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善見王經

  本經相當于北傳漢譯的中阿含卷第六八之大善見王經(大正藏一),長阿含卷第叁遊行經中外之後半(大正藏一),佛般泥垣經卷下(大正藏五),般泥垣經卷下(大正藏六),大般涅槃經卷中、下(大正藏七),本生經第九五(漢譯南傳藏卷第叁二)及所行藏經第四(漢譯南傳藏第四四)等,是說明大善見王之本生。想本來有大善見王的故事,把它收藏于佛教中,一方面成爲本生譚,另方面依其王之居地是拘屍城,說佛陀之入涅般而收藏于經中,佛陀入滅地之拘屍城,以示非單是邊鄙之小都。因此于涅槃經中,或許從故事的全部插入吧!如斯,涅槃經之此部份極失多余之冗長,有損一經全部架構之憂。于涅槃經唯存留必要的部份,而從故事譚之全體別出爲一經(長部經典之編輯者或傳持者),以置于涅槃經之次後。

  第一 誦品

  一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拘屍那羅城恕跋單末羅族之娑羅林。于娑羅雙樹間,將般涅槃時。

  二

  爾時,尊者阿難諸世尊之處,敬禮世尊,卻坐一面。坐于一面之尊者阿難,白世尊言:

  “世尊!請世尊勿在此鄙陋小城、荒廢狹小之市鎮般涅槃。世尊!有其他之大都市,例如:瞻波城、王舍城、舍衛城、沙計多城、憍賞彌城、波羅奈城。請世尊在其中一處入滅。于其處甚多刹帝利族之大會堂、婆羅門之大會堂、居士之大會堂,皆是尊信如來,彼等會尊重、恭敬如來之舍利。”

  叁

  “阿難!勿言此是鄙陋小城、荒廢狹小之市鎮。阿難!往昔有名爲大善見王,其王族是灌頂王,爲四邊主之常勝者、國家之確保者。阿難!此拘屍那羅城,大善見王之居城,故名爲拘舍婆提城。阿難!此拘舍婆提王城東西長十二由旬,南北廣七由旬,居民衆多,人口密集、物資豐裕、繁華殷盛。阿難!恰如阿羅迦曼陀諸神之 王城,居民衆多,人口密集、物資豐裕、繁華殷盛。如是,阿難!拘舍婆提王城,居民衆多,人口密集、物資豐裕、繁華殷盛。阿難!拘舍婆提王城,于晝夜振響十種聲音,即:象聲、馬聲、車聲、大鼓聲、杖鼓聲、琵琶聲、歌聲、铙聲、銅鑼聲及第十“食!飲!歡騷2”之聲。

  四

  阿難!拘舍婆提王城,是被七種城壁所圍繞。即:一是金、一是銀、一是毗琉璃、一是水晶、一是珊瑚、一是砗磲、一是衆寶之所成。

  五

  阿難!于拘舍婆提王城有四種門,即:一是金、一是銀、一是毗琉璃、一是水晶之所成。一一門建有七柱,每一柱之高度有人身之叁倍或四倍,一是金、一是銀、一是毗琉璃、一是水晶、一是珊瑚、一是砗磲、一是衆寶之所成。

  六

  阿難!拘舍婆提王城,爲七種多羅行樹所圍繞,一是金、一是銀、一是毗琉璃、一是水晶、一珊瑚、一是砗磲、一是衆寶之所成。于金所成之多羅樹,有金之枝幹、銀之葉及果;于銀所成之多羅樹,有銀之枝幹、金之葉及果;于毗琉璃所造之多羅樹,有毗琉璃之枝幹、水晶之葉及果;水晶所造之多羅樹,有水晶之枝幹、毗琉璃之葉及果;珊瑚所造之多羅樹,有珊瑚之枝幹、砗磲之葉及果;砗磲所成之多羅樹,有砗磲之枝幹、珊瑚之果及果;衆寶所造之多羅樹,有衆寶之枝幹、衆寶之葉及果。阿難!微風吹動此等多羅行樹時,其音美妙,令人興奮,妙好令人恍惚。阿難!恰如善練五支之樂器,善調音,由名手善奏時,其音聲美妙,令人興奮,妙好令人恍懈。如是,阿難!微風吹動此等多羅行樹時,其音聲美妙,令人興奮,妙好令人恍惚。阿難!其時,在此拘舍婆提王城,被樂欲所陶醉無賴之徒,隨微風吹動此等多羅行樹之音聲而狂舞。

