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不增不減經講記 講經文▪P7

  ..續本文上一頁,作歸依。故曰未來際平等恒及有法。如來藏性便是一切法性,此法性周遍一切。換句話說,此法性建立一切法,一切法皆歸于法性。以一切法同一法性合一法性故,所以一切法皆是一界。一切法一界故,所以無有增減。謂衆生界增,衆生界減者,大邪見也。

  

  所以經雲,如來藏平等恒及有法者,即是一切諸法之根本。由此根本,具備一切法。一切諸法,皆以如來藏真如法性爲根本。

  

  若約體而言,此如來藏具備一切法。若約用言,此如來藏周遍一切法。一切諸法,皆依如來藏起用。若覺如來藏性,便起淨用。若迷如來藏性,便起染用。

  

  覺之者則性淨,性淨便與如來藏相應。迷之則虛妄,虛妄便與如來藏不相應。然虛妄之法,必然性空,即此空性,便是如來藏。故曰于世法中,不離不脫,真實一切法,住持一切法,攝一切法。

  

  舍利弗!我依此不生不滅,常恒清涼不變歸依,不可思議清淨法界,說名衆生。

  

  衆生者,因緣所生也。此不可思議清淨法界,隨緣成就一切法。故曰依此不生不滅,不可思議清淨法界,說名衆生也。因爲衆生性空,即是真實,即是不思議清淨法界。

  

  「所以者何。言衆生者即是不生不滅常恒清涼不變歸依。不可思議清淨法界等異名。以是義故。我依彼法說名衆生。」

  

  何以我依此不可思議清淨法界,說名衆生呢?因爲所謂衆生者,即因緣所生法。法屬因緣,故無自性。無自性法,當即是空。故《中論》雲,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爲假名,亦名中道義。

  

  而此空性,即是不生不滅,常恒清涼不變歸依,不可思議清淨法界。故經文雲,言衆生者,即是不生不滅,乃至不可思議清淨法界等異名。

  

  是知所謂衆生者,即因緣所生法的異名;亦即性空的異名;亦即假名的異名;亦即中道義的異名;亦即不生不滅,常恒清涼不變歸依,不可思議清淨法界的異名。所以我依此清淨法界,說名衆生也。

  

  「舍利弗。此叁種法皆真實如不異不差。于此真實如不異不差法中。畢竟不起極惡不善二種邪見。何以故。以如實見故。所謂減見增見。舍利弗。此二邪見諸佛如來畢竟遠離。諸佛如來之所呵責。」

  

  舍利弗!此叁種法,皆真實如不異不差。

  

  如此方成一真法界。一切法一真法界,不二不分別故,方結成衆生界不增不減。故曰于此真實如不異不差法中,畢竟不起極惡不善二種邪見。何以故?以如實見故。如實見何法?如實知一法界,如實見一法界也。

  

  所謂增見減見,是接到下一句。千萬不可錯接上一句,那就不清楚了。不可作「何以故?以如實見故。所謂增見減見。」應爲「所謂增見減見,舍利弗!此二邪見諸佛如來畢竟遠離。」

  

  本來「舍利弗」應該在「所謂增見減見」上邊。應該作「舍利弗!所謂增見減見,諸佛如來畢竟遠離。」

  

  因爲諸佛如來,如實知一法界,如實見一法界,所以畢竟遠離增見減見二種邪見。此二種邪見,爲諸佛如來之所呵責。

  

  「舍利弗。若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若起一見。若起二見。諸佛如來非彼世尊。如是等人非我弟子。舍利弗。此人以起二見因緣故。從冥入冥從暗入暗。我說是等名一闡提。是故舍利弗。汝今應學此法。化彼衆生令離二見住正道中。舍利弗。如是等法。汝亦應學。離彼二見住正道中。」

  

  舍利弗!若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

  

  佛有四衆弟子,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比丘比丘尼是出家二衆。出家受具足戒的男衆爲比丘,女衆爲比丘尼。在家受叁歸五戒的男衆爲優婆塞,女衆爲優婆夷。如此四衆,皆佛之弟子也。

