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探究 下冊▪P16

  ..續本文上一頁這些無數的漩系之一,每一個漩系之內,都不知有多少個『太陽系』,大小不一,在那些所謂『太陽系』的每個小圈子之內,又各有不少的所謂『行星』的星球,其中有些很熱,有些很冷(用我們的標准而言),但是總有一些不太熱不太冷,近似我們地球的。換言之,就是可能有類似我們的生命存在,智慧能力或較高,或較低。」

  他又在『太空科學核子物理學與佛理的印證』一書的下集中引述科學家的話說:「一九七二年夏天,美國太空署在加州安美斯太空觀測站約兩位科學家約翰、彪令涵(譯音)與伯納特、奧立佛召開研究會議,科學家摹在會中一致公認,收到太空光譜上的一點四二波段(1、42GHZ),發現有一條由太空氫氣形成的光線。比這一段略高的頻率1、66GHZ上,也有一條光線,是由太空的氫氧微粒電離子引起的。科學家公認這兩段波段顯然是外太空人類使用無線電波通訊的波段痕迹……。」

  「一九六0年二月二十一日,蘇聯的真理報發表這樣的驚人科學新聞(以下是要點摘譯):蘇聯著名的莫斯科大學天文學教授玻裏士、華朗索夫、偉利安那甯諾,宣布他的新發現,他說:『在這個宇宙中,有很多星球上居住著有智慧理性的天人,這種有天人居住的星球,可能不少于一億座。』他的見解,獲得蘇聯著名生物學家布拉狄米爾、阿爾巴托夫教授的支持。阿瓦認爲偉氏所述一億星球的天人,其中很多的文明已經超越了我們地球的人類。」

  「蘇聯著名化學家尼柯拉、季洛夫博士說:『各不同星球環境的天人,各有其適應各別環境的能力,天人的形態與構成各有不同,未必就是以我們地球人類肉體爲標准。』」

  「上面引述的報導,顯然仍以物質宇宙作爲對象,並未包括非物質宇宙……」

  「我們必須從天文學的宇宙觀來認識佛教,佛教的宇宙觀,乃是無量無限的宇宙觀,是合乎事實的,而非空想的,億萬佛土、淨土,散布于宇宙之中,在物質之中,在非物質之中……」(『禅定天眼通之實驗』)

  「……我們若不從認識宇宙下手,凡事只從狹窄的地球本位,甚至于只從更有限的時空觀念,去閱讀佛經,自難了解佛經中所講的『世』與『界』。」

  「一種宗教,是否屬于愚民的迷信,首先決定于其宇宙觀。凡是宗教,無論它是在原始階段,或在已發展階段,都必須具有宇宙觀、哲學觀與人生觀,作爲最重要的基礎,其次才是神學。」

  「明白了宇宙的狀況,我們就越能接受這些佛經所載的佛語,都是合乎科學的、真實的,至誠至懇,大慈大悲的,我們越多知道最新的太空科學,越多證實佛經的真埋。」

  丙、如何才能親見宇宙萬象的緣起真理?

  在現在的時代裏,一般的知識青年,多深信于科學、物理學的實際驗證,爲了適應、度化時下的知識青年信佛、學佛,以現代最新的太空科學知識來輔助、認識佛法的基層面,是必須的。但是科學家以其有限的「欲界生命,識力」無論在緣起現象界如何的研究、創新、實驗、觀測,永遠無法超出「物質宇宙」的範圍,永遠無法臆測出佛法的整體面,進入佛法的核心。緣起的現象界,是千變萬化、生滅無常的。以吾人欲界有限的思考力、生命力,想要窮究瀚浩無垠、變幻莫測的緣起現象界,恐怕不容易。惟有將人類本身所潛藏的本能慧性開敏出來,超越生死束縛的飲界、色界、無色界叁界之外,親證緣起即「性空」的道理,由內而外,才能切實親見「物質宇宙、非物質宇宙……」因緣生滅的真相,才能覺悟「宇宙萬象,不離自心」的真理。然而現階段的尖端太空科學知識,確實有助于證明佛經中所講無量淨土(清淨、幸福的世界)、穢土(像我們這個地球類似的世界)存在于無窮無盡的宇宙多度時空中。唯有當我們對于佛所說:「經過十萬億個無窮無盡的無數他方世界,確實有一個極樂世界事相上的緣起存在」,沒有疑惑,信心堅定,有了理性、科學的正見、確認,不爲任何異說理論動搖後,再來談及往生淨土最重要的兩個因素——正念、正定等問題,才能理信的接受、修學此一對自己臨命終時是否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具有關鍵性的修行問題。

