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與大圓滿修法儀軌》的講解與儀軌傳承▪P2

  ..續本文上一頁的效果、加持力就會越大,成就也就越大。比如,在有出離心的基礎上,我們上早晚課、做會供、受戒,這個加持力就不一樣了,我們得到的成就就更高。有菩提心,在菩提心的攝持下,我們上早晚課、做會供、受戒,這個成就就更高一個層次了。我們有證悟空性的智慧,我們站在叁輪體空的角度,上早晚課、做會供、受戒,就更了不起了。我們能夠證得了大圓滿,在自自然然的那個境界和狀態中,上早晚課、做會供、受戒,內心的感受和體會是無法表達的,那種喜悅是不可說、不可喻、不可言的,無法能夠形容和表達的。

  什麼基礎都沒有,連出離心都沒有,天天糊裏糊塗的念唱,不願意做還非得做,不願意修還勉強地修,除了挨累,沒有太大的意義。我們現在對佛法、對修行沒有興趣,還刻意的、勉強的念、做,這都不是精進。什麼叫精進?特別願意,特別高興,法喜充滿,像饑餓的牦牛吃青草一般,從內心裏特別願意、渴望,特別迫切,在做功課的過程中和做功課之後,法喜充滿。你會念的時候,做功課是一種無比的享受啊!在那邊吃喝跳唱,這是享受嗎?這不是享受。你真會做功課的時候,靜靜的坐下來,從內心裏念,那個時候,內心的快樂、精神的享受是無比的,是無法表達、無法形容的啊!現在我們都不會做。

  爲什麼特意做一個《法本解釋》呢?現在很多人都不明白功課的含義,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就糊裏糊塗的念、唱。修,也不知道如何修,念,也不知道它的內容,就念“南無阿彌陀佛”、“嗡班匝薩垛吽”,心裏根本不知道南無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嗡班匝薩垛吽是什麼意思,也不知道在什麼樣的狀態下念。剛開始的時候挺有信心似的、覺得挺好玩似的,都唱啊、念啊。過幾個月、過幾年,越來越沒有信心,越來越沒有興趣,越來越不想念了,然後就灰心退步了。

  很多人都是這種情況,這就是沒有得到修法的利益!

  應該是越學越清醒、越修越輕松、越念越有感受,越來越精進,越來越有信心!

  但是,你看我們現在越來越不精進、不願意做了,這是爲什麼?就是沒有得到修法的利益!這是什麼原因?不如法!

  念佛、做這些功課都不如法!沒有從心裏頭做,心沒轉,念沒轉,沒有多大的意義!

  所以,主要是心轉過來。心一轉變,一切都會轉變。心不轉變的話,什麼也轉變不了。很多人都是這種情況,煩惱依舊、習氣依舊,一點點也沒有進步,一點點也沒有改變。還覺得自己很有知識似的,這都是不如法的!

  所以,都從基礎開始,好好地學。百日共修開示裏講的比較系統,這是一個完整的修法,從基礎到最高的修法,從淺到深,一個完整的、系統的、有次第的修法。一定要按這個來學、修,這樣才能夠達到圓滿。

  先通過四外加行,把出離心修出來。然後,通過皈依、四無量心,尤其是慈悲心,把菩提心修出來。然後消業、積福,通過上師的加持力,我們才能證悟空性,我們才能證得大圓滿。

  有出離心的人念儀軌、有菩提心的人念儀軌、有證悟空性的智慧的人念儀軌,都是不同的感受。你證得大圓滿,在大圓滿的境界中,在那個狀態下念,就更不可思議了。

  還是從基礎開始,都要觀修。比如,我們百日共修裏,暇滿難得共修了七天,每天至少要觀修兩個小時,平時心裏也要時時提這個念、想這些道理。兩個小時的觀修,最少早晚各一個小時,坐下來、靜下來,去想、去思惟,這樣才可能成就,不可能隨隨便便就成就。

  現在都會說“隨緣吧”,隨緣不是隨便!隨緣是有智慧的人才能做到的,隨緣和放下是一個意思。我們都會說“隨緣”、“放下”、“不要執著”,但是做不到啊!現在很多人都弄雜了,一說“隨緣”,就隨便了;一說“放下”,就放棄了;一說“別執著”, 一說“輕松自在地修”就都不認真了。很多人的確是這樣的!學佛不會給你增加壓力、帶來煩惱。你學佛了、修行了,給自己帶來壓力和煩惱,這肯定是修偏了!

  我們要輕松地學、自在地修。但是,輕松不是懈怠,自在不是放逸。這裏都有一定的度,一定要抓這個度。這些都是有智慧的人才能做到的,不是誰都能做到的,哪有那麼容易啊!

  今天晚上就講這些,詳細的內容,你們去看這些書。要初步了解的話,就看《佛法是種活法》;再進一步的學修,就看《百日共修開示》;再進一步的學修,就參考《淨土與大圓滿法修法儀軌》;再進一步,就參考《修法儀軌的解釋》。再進一步的,還有一本主要講的是戒律方面的書。這都是非常完整的修法,什麼也不缺。

  別東抓西抓的,今天學這個明天學那個,盲修瞎煉,實際上什麼也沒學會,什麼也沒修成。紮紮實實的,先把四外加行修好,然後修五內加行,都一步一步的學、修。不能虛僞啊!不能自欺欺人,到時候一定會後悔的。

  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這不是一般的難得,這才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啊!人身不可能再得到了,如果你不珍惜,錯過機會了,以後不可能再有這個機緣。錯過佛法,那以後更不可能得到了。

  如果得不到人身、遇不到佛法,連解脫的機會都沒有,可能性都沒有。那我們怎麼辦啊?只能受苦受累、痛苦煩惱。一定要珍惜,別荒廢人身,一定要抓緊時間好好學、修。學佛修行是最重要的,把學佛修行的事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都認真的學修,不要刻意地爲了健康長壽、世間的這些名聞利養奔跑奔忙,你只要發一顆好心、好願,這些都自然而然會有。發清淨的心,發清淨的願,去做事,做任何事都有功德;如果不發清淨的心、願,做任何事都有罪過。如果發心正確,心一轉,無論做什麼事都有功德,不要顧慮那麼多。我們是大乘修行者,大乘法門是心地法門,主要看發心動機,善惡不在表面上、形式上,都在心中,心善一切善,心惡一切惡。所以都一定要觀察自己的心,調整自己的心態,好好的發善良的心、清淨的心,做任何事情都有功德。

  今晚就講到這裏,我們共同做回向。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過患敵,生老病死猶波濤,願度苦海諸有情!

  

  

《《淨土與大圓滿修法儀軌》的講解與儀軌傳承》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