  

  若起一見,若起二見,諸佛如來非彼世尊。如是等人,非我弟子。

  

  若起一見,是說或起增見,或起減見。若起二見,是說或者增見減見,二見俱起。諸佛如來非彼世尊,如是人等非我弟子。四衆人等,或起增見,或起減見,或增減二見俱起,則十方諸佛,皆非彼世尊。此是通說,言此等人衆,不以佛爲師,以外道爲師也。

  

  非我弟子,非我釋迦牟尼佛之弟子,乃外道弟子。此是別說。總而言之,四衆弟子,若起增見減見,即是外道弟子,非佛弟子。

  

  這兩句話,便是說明諸佛如來之所呵責的意思。

  

  舍利弗!此人以起二見因緣故,從冥入冥從暗入暗。結論彼人所得果報,從冥入冥從暗入暗者,此人于六道中,終墮地獄也。所以接著說,我說是等名一闡提。一闡提者,即地獄衆生也。

  

  一闡提譯爲斷善根,所謂斷善根者,即地獄衆生也。《大般涅槃經》雲:「一闡名信,提名不具,不具信故名一闡提。……一闡名善方便,提名不具,善方便不具足故名一闡提。……一闡名念,提名不具(不具正念也),念不具故名一闡提。……一闡名定,提名不具,定不具故名一闡提。……一闡名慧,提名不具,慧不具故名一闡提。……」總之,以斷衆生諸善法故,名一闡提。

  

  《大般涅槃經》又說,以不自信有佛性故,即墮叁惡道;墮叁惡道故,名一闡提。

  

  不自信有佛性者,即不如實知一法界,不如實見一法界也。所以起衆生界增,衆生界減等邪見,即是一闡提也。

  

  是故舍利弗!汝今應學此法,化彼衆生,令離二見,住正道中。

  

  佛令舍利弗學此法,爲化衆生也。增減二見者,即是邊見。住正道中,即住于中道也。化彼邪見衆生,離于邊見,住中道中。

  

  舍利弗!如是等法,汝亦應學,離彼二見,住正道中。

  

  此是勉彼舍利弗,回小向大也。前言化彼衆生令離二見者,是離增減二見也。今勉舍利弗令離二見者,是勉舍利弗離生死涅槃二見,住中道中也。當知舍利弗有生死涅槃二見,以小乘人故。但已無增減邪見。何以知之?因爲前文曾言「如來在世,我諸弟子不起此見。若我滅後過五百歲,多有衆生愚無智慧。于佛法中雖除須發,服叁法衣現沙門像,如是等輩,非沙門非佛弟子。」所以我們知道,佛勉舍利弗回小向大,舍生死涅槃二見也。

  

  「佛說此經已。慧命舍利弗。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菩薩摩诃薩。及諸天龍夜叉幹闼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一切大衆。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佛說是經已,一切大衆,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諸天龍以下,是言八部鬼神。經首未明八部鬼神,說是經已,明八部鬼神亦參加法會。佛垂教化,普益有情,八部鬼神,亦得聞法。

  

  天,天衆列會,皆以大梵天、帝釋天爲首。

  

  龍,龍者神靈之物,護持佛法。

  

  夜叉,鬼也,譯爲勇健,或暴惡。有叁種夜叉,地行、空行、天行。地行夜叉,不能飛行。空行與天行二種夜叉,皆能飛騰。

  

  幹闼婆,譯爲香陰,香陰者香身也。不啖余食,唯以香資陰。是帝釋的俗樂神,居須彌山南金剛窟。

  

  阿修羅,譯曰無端,以男醜女美故。

  

  迦樓羅,即金翅鳥神,以龍爲食。

  

  緊那羅,似人而頭有角,亦帝釋之樂神。

  

  摩睺羅伽,即大蟒神。

  

  人非人等,人即人也,非人即八部鬼神也。

  

  如是一切大衆,聞說是經,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佛說不增不減經講記 講經文》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