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朝向上求佛道,下化衆生之無上菩提前進,修學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般若六度萬行,以此業行與菩薩行願相應,即是念菩薩法界也。若是一個修行者依十二因緣法覺悟了此身無有實我的真理,以無我心與十二因緣相應,即是念緣覺法界也。假使一個修行者依四聖谛法親證此身無有自我,以無我心與四谛道品相應,即是念聲聞法界也。如果一個修行者修學叁界中之四禅八定,以及上品十善等有漏法門,其業行與叁界善業相應,即是念天法界也。倘若一般凡夫衆生的日常業行與五戒相應,即是念人法界也。若是修行者一迸修持戒、善等法,一邊心懷瞋慢勝負之心,以此業行即與修羅法界相應也。假如愚癡無智衆生,其業行與下品十惡黑暗相應,即是墮入畜生法界也。倘若萬惡不赦之衆生,其業行與上品十惡相應,即是墮入地獄法界也。十惡就是:殺、盜、淫、妄言、绮語、惡口、兩舌、貪、瞋、邪見是也。反過來不做十惡業,便是力行十善業也。我們佛弟子應當深切檢查觀照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每一個念頭所起的業行,與何界相應最多,與何界相應最爲猛烈,他日死去,便是我們未來安身立命的處所了,不用更問別人,自己來世會到那兒去投生呢?
乙、念佛者要嚴持十種淨戒
明荷葉庵石頭道人袁宏道西方合論語錄節要:由上可知,欲成就念佛法界者,當修淨戒門——「所有清淨之法,皆是以淨成爲入門,而淨戒實在就是修學一切善法的根本,進入淨土佛國的門戶。現在舉出十種淨戒,做爲發大道心衆生,往生淨土的要素:
一、悭貪戒——念佛者爲了斷除自己的悭貪吝啬之心,早日與光明法界相應,應當在平素常行財施與法施,甚至爲了救護衆生,犧牲性命也在所不惜(命施)。
二、毀禁戒——念佛者初信時首先當嚴持五戒,進而爲了廣度衆生守持淨戒,同生淨土,必須以身作則,注意自己的舉止儀容(律儀戒),唯恐稍有不慎,引起初機學佛者之譏嫌,斷送衆生往生淨土的因緣,乃至在行住坐臥中,以一意念佛的毅力,斷除一切的貪瞋等煩惱,滿足念佛者者上品往生的願望(無漏戒)。
叁、瞋恚戒——念佛者在平常裏遇著種種不煩心之事,應當逆來順受,以「忍」之一字來調伏我們的沖動意念。若是遭遇突來的橫禍,受到小人歹徒的惡口詈罵,甚至刀棍加害,在色身痛苦的當時,亦應以悲憫之心相待,當下做這樣的思惟:這是我宿世業緣所形成的因果報應,現在以此受苦之身,償負過去找所虧欠的財命之債。又應作善知識想——因爲他的惡口刀杖加害,使我早日覺悟此無常的人生,不再眷戀此危脆之身,一心念佛,將整個生命投入阿彌陀佛的慈光接引中。如果沒有種種苦難的際遇,我便不能如此迅速的警醒策勵。因此凡是在逆因緣中打擊我、刺激我的衆生,實是我們的逆增上緣,我們的大善知識。
四、放逸戒——衆生生存在叁界火宅中,隨時都有被熾然的欲火灼燒墮落的危險,就好象一個人兩手捧著滿缽的油,雙足蹈在懸吊的繩索上一樣,戰戰兢兢,不得左顧右視,任何的舉心動念,都有使缽油傾倒的危險,我們念佛者求生西方也是如此,任何的放縱五欲、違背淨戒的業行,都是障礙往生清淨國土的惡因。
五、散亂戒——念佛者應當隨時收攝平素散亂之心,斷絕惡緣,清淨六根,盡畢生之力,一心勤勉念佛,好象守護風中燃燒的燈燭一樣,唯恐無明生風,吹滅了心中萌生的曙光。
六、愚癡戒——念佛者隨時要以覺悟真理的智慧破除心中的迷惑,不可讓任何迷信的妄想知見,停留心中,有礙往生的行進。
七、憍慢戒——念佛者不應當因爲自己的才能、辯才、智慧、論議,高人一籌,而生出貢高傲慢之心,好論人短,嘩論不休,輕視衆生。我們應該反省,世間的繁華富貴,所見所得,就如地上的塵土,鏡面的汙垢一樣不能長保,轉眼成空,不應當以我們本來無明汙垢的心再去染看地上與鏡面的塵影汙垢啊!
八、覆藏戒——念佛者凡是在日常生活中做了任何有礙淨業資糧的業行,都要在佛菩薩面前發露忏悔,不可再犯。衆生的善惡心念,在諸佛、菩薩的光明心鏡前,是無可逃逝的,就好象猛烈的太陽,照耀在大地,任何過往的人,在陽光的照射下,顯現其身後的背影,無可隱遁。又好象波浪中的濕氣,隨波翻滾,不可分離一樣。
九、無益戒——念佛者凡是一切嬉戲娛樂、詩詞文學、靜辯是非,夤緣求利等有礙住生的無益俗事,皆當遠離。
十、不住戒——念佛者求生西方的目的,是爲了未來有了解脫智慧後,到十方世界教化衆生,饒益衆生而准備,不是爲了住著、求得名聞利養、祝頌贊譽,求得上界福樂,人天二乘果報而念佛。
發大道心的淨土行者,若能如是行持以上十種淨戒,必能自度度人,自利利人,淨業成就,攝受有緣衆生,同生淨土,上品往生。」(正業)
(4)淨土行者的正命
各行各業的念佛者,如何站在自己的崗位上修持淨土?
