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身、手之長廣等一尋,圓如尼拘律陀樹,手平伸之長相等于身長……乃至……此是彼大人之大人相。
大王!此王子肩膺方整……乃至……此是彼大人之大人相。
大王!此王子味覺敏通諸味……乃至……此是彼大人之大人相。
大王!此王子有獅子之頰……乃至……此是彼大人之大人相。
大王!此王子有四十齒……乃至……,此是彼大人之大人相。
大王!此王子齒皆平整……乃至……此是彼大人之大人相。
大王!此王子齒列無間隙……乃至……此是彼大人之大人相。
大王!此王子牙齒純白……乃至……此是彼大人之大人相。
大王!此王子有廣長舌……乃至……此是彼大人之大人相。
大王!此王子梵音清徹如迦陵頻伽聲……乃至……此是彼大人之大人相。
大王!此王子眼绀青……乃至……此是彼大人之大人柑。
大王!此王子眼眉如牛王……乃至……此是彼大人之大人相。
大王!此王子眉間毫毛,白柔如木綿……乃至……此是彼大人之大人相。
大王!此王子頭上有肉髻,大王!于王子有此肉發,是彼大人之大人相也。
叁叁
大王!此王子具足如是叁十二之大人相;具足此叁十二相者,有二趣而無他趣。若在家者,則爲奉法之轉輪聖王,平定四邊、安定國土而具備七寶……[乃至]……又若此王子,不住在家而出家者,于此世間,則成爲障覆已除之阿羅漢、等正覺者。”
諸比丘!于此,槃頭王令占相婆羅門得著新衣,使滿足其一切欲望。
叁四
諸比丘!于此,槃頭王爲毗婆屍王子請雇乳母:或與乳、或爲沐浴、或爲抱侍、或爲抱坐于膝者。諸比丘!于毗婆屍王子之誕生,日夜持白傘蓋。“勿令毒草、塵埃、露水惱害[王子]。”諸比丘!毗婆屍王子之誕生,受衆人所喜、所受。諸比丘曰猶如青蓮、紅蓮或白蓮之衆人所喜、所受。諸比丘!毗婆屍王子,如是衆人所喜、所受。彼實是被展轉由膝抱持膝者。
叁五
諸比丘!毗婆屍王子誕生,音聲美妙如蜜,衆人所喜愛;諸比丘!猶如名謂雪山之迦陵頻伽鳥,聲音美妙如蜜,爲所喜、愛。諸比丘!毗婆屍王子,如是音聲美妙如蜜,爲所可愛。
叁六
諸比丘!于此,毗婆屍太子誕生,由業異熟果所顯現之天眼。因此,于日夜得見周圍一由旬。
叁七
諸比丘!毗婆屍太子誕生,目不瞬而觀察,猶如叁十叁天。諸比丘!因:“太子目不瞬而觀察。”故稱毗婆王子爲:“毗婆屍[觀察者]毗婆屍。”諸比丘!于此,槃頭王坐于坐判[法廷]時,令毗婆屍太子坐膝上教示裁判。諸比丘!毗婆屍太子坐于父膝,其時,太子能判別、判別已,依正理而判決。諸比丘!毗婆屍太子,更號稱爲:“毗婆屍、毗婆屍。”
叁八
諸比丘!于此,槃頭王爲毗婆屍太子建造一雨季、一夏季、一冬季之叁時殿;以具備五欲之歡樂。諸比丘!于雨季,毗婆屍太子實于此雨季宮殿,四個月間與女樂師娛樂而未曾下宮殿。”
第二 誦品
一
“諸比丘!爾時,毗婆r太子,經多年、數百年、數千年之後,告禦者曰:
“好禦者,我爲見領地而往遊園,汝備吉祥、莊嚴之諸乘俱。”禦者應諾毗婆屍太子曰:“唯然,太子。”備吉祥、莊嚴之諸乘俱已,告毗婆屍太子曰:“太子!已備吉祥、莊嚴諸乘俱;是適啓程之時。”
諸比丘!毗婆屍太子,登乘一吉祥、莊嚴乘俱,啓程具往遊樂園。
二
諸比丘!毗婆屍太子,往遊樂園時,見一老人,身、腰彎曲如椽,扶杖抖栗而行,身心煩苦,青春已逝;見已,問禦者曰:
“好禦者,此人爲何人耶
彼毛發不如他人;彼身體亦不如他人。”
“太子!彼稱謂老人。”
“好禦者,彼何故稱謂老人耶
”
“太子!今後生存不得長久,故彼稱謂老人。”
“好禦者!然,我亦本具變老之性,不能超脫老耶
”
“太子!汝與我等,皆具變老之性,不能超脫老。”
“好禦者!今日于此遊樂園已足,由此還內宮!”
