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妙法蓮華經淺釋▪P16

  ..續本文上一頁。你們都讀過《六祖壇經》: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試,勿使惹塵埃”。這是修行人的境界,修行人照此去修行沒錯。不要瞧不起神秀大師這幾句話,我們修行人天天就這麼做、這麼行。讓你天天去打坐是幹什麼呀?“勿使惹塵埃”。別找麻煩,把自己的毛病去掉,這才是我們需要下手的地方。菩薩境界是:“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是菩薩境界,他證果了,有空的境界了,他能說出這話,否則說不出來,要知道這是空的境界。“菩提道上來,隨緣現鏡臺。妙有續慧命,真空無塵埃。”這是什麼境界?是菩薩行人的境界,哪有塵埃,哪有過錯呀。這個世界本來什麼也沒有,與己無關,都是一場鬧劇,紅塵滾滾,都是一場迷霧,你在迷霧之中,不知不覺而已。

  佛贊歎菩薩教化無量無邊的衆生,兜率內院有很多化身菩薩,隨彌勒菩薩度化往生到兜率內院的報身菩薩,這些報身菩薩的成就要靠化身菩薩承傳佛法,續佛慧命,菩薩的尊貴處不光是在世間,在整個法界處處都有菩薩,到《法華經》的後面,釋迦牟尼佛說:我曾做鹿王。這什麼意思?菩薩要化現這一道衆生,度脫這一道衆生。還有蟒蛇王也是菩薩化現。參加法華會的蟒蛇仙,不是脫生蟒蛇仙參加法華會、龍華會,是菩薩化現這一道,管住這一道衆生,不胡作胡來。哪一道都有哪一道的首領,首領不發話下面的不好辦,發話了就必須聽,不聽按照它們那道的王法處置。所以菩薩屈尊是爲化度衆生,以大延小,倒駕慈航。可我們現在這些人呢,讓你低點頭、認點錯都難受,沒給你留面子了。菩薩講面子了嗎?不講。所以菩薩的境界了不得。佛告訴他的弟子學學十六王子,十六王子當中有釋迦牟尼佛、有阿彌陀佛。佛教導他的弟子,“我入涅槃後,你們要廣布流傳《法華經》,擁護《法華經》,廣演《法華經》,你們也能成道,你們也能度衆生,這叫報佛恩,也是你們的作爲。菩薩的作爲在哪裏?廣傳佛法,最重要的佛法是什麼?在這個世界上,我們要想成道,學淨土的除了學《阿彌陀經》《地藏經》,在家人應該讀一讀《優婆塞戒經》,以及《維摩诘所說經》。重要的經是《楞嚴經》《法華經》,這兩部經必讀,淨土的人你不讀這二部經,今生很難成就。除非是傻子,就會念掃笤帚嘎達那位,他也能成,因爲他太傻,腦袋清淨,那也叫童貞入道,跟童貞沒啥區別。這十六位菩薩常贊歎《妙法蓮華經》,化度無量衆生,令這些聲聞、緣覺也都發菩提心,進入菩薩道,化身菩薩度脫報身菩薩。這在經書上你找不著,可事實就是這樣子。包括在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化身無量億,往生到極樂世界的阿惟越至報身菩薩還需化身菩薩給講課,平常帶班的都是一些化身菩薩,都是代替阿彌陀佛做法事。化身不成就,那叫理論上度衆生,名義上度衆生,實質你度不了衆生,只能是化導或弘傳佛法。度衆生是佛度、法度、願度、緣度;不是我度、人度。這個問題很嚴重,有個人說我得走動度人去,我給他講了怎麼度衆生後,他又說“我得走了,回家靜坐去。”所知不多就發心度人,淺顯問題一問就問倒,他以爲勸別人念佛就是度衆生。這不是,只能叫弘傳佛法而已。你自己吃上頓沒下頓,卻說要去救濟天下的窮人,那你是吹牛。

  哪尊菩薩都弘傳《妙法蓮華經》,十六王子弘傳這部經以後得成佛道,這是釋迦牟尼佛在講自己的修證過程。千萬不要單認爲《妙法蓮華經》是紙是字,那是本師在講解自己無量劫來的修證過程,講怎麼修行、怎麼成道的。佛在講自己的經曆,千萬別當兒戲聽。十六王子各有國土,東方、西方、南方、北方等,現在咱們念的阿彌陀佛是十六王子之一,釋迦牟尼佛是十六王子之一,這是千真萬確的講自己的修證過程。這裏還能看出佛佛平等,沒有大佛、小佛、先佛、後佛,只能是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不能超越。不像有的外道說“我是某某大佛”,一聽就是外道,必遭王難。爲什麼?天地不容,國法不容。

