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不發脾氣、不淘氣。最要緊的,不去胡思亂想。怎樣去控製自己的思想?這是困難的工作,不能一下子完全放下。智慧劍,是自性光明鑄煉的武器,每逢妄想生出來,可以用劍把它斬斷。這把劍不重,也不難用,但你要記得常常運用它。它是金剛鑄成的——牢固、鋒利。起初,你應該選擇一個合理的速度,然後,慢慢地增加速率。例如,在一分鍾內,嘗試完全專一;或者,每念一次咒,便猛力一揮。慢慢地增加專一時間,把妄想打回虛空裏去。
首先,把精力集中在最大的妄想:貪欲、自我、小器等等。金剛王的寶劍,能夠把一切妄想産除,使心智靈明,返本歸元,恢複本有光明。
這條僻靜的小路上,在我這一邊,是一行綿延不斷的欄杆、電話支柱和樹林。下午的斜陽,把欄杆的影子拖得很長,在大地上映下了斑爛的花紋。于是我便想:“我應該管製著思想,從這一個到下一個支柱,大約有十次的跪拜,每一個妄想來臨我便把它斬斷。好了,開始……斬!不要讓一個妄想溜過,把它完全送回方寸佛之間。行嗎?好,繼續。現在要拜到那棵樹,而不能打任何妄想。、斬!南無常住十方佛……斬!娑婆诃!波羅蜜!現在拜到那條支柱……斬!”
每多拜一次,內裏愈多光明。心裏除了愚癡黑暗,還有別的東西。我要閉上嘴巴,才能發現它的真實面目。一旦能夠停止了腦海裏絮絮不休的吵嘈,那是多好的勝利。
在旅途中一個深刻的意象:
我在一0一公路的幹草業中小便。早晨五點,旭日初升,燭照大地,綠野晴川,泛金流碧,無遠弗過,光景绮麗。公路上賓士的貨車,映射著陽光,反照到山丘上的檸檬果園。恒朝站在路口,肩膊上背著金黃色的布囊。他一面在等待我,一面在閱讀萬佛城金剛菩提海雜志。他看得入神,全神貫注,盡管迎面駛來車子,他也渾然不覺。他像小孩子一樣天真無邪笑靥迎人,他正在閱讀上人在某次禅七開示的語錄:
“如果你要學佛,必須勇猛精進,像一頭老虎,從高山跑下來,把自己的業障吞噬!”
恒朝最喜歡陽剛之氣,而上人的開示,是陽氣十足。這個景象,似一幅圖片,深深地印在我腦海裏。
十月十一日
如果你沒有絲毫淫欲,你有什麼需要隱藏?你怎會覺得恐懼或羞恥?那時,你只有祥和的喜悅。一旦被私欲所縛,你便不能隨心所欲地應從生命的召喚。這就是一點汙染,使我們和佛陀有了隔離。淫欲,是障礙輪軸滑行的沙石,是明鏡上的塵垢,是湖上的波浪。淫欲是虛妄的。
如果我要獲得清淨,我就得洗心革面,把大男人主義的自我形相連根拔除,克己複禮,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同其明。在一言一念行中,我都要潔身自愛。當你明白這個道理後,你會發覺自己的習氣多麼深重。習氣自無量劫來薰染積聚,根深蒂固。現在,要培養新精神,並除去老毛病。要時刻精進,恒常觀照,堅忍卓絕真誠,日久功深,終能改頭換面。
十月十四日:
恒朝和我對昆蟲的態度並不慈悲。我們發願改過,面對細小的蚊蟲、蒼蠅,甚至長達八寸的青蜘蛛,也要生出慈悲心。于是我們在車裏懸上這個告示:
注意:
凡一切爬行、飛行、跳躍的昆蟲,請勿畏懼,我們的不會傷害你。法界寬廣,歡迎你來去自由,但是,當你住在這個道場裏,或者在我們的身上求宿,請遵守下列規矩:
(一)時刻奉持五戒。
(二)不准油燈、飲料,或油膩的東西裏自盡。
(叁)一切飲食,是供養叁寶的,不得隨意啖食。
(四)可以咬我們的肉,喝我們的血,但事後要發菩提心,度一切衆生。
我們把這個告示釘上之後,立刻,本來在車子裏聚集的蒼蠅們,全部飛出車外,然後降落到一幅窗簾上。以後,即使吃中飯時,它們也不再來騷擾。
我看著窗簾上的蒼蠅,突然覺得自己對蒼蠅,一向懷著一種憎厭心。于是,拿出智慧劍,把這個念頭斬斷。在回光返照之下,它像一股黑氣一樣完全消失了。
上人,這只是一個妄想。弟子感到叁步一拜的旅程,和西遊記大同小異。孫悟空和唐叁藏,都在外面跋山涉水,曆經重難。但到了最後,還是要回光返回照,反求內心的寶藏。而我們途中,一直有大善知識指引。在西遊記裏,一條天龍化爲良駒,爲他們載運行李。我們這部五六十年代的老爺車,也是勇猛如天龍,發願把我們載到目的地。唐僧背負整套叁藏,而我只背上一部經典——華嚴經。但這部經是經王之王。還有一個有趣的對比:恒朝宿世跟猴子有緣。在他過去生中,曾把猴子堵塞在山洞裏餓死,等他轉生爲梁武帝時要抵賞惡因而遭受到殘酷的果報;恒朝也和孫悟空一樣,精通武術。恒朝是個武術專家,但他已發願,不再運用外在的武功,而要鍛煉內裏的功夫。西遊記裏的唐僧過分怯懦矯情。如果弟子恒常真實,便會一無所畏。二十世紀的叁步一拜,好像是西遊記的續篇,正如大學畢業生現在去攻讀研究生一樣。
以上所寫的,僅供談笑之資,弟子已經打了太多妄想。
弟子 果真頂禮
恒朝
一九七七年十月 加州海濱
叁步一拜途中某些統計表:
(一)水分——每人每天用一加侖半,包括一切:洗漱、飲水、煮食、洗碗碟。車子每兩需要半加侖。
(二)速度——每兩小時拜四分之一裏。每天拜一裏至一又四分之一裏。
(叁)開車速率——最高時速不會超越叁十五至四十裏,通常時速是二十五裏。
(四)睡眠——五至六小時,很少六小時,通常是五至五個半小時。
(五)食量——日中一食,近來食量減低,目前是每天一缽。
(六)飲料——清水、茶、果汁,不喝汽水和牛奶。恒朝間或在幹糧上用少許牛奶。恒實午後只喝清水。
(七)講話——恒實止語,恒朝隨時答複路人的問話。彼此之間不說話。但必要時可以寫便條互通心意。
(八)拜——從日出至日落,除了每天抽出兩個半至叁小時,吃午餐,整理行裝,寫日記,和打坐。
(九)拜的地點——路旁、鐵道旁、人行道、腳踏車道、水渠邊、路口、停車堤壩、公園、公路……無有定處,隨遇而安。
(十)打坐——打坐和站立運氣(太極養生樁),每天二至叁小時,平均二小時。
(十一)早晚儀規和諷誦經典——周日叁小時,周未四小時。
(十二)公路上的規矩:
1、腳不踏入在家人的住宅、園子,或車裏。
2、脅不著地。
3、不蓄金錢和貴重物品,隨身只帶少量零錢。
4、有緊急事故,才寫信或打電話到金山寺。(恒朝寫信給他雙親。)
5、不求利養和名望。
6、不在同一地點,留宿超過叁夜。
7、不把東西放在車頂上,忘記了而去開車。
8、幫助彼此回光返照。
9、任何境界來臨,不要發脾氣。
10、努力不懈,回向功德予一切衆生。
11、時刻運用慈悲喜舍——四無量心。
恒朝
一九七七年十月二十一日
師父上人慈鑒:
近日來秋風乍起,朝露已寒,我們已從箱子裏拿出長袖的毛線衣。晝短夜長,秋空遼闊,萬木蕭索,路上只見落葉紛紛,飄紅點點。我們沿著僻靜而崎岖的海濱,朝北拜向萬佛城。
從表面看來,修道有時候似乎呆滯而空虛。前幾天,我向一群孩子解釋金山寺的生活,他們異口同聲地說:“那簡直像死了一樣!”其實修道會給你帶來許多新奇的經驗。“外面假,裏面真”。以下是在聖德巴巴拉鎮發生的一樁事故:
我們慢慢地在市區邊緣拜。忽然一輛貨車在離我們幾碼遠的前面的一個門口煞車。
“你們這班XXX流氓,快滾!”
一個魁梧漢子從車子跳下來,阻擋著我們的去路。
“這是我的家……你快給我滾!”
恒實只是默默地繼續拜。當他拜到貨車的後面,那漢子便走上車,開了回動齒輪,企圖把車子倒開,來嚇唬恒實。恒實只輕聲念著:“華嚴海會佛菩薩……”,然後,走叁步,跪到地上拜。
此時,貨車已駛到人行道外面。……一片沈寂。
“快點離開我的圈子,否則……”他惡狠狠地提出警告,我們無動于衷。到了最後,正當我們要拜出他的地盤時,那個男人用和緩了很多的聲音問道:
“喂!你們究竟在幹什麼?”
我向他發了一張新聞通告(簡略解釋叁步一拜的目的),然後又回答他幾個問題。
“一直要拜到叁藩市之北?!”
他不禁喃喃自語,然後,他跟我握手道別說:
“好,請保重。”
在整個過程中,我心裏不停地念“南無觀世音菩薩”,把他當作父親或者叔伯看待。而這個方法頗爲有效。但更加有效的,是耐心、止語,和緩慢地拜。靜寂,能深深感動很多人,令他們暫停下來,自我反省。因爲、恒實所發的誓願,沿途中在路人心裏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見到很多人,在他面前就變得沈默起來,若有所思。他們心裏一定在想:“如果要我一年內都不說話,我會在內心發掘到什麼東西?”
就在那靜寂的一分鍾裏,如果他們將以上的問題,反問自己,那麼,他們已“發現”了一線新希望。
晚上,諷誦華嚴經,我對這首詩頌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不取衆生所言說,一切有爲虛妄事,
難複不依言語道,亦複不著無言說。”
—華嚴經十回向品—
一個衣衫褴褛,鞋履破爛的男人,在路上停下來,看著。沒有交談。
然後,他說:“我沒有像你們這樣深入,但我知道,你們是真誠的。”他把口袋裏的零錢全部掏出來,“並不很多”,他還道歉,“但有些事情是不可數計的。”
無言的交換,真玄妙。
上人,我們跪拜時,會偶爾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淚。我爲了如今能夠懂得回家,能夠修道,欣慶而哭;也爲了過去背覺合塵,飄泊異地,起惑造業,哀傷而哭。現在更明顯的:每當起心動念,我剛在種因,果報也會立刻呈現。往往,在幾秒鍾之內,即有感應。而且這種感應在我心中往反激蕩,翻雲覆雨。一時煩惱,一時清淨;一時清淨,一時煩惱。明白這是怎樣一回事,是控製身心的第一步。我需要修養耐性,正如上人所說:
…
《修行者的消息(恒實、恒朝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