諸比丘!禦者應諾毗婆屍太子曰:“唯然,太子。”由此而還內宮。
諸比丘!其時,毗婆屍太子于內宮,心憂、苦不樂,而思惟:“生者,實可厭惡!于生者則老現。”
叁
諸比丘!于此槃頭招告禦曰:
“好禦者!太子于遊樂園,有何樂事
好禦者!太子于遊樂園,心有何喜樂耶
”
“大王!太子于遊樂園無快樂;大王!太子于遊樂園,心無喜樂。”
“好禦者!太子于遊樂園見何事物耶
”
“大王!太子于遊樂園,見一老人,身、腰彎曲如椽,扶杖抖栗而行,身、心苦惱,青春已逝;見已,問我曰:“好禦者,此人何爲耶
彼毛發不如他人,彼身體亦不如他人。”[我言:]“太子!彼稱謂老人。”[太子曰:]“好禦者!彼“何稱謂老人耶
”[我言:]“太子!今後生存不得長久,故彼稱謂老人。”[太子曰:]“好禦者!然,我亦本具變老之性,不能超脫老耶
”[我言:]“太子!汝與我等,皆具變老之性,不能超脫老。”[太子曰:]“好禦者!今日于此遊樂園已足;由此還內宮!”大王!我應諾毗婆屍太子言:“唯然,太子!”而還內宮。大王!爾時,毗婆屍太子于內宮,心憂、苦不樂,而思惟:“生者,實可厭惡,于生者則老現。”
四
諸比丘!爾時,槃頭王如是思惟:“勿使毗婆屍太子舍棄王位;勿使毗婆屍太子出家以過無家之生活;勿使占相婆羅門之言成爲真實。”
諸比丘!于此,槃頭王,爲使毗婆屍太子勿舍棄王位;使毗婆屍太子,勿出家成爲無家者之生活;使占相婆羅門之言,成爲虛言;爲毗婆屍太子,更供倍上之五欲樂分。諸比丘!爾時,毗婆屍太子,具圍繞于五欲樂分。
五
諸比丘!是時,毗婆屍太子,經多年、數百年、數千年之後,……乃至……(廣說如本誦第一節。)
六
諸比丘!爾時,毗婆屍太子往遊樂園,見一病人,重病、苦痛,自臥倒于大小便上;依他人以除垢物,依他人助于倒臥。見已,言禦者曰:“好禦者!此人爲何人耶
彼眼不如他人,彼音聲不如他人。”
“太子!彼稱謂病人。”
“好禦者!彼何故稱謂病人耶p”
“太子!斯病實少能痊愈,故彼稱謂病人。”
“好禦者!我亦本具變病之性,能超脫病耶
”
“太子!汝與我等,皆本具變病之性,不能超脫病。”
“好禦者!今日于此遊樂園已足,由此還內宮。”
諸比丘!禦者應諾毗婆屍太子:“唯然,太子!”而遠內宮。
諸比丘!爾時,毗婆屍太子于內宮,心憂、苦不樂,而思惟:“生者,實可厭惡,生時則老現、病現也。”
七
諸比丘!爾時,槃頭王,招告禦者曰:“好禦者!太子于遊樂園,有何樂事
好禦者!太子于遊樂園,有何喜樂耶
”
“大王!太子于遊樂園無快樂;大王!太子于遊樂園,心無喜樂。”
“好禦者!太子于遊樂園,見何事物耶
”
“大王!太子于遊樂園,見一病人,重病、苦痛,自臥倒于大小便上;依他人以除垢物,依他人助于倒臥。見已,問我曰:“好禦者!此人爲何人耶
