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妙法蓮華經大意(淨空法師)▪P64

  ..續本文上一頁以我勸同修們,除了我自己一個人之外,我們看一切人、看一切事、看一切物都是諸佛。如果我們看到這人是佛,那是菩薩,那是好人,那是壞人,我們就成不了佛,我們的本來成佛就見不到。爲什麼?佛心是平等心,菩提心就是佛心。所以佛心是平等心、是清淨心、是慈悲心,這個叁心是我們本有的,我們心本來平等,現在不平等。爲什麼不平等?是你迷了不平等,你在境界裏起分別,你的心不平等,不分別心平等。外面境界無所謂平等、不平等!

  我們印在《無際法師心藥方》後面,有一篇蕅益大師的開示,文字不多,我特別把它提出來供養大衆。蕅益大師告訴我們,境緣沒有好醜,就是平等的,境是指境界,緣是指人事。換句話說,境是講器世間,緣是講有情世間,沒有好醜,好醜從哪裏來?是從你心裏面生。所以你要問什麼叫好、什麼叫醜,哪有標准?沒有標准。爲什麼?一個人一個看法,你看這個醜,他看那個好;他看那個好,你看得醜。可見得哪有標准?沒有標准!而是你自己所用的心所,不是心王,你的善心所與境緣相應,境緣就是善的;你煩惱心所與境緣相應,境緣就是惡的。境緣本來沒有善惡,善惡是起於你的妄念、妄心。所以妄心去掉之後這個境緣是什麼樣子?清淨寂滅相。我們要不去妄心,不除分別,這個境界也就無從證得。講修行要曆長劫,這個底下也說明:

  【曆因修證。在報身。本來成佛。在法身。】

  可見得佛這個說法不欺騙我們,佛的講法並不矛盾,這是從叁身上說的。我們是久遠劫以來,這就迷了,生生世世都在輪回裏面流轉,習氣太深了。這個習氣給諸位說,這一悟是可以斷惑證真,這一悟可以破無明。無明可以破,諸位要曉得,就是習氣難斷,我們常講所謂「習慣成自然」,習氣難斷,習氣必須要在境界裏頭去磨煉才能夠斷得盡。這個破迷開悟就好像千年暗室,這個黑房子裏面從來沒有光線的,一片漆黑,你一盞燈點起來就照明。這一盞燈就好比開悟,黑暗的境界就好比無明,你看一燈就把無明照破。而習氣佛有個比喻,好比這個瓶子裝了酒,這個酒在瓶裏頭裝了有很多年數,現在你把這個酒倒掉,瓶子洗,洗得幹幹淨淨,裏面確實沒有一點酒,聞聞酒瓶還有味道這叫習氣。這個習氣可不比那一燈就把暗室照明,所以習氣要慢慢來。你看看禅宗裏面修行的方法,禅宗是悟後起修,這個話給我們很深的警惕,不悟修行是盲修瞎練,悟了就好像道眼開了有了眼睛。修行是走路,有了眼睛才能辨別方向,才能認識目標,我們這個路走得很快樂,曉得一步一步接近。道眼沒有開,就好比一個人瞎了眼睛,那瞎子走路危險,不認識方向、不辨別目標,一步一步去摸,摸到了險道還以爲是正道。

  所以修行第一樁事情就是要開道眼,佛法的教學第一樁事情就是叫你開悟。不管是哪一宗,咱們淨土宗也不例外,如果說淨土宗不要開悟,那大錯特錯。你們去讀讀江味農居士的《金剛經講義》,江味農居士是個修淨土的人。淨土宗比其他宗好一點,就是它解行可以同時來進行,不像其他的宗,除了淨土宗之外,任何一宗都要先開悟後修行。淨土宗可以一面修行、一面求開悟,它同時而沒有先後,其余的各宗是有先後,這就講到淨土的殊勝。那我們再看看淨土宗這些大德,我們不說遠的,遠的你看初祖慧遠大師,二祖善導大師,永明延壽是六祖。看看近代的蓮池大師、蕅益大師、印光大師,你看看他們的文章,看看他們的學問,他哪一樣不通!可見得他對於世出世間法一切通達,這是念佛人。不是說他淨土宗的祖師什麼都不曉得,教理都不通,誰敢講?我們不要說過去這些的大師,就拿近代印光大師,你去看看他《文鈔》,你看看他哪一樣不懂,大小乘各宗各派八萬四千法門,他門門都通達。我們最近講的《彌陀經疏鈔》,這是蓮池大師,蓮池大師要不是把世出世間法都通達,你看他的《疏鈔》能寫得出來嗎?我們最近讀的「一心不亂」這一節,你看看他所引的經論,將大小乘各宗各派的教義全都提到,一句佛號都包含。怎麼個包含?人家說得頭頭是道,所以沒有不通的!這些話都是當年李老師教給我的,他說千萬不要以爲老實念佛,可以把教義撇開,那是大錯特錯。我們細細想想,果然不錯,哪一個修淨土的人不是大學問!

