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都聽聞佛法,不甘心墮落龍道,還要好好修將來出離這一道。他們有神通,可現在的人說我用科學觀察不到,眼晴看不見。那是因爲你沒有功德,有功德之人能看得到,不但能看得到,龍王還請你去他的龍宮參觀,態度非常的謙下。人們功德不夠見不到龍王就認爲沒有,你的科學和他的神通相比差之太遠,研究不了,看而不見。龍能大能小,飛騰變化,人類那點知識有限。所以講龍王乘急戒緩對咱們有所警示,不是鄙視龍王,而是讓我們這些學佛人別去犯戒,知道戒的厲害,犯戒就要墮落,墮落龍道的還是輕微的犯戒,還有更嚴重的,所以我們一定要嚴持戒律。
除了龍王以外還有緊那羅王,都來奏天樂,他們也來擁護佛法,百千眷屬,樂神都是玉帝的眷屬,這也是百千聚。有四阿修羅王。有人可能不理解,阿修羅有什麼資格參加法華會呀,我以前講過修羅王是菩薩做的,都是菩薩隱修那一道,這時你們會想玉皇大帝周圍多是菩薩,品位很高的菩薩。修羅王是菩薩,鬼王是菩薩,沒示現菩薩身,是他們隱去真相,做那一道的王度衆生去了。這是什麼成就?化身成就,不具備化身,能這樣去度化他們麼?報身脫生這道那道叫業報,能化度衆生麼?所以化身無量億,化身度衆生。還有四伽樓王,就是大鵬金翅鳥,佛家的護法,雖然現的是護法身,各有各的任務。假設他們也來度他們這一道,但是他們的法和佛法不一樣,他們在度和他有緣的那一道衆生。韋提希子阿阇世王,各禮佛足。阿阇世王是一種凶神,爲什麼凶神能參加法華會,別說凶神,連瘟神都有一些菩薩示現的,各執天命,根據衆生業報不同而執掌他的任務,履行他的職責。但他的真實身份不是這個,都是一些菩薩。四衆弟子: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還有一些大蟒蛇也參加了法會。
今天佛要爲諸菩薩說大乘經典,教菩薩法、教菩薩意。佛說了開場白,你們到法會上來,我要說一部《法華經》,教菩薩意、菩薩行。佛講完經名後就入叁昧,入定了,身心不動、不說話了。這時天女往法會上散花,散花一是祥瑞。二是去掉會場的異味,用花的芳香使道場清淨,維摩诘居士講法有天女散花。天女是一些菩薩做的,舍利弗不服,跟天女講幾句法,一看不行,功德不如人家高,修行不如人家,發心不如人家,服氣了,最後說,我一看法界什麼奇人、奇事都有,不可輕視。開始有人輕視維摩诘居士是個在家人,沒想到這的天女這麼厲害。所以我奉勸諸位,在我們周圍都有不可思議的人物,不知道時不可起怠慢心,特別是對于表面不如我們的人時,一定要謙下,保持一顆平常心,心不可輕視人。受持《法華經》要學會謙下,就算是幾歲小孩,你不知他將來是幹什麼的,奉什麼旨意做什麼,所以都不得輕視。我說的都是真話。剛才提到的太上老君的弟子,一個普普通通莊稼人,穿戴也不講究,說話也很樸素,但人家就是太上老君的弟子,定期去天上報告情況,去時把自己反鎖在房裏3-7天不動,你輕視得了嗎?我們周圍什麼人都有,各有各的任務,誰有任務能告訴你啊,“我是奉佛家旨意來幹啥幹啥來的”,用得著向你彙報嗎?用我師父的話說:不要看不起哪一個小孩,哪一個老人,可能是我們的善知識,主宰我們的命運,將來我們就得在他身上得度。
