  資糧位中漸伏我法二執現行

  見道位分別二執種子斷初與智相應(發起初心歡喜地)

  修習位中伏斷俱生二執現行種子

  遠行地後俱生我執斷

  純無漏等覺位俱生法執斷妙觀察智圓明矣

  

  極喜地初心俱生二執初伏初與智相應

  無功道(即不動地)俱生我執斷

  金剛道後俱生法執斷平等性智現前矣

  

  不動地前(即七地)俱生我執已斷故舍叁藏之名

  金剛道後俱生法執斷盡不感生死故異熟果空

  至此一切種識之有漏種及劣無漏種永斷而成無垢識即轉大圓鏡智矣

  

  果用

  

  如來現大化小化隨類化之叁類分身教化衆生永息苦輪也

  

  智照大千內衆生機宜隨應說法也

  

  現起他受用身

  以十地菩薩爲所被教化之機也

  

  十方世界微塵刹土無不圓明普照蓋法界洞明真俗等觀矣

  

  

《楞枷大義今釋 八識規矩頌》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