龍舒淨土文語錄節要:站在一個有家庭事業的居士念佛者來說,應當于日常生活中抱持著什麼樣的態度來修持淨土:
一、若是發心念佛者正在讀書,應當站在自己的崗位上,勤求學問,孝順父母、友愛兄弟。
二、若是發心念佛者正在做官,對于愛人利物種種方便衆生之事,應當盡己之力,廣爲照顧,勤修福田,以此功德,回向西方,必能如願往生,直出輪回之外,壽樂無窮。
叁、若是發心念佛者極爲富有,應該隨緣隨份,赈窮濟物,廣行善事,不吝惜財物,不貪戀錢財,增長自己悭吝之心,有礙往生資糧,當念世間的妻財福樂,終有盡期,若能廣植福田,以此功德回向西方,願生蓮邦,則未來福樂無窮,直出叁界之外。
四、若是發心念佛者極其愚鈍窮蹇,千萬不可怨天責人,應該在佛菩薩面前勤求忏悔,經常念佛以消宿世罪障,增長福德善緣。若能將此淨土法門,輾轉勸化,度人念佛,現世可消除災業,獲福無量,以此功德願生西方,命終必滿所願,順利往生,無有阻礙。
五、如果念佛之人正在從事農業生産,或是貿易商人,或是工業服務,皆應當深切反省:我每天耕種植物是否不注意時殺害了無數生物性命?我每天販賣商品是否有虛僞詐欺的行爲?我每天從事工業生産是否有超出工業範圍做出非法的奢求圖利?無論念佛之人在農、商、工任何一界服務,如果有以上諸類非份情形,都應當時常念佛,生忏悔之心,發願向善——盡量保護生物,老實交易生意,降低非分之想,並在佛前發大誓願說:『願我今世臨命終時,往生西方淨土之中,花開見佛,覺悟無生大法,先度前世爲我所殺所害之衆生,次度宿世怨親債屬,以及與我有緣無緣的一切衆生。』這樣每天在佛前念念不斷的忏悔發願,意業自然逐漸清淨,善念增長,定能消除罪障,以此功德,回向西方,來世必滿所願。若能將此淨土法門,廣加勸化,輾轉弘揚,現世獲福無量,命終之後,必定中上品往生。
六、如果發心念佛之人正在從事漁、獵、屠、廚以及經營飲食之店,均應當時時猛烈的反省:魚蝦禽獸,均與我們人類一樣乃是有知覺有性命的生物,我今天殺害了它們,結下了無數的冤業,罪過無量,如果能夠及時改業,固爲上策,倘若不能猝改,應當減少殺生的數量,千萬不可爲了一時口腹之欲,殺害螺蛤鳝鼈等難死之物,令其哀號而亡。若是有意悔改者,應該在佛前每天念佛忏悔發願說:『願我以此念佛功德,早日改行換業,盡未來際,不再殺生害命,臨終之時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中,了脫生死無障礙,盡度宿世以來,爲我所殺及爲我所食所用一切衆生之命,皆生淨土,了結冤業,廣結佛緣。』這樣每天在佛前念佛忏悔,發大誓願,善念必然日日增長,若能堅守信願,經常念佛不斷,必能如滿所願,早日改行換業,成爲一個虔誠的念佛者。若能將此淨土法門,廣爲勸化,使人人弘揚修持,現世定可消災滅罪,身後亦不在下品下生。
七、如果從事風塵者亦想發心念佛,首先應當深自省悟:淫欲不淨之業,乃是阻礙往生淨土之主因,淫欲不斷,超出欲界即不可能,何況是不同于叁界輪回的淨土世界呢?因此若想超生淨土者,首先應當斷淫業。若是因爲種種因緣不能頓斷之,應經常在佛前念佛忏悔,發大誓願說:『願我以此念佛功德,淫業日消,善業日長,早日脫離此風塵之門,斷除奢靡嬌媚之念,盡此一身洗淨鉛華塵緣,粗衣淡食,以表悔改誠心。臨命終時,蒙佛接引,往生淨土,了脫生死,盡度一切因我爲淫之人,同生淨土。』
八、痛苦之人,若是也想發心念佛,必須先在佛前誠意忏悔,發大誓願說:『願我從今日起,不再殺生爲惡,不再惱害一切衆生,造作惡業纏緣,形成未來病苦果報身。願以今生念佛功德,宿業消除,早日了脫痛苦之身,往生西方淨土中,面見彌陀,花開悟道,盡度前生今世一切爲我所殺害衆生及一切恩怨眷屬同生西方。』這樣每天在佛前誠心忏悔發願,念念不絕,淨念必然日日增長,終至純熟滿願,定生極樂世界。若能將此淨土法門,廣爲勸導,輾轉弘化,現世可消除災罪,痛苦必愈,身後福報無窮,順利往生也。(正命)
(5)無量壽經上講述八正道的經文
以上所述乃淨宗祖師大德對淨土行者正語、正業、正命精華語錄的千萬分之一而已。若讀者欲對正語正業正命這叁個正道更進一步的探討,請恭閱淨宗祖師大德所著淨土群書。當西方行者確實以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這五個正道做爲往生淨土的正確指南,精勤不懈的始終實踐這五個正道,必能超脫娑婆惡世,直向淨土世界邁進(正精進)。就如無量壽經卷下佛警誡彌勒菩薩所說的:「今我于此世作佛,演說經法,宣布道教,斷諸疑網,拔愛欲之本,杜衆惡之源,決正生死泥洹之道。愛欲榮華,無常根本,不可常保,皆當別離。汝今亦可自厭生老病死痛苦,惡露不淨,無可樂者(正見)。宜自決斷(正思惟),端身正行,益作諸善(正命)。修己清淨…
《淨土探究 下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