  七

  阿難!大善見王,具足七寶及四如意德。阿難!七寶者何

  大善見王于月十五布薩之日,沐浴齋戒,登高殿上,天之輪寶自現。千輻谷輪,一切善具足。大善見王,見之而言:“我實聞王族之灌頂王,若十五布薩之當日,沐浴齋戒,登高殿上,千輻谷輪,一切善具足之天輪寶現者,彼王,當爲轉輪王。然者,我確實是轉輪王!”

  八

  阿難!其時,大善見王,從座而起,偏袒一肩,左手持水瓶,右手注水于輪寶曰:“輪寶!請轉動。輪寶!請征服。”阿難!其時,其輪寶便向東方轉動,大善見王與四軍隨其前進。阿難!其輪寶停止之處,大善見王與四軍亦止住其處。

  九

  阿難!其時,東方敵對之諸王,詣近大善見王曰:“來!大王!善來!大王!大王爲一切者之主。大王!垂布旨命!”

  大善見王曰:“不殺害生物,不與者不可取,不行邪淫,不語妄言,不飲令人昏醉之物,食從習製。”

  阿難!如是彼等東方敵對之諸王,皆成爲大善見王之服從者。

  十

   阿難!此輪寶沈于東方之大海已,再出現而轉向南方……乃至……沈于南方之大海已,再出現而轉向西方……乃至……沈于西方之大海已,再出現而轉向北方。大善見王與四軍皆隨其前進。阿難!輪寶之停止處,大善見王與四軍亦止住其處。

  阿難!北方敵對之諸王,詣近大善見王曰:“來!大王!善來!大王!大王爲一切者之主,大王!垂布旨命!”

  大善見王曰:“不殺害生物,不與者不可取,不行邪淫,不語妄言,不飲令人昏醉之物,食從習製。”

  阿難!北方敵對之諸王,皆成爲大善見王之服從者。

  十一

  阿難!如是彼輪寶征服大海四周之大地,然後歸來拘舍婆提城,輪軸停止于大善見王之內城門前之法庭前,輝耀大善見王之內城。

  阿難!對于大善見王,現如以上之輪寶。

  十二

  複次,阿難!對大善見王現象寶。全身純白,七處具拄,有神力,得飛行空中,名爲布薩陀象王。見此,大善見王之心喜悅曰:“若得調禦,此象確實可爲最良好之乘用家。”阿難!如是此象寶,恰如出生純正之好象,善馴其生長,如是得善調禦。阿難!大善見王試乘此象寶,早晨乘騎巡遊大海四周之大地,後歸王城拘舍婆提用早餐。

  阿難!對于大善見王現如是之象寶。

  十叁

  複次,阿難!對大善見王現馬寶。全身純白5,頭如馬之黑,如文叉草之鬣,有神力,得飛行空中,名爲雲馬之馬王。大善見王,見此心喜悅曰:“若得調禦,此馬確實可爲最良好之乘用馬。”阿難!爾時,其馬寶恰如出生純正之良馬,善馴 其生長,如是得調禦。阿難

  大善見王試乘此馬寶,早晨乘騎巡遊大海之四周之大地,後歸王城拘舍婆提用早餐。

  阿難!對大善見王現如是之馬寶。

  十四

  複次,阿難!對大善見王現珠寶。其毗琉璃珠,光澤輝耀,性質純正,具備八面,善研磨,透明清澈而具有一切妙德。阿難!其珠寶之光輝,擴偏一由旬。阿難!大善見王試驗此珠寶,配列四軍,從珠寶置于高幢上,黑暗中得于行軍。複次,阿難!彼周圍之村人等,受其光之普照,以爲是白天而從事工作。

