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偈贊曰 深達罪福相 遍照于十方 微妙淨法身 具相叁十二 以八十種好 用莊嚴法身 天人所戴仰 龍神鹹恭敬 一切衆生類 無不宗奉者 又聞成菩提 唯佛當證知 我闡大乘教 度脫苦衆生」
先以偈贊佛,最後方言,我成佛道,唯佛證知。我闡大乘法,度脫苦衆生。即龍女自謂,將成佛度衆生也。
余經皆謂男子成佛,不說女人成佛。今此《法華經》與余經不同,謂女人亦得成佛。衆皆不信,故龍女現身說法,求佛證之。
「時舍利弗語龍女言。汝謂不久得無上道。是事難信。所以者何。女身垢穢非是法器。雲何能得無上菩提。佛道懸曠經無量劫。勤苦積行具修諸度。然後乃成。又女人身猶有五障。一者不得作梵天王。二者帝釋。叁者魔王。四者轉輪聖王。五者佛身。雲何女身速得成佛。」
舍利弗亦不信龍女不久成佛。謂女人身有五障,一不得作梵天王,二不得作天帝釋,叁不得作魔王,四不得作轉輪聖王,五不得作佛。
「爾時龍女有一寶珠。價直叁千大千世界。持以上佛。佛即受之。龍女謂智積菩薩尊者舍利弗言。我獻寶珠世尊納受。是事疾不。答言甚疾。女言。以汝神力觀我成佛。複速于此。當時衆會皆見龍女。忽然之間變成男子。具菩薩行。即往南方無垢世界。坐寶蓮華成等正覺。叁十二相八十種好。普爲十方一切衆生演說妙法。爾時娑婆世界菩薩聲聞天龍八部人與非人。皆遙見彼龍女成佛。普爲時會人天說法。心大歡喜悉遙敬禮。無量衆生聞法解悟得不退轉。無量衆生得受道記。無垢世界六反震動。娑婆世界叁千衆生住不退地。叁千衆生發菩提心而得受記。智積菩薩及舍利弗。一切衆會默然信受。」
龍女即刻以事證之。龍女有一價值叁千大千世界的寶珠,呈上供養佛,佛即接受。龍女說,你們看我呈獻寶珠供養佛,世尊納受,這件事你們看快不快?智積菩薩、舍利弗答說,很快。
龍女言,汝觀我成佛複速于此。當時衆會,以龍女神力故,皆見龍女,忽然轉女爲男,于南方無垢世界成佛。爲十方衆生,演說妙法。爾時娑婆世界與會大衆,悉遙禮彼佛。
彼無垢世界,無量衆生聞法解悟,得不退轉。無量衆生,得受無上道記。娑婆世界,叁千衆生住不退地。不退地于菩薩位,名阿鞞跋致。叁千衆生,發菩提心得受記。
于是智積菩薩及舍利弗,默然信受。
勸持品第十叁
此品名〈勸持品〉,又簡稱曰〈持品〉。二萬菩薩誓願持經,故名〈持品〉。佛視八十萬億那由他諸菩薩,諸菩薩發願,于佛滅後,往來十方,令諸衆生,書寫、受持、讀誦、解說、修行、正憶念此《法華經》。以佛目視有勸持意,故名〈勸持品〉。複有比丘比丘尼等,發願于他國土,廣說此經,亦有持經之意。
「爾時藥王菩薩摩诃薩。及大樂說菩薩摩诃薩。與二萬菩薩眷屬俱。皆于佛前作是誓言。唯願世尊不以爲慮。我等于佛滅後。當奉持讀誦說此經典。後惡世衆生。善根轉少多增上慢。貪利供養增不善根。遠離解脫雖難可教化。我等當起大忍力讀誦此經。持說書寫種種供養不惜身命。」
藥王菩薩及大樂說菩薩和二萬菩薩在一起同時發心,皆于佛前,作誓言,請世尊不必擔心,我等于佛滅後,奉持讀誦此《妙法蓮華經》,爲衆生宣說。
後五濁惡世衆生,貪瞋癡重、善根轉少,未得謂得、未證謂證的增上慢人甚多。
于大乘法中,一切法畢竟空不可得。第一義空固不可得,世谛法如幻,亦不可得。有爲法如幻故不可得,因爲有爲法生住滅無常,無常故不可得。因爲無常便不存在,介爾存在便是常。既然有爲法不存在,故不可得。對有爲而立無爲,既然有爲不可得,故無爲亦不立。是知有爲法不可得,無爲法不可得,即一切法不可得。不得一切法,即得無上菩提也。
有一般人,于無所得而言得,無所證而言證,故名增上慢人。
貪著世間名聞利養,增貪瞋癡不善根。此等衆生,難可教化。但我等以大忍力,持說弘揚此《法華經》,乃至不惜身命。
「爾時衆中五百阿羅漢得受記者白佛言。世尊。我等亦自誓願。于異國土廣說此經。」
五百阿羅漢已蒙授記者,發願于異土說經。因爲菩薩得無生法忍,具大忍力,可于惡世弘經。聲聞人無此大忍力,故不堪留惡世弘經。
「複有學無學八千人得受記者。從座而起合掌向佛。作是誓言。世尊。我等亦當于他國土廣說此經。所以者何。是娑婆國中人多弊惡。懷增上慢功德淺薄。瞋濁谄曲心不實故。」
有學是指初果向、初果、二果向、二果、叁果向、叁果、四果向。到這個地步,都是學人。已經證到四果叫無學。學無學人一共八千人,也是蒙佛授記的,從座而起,合掌向佛作是誓言:我等亦當于他國土廣說此經。因爲娑婆世界衆生弊惡。
「爾時佛姨母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與學無學比丘尼六千人俱。從座而起一心合掌。瞻仰尊顔目不暫舍。于時世尊告憍昙彌。何故憂色而視如來。汝心將無謂我不說汝名授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記耶。憍昙彌。我先總說一切聲聞皆已授記。今汝欲知記者。將來之世當于六萬八千億諸佛法中爲大法師。及六千學無學比丘尼俱爲法師。汝如是漸漸具菩薩道。當得作佛。號一切衆生喜見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大愛道比丘尼和學無學比丘尼六千人,也從座而起一心合掌,一心瞻仰佛,目不暫舍。因佛給比丘甚至提婆達多也授記,龍女成佛,所以比丘尼衆也求佛授記。
