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智慧入!隨時檢視自己的身心
佛法講的都不是虛幻的,都不是高遠飄渺的,都是真實的,就在我們眼前,垂手可得的!我們一直在追求的,其實當下就是了!
───────────────────────
某些不當的觀念,你必須要有智慧,把它拋棄掉。現在,我們要講兩個重要的東西,一個就是「諸佛體性」,我們一直在追求的那一個「當下本身」它就是!!不管你把它列爲: 明心見性的心或性, 要開悟的悟, 要了生死的生死, 出叁界的叁界,或者 念佛是誰的誰,這些標的就是佛的體性。
我們所要覺悟的那個本質,就叫作諸佛體性。人人都具有這一個本來它已經存在的那個東西,「那個」我們叫作佛性。
佛法講的都不是虛幻的,都不是高遠飄渺的,都是真實的,就在我們眼前,垂手可得的!可是我們被這些雜訊所幹擾,所以,我們一直在做的,其實當下就是了,可是,我們跑掉了。我們要追求的是好虛無、好飄渺的東西,其實那是弄錯了。站在佛法的立場來講,我們修學之前,要先弄清楚這一個標的。
那麼,我們一再的在追求諸法實相,從法來講叫作實相,從佛來講叫作體性,所以,它叫作「諸佛體性」,它叫作「諸法實相」,其實都同一個東西。
從文字上,我一解釋,你可能發現「哦!原來是這樣!」那只是知識。你現在要去感受到我們要參的話頭、要提的疑情、應守的正念,那就是「覺悟的體性」,那就是「真理的實相」。
現在,我們要講的是這個東西。你現在綿綿密密地在守護的這個話頭或這個疑情,它的本質就是你所要追求的。那麼,要怎麼去追求它?那就是「智慧」,只有透過智慧你才能入。
我們不了實相、不明體性,就以爲它是另外有一個什麼在那裏。然後有一天,你會像【桃花源記】裏所講的──柳暗花明又一村,然後被你撞到了「哦!原來是這個!」.......你若有這種想法,那你是寫小說的人,你不是修行的人。
修行者是很簡單的、很輕易的,隨時在檢視自己的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