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探究 下册▪P11

  ..续本文上一页朝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无上菩提前进,修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度万行,以此业行与菩萨行愿相应,即是念菩萨法界也。若是一个修行者依十二因缘法觉悟了此身无有实我的真理,以无我心与十二因缘相应,即是念缘觉法界也。假使一个修行者依四圣谛法亲证此身无有自我,以无我心与四谛道品相应,即是念声闻法界也。如果一个修行者修学三界中之四禅八定,以及上品十善等有漏法门,其业行与三界善业相应,即是念天法界也。倘若一般凡夫众生的日常业行与五戒相应,即是念人法界也。若是修行者一迸修持戒、善等法,一边心怀瞋慢胜负之心,以此业行即与修罗法界相应也。假如愚痴无智众生,其业行与下品十恶黑暗相应,即是堕入畜生法界也。倘若万恶不赦之众生,其业行与上品十恶相应,即是堕入地狱法界也。十恶就是:杀、盗、淫、妄言、绮语、恶口、两舌、贪、瞋、邪见是也。反过来不做十恶业,便是力行十善业也。我们佛弟子应当深切检查观照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每一个念头所起的业行,与何界相应最多,与何界相应最为猛烈,他日死去,便是我们未来安身立命的处所了,不用更问别人,自己来世会到那儿去投生呢?

  乙、念佛者要严持十种净戒

  明荷叶庵石头道人袁宏道西方合论语录节要:由上可知,欲成就念佛法界者,当修净戒门——「所有清净之法,皆是以净成为入门,而净戒实在就是修学一切善法的根本,进入净土佛国的门户。现在举出十种净戒,做为发大道心众生,往生净土的要素:

  一、悭贪戒——念佛者为了断除自己的悭贪吝啬之心,早日与光明法界相应,应当在平素常行财施与法施,甚至为了救护众生,牺牲性命也在所不惜(命施)。

  二、毁禁戒——念佛者初信时首先当严持五戒,进而为了广度众生守持净戒,同生净土,必须以身作则,注意自己的举止仪容(律仪戒),唯恐稍有不慎,引起初机学佛者之讥嫌,断送众生往生净土的因缘,乃至在行住坐卧中,以一意念佛的毅力,断除一切的贪瞋等烦恼,满足念佛者者上品往生的愿望(无漏戒)。

  三、瞋恚戒——念佛者在平常里遇着种种不烦心之事,应当逆来顺受,以「忍」之一字来调伏我们的冲动意念。若是遭遇突来的横祸,受到小人歹徒的恶口詈骂,甚至刀棍加害,在色身痛苦的当时,亦应以悲悯之心相待,当下做这样的思惟:这是我宿世业缘所形成的因果报应,现在以此受苦之身,偿负过去找所亏欠的财命之债。又应作善知识想——因为他的恶口刀杖加害,使我早日觉悟此无常的人生,不再眷恋此危脆之身,一心念佛,将整个生命投入阿弥陀佛的慈光接引中。如果没有种种苦难的际遇,我便不能如此迅速的警醒策励。因此凡是在逆因缘中打击我、刺激我的众生,实是我们的逆增上缘,我们的大善知识。

  四、放逸戒——众生生存在三界火宅中,随时都有被炽然的欲火灼烧堕落的危险,就好象一个人两手捧着满钵的油,双足蹈在悬吊的绳索上一样,战战兢兢,不得左顾右视,任何的举心动念,都有使钵油倾倒的危险,我们念佛者求生西方也是如此,任何的放纵五欲、违背净戒的业行,都是障碍往生清净国土的恶因。

  五、散乱戒——念佛者应当随时收摄平素散乱之心,断绝恶缘,清净六根,尽毕生之力,一心勤勉念佛,好象守护风中燃烧的灯烛一样,唯恐无明生风,吹灭了心中萌生的曙光。

  六、愚痴戒——念佛者随时要以觉悟真理的智慧破除心中的迷惑,不可让任何迷信的妄想知见,停留心中,有碍往生的行进。

  七、憍慢戒——念佛者不应当因为自己的才能、辩才、智慧、论议,高人一筹,而生出贡高傲慢之心,好论人短,哗论不休,轻视众生。我们应该反省,世间的繁华富贵,所见所得,就如地上的尘土,镜面的污垢一样不能长保,转眼成空,不应当以我们本来无明污垢的心再去染看地上与镜面的尘影污垢啊!

  八、覆藏戒——念佛者凡是在日常生活中做了任何有碍净业资粮的业行,都要在佛菩萨面前发露忏悔,不可再犯。众生的善恶心念,在诸佛、菩萨的光明心镜前,是无可逃逝的,就好象猛烈的太阳,照耀在大地,任何过往的人,在阳光的照射下,显现其身后的背影,无可隐遁。又好象波浪中的湿气,随波翻滚,不可分离一样。

  九、无益戒——念佛者凡是一切嬉戏娱乐、诗词文学、静辩是非,夤缘求利等有碍住生的无益俗事,皆当远离。

  十、不住戒——念佛者求生西方的目的,是为了未来有了解脱智慧后,到十方世界教化众生,饶益众生而准备,不是为了住着、求得名闻利养、祝颂赞誉,求得上界福乐,人天二乘果报而念佛。

  发大道心的净土行者,若能如是行持以上十种净戒,必能自度度人,自利利人,净业成就,摄受有缘众生,同生净土,上品往生。」(正业)

  (4)净土行者的正命

  各行各业的念佛者,如何站在自己的岗位上修持净土?

