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你到底跟自己相應不相應?

  你到底跟自己相應不相應?

  

  當你開始感覺到「好象還有一個第叁種狀況!」的時候,那就是你的入處。

  ────────────────────

  

  袓師的語錄、公案,都在提醒著我們「你到底跟自己相應不相應?」每一個人也都在摸索,你在摸索的就是要和這些公案來相應;離開這些,你當然也可以再生一個,但是,你卻很茫然。

  

  而這些公案雖然是語言文字,它卻是很好的指標。我們要如何透過這個指標來見到真如月這個「諸法實相」?或者叫作「諸佛體性」,那就是我們所要追求的! 不論你現在對它的認知怎麼樣。

  

  有很多人有很嚴重的偏差,他只在文字上轉。你參「念佛是誰」,是一直光是口念「念佛是誰」嗎?還是用心在這上面琢磨推敲呢?這兩者都不是!你必須去訓練一個自己研判的方法。

  

  我們也講過北傳佛教的叁大系統:第一個是「雙破法」,既不是這個,也不是那個,那麼,是哪一個?第二個是「雙立法」,既是這一個,也是那一個,那麼,到底是哪一個?

  

  這兩種方法,都會産生第叁種狀況,當第叁種狀況産生的時候,從凡夫的立場來講,他是茫然的,他的感覺就是「怎麼會這樣?不是空就是有,怎麼既是非空,又是非有?」

  

  那凡夫的反應就是「怎麼這樣?」像天方夜譚,好象漫畫似的。當你開始在這邊感覺到「嗯!好象還有一個第叁種狀況!」的時候,那就是你的入處。

  

  你透過語言的夾縫,你發現透過那個夾縫的背後,還有一個嶄新的真如世界!那就是我們的工作。它可能像「一線天」一樣,要你去穿過它! 但是,你必須先發覺它,否則,你沒有辦法感受到那一面彼岸的真如世界。

  

  這兩個方法,算來都很具體了,假如你還找不到,那還有第叁種,就是用「轉」的。轉的,就是什麼都不對──「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所看到的,都是用識性,都不對! 那麼,什麼是「若見諸相非相」?這個時候,你就「見到如來」了,這就是「轉」。

  

  所以你可以看到,一部《金剛經》講的般若空性,事實上,就是唯識的修法;它把八識轉成四智,一句話就夠了,可以說「一語道破千年暗」。

  

  八識是怎麼作用?怎麼作用都是虛妄!要怎麼樣見到「諸相非相」?那你要自己去穿透它,你必須要自己去穿透,這別人沒有辦法代勞。

  

  世間法裏可以代工,修行的這個層面,沒有辦法代勞。這叁個方法,你怎麼用都可以,就是必須要你自己親自去用,任何人都幫不上忙!!

  

  有好多的情境,都是要你自己好好的去感受。現在,大家坐在這裏,這個色身是假的,「色身怎麼是假的?」色身就在這裏,怎麼是假的?

  

  假的?你試試看!拿個針刺刺看,看它痛不痛?你又會說「這個痛是假的!」痛的是假的?再紮兩下嘛,看看痛不痛?痛是真的?是假的?你講的「那個假的」到底是哪一種假?是假的假呢?還是真的假的?

  

  那這裏面,佛法所給我們的真實義,到底是什麼?不要從解門入,我們從行門入!你的人現在坐在這裏,爲什麼色身是假的?爲什麼?你這樣子,從現有的實際狀況當中去求證。這個用「實際方法」去求證的方法,是你用大腦推理所沒有辦法去運作的。

  

  像剛才講的,坐在這裏,我去求證「色身是假的」,那用針刺刺看嘛!……「痛是假的」?那就再刺嘛!看看你到最後是真、是假?

  

  這個時候你會發現,我所講的假,或者開示中所講的假,或者經典裏面所記載的假,顯然不是我們所想象的,不是我們所解釋的,這下子問題就産生了,這個産生,就是你的下手處!!!

  

  你不要執著在語言文字上!佛經裏頭所告訴我們的,絕對不是你頭腦裏面想象的;佛經告訴我們的,就是我們現在身體力行所遭遇的。我們對于佛經一直感覺不能體會,就在這地方。你不要以爲文字上你懂,那是你大腦裏頭的影子,不是我們真正的領會。

  

  真正的是,你要去實踐。實踐以後,經過調整;調整以後,你會兌現出來!那個才是真實的。……………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