  丁、正見極樂世界與地球世界因緣果報的不同點

  略微探討了淨土世界事相上的緣起存在問題,現在繼續簡單的說明淨土世界與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的因緣果報不同之點:前面曾經說過娑婆世界乃是由我們這個世界的衆生善惡業緣所感而形成的穢土世界;西方極樂世界則是阿彌陀佛因地的成佛願力及無量念佛衆生清淨業行所感而成的淨土世界。宇宙間有無量的淨土世界,無量的穢土世界(見『華嚴經』世界成就品以後再予說明。)所謂「物以類聚」,「界與界聚」,光明與光明相應,黑暗與黑暗相類。佛對于「物以類聚」的道理,在『雜阿含經』、『增一阿含經』及『佛說相應可經』中皆有明確的說明。『增一阿含經』又有一段經文說:「當知衆生根源,皆自相類,惡者與惡相從,善者與善相從,過去、將來衆生根源,亦複如是,以類相從。猶如以淨與淨相應,不淨者與不淨者相應……。」『佛說相應可經』中世說:「……多聞者與多聞相類、相聚、相應、相可,貪淫者與貪淫者相類、相聚、相應、相可……,意者與意者相類、相聚、相應、相可……,少欲者與少欲者相類……,多欲者與多欲者相類、相應、相聚……。」娑婆世界的衆生煩惱重、欲望多、貪淫盛……,自然物以類聚,濁業所感長劫以來一直受著這個世界衆生善惡共業的生死輪回苦報。西方極樂世界的天人衆,都是在正定之中,沒有欲望、煩惱、淫習的生起,因爲那個世界衆生的清淨共業所感,自然沒有惡道、生死的逼迫,大家一心朝向究竟涅槃、解脫的道路前進。我們若是能以佛法因果的觀點約略了解宇宙問的穢土、淨土世界因衆生的善、惡業緣自有其形成的染、淨國土與果報,而當我們對這個夢幻人生有所醒悟,想要超脫此濁惡世界的果報身,求得西方淨土世界的清淨果報身,自然要具備淨土世界的共業、因緣,才能與淨土世界「清淨莊嚴的果報相應」。如果我們平日不下苦心修學往生淨土世界的因行資糧,而以這個世界現在煩惱濁亂之心來念佛,欲帶著這個世界煩惱、雜亂的汙染信願、濁穢業行得到淨土世界的清淨果報是相當不容易的。誠如『菩薩處胎經』所說:「……前後發意衆生,欲生阿彌陀國者,皆染著懈慢國土,不能前進生阿彌陀國。億千萬衆,時有一人,能生阿彌陀國。」『諸法無行經』也說:「……我未曾見聞,慈悲而行惱,互共相瞋惱,願生阿彌陀。」略微了解了極樂世界與娑婆世界的因緣果報,再就『無量壽經』上法藏比丘如何發願在西方極樂世界成佛來做討論,就更能清楚的明白西方淨土形成的因果情形。(本願略作說明,十叁願中會有詳述)

  戊、阿彌陀佛如何修成淨土世界?

  「……,世尊!我發無上正覺之心,……,我當修行,攝取佛國清淨莊嚴無量妙土,令我于世,速成正覺,拔諸生死勤苦之本。……。」

  「……于是世自在王佛即爲廣說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天人之善惡,國土之粗妙,應其心願,悉現予之。時彼比丘聞佛所說嚴淨國土,皆悉睹見,起發無上殊勝之願,『其心寂靜,志無所著』,一切世間,無能及者。具足五劫,思惟攝取莊嚴佛國清淨之行。……」

  「……于是法藏比丘具足修滿如是大願,誠谛不虛,『超出世間,深樂寂滅』。……一向專志莊嚴妙土,『所修佛國,開廓廣大,超勝獨妙,建立當然,無衰無變。』如『華嚴經』世界成就品說:「一切世界海,已成、現成、當成……,略說成就過去、現在、未來諸世界海有十種因緣……所謂如來神力故……,一切衆生業行故……一切衆生及諸菩薩同集善根故,一切菩薩嚴淨國土願力故……。」「一一世界海依何而住……或依一切莊嚴住,或依虛空住,或依一切寶光明住,或依一切佛光明住,或依一切寶色光明住,或依一切佛音聲住,或依如幻業生…。」「應知一一世界海,有種種體……或以一切莊嚴光明爲體,……或以佛力持爲體……或以佛變化爲體……或以一念心普示現境界爲體……。」

  關于極樂世界的依報問題,我們必須從那個世界的衆生所依持的正報身研究起,自然會清楚的明白,原來宇宙間任何的淨土世界與穢土世界衆生的正報及所依居的國土依報是相依相應,相對性的。這個問題不在本文解說範圍,故另文再論。

  『無量壽經』上對于阿彌陀佛過去因地發願成就佛道的勤苦修行過程又有詳細的說明:法藏比丘「于不可思議兆載永劫,積植菩薩無量德行,不生欲覺、瞋覺、害覺,不起欲想、瞋想、害想,不著色聲香味觸法,忍力成就,不計衆苦,少欲知足,無染恚癡,叁昧常寂,智慧無礙,無有虛僞谄曲之心,和顔、愛語,先意承問,勇猛精進,志願無倦,事求清白之法,以惠利群生,恭敬叁寶,奉事師長,以大莊嚴,具足衆行,令諸衆生功德成就,住空無相無願之法,無作無起,觀法如化。……」

  由上可知西方極樂世界殊勝微妙的淨土果報,乃是由阿彌陀佛在因地發了成佛的大願後,專心思惟攝取莊嚴佛國的清淨梵行,在無盡的勤苦修行中時時斷除了欲望、瞋恚、害心……,以菩薩長劫以來無量的德行、智慧、忍辱、禅定、精進……莊嚴成就的。現在從彌陀的因地成佛行願中了解西方極樂世界在阿彌陀佛大悲誓願的願力攝持下而成就了「建立當然,無衰無變的淨土世界」(其實仍有其轉變因緣,見第十叁願),是與我們這個娑婆世界衆生的善根、業行所形成因緣生滅的穢土世界之因、緣、果、報有所不同的。于此,我們便應該清楚的知道自己應該抱持什麼樣的心態,種下什麼樣的業因、行願來修學淨土法門了。

  己、極樂是什麼意思?

  現在再來看看極樂世界的「極樂」是什麼意思?『無量壽經』上又說:「……法藏菩薩今已成佛,現在西方,……其佛世界,名曰安樂。」西方極樂世界又名安樂國土。顧名思義,安樂就是安穩快…

《淨土探究 下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