散花以後普佛世界都有一些感應,到場的所有人都歡喜,靜靜的聽佛要講什麼法,佛在講大法之前,從眉間放白毫相光,照遍八方世界。是盧舍那佛在我們的上方,修行人靜坐時就有盧舍那佛的白光照耀,白光照耀的人身輕氣爽,得未曾有,修行速度非常快,得到紅光照耀的是阿彌陀佛之光。有人讀誦這部經典冥冥當中就有佛光照耀而自己不知道。讀《楞嚴經》也是這樣,佛的光像太陽一樣上至非想非非想處天,下至阿鼻地獄,佛不是講過麼?值佛住世,他的佛光能照耀到阿鼻地獄,地獄暫停;照耀到畜牲,畜牲有機會轉爲人道,停止業報。佛爲什麼放光?不是在顯示本領,而是普度衆生,佛光普照到哪裏,哪裏就有衆生得度,這些衆生特別是叁惡道的衆生都盼值佛住世,得到大赦出離,有的多少萬劫出離不了。《楞嚴經》講有的八萬劫出離不了,值佛住世方可改變。佛一放光法華會上的人就可以看到其它化身佛的佛國土,也聽到其它佛給他的弟子在講法,示現涅槃,起七寶塔供養佛。有的人看到這,認爲沒切入主題。我告訴你事實上已經切入主題,故事裏面有故事。看到其它佛國土的佛在這給聲聞、緣覺講法,示現涅槃,涅槃以後起七寶塔。本師釋迦牟尼佛入涅槃,咱們怎麼辦?都是學佛的你不跟人家學呀,所以諸佛弟子都非常的有智慧,佛入涅槃以後都起七寶塔,咱們這個世界有多少塔呀?有無數的寶塔供養佛的舍利。這是佛講法的最後一會,講完《涅槃經》就入涅槃了,給這些弟子講大乘法。沒明說,這叫不說而說,其它佛入涅槃怎麼辦我入涅槃就怎麼辦。不是說我入涅槃,你們起七寶塔我就高興,而是讓這些弟子承傳佛的慧命,讓像法和末法時的衆生得度,讓佛法久住,講沒講《法華經》呀?講了,佛的意思是講完這部經就要入涅槃了,會看的一下子就想明白了。
這時彌勒菩薩想,佛要講《法華經》,可是說了一個經名就示現神通,出現一些祥瑞,然後將入涅槃。誰能去問一問佛,這法怎麼講,還是請文殊菩薩去問問。文殊菩薩是諸佛祖師、法王子,過去親近過諸佛,經曆過這事,咱們去問問文殊菩薩。表面好象是說了文殊菩薩的故事,彌勒菩薩實際說的是過來人。文殊菩薩是過來人,親近供養過無量諸佛,今天佛現祥瑞是什麼意思,佛入叁昧不講話了,咱們問問文殊菩薩吧。看經不要看熱鬧,看這個修的好,那個修的好,當神通聽,當樂呵聽,實際上這叫尊重實踐。文殊菩薩是過來人,未來佛彌勒菩薩尊重贊歎文殊菩薩的實踐。修行人不要得少爲足,一定要尊重實踐,去證、去悟、去親近供養無量諸佛。在座的聲聞、緣覺都不知道怎麼回事,菩薩才能續佛慧命,才能度脫衆生,才是真正的實踐者。咱們現在人看不起歲數大的,心想我年輕,比你有優勢,瞧不起你,貢高我慢,誰肯謙卑下問賢?只有諸佛菩薩才肯謙卑下問賢。現在人誰也不謙卑,我比你強,我哪有錯呀,都是你的錯,我不是給你們講過寒山大師的話語嗎?豬在圈裏笑話拉磨的牛,“你還不如我呢,你看我在這躺著,一日叁餐有人給送著,你得幹活,我還不幹活。”豬覺得牛不如它,我們知道豬也不比牛強哪去,牛幹活還能多活兩天,豬在那幹呆養膘,可能早死兩天,是不是?