  十六王子出家非常著名,以童貞入道,然後弘傳佛法,發菩提心。廣傳《妙法蓮華經》,度衆生以後成佛道,包括阿彌陀佛的成就、本師釋迦牟尼佛的成就,說明佛佛平等。佛都是從菩薩道來的,既說的是過去佛,又說的是現在佛。大通智勝如來是過去佛,本師釋迦牟尼佛講《法華經》的時候是現在佛,阿彌陀佛是現在佛,現在這些十六王子都是現在佛。大家要知道,“十六王子出家”不是講過程、情節,要明白內涵。第十六王子說“我釋迦文佛”,而沒有說盧舍那佛、毗盧遮那佛,而是說“我釋迦文佛在娑婆世界有十萬分身”,十萬分身都是一模一樣,都是平等的。一聽就知道說的是化身佛,佛自己就這麼說的,釋迦牟尼佛在度聲聞、緣覺講叁乘。爲什麼講叁乘?這個娑婆世界就是這樣,就是這個根基,就這個業報。釋迦牟尼示現這個人身,來度脫這些衆生。盧舍那佛的國土清淨無比,釋迦牟尼佛說“我有國土清淨的一面”,可惜你不知道。咱們講的《妙法蓮華經》【地下湧出品】的菩薩不知道哪來的,那些菩薩就是報身佛國土的菩薩到這來證法來了。“我釋迦牟尼也是叁乘度人,以淺入法進入佛道叁乘。爲什麼呢?如來的智慧難信、難解,佛的智慧無量無邊,十地菩薩都測知不了,用地球上整個人類的思維測知地球上的一個菩薩的智慧你都測知不了。你的思維界限超越不了,佛的智慧超越了你的極限,超過了你的千百萬倍,你知道麼?你不知道。怎麼知道?老老實實的靜坐,坐到開悟的程度,靈肉分離的程度。淨土人達到念佛叁昧的程度,在定中觀察到的,離體的神識觀察到的東西是真實的。外來的是假的,內裏的東西是真的。自己成就了,內裏出來,閉眼內裏一片光明,各種祥瑞在腦海裏出來,處處都是祥瑞,法喜充滿。觀察到的事物清清楚楚,八萬劫事情的來龍去脈都在那擺著呢。人家不看你嘴會不會說,人家觀察到的是八萬大劫以來的因緣,你具足不具足,你今生的福報大小等等。看那人挺愚笨的,普普通通,他怎麼能得法修行呢?你肉眼看的是他今生,你得看他過去生。定中觀察到他過去多少世出家修行,你看他今生是在家人,有的有果位,有的還幾地菩薩呢,你看得見嗎?你不知道,他可能還跟你爲伍;你知道了,他就離開你了,你想接近他,門都沒有。你的攀緣心太重,沒有資格,你自己的善因德本都不夠。

  “我釋迦牟尼佛在這滅度了,其它佛國土還有我的名字,而且智慧無量,我在其它國土還說這部經。”如來以方便故讓比丘知道佛家一些智慧,深入禅定。唯有這部經不請不講,佛家就這樣。佛住世就這麼說的,其它經廣布流傳,唯有這部經不請不講,因爲這部經難解難信,一些小乘根基的人聽不了,可望不可及,佛住世五千比丘離席,現在人不聽不信,非常正常,一點都不奇怪。你千萬別主動講這部經,要是講了,聽者生一絲疑惑、謗悔,業報不可思議,功德有多大,業報就有多重,聽完這部經,沒有修行可生天;疑惑、誹謗這部經必墮地獄,而且身上還得白癫風,再就是狐臭或口臭。你們光知道有功德,功德反面就有業報,所以不能輕易講這部經。聽了這部經,高高興興的什麼也別說,老老實實的聽,不樂意聽也不說,高高興興的離去。聽經的時候,千萬別評價講的好不好,特別是這部《法華經》,講的對與不對。你測知不了法師講法的根基、因緣,只能從知見上多點少點,深層次你了解不了。以後還有聽《法華經》的機會,我告訴你點兒常識,到其它道場時,千萬別走彎路,別犯墮地獄的業因。這個世間沒有二乘得滅度,唯一佛乘得滅度,沒有第二條路。二乘沒有出離這個世界,唯有行菩薩道這一條路可以出離叁界,叫唯一佛乘得滅度,除此之外沒有第二條路。不行菩薩道,不能離開這個世界;行菩薩道的人才有機緣離開這個世界,否則娑婆世界法中有你。叁界有法我,那你就是火宅輪回物;叁界無法我,逃離叁界,那你就是大英雄阿惟越至菩薩。是佛說,不是人說,小乘法十二因緣苦集滅道,說艱難險阻。

  講化城品,把叁乘變爲叁城。爲什麼“唯一佛乘,沒有第二條路”,佛要作進一步的解釋,這就是《法華經》的化城品。講叁城就是叁乘,這叁城歸爲一城,沒有第一城進不了第二城,不到第叁城去不了極樂。有沒有離開這叁城去極樂的?沒有。所以我們要知道佛爲什麼講叁城,叁城都什麼關系,聽懂後,我們怎麼去做?把握當下。不要給誰去講法,我們不是教授、研究家,我們要研究自己,解決自己的生死問題。你什麼時候說“我的生死已了,我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到極樂世界去”,你可以去弘法,廣度衆生。一個人說,“師父,你度度我吧。”你先替他擔叁分或七分,你擔一下試試,擔一點不是病就是災要麼是禍。你們都知道布袋和尚的公案,我贊歎布袋和尚說的都是實話。

  徒弟說:師父你不慈悲,他有病你不替擔。

  布袋和尚答:我沒你那麼慈悲呀,這樣吧,我替他擔七分業報,你替擔一分。

  徒弟說:行。從答應那天起開始生病,病到第七天。

  徒弟說:師父,我可不替他擔了,我再也不說這話了。

  度人就這樣。你說你是菩薩,來度人。度人怎麼度呀?光嘴上度呀,你替他承擔什麼了?他的罪報你得承擔一些,他要是整過你、殺過你、罵過你,要你給他擔業報,你幹不幹?我跟你說,父子間還不願意擔呢,你擔擔試試。你說“你的業報我給你擔著,你往生去…

《妙法蓮華經淺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