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探究 上冊▪P8

  ..續本文上一頁是在地球的上方虛空中、地球的多度空間中及地球四方的虛空中出現天界、人界、畜生界、阿修羅界、鬼神界及地獄界。尤其現在由于科技的進步,物質的文明,人類的需求貪婪享用之心就愈熾盛,就在各種自我需求心、權勢心、享樂心......強烈的加重情況下,使原本就汙濁的世界,更加籠罩在戰爭、殘害、殺戮、欺惑、奸佞、谄言、巧言、谀媚、嫉賢、謗善、陷害、虛僞、結怨、妄語、兩舌、惡口、绮語、纔言、鬥亂、不孝、無信、霸道、搶劫、偷盜、嫖妓、聚賭、不安、驚慌......的憂慮、雜散、暴戾氣氛中生存。在這種殺氣、鬥氣、瞋氣、淫心、賭心、狠心、盜心、偷心......強烈熾盛的情況下,只會使地球世界的惡業加重,叁惡道的衆生增加,終至這個地球籠罩在「劫難」之中......。至于未來彌勒人間淨土的出現,那是在人壽減至十歲,再增至八萬四千歲時,因衆生善業所感而出現。

  雖然現在「你信佛了」,「我也出家修行了」,但是每一個人與生俱來,便造下了與這個世間相應的業力,說穿了,我們自己本身現在俱有的「喜怒哀樂愛惡欲」等七情六欲,就是製造這個世界叁惡道惡業的源動力!過去生中及未來生中,誰沒有及誰不曾在這個世界乃至十方世界的叁惡道中返往受生呢?我們自己本身的「貪心、欲心、瞋心、慢心、淫心、殺心、鬥心......」,若不設法節製一點,雖然信佛了,但是仍然會令這個世界叁惡道的業力加重,同時也會爲自己生生世世製造墮落這個世界叁惡道的機會。

  丙、減劫中地球世界不可能沒有叁惡道

  要使我們這個世界在減劫中沒有叁惡道,實現人間淨土,除非全體人類將「殺心、鬥心、瞋心、偷心、嫖心、賭心、盜心、淫心......」,減少淡薄,才有可能,否則「事實擺在眼前」,絕不可能因爲個人別業的行善、修持或少數人的行善、修持而扭轉目前這個世間整個大染缸的共業。我們「個人」的業力,就像大海中的「一滴水」一樣的微不足道。而且事實證明,這個世間衆生的「心態」與「作爲」,一直朝向「自取滅亡」的行徑前進,我們的生存環境隨時都遭受到國際情勢變化的威脅,只要任何兩國的核武戰爭爆發,任何地區都會蒙受空氣汙染的波及,嚴重威脅到生命安全。

  雖然如此,現今的佛教界及許多宗教團體、慈善團體,仍有許多人士有心配合現代媒體傳播,推動佛教(宗教)成爲現代化,力圖以宗教的傳播,改變社會風氣,扭轉當前社會暴戾不安之氣,創造人間淨土。大家都有一個共識:現在時代在變,潮流在變,人心在變,資訊在變,思想在變,佛教(宗教)弘法推動的方法,也應隨著時代及人心的需要而應變。是的,時代變了,思潮變了,人心變了,資訊變了......,佛教徒的思想也隨世俗學潮的影響改變了......,但是我們不要忘了「業力」感招的道理不會變,「因緣果報」的定理不會變,成佛的「真理」不會滅,了脫生死的「根本」不會滅,修證佛法的「次第」不會滅。現代佛教弘揚者,應把握佛法「原則」性不變的重點來繼往開來,傳承佛法的命脈。

  雖然憑少數人行善的力量,不能力挽狂瀾的共業,但是我們今天存活一天,就要努力向善,修道、弘法,創造共業中的別業,爲超脫這個五濁惡世而奮勵前進。畢竟我們今天知道學佛,便證明以前也有微薄的善根,才能在今生逢遇佛法。今世不向此生度,更待何時度此身?如果雖然學佛,而願意留在這個世界上,繼續生死輪回,稍不謹慎,任何的凡夫衆生都有墮落叁惡道的危險。

  佛陀告誡我們,如果對自己的修行沒有把握,求生淨土,是現在最能保障佛弟子一世超脫這個五濁惡世的修行方法,而求往生方法的第一步,就是要自我認識、自我反省、自知自覺:認識我今生仍停留在這個世界上的原因何在?我要如何才能踏出這個世界叁惡道的牽製?古德說,「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學佛者有了這樣的反省與醒悟,今世想要超脫五濁惡世,不受叁惡道的牽製,就有希望了。

  (二)爲什麼西方極樂世界沒有叁惡道?

  「物以類聚」的道理證明極樂世界沒有叁惡道

  地球世界會有叁惡道,是因爲地球的每一個衆生都俱有共同貪婪「黑暗」的業力,而使地球世界形成濁氣業網,乃是由地球衆生自作自受製造出來的。極樂世界爲什麼沒有叁惡道,也是由極樂世界的衆生在佛力攝持下,行善、修道的共業所感,自作自受創造出來的。如前述雜阿含經卷十六說:「衆生勝心生時,與勝界俱;不殺生時,與不殺界俱;信心生時,與信界俱;持戒心生時,與持戒界俱......。」

  極樂世界沒有叁惡道的原因,也絕不違背「物以類聚」「界與界聚」,衆生業力與「界」相應的道理。要了解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兩方面探討起:

  一、從淨土天然環境了解極樂世界爲何沒有叁惡道?

  二、從往生的方法證明極樂世界沒有叁惡道。

  1、從淨土天然環境了解極樂世界爲何沒有叁惡道?

  (1)極樂世界爲什麼到處有稀奇美妙的鳥類演說佛法?