  龙舒净土文语录节要:站在一个有家庭事业的居士念佛者来说,应当于日常生活中抱持着什么样的态度来修持净土:

  一、若是发心念佛者正在读书,应当站在自己的岗位上,勤求学问,孝顺父母、友爱兄弟。

  二、若是发心念佛者正在做官,对于爱人利物种种方便众生之事,应当尽己之力,广为照顾,勤修福田,以此功德,回向西方,必能如愿往生,直出轮回之外,寿乐无穷。

  三、若是发心念佛者极为富有,应该随缘随份,赈穷济物,广行善事,不吝惜财物,不贪恋钱财,增长自己悭吝之心,有碍往生资粮,当念世间的妻财福乐,终有尽期,若能广植福田,以此功德回向西方,愿生莲邦,则未来福乐无穷,直出三界之外。

  四、若是发心念佛者极其愚钝穷蹇,千万不可怨天责人,应该在佛菩萨面前勤求忏悔,经常念佛以消宿世罪障,增长福德善缘。若能将此净土法门,辗转劝化,度人念佛,现世可消除灾业,获福无量,以此功德愿生西方,命终必满所愿,顺利往生,无有阻碍。

  五、如果念佛之人正在从事农业生产,或是贸易商人,或是工业服务,皆应当深切反省:我每天耕种植物是否不注意时杀害了无数生物性命?我每天贩卖商品是否有虚伪诈欺的行为?我每天从事工业生产是否有超出工业范围做出非法的奢求图利?无论念佛之人在农、商、工任何一界服务,如果有以上诸类非份情形,都应当时常念佛,生忏悔之心,发愿向善——尽量保护生物,老实交易生意,降低非分之想,并在佛前发大誓愿说:『愿我今世临命终时,往生西方净土之中,花开见佛,觉悟无生大法,先度前世为我所杀所害之众生,次度宿世怨亲债属,以及与我有缘无缘的一切众生。』这样每天在佛前念念不断的忏悔发愿,意业自然逐渐清净,善念增长,定能消除罪障,以此功德,回向西方,来世必满所愿。若能将此净土法门,广加劝化,辗转弘扬,现世获福无量,命终之后,必定中上品往生。

  六、如果发心念佛之人正在从事渔、猎、屠、厨以及经营饮食之店,均应当时时猛烈的反省:鱼虾禽兽,均与我们人类一样乃是有知觉有性命的生物,我今天杀害了它们,结下了无数的冤业,罪过无量,如果能够及时改业,固为上策,倘若不能猝改,应当减少杀生的数量,千万不可为了一时口腹之欲,杀害螺蛤鳝鳖等难死之物,令其哀号而亡。若是有意悔改者,应该在佛前每天念佛忏悔发愿说:『愿我以此念佛功德,早日改行换业,尽未来际,不再杀生害命,临终之时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中,了脱生死无障碍,尽度宿世以来,为我所杀及为我所食所用一切众生之命,皆生净土,了结冤业,广结佛缘。』这样每天在佛前念佛忏悔,发大誓愿,善念必然日日增长,若能坚守信愿,经常念佛不断,必能如满所愿,早日改行换业,成为一个虔诚的念佛者。若能将此净土法门,广为劝化,使人人弘扬修持,现世定可消灾灭罪,身后亦不在下品下生。

  七、如果从事风尘者亦想发心念佛,首先应当深自省悟:淫欲不净之业,乃是阻碍往生净土之主因,淫欲不断,超出欲界即不可能,何况是不同于三界轮回的净土世界呢?因此若想超生净土者,首先应当断淫业。若是因为种种因缘不能顿断之,应经常在佛前念佛忏悔,发大誓愿说:『愿我以此念佛功德,淫业日消,善业日长,早日脱离此风尘之门,断除奢靡娇媚之念,尽此一身洗净铅华尘缘,粗衣淡食,以表悔改诚心。临命终时,蒙佛接引,往生净土,了脱生死,尽度一切因我为淫之人,同生净土。』

  八、痛苦之人,若是也想发心念佛,必须先在佛前诚意忏悔,发大誓愿说:『愿我从今日起,不再杀生为恶,不再恼害一切众生,造作恶业缠缘,形成未来病苦果报身。愿以今生念佛功德,宿业消除,早日了脱痛苦之身,往生西方净土中,面见弥陀,花开悟道,尽度前生今世一切为我所杀害众生及一切恩怨眷属同生西方。』这样每天在佛前诚心忏悔发愿,念念不绝,净念必然日日增长,终至纯熟满愿,定生极乐世界。若能将此净土法门,广为劝导,辗转弘化,现世可消除灾罪,痛苦必愈,身后福报无穷,顺利往生也。(正命)

  (5)无量寿经上讲述八正道的经文

  以上所述乃净宗祖师大德对净土行者正语、正业、正命精华语录的千万分之一而已。若读者欲对正语正业正命这三个正道更进一步的探讨,请恭阅净宗祖师大德所着净土群书。当西方行者确实以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这五个正道做为往生净土的正确指南,精勤不懈的始终实践这五个正道,必能超脱娑婆恶世,直向净土世界迈进(正精进)。就如无量寿经卷下佛警诫弥勒菩萨所说的:「今我于此世作佛,演说经法,宣布道教,断诸疑网,拔爱欲之本,杜众恶之源,决正生死泥洹之道。爱欲荣华,无常根本,不可常保,皆当别离。汝今亦可自厌生老病死痛苦,恶露不净,无可乐者(正见)。宜自决断(正思惟),端身正行,益作诸善(正命)。修己清净…

《净土探究 下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