衆生愚迷不醒悟,認爲還沒講《法華經》,實際上已經講了,佛家的妙法就隱藏在這裏,沒說出來。我們有機緣讀誦受持的時候,一定要透過故事,找到故事裏的故事,找到那個故事才算咱們沒白讀,否則你光念,念一萬遍都惘然。有人說念叁百遍《妙法蓮華經》能成菩薩,我告訴你,不可能。就算你都背下來,倒著背下來也不行,你得懂故事裏的故事妙在哪裏,掌握這個妙才算可以了。你說你天天誦持普門品累不累?還不方便,我誦持觀世音菩薩名號多簡單,功德和誦持普門品還一模一樣,哪個簡單?這就是懂得妙義和不懂妙義的區別。
這時四衆弟子、天龍八部都在想,佛放光、現神通、現這些祥瑞、將入涅槃,是怎麼回事啊?彌勒菩薩知不知道?知道,這些大菩薩是在爲衆生示現,必須伴演這個角色。一個叫自覺,說我們也想明白,問問文殊菩薩吧,向文殊菩薩請教。下面是偈語叫重溫此意,這偈語我挑重點的講一講。
人要是厭生老病死就修苦集滅道成就聲聞。如果你有點福,曾供養過佛,自覺聖法就成就辟支佛。如果是嚴淨法就是修菩薩乘。修菩薩乘是叁界第一,諸佛贊歎,唯一佛乘。這偈語把佛家的意思說出來,有的菩薩駕四馬寶車等。有無量菩薩,示現修行、禅定、神通。這些諸菩薩才能聽聞佛法、親近供養贊歎佛,處處給這個世界的聲聞、緣覺做榜樣。這些菩薩都稱爲佛子,具有忍辱力。惡性比丘或增上慢人,是打、是罵,他都能忍,這是持戒、布施、忍辱、精進、禅定、智慧六度萬行含在偈語裏全說出來。這就是爲菩薩說繼承法,善巧方便,都在修無上道。佛滅度以後,這些菩薩去修塔造廟,弘傳佛法。菩薩在法華會上就講法,開始文殊菩薩和彌勒菩薩對話就滲透出唯一佛乘。這時文殊菩薩對彌勒菩薩說了,“仁者”及“諸大士善男子”。如我這麼想,佛今天要講大法,如我過去親近供養諸佛的時候都放此祥瑞,祥瑞以後佛講大法,你們應該有個准備。佛講大法,是世間難信之法。文殊菩薩開始就給你打預防針,說佛要講大法,世間難信之法,我們都沒聽到過、沒經過、沒看過,不知道。雖然這些法過去無量劫,過去佛都這麼做的,那個時候有日月燈明佛也是這麼說的。要講《妙法蓮華經》,過去佛他們就這麼做的,演說正法,初善、中善到後善,其語雖然巧妙,但是唯一佛乘。開始講聲聞乘,不講佛乘。
爲什麼轉五比丘時講聲聞乘,佛如果一住世就講菩薩乘,說成菩薩得一大阿僧只劫,這些弟子誰還和他學呀,這麼長時間今生我沒成就,我是不跟你學了,以後再說吧。叁大阿僧只劫成佛,一大阿僧只劫才能成菩薩,我可不跟你學了,所以你們要理解佛的苦心。開始就講人有生老病死苦,是無常的,人生苦短,我們要入涅槃,證四果羅漢,不來這個世間受苦。說這個容易接受,修佛好不好修?好修,五比丘一修就成羅漢,一看佛這幾個弟子都修成了,我們也跟著修吧。跟著一修也都成了不同果位的羅漢,所以當初跟佛學的這些人證得果位,就顯神通,一修將來還不生不死。所以你們要理解,佛在菩提樹下成佛以後講小乘法,是因爲沒辦法。這些業報衆生得少爲足,需要啓蒙教育,所以講了四谛法。供養過佛就是親近過佛,在小乘人之…
《妙法蓮華經淺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