  阿難!對大善見王現如是之珠寶。

  十五

  複次,阿難!對大善見王現女寶。形相殊妙而可愛,清灑如花之最勝顔色。不過高,不過矮,不瘦不胖,不過黑不過白,超越人間之容色,俱有天人之美貌。阿難!其女寶之皮膚,感觸如綿、如絹。阿難!此女寶之身體四肢,冬溫夏涼。阿 難!由此女寶之身體發出栴檀香,由口中出青蓮華香。阿難!此女寶常比大善見王先起、後寢,貞淑從順,言行可愛。阿難!此女寶不敢以心冒犯大善見王,何況以身體乎

  阿難!對大善見王現如是女寶。

  十六

  複次,阿難!對大善見王現居士寶。彼由其業報所生而現天眼,不關系其所有者之有無,皆能見出財寶之伏藏。彼詣近大善見王曰:“大王!請勿煩慮,臣能適宜處理財物。”

  阿難!大善見王試驗此居士寶,乘舟入于恒河之中央而告居士寶曰:

  “我要黃金。”

  “然者,大王!舟請靠岸之一邊。”

  “居士!我于此處,需要黃金。”

  阿難!爾時,其居士寶,以兩手觸水,舉起滿瓶之黃金,自大善見王曰:“大王!此量足夠乎

  ”

  大善見王曰:“居士!此量足夠!此量足夠!”

  阿難!對大善見王,現如是居士寶。

  十七

  複次,阿難!對大善見王現將軍寶。雄略賢明而有智謀,有能力勸大善見王該進時即進,該退時即退,該住時即住。

  彼諸近大善見王曰:“大王!勿爲煩慮,臣當善指揮。”

  阿難!對大善見王,現如是將軍寶。

  阿難!大善見王,俱足此等之七寶。

  十八

  複次,阿難!大善見王,俱足四如意德6。何者爲四如意德耶

  阿難!大善見王比常人殊勝,其形相殊妙、可愛、清灑如花之最勝顔色。阿難!大善見王有此第一之如意德。

  十九

  複次,阿難!大善見王是長壽者,比常人更長壽,阿難!大善見王有此第二之如意德。

  二十

   複次,阿難!大善見王無病、無災,有具消化力,體溫不涼不熱,比常人殊勝健康。阿難!大善見王有此第叁之如意德。

  二一

  複次,阿難!大善見王,爲婆羅門及居士所愛敬、所喜歡。阿難!猶如父子之愛敬、喜歡,大善見王如是爲婆羅門所愛敬、喜歡。又阿難!婆羅門及居士,爲大善見王所受所喜歡。阿難!猶如父子之慈愛、喜歡,阿難!婆羅門及居士如是爲大善見王所受所喜歡。阿難!大善見王與四軍俱,出遊園地。阿難!其時,婆羅門及居士等,詣近大善見王曰:“大王!請勿速行,我等可得長時拜仰。”阿難!大善見王亦告禦者曰:“禦者!勿急速駛車,我得長時可與婆羅門及居士瞻仰。”阿難!大善見王有此第四之如意德。

  阿難!大善見王,俱足此等之四如意德。

  二二

  阿難!大善見王作如是念言:“今我欲于此等多羅樹每百肘間,建造一蓮華池。”

  阿難!大善見王,于此等多羅樹每百肘之間,建造一蓮華池。

  阿難!此等之蓮池是四種磚之成。一是金、一是銀、一是毗琉璃、一是水晶之所成。阿難!于此等蓮池,各有四種階梯,一是金、一是銀、一是毗琉璃、一是水 晶之所成。金所成之階梯,有金柱、銀之手扶及橫梃;銀所成之階梯,有銀柱、…

《大善見王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 继续阅读 ▪ 尼沙經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