彼眼不如他人,彼音聲亦不如他人。”[我答言:]“太子!彼稱謂病人。”[太子曰:]“好禦者!彼何故稱謂病人耶
”[我答言:]“太子!斯病實少能痊愈,故彼稱爲病人。”[太子曰]“好禦者!我亦本具變病之性,能超脫病耶
”[我答言:]“太子!汝與我等,皆本具變病之性,不能超脫病。”[太子曰:]“好禦者!今日于此遊樂園已足,由此還內宮。”大王!我應諾毗婆屍太子言:“唯然,太子!”而遠內宮。大王!是時,毗婆屍太子于內宮,心憂、苦不樂,而思惟:“生者,實可厭惡。生時則老現、病現也。””
八
諸比丘!爾時,槃頭王如是思惟:“勿使毗婆屍太子舍棄王位;勿使毗婆屍太子出家成爲無家之生活;勿使占相婆羅門之言成爲真實。”
諸比丘!爾時,槃頭王爲使毗婆屍太子不舍棄王位;爲使毗婆屍太子,不出家成爲無家之生活;爲使占相婆羅門之言,成爲虛言;爲毗婆屍太子,更供倍上之五欲樂分。諸比丘!爾時,毗婆屍太子,具圍繞于五欲樂分。
九
諸比丘!爾時,毗婆屍太子,經多年、數百年、數千年之後,告禦者曰……[詳細參照第二誦品第一節。]
十
諸比丘!毗婆屍太子往遊樂園時,見一群衆聚集,著雜色衣,在作輿,見已,言禦者曰:
“好禦者!群衆聚集,著雜色衣,在作與,是爲何耶
”
“太子!彼謂死者。”
“好禦者!駕近死者之處!”
諸比丘!禦者應諾毗婆屍太子:“唯然,太子!”而駕近死者處。諸比丘!毗婆屍太子見死殁之亡者,見已,言禦者曰:
“好禦者!此死殁者何耶
”
“太子!彼名謂死者,彼從今,母、父、或其他親族等不能見彼,彼亦不能見母、父、或其他之親族等。”
“好禦者!我亦本具變死殁之性,不能超脫死耶
王、王後、或其他親族等不見我,我亦不見王、王後、或其他親族等耶
”
“太子!汝與我等,皆本具變死殁之性,不能超脫死;王、王後、或其他親族等,不能見汝,汝亦不能見王、王後、或其他親族等。”
“好禦者!然,今日之遊樂園已足,由此還內宮。”
諸比丘!禦者應諾毗婆屍太子曰:“唯然,太子!”而由此還內宮。
諸比丘!爾時,毗婆屍太子于內宮,心憂、苦不樂,而思惟:“生者,實可厭惡;生者,則老現、則病現、則死現也。”一一 諸比丘!爾時,槃頭王招告禦者曰:
“好禦者!太子于遊樂園,有何樂事;好禦者!太子于遊樂園心有何喜樂耶
”
“大王!太子于遊樂園,見一群衆聚集,著雜色衣,在作輿。見已,問我曰:
“好禦者!群衆聚集,著雜色衣,而作輿者何耶?……[廣說參照本經第二誦品第一0節。]……我應諾太子曰:“唯然,太子!”由此而還內宮。大王!于是,太子于內宮,心憂、苦不樂,而思惟:“生者、實可厭惡;…
《大本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