  在阿彌陀經上有一段介紹極樂世界裏沒有叁惡道的經文說:「西方極樂世界中,常常有各色各樣,稀奇美妙的鳥類,像白鶴、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頻伽、共命等這些不同的鳥。這些十分可愛的各色鳥類,在極樂世界裏,晝叁時,夜叁時,也就是在白天、晚上所有的時間當中,都不停地發出非常和平,非常幽雅的聲音(按極樂世界以蓮華開合的時間爲早晚時間的分別。)而且這些稀有神奇的鳥所發出清和雅致的聲音,都是在演說著甚深微妙的佛法。是什麼甚深微妙的佛法呢?就是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這許許多多修行成佛的方法。(這些修行的佛法,將在十六願裏陸續講到)。

  當極樂世界裏所有的衆生,聽到了這些稀奇美妙的鳥類所演說的各種學佛修行的方法後,都自然而然的會生起想念佛寶的心,想念法寶的心,及想念僧寶的善心。」

  經文中又說:「這些各種顔色的鳥,絕不是前世做人的時候,造了惡業,而墮落到西方極樂世界中的畜生道裏去,遭受惡道的果報。爲什麼這樣說呢?因爲極樂世界中,是沒有叁惡道的。淨土中,根本沒有叁惡道的名稱,更何況會有實際墮入畜生道內受苦的惡道呢?這些各色各類的鳥,都是阿彌陀佛爲了使佛法的法音在極樂世界裏廣爲宣說流通,令淨土世界中的每一個衆生隨時隨地都能夠在各種佛法音聲裏傳布的陶冶中,自然而然的知道修行的好處,精進行持。時日一久,每一個衆生的智慧、福德也跟著一天天的增長起來,因此阿彌陀佛才運用神通力量變化出來這許許多多幫助阿彌陀佛弘揚佛法的各式鳥類。」

  (2)爲什麼極樂世界聽不到造惡聲音?

  大乘無量壽莊嚴經中也說:「極樂世界,大富無量,唯受快樂,沒有衆苦,沒有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界及八難之報......。」

  又說:「成就往生的衆生,到了極樂世界,絕對不會聽到淨土裏的衆生討論講說地獄裏衆生受苦的聲音,餓鬼道衆生苦難的聲音,畜生道衆生痛苦的聲音,乃至下聞夜叉聲、鬥诤聲、惡口聲、兩舌聲、殺生聲、偷盜聲,一切造惡的聲音。爲什麼淨土中聽f到地獄、餓鬼、畜生,乃至十惡業的造罪聲音呢?這就是「共業所感」衆生業力與界相應的道理。佛的願力教化與衆生的修行業力,使淨土中聽不到造惡音聲。相對的,由于佛的願力與衆生的共業所感,淨土衆生所聽聞的都是天然環境的鳥類及寶樹、寶池所發出來的贊歎修行、弘法、度衆的佛法音聲。

  如稱贊淨土佛攝受經說:「極樂世界中,處處皆有七妙寶池,八功德水,遍滿淨土各地。爲什麼叫做八功德水?因爲七寶池水具有:一、澄淨,二、清冷,叁、甘美,四、輕軟,五、潤澤,六、安和,七、飲時除饑渴等無量過患,八、飲已定能長養諸根四大,增益種種殊勝善根,多福衆生常樂受用。所以稱爲八功德水。」

  (3)爲什麼極樂世界沒有須彌山?

  淨土衆生就是生存在這麼一個天然聞法、修行的環境裏,舉目投足,唯聞一切善法,不聞一切惡聲,當然「無有一切身心憂苦,唯有無量清淨喜樂。」而這種天然殊勝的聞法環境,也是由淨土衆生的淨業因緣共同創造出來的,因爲淨土衆生沒有貪欲、淫愛、瞋恚......十惡等墮落惡道的業行,所以不會感招修羅道衆生居住之處及猶有淫愛、瞋恚、愚癡等業行的天人衆生住居之地——須彌山(須彌山在那裏?一直是佛學者爭議性的問題。按起世經說:「須彌山王于大海中。」因而有的學者顧名思義,直稱須彌山就是地球最高的一座山——喜馬拉雅山,深入大海之中。有的學者又指出佛經中所稱的「大海」有劫海、業海、法海、宇宙之海、衆生之海、智慧海......,無盡寬廣,多種引伸之法義,並非狹義的定指肉眼所見的山川大海之義。如大智度論卷一百說:「佛經所稱之海有二種意思:一者直指山川大海之義,凡夫衆生可渡之。二者譬喻之詞;如說大海繞須彌山在九寶山裏,廣八萬四千由旬,世間人不能得其邊,凡夫人不可渡之。又如譬喻外道凡夫能生禅定船,度欲界、色界海,無色界如大海深廣,則不能渡,以不能破我心故。諸賢聖人智慧禅定翅力,破諸法邪相,得實相故能渡,所以以大海譬喻。」又說:「須彌山一色,純是黃金(光明遍照之意)。」絕非地球狹隘的大海山川之義。卷十又說:「日(太陽)繞須彌遍照四天下。」由智論這句話可知,太陽(系)環繞須彌而運行。其他經典也說:「以須彌山爲中心,須彌山外有七山八海環繞之,七山八海外,又有鐵圍山爲外郭......,是一個小千世界的中心,包括六欲天及初禅天。」由此可知,須彌山或指一個小千世界的中心,而一個小千世界是由無量人、天居住的世界所組成。)淨土中沒有須彌山,就沒有依須彌山環繞而住的惡道衆生居住之處。沒有這些惡道衆生居住之處,自然就不會有地獄、餓鬼…

《淨土探究 上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淨土探究 下冊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