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禅宗哲學象征 結語▪P2

  ..續本文上一頁“主人翁”與“客作漢”, “黑面老婆”與“白頭翁子”,“富貴宰相”與“白衣秀才”,“形體”與“影像”,“靈源”與“支派”,“皓月”與“輕煙”,“寒岩”與“薄霧”,“青山”與“白雲”,“流水”與“波浪”,“岩谷”與“市廛”,“孤峰頂上”與 “十字街頭”,“銀碗”與“白雪”,“明月”與“白鹭”,“皂衫”與“白練”, “烏雞”與“白雪”,“大樹”與“毫末”,“江湖”與“滴水”,“途中”與 “屋裏”。

   2事事圓融

   a.小大相即:“葶苈納須彌”,“世界入毛孔”,“世界入微塵”,“海水入毛孔”,“毛端含國土”,“芥子納須彌”,“仰看雲天真箬笠,旋收江海入蓑衣”,“竹中一滴曹溪水,漲起西江十八灘”,“我持此石歸,袖中有東海”, “十方刹海毫端具”,“大千俱在一毫端”,“東庵每見西庵雪,下澗長流上澗泉”,“籬內竹抽籬外筍,澗東花發澗西紅”,“白雲自占東西嶺,明月誰分上下池”,“東澗水流西澗水,南山雲起北山雲。前臺花發後臺見,上界鍾聲下界聞”。

   b.時空圓融:“無量劫一念,一念無量劫”,“萬年一念,一念萬年”,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菱角尖尖尖似錐,荷葉團團團似鏡”,“始見去年九月九,如今又見秋葉黃”,“秋來黃葉落,春到便開花”,“千歲老兒顔似玉,萬年童子鬓如絲”,“只見四山青又黃”,“夜半日頭明,午時打叁更”, “今年旱去年”,“須彌芥子父,芥子須彌爺”。

   c.直覺意象:“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 “懷州牛吃禾,益州馬腹脹。天下覓醫人,炙豬左膊上”,“陰陽不到閑田地,結子開花朵朵新”,“木童能撫掌,石女解煎茶”,“青山常運步,白日不移輪”, “青山常運步,石女夜生兒”,“虛空駕鐵船,嶽頂浪滔天”,“泥牛耕巨海,須彌駕鐵船”,“井底生紅塵,高峰起白浪。石女夜生兒,龜毛寸寸長”,“路逢死蛇莫打殺,無底籃子盛將歸”,“等閑摘個鄭州梨,放手元是青州棗”。

   4.“饑餐困眠”

   1饑餐困眠:“饑來要吃飯,寒到即添衣。困時伸腳睡,熱處愛風吹”, “無事是貴人”,“在途中不離家舍”,“離家舍不在途中”,“土面灰頭不染塵”,“長舒兩腳睡,無僞亦無真”。

   2平常心是道:“洗缽去”,“神通並妙用,運水及般柴”,“吃茶吃飯隨時過,看水看山實暢情”,“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熱即取涼,寒即向火”。

   綜上所敘,禅宗哲學象征,構成了龐大繁富的話語體系,這個話語體系有以下幾個特征:

   一禅宗哲學象征意象,以本心論、迷失論、開悟論、境界論爲基石,形成了一個相對完整、嚴密、龐大、繁富的象征話語體系。喻象新穎獨特,運思奇變叵測,異彩紛呈,禅意盎然。它是禅宗哲學的精華,表征著深邃睿智、澄明高遠、玲珑剔透的詩禅感悟。

   二禅宗哲學象征意象,在宏觀的思想體系背景下,形成了相對獨立的子意象群。雖然爲了探討的方便,本書將禅宗哲學象征的各種意象置于相應的層面,但實則每一意象都涵蘊著本心論、迷失論、開悟論、境界論的四重結構。如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只是山的審美感悟意象群;失牛、尋牛、騎牛歸家的牧牛調心意象群;百鳥不銜花、百鳥銜花、百鳥不銜花的超越凡聖意象群;家中有寶、棄寶外出、歸家得寶的回歸本心意象群;明鏡本明、妄念遮覆、磨鏡使明的磨鏡漸修意象群;居鄉、離鄉、歸鄉的歸家穩坐意象群。

   叁禅宗哲學象征以本來面目爲起點,以明心見性爲終點,終點即起點,本源即終極。在禅悟觀照中,禅宗哲學象征的四個層面同時具足相應,每一層面都涵攝著其他層面,每一意象群既獨立自足,又與其他意象群交互錯綜,彼此之間,如華嚴帝網,珠珠相含,影影相攝,使得禅宗哲學象征意象呈現出多義性、活潑性、開放性。禅宗哲學象征表達了從更高層面上對人類精神純真本源的複歸。

   四禅宗哲學的重要思想淵源是般若空觀。禅宗哲學象征意象,在建構的同時,又不斷地解構,通過懸隔、消解、“加括號”的方法,旋立旋破,隨說隨掃,它的根本精神在于超越:超越煩惱,超越菩提,超越超越……提升複提升,超越再超越,直趣精神的本源。而在本源之處,是沒有意象,沒有象征,更沒有體系存在之余地的。

   五禅宗哲學象征意象中的相當部分,是汲取大乘經典的精華而來,如 “如來藏”、“佛性”、“真如”、“涅槃”之于本心論,“客塵煩惱”、“棄珠乞食”、“迷頭認影”之于迷失論,“不二法門”諸意象之于開悟論,“六相圓融”、“十玄無礙”諸意象之于境界論。禅宗哲學象征意象有著深厚的大乘佛教思想淵源。《楞伽經》、《起信論》、《心經》、《金剛經》、《維摩經》、《楞嚴經》、《華嚴經》、《法華經》、《圓覺經》、《涅槃經》等大乘佛教經典,是禅宗哲學象征意象的靈性之源。

   六禅宗哲學象征意象,在汲取大乘經典精華的基礎上,還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尤其是禅宗哲學象征所新創的意象,超越了邏輯知性的範疇,是本色當行的禅定直覺意象。它們表征著禅宗深邃透徹、澄明高遠的生命體驗,顯示了禅僧豐厚的古典詩學修養,和駕馭語言的高超能力和娴熟技巧,大大豐富了禅宗哲學、古典詩學寶庫。

  

  

《禅宗哲學象征 結語》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