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我已斷,不複更斷;此是滅,我已證,不複更證;此是道,我已修,不複更修。
無論是沙門(譯爲勤息,即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癡)、婆羅門(譯爲淨行)、天衆、魔衆、大梵天王,甚至于一切天魔外道,都不能轉四谛的*輪,唯有佛才有此種方便,所說的即是苦、集、滅、道的法門。這四法又有苦法忍,苦法集,集法忍,集法集,滅法忍,滅法集,道法忍,道法集,故爲八忍法集。
佛又廣說十二因緣法,就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衆生皆順著此流而生生死死,死死生生;還有還滅門,無明滅就行滅,行滅就識滅,識滅就名色滅,名色滅就六入滅,六入滅就觸滅,觸滅就受滅,受滅就愛滅,愛滅就取滅,取滅就有滅,有滅就生滅,生滅就沒有老死憂悲苦惱滅了。聲聞所修的是四谛法,緣覺所修的是十二因緣法。
佛于天人大衆之中說是法時。六百萬億那由他人。以不受一切法故。而于諸漏心得解脫。皆得深妙禅定。叁明六通。具八解脫。第二第叁第四說法時。千萬億恒河沙那由他等衆生。亦以不受一切法故,而于諸漏心得解脫。從是已後。諸聲聞衆。無量無邊不可稱數。
佛爲天上五百萬億諸大梵天王及百千萬億不可思議恒河沙數的衆生,說四谛法和十二因緣法的時候,有六百萬億那由他的人,皆已棄舍一切的惡法,而得到一切無漏善法。什麼是“漏”?我們身體九孔常流不淨,也是屬于漏,如茶杯底下穿個洞,不能盛滿水,一切衆生一共有八萬四千種諸漏,最大的漏就是貪嗔癡慢疑。有了此種種漏,就生出來煩惱,有了煩惱就生出無明,有了無明就沒有智慧。若人能把無明去掉,便得般若智慧現前,若人能斷盡煩惱,便能將煩惱化爲菩提。這時身心都得到解脫,所謂得漏盡。從漏盡而證得甚深微妙的禅定,而此種禅定的功夫並不是由外邊所得來的,必要自性自入,自性自度,自修自了,故不須向外馳求。我們的本地風光,本有的智慧都是在每人自性裏邊,所謂“禅定”,即是得到靜慮的好處,梵語稱爲禅那,譯爲思惟修。得到禅定的人即可得到叁明:天眼明、宿命明(能知前生的事)、漏盡明(所有的習氣毛病都沒有了,故與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都斷盡了。)
爾時十六王子。皆以童子出家而爲沙彌。諸根通利。智慧明了。已曾供養百千萬億諸佛。淨修梵行。求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
當爾之時,十六位王子,皆以童子之身而出家作沙彌。他們的六根非常通利,智慧十分明了,已經在過去生中,供養百千萬億的諸佛,所修的都是清淨梵行,一心所求無上正等正覺。
俱白佛言。世尊。是諸無量千萬億大德聲聞。皆已成就。世尊亦當爲我等說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法。我等聞已。皆共修學。世尊。我等志願如來知見。深心所念。佛自證知。爾時轉輪聖王。所將衆中八萬億人。見十六王子出家。亦求出家。王即聽許。
這十六個沙彌即是大通智勝如來的十六個兒子,都一起跟隨著佛出家修道,他們和五千萬億的大梵天王及百千萬億的天人等衆齊聲說:“世尊!現在在這個道場裏有無量千萬億的大聲聞衆,他們在過去生中,曾經做過許多的功德和善事,故具有無量的福德。可是現在,卻生出懷疑心,不知是否自己證了涅槃的果位。世尊!您應當爲我等一切聲聞解說佛的無上正等正覺法,讓我們也一起趣向菩提的大道。我等聽完佛所說的法之後,會一起依法修行。世尊!我們所有一切聲聞有一個志願,即是願得到佛的正知正見。佛老早就知道了,所以希望佛發大慈悲心憐愍我們一切衆生,而宣說此無上微妙的法。”
當爾之時,轉輪聖王(大通智勝佛之父親)命令八萬億人,一起去見十六位王子。因爲這十六位王子發心舍棄國城財寶出家修道。後來,這十六位王子的誠懇心終于感動了八萬億個跟隨轉輪聖王的人,也發心要出家修道,當時,轉輪聖王即很樂意的允許他們的請求。轉輪聖王見他們那麼真心修道,于是也發心做他們的護法,供養他們飲食衣服湯藥臥具。
爾時彼佛受沙彌請。過二萬劫已。乃于四衆之中說是大乘經。名妙法蓮華。教菩薩法。佛所護念。說是經已。十六沙彌。爲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故。皆共受持諷誦通利。
就在這個時候,大通智勝如來受到十六位沙彌的請法。果然,經過二萬劫之後,他乃現前在所有的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中,說出這部大乘的經典,此經名爲妙法蓮華經。是教化諸菩薩修學大乘的法,佛所護念。當佛說出此部經之後,這十六位沙彌馬上證到無上正等正覺的果位。他們都一心受持法華經,並且還能背誦得通利無礙,爲人解說。
說是經時。十六菩薩沙彌。皆悉信受。聲聞衆中。亦有信解。其余衆生千萬億種。皆生疑惑。佛說是經。于八千劫未曾休廢。說此經已。即入靜室。住于禅定八萬四千劫。
