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出家是一種職業嗎?

  出家是一種職業嗎

  

  聖凱法師

   出家是一種職業,許多都這樣說。于是,剃頭、穿袈裟、念經、坐禅成爲一種“職業需要”了。所以,現在許多社會人對出家人産生了另外一種稱呼--“職業和尚”。

  但是,我們如何去界定“職業”呢?因爲“職業”意味是一種工作方式,就是在工作時,你必須遵守職業的道德、製度、規定等。那麼,穿工作服是一種職業需要;在外企工作,講外語等是職業需要,等等。但是,一般的職業都會上下班、周末、假期,在這個時候就沒有職業需要了,而是進入了私人生活方式:下班後可以回家,周末可以放松,假期可以度假,這時任何職業已經不能成爲一種約束,從而成爲個體的自我。所以,公司的經理下班後,回家成爲家裏人的親人,成爲朋友的朋友;省長下班後,也是一個普通的人。 出家,這是一生的選擇,沒有上下班,沒有周末,沒有假期,沒有退休。修行是生生世世的願望,這是從我們的內心世界生起一種自我提升、自我覺悟的一種願力。當萬籁寂靜時,幽幽的鍾聲從山谷中傳來,寺院一片燈火通明,朗朗的誦經聲透過天空,在大山中回蕩。當朝霞滿天時,幾聲梆聲後,出家人已經在用餐了,碗裏只有鹹菜與稀飯。寺院漸漸有各種聲音了,那潇灑飄逸的身姿在紅牆內外晃動,沈寂的生命力才慢慢地顯露出來。拿起很大的掃把,掃著山徑中的落葉;獨自望著海上冉冉升起的朝陽,思索著生命的奧秘;打開那厚重的廟門,燃起悠悠的清香,迎接著十方的善男信女;回到安靜的小屋,打開千古難逢的佛典,潛心研讀;收起那顆散亂的心,坐在幽靜而又神秘的禅堂裏,觀照生命的本質……  夜靜了,香客、遊客走了,香爐中的香還在燃著,一切白晝的喧囂都停下來了,寺院又回到寂靜的狀態。一個個出家人,低垂著雙眼,將生命的躁動與不安都停下來,安住于禅的境界中;或者大家口誦著佛號,從內心深處裏生起對美好生命與世界的追求;或者苦心研究教理,希望能將佛法的智慧傳播到世人的心裏,淨化這片滾滾的紅塵。 這種選擇是選擇一種職業嗎?其實,職業、工作是爲了生活,上班是爲了下班,工作五天是爲了周末,工作一年是爲了假期。工作幾十年是爲了能夠退休時有生活的保障。但是,寺院的生活是爲了什麼?爲生命,爲解脫,爲衆生。寺院裏的一切勞作與修行,都是一種生活方式,是出家人所追求的生活方式。 所以,出家不是一種職業,而是一種生活方式。這是通過團體的生活,將個體的生命融入大衆的生活,在大衆的生活中提升生命的質量,實現生命的解脫;同時,又通過團體的輻射力,將生命的智慧傳達給世人,促進個體與社會的共同進步。 選擇出家,就意味著選擇了一種生活方式,所以就必須按照這種方式去生活,這是一條“不歸路”。選擇就意味著自願,所以沒有任何強迫的成分,願意接受這種方式,這樣清規戒律便不是一種限製,而是實現理想的保證。當選擇這種生活方式時,就必須放棄別的生活方式,只有放下過去的執著,生命才會有新的開始,新的進步。 所以,出家不是一種職業,而是一種生活方式,是一種清淨而又艱辛的方式。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