  此地跟我們說出,『本來成佛』是講的『法身』,曆劫修行是講的『報身』。可是諸位要曉得,報身、化身是依法身而起的作用,「法身」是體,「報身」是自受用,化身是他受用。說到這個地方,諸位必須要想到六祖大師在《壇經》裏面,給我們講到叁身一體,我們現前這個身體就是報身、就是法身、就是應化身。我再給諸位說,你的平等心就是法身,你的清淨心就是報身,你的慈悲心就是化身,我們這一身都具備。像禅宗的大德說,我這個手像不像佛手?我這個腳像不像驢腳?這個話什麼意思?上與諸佛平等,下與畜生平等,與餓鬼、地獄無有一法不平等,沒有高下,沒有差別,這就是法身。法是指的諸法,諸法就是身,這當然是有很深的道理在,爲什麼?一切諸法依正莊嚴,都是我們自己本性顯現的影像!所以佛在《華嚴經》裏面講,「情與無情,同圓種智」,爲什麼?都是自己一心變現之物。這個話說起來實在有些不好懂,我常常在講席裏用作夢來做比喻,如果你們把夢境想透,這個道理你能夠覺悟到幾分。你說我們作夢,夢裏面有我們自己,夢裏頭也有許多人物,也有山河大地。可是你醒來仔細想想,夢裏面所有的境界,是不是你自己一心變現的?全是你自己!

  你夢裏頭夢到好人,還是你自己變的;夢到惡人要殺害你的,還是你自己變的。除了你自己之外沒有第二個人,全是你自己變現的,你要曉得這個道理。西方極樂世界是你自己變的,「唯心淨土,自性彌陀」,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還是你自己變的,阿鼻地獄也是你變的,餓鬼、畜生還是你變的,除了你那個一心之外,什麼都沒有。所以說萬法唯心,佛在《華嚴經》教給我們「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除了你自己有什麼!這是什麼?這叫做法身。一切諸法都是自己變的,所以一切諸法是自己的身,法身一個。你要問什麼是我的法身?你現在懂不懂?沒有一法不是自己變的,沒有一法不是自己身。諸位要能夠悟到這個境界,你才曉得情與無情,跟我們自己這個身體是什麼關系。所以從這裏面悟出來之後,生出的慈悲叫同體大悲,無緣大慈。你們想想,同體的意思,無緣是無條件,爲什麼?一體,不是二體,它有什麼條件!我們現在說迷失,不曉得這個事實的真相,不知道萬法是自己,不曉得萬法是唯心所變,在這裏面起無量的分別執著妄想,造種種罪業,受種種苦報,叫冤枉!叫迷失了法身。下課了。

  

  妙法蓮華 經大意  (第叁十四集)  1981/7  臺灣圓覺寺  檔名:08-02-34

  「寂光與報土無差,法身與報身一體」,這在前面都已經說過,此地也不必再多說。後面這個幾句話說:

  【此品開迹。下品顯本。】

  『下品』,就是「如來壽量品」是『顯本』,這是把這兩品的宗旨給我們說出來。

  【惟迹與本。不出自心。】

  可見得真正追究起本源,還是在一心。

  【心滯遠因。則曠劫難爲成辦。】

  『滯』是有障礙,心裏面這個障礙是自己生的障礙,給諸位說,不是外來的,外面決定沒有障礙,障礙是你自己生的,這是我們要覺悟。我們常常一切障礙都是外來的,這個找我麻煩,那個事情找我麻煩,這叫顛倒、這叫錯亂。外面確實沒有障礙,如果外面有障礙,外面這個法是實在的,那清涼大師講事事無礙那就講不通,確實沒有障礙,自己要悟。

  【心能頓悟。則成佛塵點劫前。】

  這就是本來成佛,可見得這個事情,是迷悟之間的事情,除了迷悟之外都無交涉。末後這句話說得更妙:

  【未離兜率已降王宮。】

  補處菩薩在『兜率』內院,沒有離開兜率已經在『王宮』誕生了。

  【未出母胎度人已畢。】

  這是不思議的境界,也是千真萬確的事實。

  我們接著再看底下「如來壽量品」,這品經在這個地方先給諸位做個簡單的介紹。前面佛說到弘經,當然主要的,就是弘揚這部《妙法蓮華 經》,實在講這部經它的分量適中,不算太長,也不算太短。所以不但我們中國人喜歡,佛教傳到日本,日本人特別喜歡《法華經》。可是現在他也迷失了方向,日本人都念「南無妙法蓮華 經」,而對於經義他不去研究,這個錯誤的。正如同我們中國人,每個人都喜歡念「南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他不去想,只念這一句佛號。如果是真正老實念佛,念這一聲還有受用,他心可以念到清淨,功夫成片帶業往生。日本人現在念這句「南無妙法蓮華 經」,跟我們中國念「南無阿彌陀佛」一樣的,是變成了口頭禅,不能入這個境界。我們在此地六十個小時是講這個經的大意,如果這個經細講,諸位曉得天臺智者大師,當年就是講玄義,還不講經文,玄義也是全經的大意,玄妙之義理,都講了九十天了,九旬談妙。人家那個九十天,給諸位講一天講堂是八個鍾點,佛門裏面講二時講經,這個二時是晝夜六時裏面的二時,這印度的時,印度一時等於我們現在四小時,二時講經,二時就是八個小時。一天講八個小時講了九十天,講的什麼?《法華經》的五重玄義,還沒講到經文。

  我們今天這些衆生,哪個人有這樣大的耐心?不要說九十天,九天聽不到經文,那些聽衆都跑掉了。所以在今天這個時代講經,時間是愈短愈好,你要說一部經兩個鍾點就把它講完,那是最受歡迎的。走遍全世界大家都歡迎,他一部經兩個鍾點就講完。你說一部經要二十個鍾點講完,就得要考慮,叁分之二的人不喜歡聽,爲什麼?時間太長,需要二十個鍾點才講完。這就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人沒有耐心,好學而沒有耐心。我們今天在臺灣,還有這麼個清淨的環境,讓我們長時間的來聽大部經論,這個因緣實在…

《妙法蓮華經大意(淨空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