當大通智勝佛說這部法華經時,這十六位沙彌都歡喜誠信接受。在聲聞衆中,有一些人聽到佛所說的法皆恍然大悟,可是也有千萬億種類的衆生卻心生疑惑。大通智勝佛說此部經,經過八千個大劫,在這長久的時間從未曾休息。一般人一定會這麼想:爲什麼大通智勝王佛要經過八千劫才把法華經講完,而釋迦牟尼佛只不過花了八年的時間,就把法華經全部都說完了呢?這只不過是衆生的知見,分別出時間的長短,實際上,菩薩能以智慧力故,小能做大,大能做小,能以千萬無量劫爲一日,又能以一日爲千萬劫,何況是佛?本來是沒有長也沒有短,能長也能短,而是衆生用識心來分別一切法。所以說,大通智勝佛與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是同一部法華經,當大通智勝佛說完了此部經之後,他即入了禅定,住在禅定中八萬四千個大劫。
是時十六菩薩沙彌。知佛入室寂然禅定。各升法座。亦于八萬四千劫。爲四部衆。廣說分別妙法蓮華經。一一皆度六百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等衆生。示教利喜。令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
這時十六位菩薩沙彌知道佛已入如如不動,了了常明的境界,乃發心爲佛弘揚此部法華經,開始登上法座,宣說此經。他們在八萬四千個大劫中,爲所有一切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詳細分別廣說妙法蓮華經。度脫了六百萬億那由他恒河沙數等衆生,開示教導一切衆生,令他們得到歡喜和利益,發無上正等正覺的心。
大通智勝佛過八萬四千劫已。從叁昧起。往詣法座安詳而坐。普告大衆。是十六菩薩沙彌。甚爲希有。諸根通利。智慧明了。已曾供養無量千萬億數諸佛。于諸佛所常修梵行。受持佛智。開示衆生。令入其中。
經過了八萬四千劫之後,大通智勝佛從叁昧中出定,到他的法座上,安然正坐。告示諸大衆:“這十六位菩薩沙彌是很希有的。他們能六根互用,明了通達一切諸法,往昔曾供養過無量千萬億數的諸佛,種植德本。在每一位諸佛的道場中,常勤修習清淨的梵行,常受持諸佛的智慧,願開示教導一切衆生,共同得到圓融無礙的智慧光明。”
汝等皆當數數親近而供養之。所以者何。若聲聞辟支佛及諸菩薩。能信是十六菩薩所說經法。受持不毀者。是人皆當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如來之慧。
佛告大衆:“所以,你們應當常親近供養這十六位菩薩沙彌。因爲如此,假使有聲聞、辟支佛或諸大菩薩,能信受這十六位菩薩沙彌所說的法,依法修行,不生毀謗,如是等人,皆當成無上正等正覺,開佛的大智慧。”
佛告諸比丘。是十六菩薩常樂說是妙法蓮華經。一一菩薩。所化六百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等衆生。世世所生與菩薩俱。從其聞法。悉皆信解。以此因緣。得值四萬億諸佛世尊。于今不盡。
佛又告訴所有的比丘衆:“這十六位菩薩沙彌最歡喜說此部妙法蓮華經,他們每一個都教化了六百萬億那由他恒河沙數等衆生,令一切衆生都發宏願生生世世要跟隨著他們修道,再親聞佛爲他們解說此部經,以這種因緣,而能得見四萬億諸佛世尊,同集一處。如今他們還以大乘妙法利益衆生,圓滿他們的誓願呢?”
諸比丘。我今語汝。彼佛弟子十六沙彌。今皆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于十方國土現在說法。有無量百千萬億菩薩聲聞以爲眷屬。其二沙彌。東方作佛。一名阿 。在歡喜國。二名須彌頂。東南方二佛。一名師子音。二名師子相。
諸比丘們!我現在要告訴你們,大通智勝佛的十六位沙彌,早已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皆在十方國土,現身說法,有無量百千萬億菩薩和聲聞作爲他們的眷屬。有兩位沙彌是在東方成佛,一名號爲阿 (音同觸ㄔㄨˋ),阿 (音同觸ㄔㄨˋ)是梵語,譯爲不動尊,即是藥師琉璃光如來。此佛在歡喜國成就佛道。第二位沙彌號爲須彌頂佛。又有兩位沙彌在東南方成佛,一名號爲師子音佛,一名號爲師子相佛。
南方二佛。一名虛空住。二名常滅。西南方二佛。一名帝相。二名梵相。西方二佛。一名阿彌陀。二名度一切世間苦惱。西北方二佛。一名多摩羅跋栴檀香神通。二名須彌相。北方二佛。一名雲自在。二名雲自在王。東北方佛。名壞一切世間怖畏。第十六我釋迦牟尼佛。于娑婆國土。成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
在南方成佛的沙彌號爲虛空住,一名又號爲常滅。在西南方成佛的是帝相佛和梵相佛。西方也有兩尊佛,一名號爲阿彌陀佛。阿彌陀是梵語,譯爲無量壽無量光,即是其智慧及福德無量無邊,一名號爲度一切世間苦惱佛,這兩尊佛即是其中兩位沙彌的法身。又有兩位沙彌在西北方成佛,一名號爲多摩羅跋栴檀香神通佛(多摩羅跋是梵語,譯爲性無垢賢,即是比喻他是一位自性沒有塵垢的聖賢。栴檀香是一種香)。一名號爲須彌相佛,在北方成佛的兩位沙彌,一名號雲自在佛,一名號雲自在王佛。在東北方的佛名號壞一切世間怖畏佛。第十六位沙彌,即是我釋迦牟尼佛(能仁寂默),在娑婆世界,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
諸比丘。我等爲沙彌時。各各教化無量百千萬億恒河沙…
《妙法蓮華經卷淺釋(宣化上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