我已經先前總說聲聞授記了,比丘也都授記了,你要知道你是否授記?你將來經六萬八千億諸佛法中作大法師,同時連六千學無學比丘尼,也都做大法師。你這樣漸漸具足波羅蜜,作佛時,號一切衆生喜見,十號具足。如來是法身,應供是報身,正遍知是化身。如來是法身德,應供是解脫德,正遍知是般若德。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是自覺。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是覺他。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了,稱之爲佛。十號具足,稱之爲世尊。
「憍昙彌。是一切衆生喜見佛。及六千菩薩。轉次授記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
一切衆生喜見如來成佛後,六千菩薩次第授記成佛。
「爾時羅睺羅母耶輸陀羅比丘尼作是念。世尊于授記中獨不說我名。佛告耶輸陀羅。汝于來世百千萬億諸佛法中。修菩薩行爲大法師漸具佛道。于善國中當得作佛。號具足千萬光相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佛壽無量阿僧祇劫。爾時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及耶輸陀羅比丘尼。並其眷屬。皆大歡喜得未曾有。即于佛前。而說偈言 世尊導師 安隱天人 我等聞記 心安具足」
與耶輸陀羅授記。
「諸比丘尼說是偈已白佛言。世尊。我等亦能于他方國土廣宣此經。」
諸比丘尼亦發願,于他土弘經。
「爾時世尊。視八十萬億那由他諸菩薩摩诃薩。是諸菩薩。皆是阿惟越致。轉不退*輪。得諸陀羅尼。即從座起至于佛前。一心合掌而作是念。若世尊告我等持說此經者。當如佛教廣宣斯法。複作是念。佛今默然不見告。我當雲何。時諸菩薩敬順佛意。並欲自滿本願。便于佛前作師子吼。而發誓言。世尊。我等于如來滅後。周旋往返十方世界。能令衆生書寫此經受持讀誦解說其義如法修行正憶念。皆是佛之威力。唯願世尊。在于他方遙見守護。」
這些菩薩是阿惟越致,是八地以上菩薩,自己得到不退轉,還能示其他人也能知其法。自己得到,使別人也知道,稱爲「轉」。「不退」,是得而不失。「法」,是軌則。免除一切煩惱,摧碎一切煩惱,稱之爲「輪」。是曰「轉不退*輪」。
這些大菩薩發心普度十方,不一定在娑婆世界。他們都一心合掌,心裏這麼想:如果世尊命令我們,我們持此經典,也弘揚《妙法蓮華經》。
菩薩普度十方,不局限于娑婆世界。欲令衆生書寫《妙法蓮華經》,讀誦爲人解說,真實修行,正憶念一切法,唯願佛威力加被。
「即時諸菩薩俱同發聲。而說偈言 唯願不爲慮 于佛滅度後 恐怖惡世中 我等當廣說 有諸無智人 惡口罵詈等 及加刀杖者 我等皆當忍 惡世中比丘 邪智心谄曲 未得謂爲得 我慢心充滿 或有阿練若 納衣在空閑 自謂行真道 輕賤人間者 貪著利養故 與白衣說法 爲世所恭敬 如六通羅漢」
先對佛發願,後示大忍力。
或有阿練若一偈,謂獨居山林之自了漢。我慢心重,輕賤人間,不行度化。貪著世間利養,爲白衣說法,虛诳妄語,自顯神通,如六通羅漢。
「是人懷惡心 常念世俗事 假名阿練若 好出我等過 而作如是言 此諸比丘等 爲貪利養故 說外道論議 自作此經典 诳惑世間人 爲求名聞故 分別于是經」
此等人假名居阿練若,懷有惡心,常念世俗事。出我等之過,謂我等爲貪利養故,所說皆外道論議,自作此《法華經》,非佛所說。
「常在大衆中 欲毀我等故 向國王大臣 婆羅門居士 及余比丘衆 誹謗說我惡 謂是邪見人 說外道論議」
此等惡人,常在大衆中,毀謗我等。謂我等是邪見人,說外道論議。
「我等敬佛故 悉忍是諸惡 爲斯所輕言 汝等皆是佛 如此輕慢言 皆當忍受之」
我等爲敬佛故,悉忍是惡。反稱彼等,皆是當來佛。如常不輕菩薩也。
「濁劫惡世中 多有諸恐怖 惡鬼入其身 罵詈毀辱我 我等敬信佛 當著忍辱铠 爲說是經故 忍此諸難事 我不愛身命 但惜無上道 我等于來世 護持佛所囑」
五濁惡世中,鬼附惡人之身,罵詈我等。我等爲敬佛弘法故,皆能忍受。
「世尊自當知 濁世惡比丘 不知佛方便 隨宜所說法 惡口而颦蹙 數數見擯出 遠離于塔寺 如是等衆惡 念佛告故 皆當忍是事」
濁世惡比丘,不知佛方便隨宜說叁乘法。竟對一乘佛法,惡口毀謗,颦蹙不信。致令我等,數…
《妙法蓮華經講記(智谕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