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法要論 叁界篇▪P2

  ..續本文上一頁由于今昔造業不同,故表現于外之幻象未能一致。而業因之遞變,前後相承,不能忽甲忽乙。因之幻象亦漸次微變,若循一種軌迹焉。進化學者乃視爲莫大之秘奧,強作生物演進之證據,夫吾人所能考察之地層,充其量能有幾何年,以此等年較世界無量時間,以所居地,較世界無量空間皆,所謂無窮小數中之無窮小數。于此微乎其微,末乎其末,時空中所得之幻影,欲以斷定世界無量時空之一切現象變態,何其妄也。今夫平圓,孰不知其爲循環之圈乎?而于其中取無窮小弧,則弧線與切線若合爲一。因其合一之故,從而下斷語曰:弧者直線也。累弧成圓,則圓者亦一直線也。是人之妄。不問可知。然知是人之妄易,而知進化論之妄難,則習焉而不知察之過也。

  色界衆生,大別爲四天。曰初禅,曰二禅,曰叁禅,曰四禅。此爲超未到定而入根本四禅所得果報也。所以亦稱天道,以不離十大善因。故四種禅,由淺漸深,初禅能離諸欲,未脫覺觀。(粗思爲覺,細思爲觀)二禅能離覺觀而耽喜樂,叁禅能舍喜相,猶住樂法,四禅始能舍樂,護念清淨。

  初禅內分梵衆、梵輔、大梵叁天,中無男女之分,猶有語言號令。叁天之別,初爲民,次爲臣,又次爲王。二禅內分少光、無量光、光音叁天,此叁天以光勝,初尚少,次乃無量,又次則以光當語,故曰光音。叁禅內分少淨、無量淨、遍淨叁天。此叁天以淨勝,逐層遞進,觀名可知。四禅內分九天,曰無雲,曰福生,曰廣果,此叁天爲凡夫境。無雲者,以叁禅天下至夜摩,雖各空居,必依雲而住,此天以上,始能離雲也。福生者,修勝福力,乃能生此天也。廣果者,凡夫所得之果,此爲最勝也。叁天之外,有無想、無煩雜、無熱惱、善相見、善現相、究竟無極六天。無想爲外道所居,後五名五淨居天,爲阿那含所居。外道者。所習之道,與佛法不合者也。所謂無想,乃心想暫不行,非有得于無性也。阿那含,爲聲聞第叁果,,俟小乘篇釋之。無煩雜、無熱惱,其義可知。善相見者,定障漸微,見極明徹也。善現相者,形色轉勝,善能變現也。究竟無極,亦稱色究竟。謂形色之勝,在娑婆世界至此而極也。

  二禅以上,無言語號令。故統馭之權,止于大梵王。梵王統攝初禅及欲界,成一小世界。以己先小世界衆生而生,後小世界衆生而滅,逐褒美稱大,以世界爲己創造,此等思想,以充愚迷宗教家之主宰,堪當其選。然彼教中人不知有此等事相也。積小世界一千,冠以二禅天,謂之小千世界。積小千世界一千,冠以叁禅天,謂之中千世界。積中千世界一千,冠以四禅天,謂之大千世界。以數計之,大千世界,實含小世界十萬萬。以由千叁次相乘,故又特稱叁千大千世界。無色界衆生,爲惡色界之拘于形相,而進修四空定所得之報果也,此界雖舍去身形,仍是天道。四空者,一空處,二識處,叁無所有處,四非想非非想處。欲生空處天,須求色法之滅除。色法者,凡具有變壞質礙之性鹹屬之。如形色,聲音,堅熱等等皆是也。入此定時,一心緣空,及心與空相應,則色相泯滅,無礙自在。而生空處天,以空處爲可厭,則修識處定,一心緣識,及至相應,則心識獨顯,而生識處天。以識處爲可厭,則系心無所有,定力既成,諸法若泯。而生無所有處天,識處屬有想,無所有處屬非想。以兩者皆當厭離,則修非非想處定,及泯然寂絕清淨無爲,乃生非非想處天。

  叁界衆生。每受生一次,謂之一期無常。無常者本無今有,暫有還無也。其所以暫有,爲業種之成熟。其所以還無,爲業果之謝落。顧衆生藏識中之業種,無有限量,挨次成熟,以致輾轉受生,曾無巳時。而無量業種中善惡種子,何所不具,故輾轉受生,實非一道長流,今日爲人,明日可生天。今日爲帝釋,明日或作驢豕。其有累世皆生一道者,則挨次成熟之業果相類也。而相類之業因,一遇其緣不繼之候,即受生他道矣。故自無始以來,任何衆生,于六道中,一切繁華,萬般苦惱,當無不滋味備嘗也。

  一期無常之壽量,修短不齊。欲界最長者,爲一中劫,如難陀等龍及阿鼻獄衆生,皆其例也。劫者,不能以通常年月紀數之長期間也。世界經過成住壞空四劫,名曰大劫。從生公構小世界之共業,混沌未顯時稱爲空劫,由醞釀而漸次成就,稱爲成劫,小世界既成,衆生紛擾其中,稱爲住劫,共業宣泄若盡,不能維持小世界形式,致感毀壞,稱爲壞劫。成住壞空次第循環,而各稱中劫。吾人在南洲之壽量,依時而異。最小額爲十歲,最大額爲八萬四千歲。(古史稱叁皇氏數萬歲,非無稽之談)由最小漸增至最大,名增劫。由最大漸減至最小,名減劫。(吾人現值減劫,壽額未及百歲,此後人壽更促)增減二劫相和,謂之小劫。住劫,凡含二十小劫也。四王天壽五百歲,而一日當人間五十年,忉利天壽千歲,一日當人間百年,推之他化天壽一萬六千歲,一日當人間千六百年。色界諸天,梵衆壽二十小劫。逐層加增,至色究竟天,壽一萬六千大劫。無色界四天,壽量由二萬大劫至八萬大劫。但上列各壽量。雖爲定額,然皆不免中夭。非若北洲之唯一不二。

  小世界將毀壞時,衆生共業漸變,皆修無覺無觀,漸次上升二禅天,所遺無情器界,無所系屬。(雖有重獄衆生,亦移附他方)不能不現毀壞之形,在衆生同分妄見,通常感爲火災,繼續七大劫皆然。至第八大劫,則感水災,此時二禅天亦壞。衆生共業轉變,同生叁禅天,如是七火一水,推至五十六大劫,軌則不失。五十七至六十叁大劫,仍感火災,至六十四大劫,則感風災。此時叁禅天亦壞,衆生共業轉變,同生四禅天。此叁大災,每經六十四大劫一循環,乃本諸衆業之錯綜變現也。四禅天不遭毀壞,以衆生業力遞相維系故。(無色界天既無形迹,無所謂毀壞)每經一大災,世界既由衆業從新演成,其成立次第,具詳長阿含經,文繁不引。

  右舉叁界事相,悉本諸內典,在修得天眼者,在在可以驗諸空間。在洞明本心者,一一可以消歸自性。學者若例以科學家測度之,失之遠矣。

  

  

《佛法要論 叁界篇》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