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念頭要先産生話頭

  念頭要先産生話頭

  

  你只要守得住這樣的一個念頭,把它具體化,它就變成「話頭」了。緊緊的守住「疑情」,緊抓不放! 那疑情會在我們的生命中回蕩起來;它會在我們的生命中,發揮很大的作用。

  ───────────────────────

  

  我們一再提到「話頭要怎麼産生?」在這個階段,你應該要完成了。第二個禮拜要結束,第叁個七就要開始了。話頭還沒有誕生的人,要趕快定位下來。這話頭不産生,你根本沒有辦法運作。

  

  我們再舉些例子,禅門中常有人這樣講「萬法歸一,一歸何處?」念佛人也常這麼說:「以一念製萬念,最後再舍這一念。那一念製萬念,叫作:六字洪名。」那麼,最後要舍這一念,他要怎麼舍?這是一個在事實上很實際要面對的問題。

  

  現在,我們參禅人,要讓「萬法歸一」,最後「一歸何處?」 你現在有沒有辦法「萬法歸一」?假如沒有辦法「萬法歸一」的話,那你要談「一歸何處」根本就是廢話了,沒有那回事了,因爲你無法歸一嘛!這就是──我們的念頭要先産生「話頭」,才有可能萬法歸一。

  

  同樣的,這種「疑情」很多。「娑婆人死後生西方」,那麼西方人死後生哪裏?這也是疑情的産生啊,不是嗎

  !你只要守得住這樣的一個念頭,把它具體化,它就變成「話頭」了。緊緊的守住「疑情」,緊抓不放! 那疑情會在我們的生命中回蕩起來;它會在我們的生命中,發揮很大的作用。

  

  剛開始,你不以爲然!「哪有這回事!那一句話有什麼用?」可是現在,你已經進入禅堂,你要是不信,你來幹嘛? 我們都是在這當中摸索過很久的,大家都知道這個奧妙處。它能夠這樣的成就,能夠這樣的發揮作用,我們不是不知道,現在,是我們自己不得力。

  

  向來,袓師大德在這裏用功懇切,所以我們要在這裏下手!那麼各位必須要把它確定下來,然後再進一步,你會發現,這個心法跟色法之間的作用。

  

  我們在「文句産生」的時候,是「句中玄」的開始(初要)。

  

  我們發現,從一句很簡單的話,例如:念佛是誰?透過這個色身,走路的是誰?透過這個色身,感冒的是誰?這很簡單的一句話,但是你會逐漸的發現,這「一句話」當中,它有「心法、色法」這兩個。

  

  色法:我們叫「色身」,包括色、聲、香、味、觸、法。

  

  心法:我們又叫作「念身」,它是怎麼産生的?這念頭怎麼産生的?怎麼作用的?它是怎麼存在的?又是怎麼消失的?

  

  所以──它不是單一的。我們都喜歡單一定義,你單一定義以後,一産生偏差,你就永遠沒有答案。它是這樣的「整體性」,那我們的認知非常的有限,但是,不要緊,你要把自己的心量放開。

  

  心是什麼?它的定義範圍可能包括很廣,包括你常用的,也常用錯的。那麼逐漸的,隨著我們的定位,它會一步一步深入,你會從這個句子當中,發現它有很多的奧秘,這裏面有廣大的世界,我們從來沒有去留意到。

  

  那麼,「句中玄」透過這第一階段(初要),讓我們進入第二階段(中要),逐漸的,我們對于這些文句的混沌、茫然、單純的口號,逐漸的發現,它有某一種輪廓;這個輪廓當中,有心、有色,有能、有所,很簡單的,先把它劃分出來。用這二分法,把它區分了以後,我們可以看到我們心念的活動,它的起伏、它的狀況,然後,你才有可能再進入到第叁個階段(上要)。……………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